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69章 二十世纪人才争夺战(第二更,求订阅)
    第1269章 二十世纪人才争夺战(第二更,求订阅)
    为什么我们不设立一个我们的诺贝尔奖呢?
    张哲远的建议,让李毅安的眉头微微一挑。
    其实,李毅安还真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一个“我们的诺贝尔奖”,但是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
    “我们可以这么做,但是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诺贝尔奖的评选或许在欧洲学术界的手中,但是那又怎么样?他们可以垄断学术吗?”
    看着张哲远,李毅安反问道:
    “设立一个奖项容易,但要把一个奖项打造成世界名牌,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时间,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即便是一门心思想要争夺各种话语权的苏联,也从来没想过弄一个“我们的诺贝尔奖”,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就像奥运会一样,苏联动不动说西方裁判吹“黑哨”不公平,那不意味着他就要自己弄一个“奥运会”玩。一个奖项而已,或许会牵涉到一些话语权,如果大国去办,反而涉及到很多问题,由瑞典这样的小国去办,或许更另加合适一些。
    “其实,我从来不在乎诺贝尔奖。”
    阁下的话,让张哲远一愣,不在乎,那为什么要提出三十个诺贝尔奖?
    “或者我在乎的并并不是诺贝尔奖本身,而是在乎的另一个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能否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世界科学中心?”
    站起身来李毅安朝着窗边走了过去,凝视着星空,缓缓的说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五次“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在这个时代,这一理论是极其新奇,但在另一个世界,却是众所周知。
    “……德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这一时期的科学进步得益于德国的大学改革和科研体制的创新,如创立“导师制”和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而随后,美国大概在20年代,开始承接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并在战后确立这一地位,并一直保持至今。这一时期的科学进步得益于美国的经济和工业基础,以及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并不仅仅只是至今,而是在未来的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美国依然保持着“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可以说在三个“世界科学中心”中,美国保持的时间最长,即便是在李毅安穿越之前,仍然没看到科学领域的衰退迹象。而这甚至违背了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的周期理论。
    “这个转移可以通过诺贝尔奖来二战之前,美国只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奖,英国有10人,德国有11人。而在二战之后,美国获奖人数突然大幅增加,这就是一种风向标。”
    解释着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作用的同时,李毅安又继续说道。
    “从五次“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领先地位,只能维持80年左右。科学力量的前4次转移都被验证了。不难揣测,周期为80年,这与科学家本人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对系应关。这一个现象在目前来说是是适用的。”
    到20世纪,一切都变了。首先,这一现象失效了。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始于1920年,根据规律,它应该在20世纪末丧失领先地位。再不济,将美国的科技兴盛的起点定在二战结束,那么,此时的它毫无疑问理应后继乏力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截至李毅安穿越前,美国籍科学家仍然是诺贝尔奖科学奖上的常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每年都有美国籍的科学家获此殊荣。这一现象不但没有衰落的迹象,甚至在创立新学科、发明新技术方面,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尽管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未来,但是李毅安却很清楚,他接着说道。
    “人类进入到20世纪后,学术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现在,交通工具更加发达,喷气式飞机等发明让人类甚至进入了地球村的时代,学术交流会更加的频繁,尤其是资讯的发达,会让优秀的学者,因为学术上的原因去向知名的学者求教,那么有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优秀的学者吗?”
    听着阁下反问,张哲远说道:
    “我明白了,阁下的意思是筑巢引凤是吗?”
    摇了摇头,李毅安道:
    “当年我们是筑巢引凤,利用更好的环境吸引欧洲科学家,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用一系列的诺贝尔奖得主,去吸引全世界范围内的年青学者,让他们主动的来到南洋,他们会在诺贝尔奖得主的指导下学习,研究,而这势必也将会打破“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80年周期”。”
    提到这一现状时,李毅安的眉头皱成一团,因为这正是他所要面对的挑战。并不仅仅只是挑战,事实上,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甚至决定国家命运与未来的人才争夺战!
