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晋王崛起
暖阁内,杨坚听完了公孙晟的汇报,沉思片刻缓缓道:“启民可汗已经站稳脚跟,突厥方面已不足为虑,达头可汗虽然只剩数千部众,但吐谷浑一向不安分,朕就担心二者结合,会成为河西大患,爱卿此行任务艰巨,希望能给朕带来好消息。”
公孙晟躬身道:“一山不容二虎,这是微臣最大的把握,只要能让吐谷浑人不受蛊惑,他们必然会清醒,虽然有风险,但微臣不会让自己陷于危境,请陛下不用担心。”
犹豫一下,公孙晟又道:“微臣唯一担心就是七郎,陛下让他跟随微臣去历练,但这次风险太大,能否让他下次跟随微臣出使?”
杨坚摇摇头笑道:“不在风雨中搏击,他怎么成长起来,怎么成为朕的凌烟阁武士,你尽管用他,让他好好帮你。”
“微臣遵旨!“
“去吧!朕期待你的好消息。”
公孙晟行一礼,退了下去。
杨坚原本打算封萧夏为郡公,现在他改变主意了,等萧夏从吐谷浑回来再说。
天刚刚亮,三百名骑兵已齐聚朱雀门,还有主使公孙晟、副使虞仁孝,以及公孙晟的徒弟谢映登,另外还有十几辆大车,里面都是丝绸和瓷器,是天子杨坚送给吐谷浑王慕容伏允的礼物,还有他们的帐篷等物。
众人在等萧夏,虞仁孝低声道:“使君,他会不会不来了?”
公孙晟摇摇头,“还没有到约定时间,再等一等!”
时间刚到卯时一刻,只见有人骑马而来,谢映登激动道:“师父,他来了!”
萧夏果然来了,公孙晟眼睛一亮,只见萧夏头戴鹰棱盔,身披明光铠,腰配直刀,马鞍后挂着一副弓箭,后背一支点钢鞭,手提长槊,胯下一匹极为雄健的赤马。
公孙晟竖起大拇指赞道:“好一个英武的少年将军!”
萧夏歉然道:“穿盔甲稍微耽误了时间,希望没有迟到!”
“来得很准时,我们出发!”
队伍浩浩荡荡沿着西大街向金光门而去。
队伍沿着渭水北岸的官道而行,下午时分,抵达了始平县,队伍没有进城,就在城外驿站宿夜。
三百骑兵的首领是一名禁军郎将,叫做宋老生,年约三十余岁,身材魁梧高大,使一把八十斤重的砍山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萧夏当然知道宋老生,隋末名将,最后死在李世民手中。
队伍在驿站住下休息,宋老生便找到了萧夏。
“萧公子,你这支槊不错,能否让我上手试试?”
萧夏微微笑道:“请便!”
宋老生抓槊杆,顿时吃了一惊,“这这是实心铁杆!”
一般的槊杆用细木条胶合而成,再反复浸油,使它异常轻便坚固,非常灵活,一直倍受历代武将推崇。
但并不是所有的槊都追求轻便灵活,随着铁甲的兴起,对兵器破甲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刺能砍渐渐成了槊的主流,而且必须要有足够的重量才能破甲。
梁武帝的折树槊就是一支典型的破甲槊,光槊头就重三十余斤,长达一尺半,前端锋利,槊脊厚实,两边都开刃,用密度极高的镔铁打造,可以轻易将敌将的铠甲刺穿劈开。
萧夏这支槊用了实心铁杆后,就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但整体重量就上去了,对武将的力量要求很高。
“请问萧公子,这支槊有多重?”
“一百二十斤左右。”
宋老生暗暗咋舌,一百二十斤的铁槊,这少年是猛将啊!怎么从未听说过。
宋老生舞动长槊,果然有些吃力,他把长槊放回去,心中对萧夏刮目相看。“公子是江都萧家,还是晋陵萧家?”
萧夏笑了笑道:“江都萧家!”
宋老生立刻明白了,晋王妃的娘家,这位少年跟随去吐谷浑,必然是晋王的安排。
宋老生再次抱拳笑道:“在下宋老生,禁卫郎将,很荣幸和萧夏同行!”
