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5章 内修外练(4)
    第965章 内修外练(4)
    “陆军整编整训一事,军务院及有司要给朕盯紧了。”
    西苑。
    玉熙宫。
    朱由校负手而立,盯着眼前舆图道:“这次的整编整训计划,关系是极其深远的,朕不希望出现任何差池。”
    “臣等遵旨!”
    陈士奇、张国维等人当即作揖拜道。
    对于军队,朱由校太重视了,这是支撑他推动一应新政的根本,如果他手里没有一批精锐之师,真要出现任何问题,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京营的整饬整编,所关系的不止陆军第一至第八军,更关系到天子亲军改建,还关系到京城卫戍,京畿卫戍,北直隶卫戍等,朱由校要通过这次调整,彻底将这片区域的涉军层面都改革到位。
    张维贤、魏光绪甚至都不知道,随着京营整饬整编的顺利推进,总督京营戎政、协理京营戎政将会成为过去,戎政府也将会被裁撤掉!
    在朱由校的眼里,既然要推动军改,一切都必须有迹可循,不能为了制衡而制衡,要叫涉军领域趋于完整。
    军队要做的就两件事,准备打仗和打仗,一切脱离这两项核心的,那就是在拖累军队的发展。
    过去的大明军队,那是何其的强大,不管是对内,亦或是对外,都彰显出大明军威浩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人的加码下,大明军队成什么样了?
    不说别的。
    就说卫所制,曾经的卫所制,帮助中枢解决多少问题,安稳地方,发展地方,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就因为一些人,使得这项制度糜烂了。
    为此朱由校只能将其裁撤掉,改换一种名义与形势,将该制凝聚到边陲各地,以发挥出新的优势。
    在这个位置待的越久,朱由校就越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涉政,亦或是涉军,再或是别的,都要与时俱进才行,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国情,去进行对应的调整与精简,没有哪项制度是能从一始终的。
    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理藩院对满蒙的对策,军务院研讨的怎样?”解决完陆军整饬整编的后续事宜,朱由校把思绪转到理藩院上。
    “臣等以为…此策极好。”
    陈士奇上前道:“今下建虏这边,因为努尔哈赤的做派,使得内耗已不可避免,而虎墩兔憨对科尔沁的贪欲,已然是不加掩饰了。”
    “从辽东汇总的种种情报,虎墩兔憨所部势力,一方面继续跟辽东督抚协调此事,但另一方面已介入科尔沁了。”
    “在这等态势下,理藩院明确的策略,是装作对以上知情不多,与此同时,要适当放出辽东存在的部分问题,继而迷惑虎墩兔憨,先叫他们打起来再说。”
    “这期间以辽东督抚为首的有司,可通过榷关,还可通过别的领域,暗中介入漠南草原各处,以增加草原各处的摩擦。”
    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
    理藩院也好,军务院也罢,都极好的在落实他明确的地缘构想,边疆的仗,尤其是草原这边,大明是要参与进来,但仗一定要最后才介入,在此期间,要从贸易、政治等方面介入,继而让大明得到实际利益才行。
    努尔哈赤有野心。虎墩兔憨有野心。
    那好啊。
    设法叫他们彼此间争斗起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设法叫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好形成乱战混战的境遇。
    或许这会对大明北疆造成一定威胁,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嘛,这样也能间接刺激到军改深化推进。
    “此事就按这一基调来办。”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陈士奇道:“理藩院、军务院抽调的人手,派驻到辽东的联合分司,要时刻关注好此事,同时定期向京急递,在京有司也要掌控好方向。”
    “蒙满两部的争斗,就沿着这种方向去推,最好今年就先这样,今年要先解决朝鲜的仗了,给孙承宗他们明确旨意,待驻朝大军完成整肃军纪后,就给朕全力扑灭篡逆势力,朕不希望朝鲜再出任何岔子了!”
    “臣等遵旨!”
    军务院诸臣当即作揖拜道。
    原本按朱由校所想,要叫朝鲜继续乱些时日,这样能帮助辽东继续虹吸,可在侦缉队查明的要案中,朱由校发现这一政策要变动了,尤其是理藩院这边,也要介入主导蒙满之事,一个安稳的朝鲜显得很重要。
    不能通过战争去虹吸朝鲜,那就用别的方式嘛。
    而且通过这件事,针对辽东、朝鲜的部分事宜,也该进行整改了,朱由校可不希望他报以厚望的辽东,因为一些腌臜事坏了根基,真要这样的话,那对大明的损失太大了。
    “陛下,江淮一带的事,是否允准卢象升所奏?”
    在这等境遇下,张国维上前道:“眼下东南的形势,依旧是不安稳的,如果在这等境遇下,叫卢象升做那样的事,臣等担心……”
    “允了。”
    朱由校平静道:“卢建斗的那份奏疏,朕看了,也想了,他说的没错,该铲除掉的糟粕就要尽快铲除。”
    “漕军糜烂这件事,从根子上,就不是在漕军本身,而是在一些官员,武将,甚至是地方上的一些势力上。”
    “八百里加急,将朕的想法颁给卢象升,若是今年能将江淮的漕军整饬解决了,那涉及其他地方的漕军,就没有什么难的了。”
    “臣遵旨。”
    张国维作揖拜道。
    在一些事宜上,中枢是能掌控全局,但在具体的走向上,处在地方上的人,才是看的最清楚的。
    也恰恰是这样,朱由校从御极登基以来,一直在提拔一批新人,去更替中枢的同时,也在更替地方,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治国理念是不一样的,有些老人即便过去有功,但并不适应全新的局面,那他们的一些做派,就会影响到新局的促成,等待了如此长的时间,朱由校提拔的那批新人,已开始在中枢与地方层面,起到的主导作用愈发强了,这也是朱由校想看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