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杨二婶家要做煎饼果子的生意
送走热情的杨家人,沈见晚看着手里新鲜出炉的文书,想着沈婉看到被官府公正了的和离书和她们母女的入户文书应该很高兴,便和沈母她们一道去找在房里坐月子的沈婉。
果然沈婉看到这两样文书露出了激动的神色,接过去看了又看便笑了起来,然后却又抹起了眼泪。
看到她这又哭又笑的模样,沈见晚她们都不由心里一酸。
沈见晚:“大姐不要哭,这是好事呢,从此以后你们母女就跟孟家那些畜生不如的东西没有半文钱关系了,我们今天应该庆祝你们母子四个重获新生才是。”
沈婉一听果然破涕为笑,接着坚定的点头附和,“阿晚你说得没错,大姐应该高兴的。
从今以后,我要把眼泪都留给过去,站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努力为大丫二丫她们撑起一边天。”
看到沈婉如此,沈敏连连点头,“大姐,你能这么想就对了!”
沈母闻言也偷偷把眼中的泪意抹去,“没错,从此以后,娘也护着你们这些孩子。”
一时间,屋里的人不由又哭又笑。
沈见晚看着站在床边仔细的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小妹妹的大丫二丫,忍不住道:“对了,大姐你看大丫和二丫她们的新名字也批下来了,以后她们不叫大丫二丫了。
从此大丫她叫沈明霞,二丫叫沈月怡,大家以后不要叫错了呢。”
这两个名字是前天沈见晚她们一家子一起想的,现在见户贴下来沈见晚便趁机让大家改口。
她想让大丫二丫她们知道自己现在也姓沈了,日后也能对沈家有归属感,不再觉得她们是寄人篱下的。
沈母闻言马上也领悟了沈见晚的意思,见之也赞同道:“对,新名字新开始,从此娘也多了三个乖孙女。”
果不其然,听到沈见晚和沈母的这话,不仅是沈婉,大丫和二丫姐妹的眼眶也红了。
听到沈月霞和沈月怡这两个如此好听的名字,特别是她们终于改了跟外婆家一样姓沈,这让大丫二丫她们姐妹非常的兴奋和感动,第一次觉得她们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了。
而说话间,院子外面又传来了敲门声。
“我去开!”不等沈见晚她们反应过来,二丫,不,现在的沈月怡就激动地冲出去开门。
沈敏见之有些不放心让五岁的外甥女自己去开门,不由追上去大喊,“怡姐儿,等等姑姑!”
接着院子里便传来了说话声,然后沈敏便冲房里大喊,“大嫂,是杨二婶他们来了,他们要找你谈煎饼果子和油条的事。”
听说是杨二婶他们上门说煎饼果子和油条的事,沈见晚和沈母也赶紧走了出去。
“晚姐儿,婶子决定好了,我们家要做这煎饼果子和油条的生意,你看怎么安排。”杨二婶的性格和沈二婶一样爽快,看到沈见晚立马便开门见山道。
同她一起来的还有杨家喜兄弟四个,包括才七岁的虎子都来了。
看到杨二婶这么说也跟着在一边连连点头。
沈见晚:“婶子是打算一家子怎么安排去做这生意?”
“如果这生意一天赚的银子有个几十文,有我们去打短工差不多的收入,婶子就打算留孩子他爹和虎子照看家里的活计,然后我带着喜哥儿他们兄弟三一起去出摊子。”闻言杨二婶也没有隐瞒把他们的打算和盘托出。
沈见晚闻言沉吟了一下道:“嗯,这样的话你们就有最少四个人,你们自己家便能独立出一个大摊子。
对了,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规矩,在我这里学习做煎饼和拿油条,酱料这些出摊的,我几乎是一个地方只安排一户人家。
比如你们如果选了县城,接下来有人也要跟我们做这生意我们就不会让他再去县城卖了。
现在我们初步选定的地方有县城,秋水镇的镇东,还有咱们秋水镇相邻的三个镇子,分别是青石镇,大山镇,还有平安镇,这几个镇子都离咱们秋水镇只有十来里路,也是大家惯常都会去到的。
这五个地方你们可以选一个,或者你们有自己物色的地方也可以去,但不能是我前面说到的这五个地方。
因为杨二婶你们是第一个决定跟我们卖这煎饼果子和油条的,所以你们可以先选地方。”
杨二婶闻言有些头秃,但她相信沈见晚便问道:“那晚姐儿你觉得婶子应该选哪个地方呢?”
“因为你们人手不少,阿晚建议你们可以选择县城,或者留在秋水镇镇东接二婶他们的摊子都行。
县城的话会远一些,但人多生意肯定更好做,镇上的话生意也不错,而且是二婶他们做熟的地也更容易上手。
所以婶子如果你们是想多赚钱的话,阿晚建议你们可以选择县城。
如果想照看家里的话,秋水镇虽然没有另外三个镇子潜在市场那么大,但却胜在生意是二婶他们做熟的,还离家最近可以照看家里。
这些就看你们怎么选了。”
沈见晚说的这两个地方都是良心建议,这两个地方的确是杨二婶他们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对于杨二婶,因为前世的情分,沈见晚对他们终是不同的。
而杨二婶也没有让沈见晚失望,闻言立马没有考虑其它地方,回头和杨家喜他们商量过后就决定选择县城。
用杨婶子的话说就是,现在杨家喜他们都一个个的成人了,未来家里银子的地方少不了。
所以他们准备拼一拼多赚些银子,日后也能给他们兄弟四个都娶上媳妇。
闻言沈见晚立马表示理解。
杨家喜今年已经十九,在村里跟沈杰一样算是大龄剩男了,就是杨家全也有十七,兄弟俩都要说亲事了,但杨二婶家却一直穷得很,根本就没有媒婆肯上门。
眼看着再拖下去杨家喜得成老光棍,老二杨家全也不能再等,而老三杨家寿也十三了,虎子也有八岁,未来他们也得娶亲。
然而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杨二婶因为当年公婆偏心,分家时只得了二亩旱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