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臣亦择君
    弱楚尊吴!
    蒯彻一番言语,让吴广心中大动,眼中有喜悦浮现。
    刚开始他还以为蒯彻是想借着楚国旗号难收燕、赵民心作为理由,劝他在河北建制称王,另外立一个国号出来,以借此消化燕赵。
    没想到蒯彻的思维跳出了国号的局限,落到个人的身上。
    楚,是以陈胜为首的楚国之号。
    吴,则是他吴广在楚军中打得昭示自己身份的旗号。
    一个国家有很多军队,为了相互区别常会打主将之旗以作区分。故而吴广麾下大军除了打楚旗外,还会打代表吴广身份的旗帜。
    蒯彻现在的意思就是减少楚旗,突出吴旗。
    弱化国家概念,重点凸显吴广的个人属性。
    这种感觉让吴广想到了某个特殊的时期。
    “汉末。”
    汉末群雄争霸的时候,除了某冢中枯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另立国号外,其余诸侯不管是袁绍吕布,还是曹操刘备,他们打的都是汉旗,他们的军队都可以被称作汉军。
    可实际上说到这段历史时,几乎都是说袁曹争霸,曹刘大战。
    称袁军,称曹军,说吕布军,讲刘备军。
    汉室的旗号被无限弱化,个人的属性极度突出。
    袁绍据河北,他手下的将领兵卒不会认为自己是汉家朝廷的军队,只认可自己是袁绍的附庸。
    曹操麾下更是只言曹公,至于汉天子,除了少数人外几乎没人在意。
    所谓国家旗号,只在有用的时候才会被掏出来,平日里都是被无限弱化、无视。
    蒯彻的建议就是这样,因时代差异不一定与汉末的例子完全契合,核心则是一致的。
    他们明面上依旧是楚国麾下的军队,但要将楚号、楚旗全都减少到极致,只在有好处的时候才拿出来。
    平日只言吴王麾下,只讲为吴王效命。
    只谈吴,不说楚。
    名为楚国的北方军,实为吴氏之军。
    这样给燕赵之民的感觉就是他们在追随吴广个人,而不是被南方的楚国朝廷统治。潜移默化下就消弭了楚与他国之间的地域矛盾。
    且这样操作,陈县的楚国朝廷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两地远隔千里,只要吴广不另立国号,楚国朝廷哪知道北边的具体情况。
    “先生大才,此策妙哉!”
    吴广点头赞道:“这样做确实能减少燕、赵之民对楚的抵抗之心,此事我便交与先生和宣信校尉负责。”
    “君上放心,彻与吴校尉定让燕赵黔首皆为君上之顺民。”
    蒯彻双目望着吴广。
    吴广也盯着他。
    四目相对间,两人已心照不宣。
    ……
    片刻后,蒯彻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屋门。
    “咦,先生如此高兴,想来是君上有重赏啊。”
    吴冲率短兵在外面当值,见到蒯彻模样,便笑着交谈。
    蒯彻一怔,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嘴角一直含着笑容,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是有重赏,君上要给我加爵呢。”
    蒯彻哈哈笑着,与吴冲聊了两句,大步走了出去。
    “喜怒形于色,被一孺子看出来,此非纵横之道。这方面我还是要多练练啊。”
    走出府邸大门,蒯彻面容恢复平静,只是眼中笑意尚难以收敛。
    他很兴奋。
    刚才献纳的“弱楚尊吴”之策,不只是单纯的解决吴广控制燕赵之地的问题。
    这还是蒯彻对吴广的一次试探。
    如果吴广一心忠于陈胜的楚国,那么当听到蒯彻说“弱楚”的时候,就算不拒绝,也会多考虑询问一下。
    吴广没有,甚至称赞蒯彻之策妙哉。
    这说明在吴广的心中,对于南方的楚国之号并无多少尊崇在意,他看重的是实际的利益。
    再联系到之前吴广的一些举措。
    蒯彻心中已明白。
    吴广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只是现在强秦未破,时局不明。他不想将心思宣发,如潜龙般蛰伏积蓄着力量,等待一个飞腾的机会。
    “吴王既有雄心,那我蒯彻当竭力襄助,在这天下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试探出吴广的心思,蒯彻充满了干劲。
    之前吴广重用蒯彻,让他很感激,但并非全心全意的投效。
    对想要扬名立万的纵横策士来说,唯有拥有野心且重用他们的君主,才值得真心效命。
    平庸之辈对他们再好,那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君择臣,臣亦择君。
    ……
    阿牛是吴广贫贱之交,真正的心腹。
    他本就只忠于吴广个人,现在让他和蒯彻两人负责实施“弱楚尊吴”之策,阿牛自是举双手赞成。
    “早就该这样了,吾等效忠的是吴王,不是什么楚王。从今以后我要让河北之人只知吴,不知楚。”
    阿牛心思灵活,没有大刀阔斧撤下军中的所有楚旗,那样太显眼,容易引起他人注意。
    他的做法是今日撤一楚旗,明日增一吴旗。
    一点一点,把军中楚、吴旗帜的数量更换。
    同时在对各下属城池、军队颁发的命令中,几乎不再提及大楚、楚王等字眼。
    所有政令、军令都以吴王作为开头。
    这些都是小的动作,实行的时候甚至很难被人察觉,可长期施行下去足以潜移默化改变所有人的思维。
    新近收编的军队直接不再提“楚”字。
    上谷郡和渔阳郡的边军抵达蓟城时,就成了此策的一批试验。
    “皇帝无道,残虐天下。尔等皆是六国之民,被迫离开故土,远离父母妻儿,来此北疆受苦,真是让人闻之则泣,思之即哀。今吴王奋起义兵,自白马渡河,平定燕赵。为万民逐暴政,替天下行正道,念尔等哀苦之情,特来解救……”
    阿牛一身戎装,站在台上,对着下方站定的数千边军大声演讲,声音极复煽动力。
    哪怕下面的许多人听不懂他一口带有阳夏口音的雅言,也会被其传递出的情感影响。
    这些边军以地域籍贯排列成方阵。
    各方阵处都有阿牛训练出来的手下进行翻译和大声的传达,竭力让每个人都能听到和听懂。
    目的就是要让这些边军戍卒感受到吴王解救他们的恩情,要让他们明白是吴王打到河北来,才让他们能够回家。
    用吴广的话来说,这就叫做意识形态的建设。
    他拥有河北的大部分富庶区域,邯郸、广阳等大郡府库中堆积的物资让他短时间内都不用担忧粮草消耗。
    吃喝等物质条件有了保障后,思想层面的东西就不能放松,得双手紧抓。
    这是吴广从后世学来的经验。
    如果不注重思想宣传,不仅军队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气,对他也不会有多少忠心,好不容易练出来的一支兵马,转眼之间就可能另投他人。
    在阿牛的宣扬下,吃饱喝足并且知道自己有回家的希望后,还真有许多戍卒听得感动,当场有人流下眼泪。
    有人喃喃:“若无吴王,吾等还不知要在这北疆待上多久,吴王对吾等确实有解救之恩啊。”
    听到这些话,戍卒中有一人差点没笑出来。
    “这吴广好像就是戍卒造反的吧,他如果不和陈胜带头反了秦人,而是按时抵达渔阳来轮换,许多人怕是已在回家的路上了,怎么还需他来解救?”
    卢陵眼带笑意,不过聪明的没有说出来。
    而在台上的阿牛宣扬热场后,吴广也带着诸将前来视察他手下的这批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