    “而这也正将是美国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科学领域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在战后,他凭借更好的学术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欧洲科学家,而他们获得诺贝尔奖后,又成为各国年青学者学习的风向标,这些学者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为美国的学术环境所吸引,最终留在美国,然后呢?”
    “然后美国会一直保持“世界科学中心”地位。”
    张哲远在回答之余,恍然大悟似的说道:
    “所以,阁下您才提到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我们需要的不是并不是诺贝尔奖本身,而是借助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去吸引世界各国的年青人才,从而确保南洋在这场人才争取战之中,能够不至于落后于美国。”
    “不是落后!”
    李毅安摇头说道:
    “而是关系于南洋的未来,一旦我们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之中落后于美国,那么也注定我们将会成为未来竞争的失败者,二十一世纪……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是人才!而诺贝尔奖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风向标,决定这场争夺战胜负的风向标!”????随后,李毅安陷入了沉默之中,片刻之后,他才说道:
    “现在,我们可以创办一个我们的诺贝尔奖,但是当我们把精力用在这个虚无飘渺的所谓的“学术垄断权”上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已经输掉了这场争夺战,因为最重要的是人才本身,而不是虚名。”
    虚名,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无法摆脱对虚名的追求,设置一个超越诺贝尔奖的奖项,能够打破诺贝尔奖对学术话语权的垄断?
    不能,因为所谓的“学术话语权”,本身就是伪命题!所谓的因为他们有奖,所以就有了“学术垄断”,这本身就是某些人的想象罢了。
    尤其是国与国之间。
    就像苏联科学家在去年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一样,苏联官方会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认为那些物理学家是废物吗?认为他们的发明没有任何价值吗?
    当然不可能!
    垄断学术的从来都是本国科学大咖,至于诺贝尔奖,不过只是一个奖项而已。
    “我明白了!”
    张哲远连忙垂首说道:
    “我的想法实在是太过肤浅了!”
    终于明白了阁下用意的张哲远,这才明白自己先前的建议,何止是肤浅,简直就是鼠目寸光。
    “但是现在诺贝尔奖的评选,是由瑞典人掌握的,他们对我们的打压,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的举措呢?”
    对于张哲远的担心,李毅安只是哈哈一笑。
    “诺贝尔奖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学术话语权”,他可以在授奖时间上打压一二,但是却无法阻挡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的轰动,如果一个学者,甚至连这种基本常识都分辨不清楚,一些学术理论的重要性,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会是人才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一个学者连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范围内的问题都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那样的人才,也就是谈不上人才了。
    而是蠢货!
    南洋需要那样的人吗?
    “诺贝尔奖在更多的时候,所起到的作用是锦上添的作用,他不过只是我们用来吸引人才的一个工具而已,既然现在那些欧美的学者把诺贝尔奖视为最高奖项,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他们认同的范围内,用他们所以为的最高标准去吸引他们的人才,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其他的东西,一丁点儿都不重要。
    “最核心的问题是赢得这场人才争夺战,为下一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奠定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的下一次转移是在什么时候?
    可能是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刻,而也这是李毅安当初提出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这30个诺贝尔奖就是一个世界人才招揽战略的招牌,有了这些顶尖的学者,才能吸引更多的年青学者来南洋。
    毕竟,没有任何年轻的学生者选择到非洲,阿拉伯,印度那样的国家进行学习和学术研究!
    诺贝尔奖重要吗?
    诺贝尔奖本身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诺贝尔奖把那些年轻的学者吸引到南洋,从而确保在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之中,让南洋一直处于不败之地。
    至少,南洋在人才吸纳上不至于落后于美国,毕竟,仅只有南阳自身培养的人才并不一定能够让南阳在未来的竞争之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所以,南洋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智力资源作为本土的补充,最终汇集天下英才。这才是南洋需要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