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融会贯通
弦音和弦音的碰撞交缠,在空气里激荡着,轻盈而欢快、明亮而哀伤,那肆意流淌奔腾不息的音符互相撞击,朵朵火傲然盛开,整个世界开始旋转起来,宛若跟随舞步飞扬起来的裙摆,肆意翻飞。
一切,如此简单,又如此纯粹。
站在人群里,亨特不由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监视屏幕,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却在音乐的奔腾和绽放之间缓缓闭上眼睛,侧耳倾听,用耳朵、用心脏、用灵魂感受旋律在皮肤之上的跳跃。
轻盈。畅快。喜悦。幸福——
仅仅只是因为享受表演。
苦涩。悲伤。唏嘘。无奈——
隐藏在旋律背后的错杂在舌尖徐徐泛开。
这,就是音乐的魔力。
亨特不会说,这就是约翰尼-卡什,他知道并且明确地识别出来,这不是约翰尼-卡什,但真正优秀的音乐是拥有灵魂的,传承自约翰尼-卡什又以自己的灵魂为土壤傲然盛开,诠释演绎出全新独特魅力。
也许,这不是约翰尼-卡什,但这一样是好音乐。
一团感动的热气,在胸口翻涌。
其实,亨特本来打算提出异议的——
剧组是外行吗,他们没有深入调查吗?
约翰尼前往太阳唱片试镜,福音音乐遭遇枪毙,但他还是通过一首自创曲目打动传说的山姆-菲利普斯。
那首歌就是,“哭泣哭泣哭泣(cry,cry,cry)”,另外一首传奇曲目,同时也是约翰尼在太阳唱片发行的第一首单曲。
不是“福尔松监狱布鲁斯”。准确来说,这首歌是在1955年发行的,距离现在还有两年,并且全面开启约翰尼的巅峰。
亨特能够理解剧组选择“福尔松监狱布鲁斯”的原因,这首歌在约翰尼的职业生涯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定义约翰尼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坐标,广为流传;但剧组没有尊重事实也没有尊重约翰尼,在亨特看来,这是遗憾的。
如果亨特不知道的话,那就算了。
重点在于,这件事在约翰尼-卡什的歌迷群体之中,不算秘密,许多人都知道。
亨特认为,电影上映之后应该会遭遇大量批评——
不尊重事实。
如果主创团队随意更改现实人物的人生,杜撰故事,那又何必拍摄传记电影呢?
其他人暂且不说,反正亨特就不满意,他不喜欢别人随随便便更改约翰尼-卡什的人生,至少是他所知道的部分。
但现在?
亨特安静了下来,沉浸在旋律里,放任思绪蔓延。
那些旋律,那些演奏,哪怕没有歌声,也能够感受到琴弦勾勒之间的激情与热忱,令人热血沸腾。
恍惚之间,亨特有些明白了。
一切,正如山姆-菲利普斯所说,他渴望看到约翰尼-卡什的棱角和色彩,如果这就是约翰尼-卡什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首歌,如果这就是约翰尼-卡什展示给上帝的一首歌,如果这就是定义约翰尼-卡什作为歌手的一首歌——
那么,就应该是“福尔松监狱布鲁斯”。在这首歌里,不仅展现约翰尼的音乐天赋,还展现约翰尼的勇气和信念,另外还有约翰尼成长过程里看到的世界——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抗拒那些痛苦的黑暗记忆,但现实最残酷也最荒唐的事实在于,恰恰是这些痛苦成就最后的自己,一点一点打磨雕琢出自己的棱角;同时,艺术创作的最佳土壤也是那些痛苦与悲伤。
幸福,往往无法诞生真正的艺术佳作。
只有苦难。苦难才是艺术滋生的温床。
所以,敢于正视自己的伤口和黑暗,这才诞生约翰尼-卡什职业生涯最美妙最动人的作品。
正是因为如此,“与歌同行”剧组才选择了这首歌作为约翰尼的试镜曲目,不是因为它最有名最重要,而是因为它能够看到真正的约翰尼。
并且,这也是约翰尼音乐生涯前半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代表他在创作层面的成熟与蜕变。
一切,都是有理由的。
更何况,眼前的表演是如此动人又如此真诚,亨特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地在旋律之中徜徉。
距离约翰尼-卡什与世长辞已经过去整整六个月,然而对亨特来说,那依旧是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他想念约翰尼的演出,他想念在现场聆听约翰尼的歌声,他想念约翰尼用音乐抚慰心灵的那些时光。
一直到此时。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那些音符,那些旋律,宛若涓涓细流一般,顺着心脏的沟壑流淌,温柔而细腻地治愈那些隐藏在角角落落的伤口,微微的刺痛让亨特的眼眶涌上一股温热,似乎重新找到聆听约翰尼-卡什现场的感动。
亨特略显狼狈。
连忙睁开眼睛,深呼吸一口气,擦拭一下脸颊,掩饰自己的狼狈,他不能背叛约翰尼-卡什,一个演员的表演怎么可能和自己的偶像相提并论呢?
不经意间,亨特就注意到科迪的视线,不经意间注意到他的窘迫。
亨特连忙移开视线,看向旁边、环顾四周,掩饰自己的狼狈。
却没有想到,亨特注意到周围的人群全部安静下来,没有嘈杂没有噪音,没有烦躁没有不耐什么都没有,一个个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监视器,哪怕看不清楚屏幕,也竖起耳朵专心聆听,沉浸在音乐里。
那一张张脸孔不会说谎。
世界,一片安静,就只有旋律从太阳唱片里传出来,悠扬而动人。
时光,潺潺流淌,却让人难以分辨,到底是往前流淌还是往后倒流,恍惚之间似乎重新回到了半个世纪前。
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一个推销员换上自己的黑衬衫,紧张而拘谨地前往太阳唱片,怀抱自己的音乐梦想却羞于说出口,木讷而羞涩地给予自己一个机会,站在一个完全陌生人面前,表演自己的创作——
在此之前,他不曾表演给任何陌生人看,包括自己妻子以及最要好的乐队成员,但他终于迈出了一步。
剩下的,就是历史了。
可以想象,在半个世纪前的那个清晨,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幕,哪怕注意到也不在意;但半个世纪后的这个清晨,人们却站在时间长河旁,亲眼目睹历史的诞生,那种神奇那种美妙,无法控制地心潮澎湃起来。
旋律,依旧在奏响。
表演,依旧在继续。
不知不觉地,现实和戏剧的界线已经彻底消失,到底是电影还是生活,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在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