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章 外包包青天
    第71章 外包包青天
    下了决定,刘红民就开始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少包三的剧情。结果在刚开头的时候,刘红民就放弃了。
    少包三的开头简直辣眼睛,包青天不仅失忆,而且还跑到了边境小镇的j院里面当了g公,简直就是在扯淡。如果刘红民这么写了,估计会被香江的观众给寄刀片。这可比金雍先生写小龙女被强j的剧情严重多了,除非他不想再去香江了,不然这剧情是绝对不能写的。
    得!这样的少包三不写也罢!
    没有少包三,刘红民还可以写包青天。《包青天》拍摄了二百多集,够刘红民写上好几年了。
    《包青天》在推理上不如少包,所以写起来也会更加快速。第一部刘红民还是打算写七个故事,铡美案、真假状元、狸猫换太子、双钉记、探阴山、红记、铡庞昱。
    只是将这个七个故事的大纲写出来之后,刘红民感觉有点意兴阑珊。《包青天》对于他来说实在没有什么挑战性,而且它更加侧重拍摄电视剧,出书的话肯定不会有少包的成绩。
    凑巧这天邹世芳来四合院,和刘父刘母聊了几句,就进了刘红民的书房。看着刘红民盯着大纲在看,他不由得感到奇怪。
    “你咋还发上呆了?大纲不都写好了吗?”
    刘红民叹了口气,“主要是没啥挑战性,写着没啥意思。”
    连续三年的高强度的写作,刘红民暂时进入了疲惫期。如果没有点刺激的话,他很难生出动笔的心思。《大明王朝1566》迟迟没有动笔,也正是这个原因。
    邹世芳听到这话,眼睛不由得亮了起来,“要不给我写?”
    “你写?”刘红民愣了一下,这不是代笔吗?
    邹世芳说道:“你写少包的时候,每个阶段的稿子我都差不多看过,知道你的创作习惯。而且,我写完了就拿给你看,你指导我修改,直到改好为之。”
    他不图别的,就是想要学习刘红民写小说的技巧。如果成功了,他就算达不到刘红民的程度,也能成为一名作家。
    十年前,他工作的时候就和文字打交道。74年开始,开始发表作品。但是这些年了,他在文坛上,依然没有砸出一个水来。要不然的话,他这些年又怎么会跟在刘红民的屁.股后面,帮他干杂活呢?
    刘红民想了想,“没问题,你给自己起一个笔名,到时候文章发表的时候,就用这个笔名。我也不亏待你,到时候《包青天》依然会放在明报上发表,稿酬归你,但是影视剧的改编权、图书出版权归我。”
    邹世芳高兴的点头,“没问题!”
    他本来没有想要报酬的,毕竟他学了刘红民的写作技巧。结果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他对明报的报酬很了解,最低都有千字十港币,最高是千字八十。就算他写的不行,但是有刘红民把关,怎么也能拿到千字三四十港币的稿酬吧?
    《包青天》七个故事,写出来差不多和少包一的字数差不多,写完了最少也能有两万港币啊!以现在的汇率,大概就是一万四千块人民币啊!
    一下子就万元户了啊!
    刘红民写了一份合同,然后让马为度、葛朝光做见证人。就这样,刘红民就将《包青天》给外包给了邹世芳。
    马为度非常羡慕,但也让他更加下定决心和刘红民混。邹世芳和刘红民混了三年,有了当作家的希望,以后都要取赚外汇了。那么他跟刘红民三年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机会?刘红民也没有冷落了马为度,他将在附近买房的事情交给了马为度。
    受到了激励的马为度非常认真,每次来找刘红民去买东西后,都会在附近逛上半天的时间,打听谁家卖房子。还别说,真让他找到了一座二进的四合院。
    这家人因为工作调动,过完年就要离开京城。所以就想要将房子卖掉,以后定居在外地。
    刘红民看了一下房子情况,因为有人住,所以保存的不错。只要这家人搬走之后,就能立即拎包入住。对于这点,刘红民很满意,只要置办了被褥之后,葛朝光他们直接搬过来住。
    更让刘红民满意的是,这个四合院就在胡同口,距离刘红民现在住的四合院不到五十米。这个二进四合院占地四五百平,旁边就是公路,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地下停车场。以后,刘红民买了车之后,可以直接停在二进四合院的地下停车场里面。
    房主想要两万人民币,刘红民没怎么还价。这样的四合院如果错过了,再想买可就难了。
    签订和合同之后,刘红民又将目光看向了两个四合院之间的三进四合院。如果能够将这个四合院拿下,那么他就可以将三个四合院打通,连成一片后就更加方便了。
    可惜,那个四合院的主人并没有想要卖房子的想法。
    于是,刘红民就想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他让马为度继续留意周围的四合院,如果买到合适的,就和这家人换房子。
    为了拿下中间的四合院,刘红民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天气逐渐变冷,什刹海的冰越来越厚了。刘红民带着弟弟妹妹去冰面上玩,父母则在准备年货。
    这么多年了,一家人从来没有过过如此富裕的年。如果不是没有那么多的票,刘父刘母可能买来够吃一年的食物。
    主要是今年葛朝光他们也在家里过年,十多个人每天消耗的食物,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刘父刘母多买点食物,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买的有点过多了。
    这里面也有另外的原因。
    离开了农村,刘父刘母莫名的生出一种危机感,生怕有一天东西不够吃。
    这种情况,在八十年代很普遍。
    只不过,别人都是因为国家调整物价产生的危机。而刘父刘母则是被饿怕了,家里没粮食心里没底。
    刘红民劝说了几次,也就不阻止了。反正家里能放下,而且消耗也很快,放不了多长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