“彼此彼此,我也早闻宋将军之名!”
次日天不亮,队伍再一次启程,向陇右方向而去。
长安太极宫,晋王杨广对父亲杨坚道:“关于上元夜元师泰被杀一案,微臣要求大理寺卿张虢严查,也给了他时间,最后他给递交正式调查报告,父皇看到了吗?”
杨坚点点头,“在朕的御案上,朕还没有来得及看,报告有问题吗?”
杨广隐忍了三天,等正式报告递交到天子手上后,他开始发难了。
“回禀陛下,张虢在报告中下的结论是元师泰被凤翔大盗刘环所杀,然后列举了很多证据,且不说把罪责按在刘环身上合不合理,但儿臣在审核的过程中,发现张虢在证据上造假,而且是最关键的一个证据。”
杨坚取过桌案上的报告,翻了翻问道:“哪里造假?”
“回禀父皇,列举凶手是刘环的第一条理由,目击者看到凶手左脸有一道三寸长的刀疤,和大盗刘环吻合,给儿臣的报告中还附上了目击者口供,但儿臣发现这是一份被篡改的口供,儿臣找到了最原始录的口供,上面并没有脸上一道三寸长的刀疤,后来儿臣又找到了目击者,一个小摊贩,儿臣向他询问,他也一口否认,根本没有看到三寸长的刀疤,也就是说,张虢为了交差,伪造了证据,父皇,案子查不出来很正常,很多大案都不了了之,甚至成为历史之谜。
但伪造证据,编造一个假凶手,这个性质却很恶劣,尤其还把报告交给了父皇,这就是欺君罔上,微臣特此弹劾大理寺卿张虢,恳请父皇将其罢官免职。”
杨坚作为帝王,讲究权力平衡,他将次子重新启用,让其主管刑律,就是希望他能制衡太子,或者说和太子竞争,这是所有帝王最常用的手法,也叫帝王心术。
他甚至把自己的佩剑都给了杨广,虽然佩剑不是尚方天子剑,并没有什么权力象征,但它是一种态度,就是杨坚表明自己支持次子控制大理寺的态度。
他绝不希望太子继续控制大理寺,态度给出来了,就看次子晋王有没有手腕拿下大理寺,如何连区区大理寺都拿不下来,那晋王还怎么和太子斗争?
杨坚点点头,“你把弹劾书以及证据留下,朕好好看一看,如果属实,朕绝不轻饶!”
杨广将证据承上,杨坚又赞许道:“国子监查得不错,抓出一批蛀虫,为朝廷挽回数万贯的损失,朕已下旨,将国子监丞李如意杖毙,其余贪污三千贯以上的官员也一并处死,这对朝廷百官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慑。”
“儿臣感谢父皇认可!”
杨坚又笑道:“如果张虢作假,朕不会饶他,你有没有新的大理寺人选推荐?”
“回禀父皇,大理寺少卿王秋在审查国子监贪腐案表现突出,立下大功,儿臣极为欣赏他的才能,儿臣推荐他接任大理寺卿。”
杨坚想了想道:“朕记得这个王秋原是长安县令,是杨素推荐他为大理寺少卿吧!”
“父皇记忆很好,正是如此!”
“朕知道了,朕会考虑,你退下吧!”
“儿臣告退!”
杨广起身告退,走到门口时,杨坚又叫住他笑道:“让小七郎一起出使吐谷浑,其实是朕的安排,让他好好去磨砺一番!”
杨广浑身一震,连忙躬身道:“感谢父皇对他的栽培!”
当天晚上,大内传出圣旨,大理寺卿张虢在调查云师泰被杀一案中弄虚作假,有欺君罔上之嫌,罢免其大理寺卿之职,贬黜为陈仓县尉,大理寺卿由少卿王秋接任。
而大理寺少卿则是破格提拔江都县尉萧瑀接任。
这个消息震动朝野,比之前的国子监贪污案更加让人玩味,很多人都意识到,这次晋王真的重新崛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