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3章 苍白无力
    第1343章 苍白无力
    “好莱坞报道者”,一百分。
    “这不仅是查理-考夫曼最容易理解最浪漫美好的剧本,同时也是最完整的。第三幕如此圆润如此完美,不同支线不同线索汇聚起来的力量流畅而美好地一泻千里呈现出来,让全场观众卷入这场风暴里。
    安森-伍德和凯特-温斯莱特从来没有如此脆弱又如此真实过,他们身上具有一种残缺的特质令人心碎。”
    “首映”,一百分。
    “一次天马行空、色彩斑斓的冒险旅程,带领观众探索生活、爱情和命运的无限可能,无与伦比的体验。”
    “娱乐周刊”,一百分。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探索爱的本质的一次征程。查理-考夫曼狂野而浪漫的想象演变为现实。”
    “综艺”,一百分。
    “打破想象,精彩绝伦,跌宕起伏,又余韵深远。最重要的是,幽默风趣。”
    “华尔街日报”,一百分。
    “一部好莱坞人人渴望成为其中一部分的作品,而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安森-伍德和凯特-温斯莱特。”
    “纽约客”,一百分。
    “一部杰作?也许。毫无畏惧?绝对。难以忘怀?我将在十周年重映现场等你。”
    “洛杉矶时报”,一百分。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整整十年以来最好的电影,相信我,我知道十年是从哪一年开始计算的。
    然而,电影真正迷人的地方在于,我们看不到安森-伍德和凯特-温斯莱特两位演员光鲜亮丽的外表,甚至一度让人忘记他们原本是多么漂亮的存在;但我们依旧能够深深感受到他们的魅力,一次蜕变。
    又或者换一种专业说法:表演。”
    “纽约时报”,一百分。
    “一个如此错综复杂又如此富有解读空间的故事,却以如此轻盈如此诙谐又如此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安森-伍德和凯特-温斯莱特的表演是钥匙,他们让查理-考夫曼最大胆最野心的剧作具备了生命力。”
    “美国周刊”,一百分。
    “如果你需要一百个理由前往电影院,我可以给你一百零一个,一部彻头彻尾颠覆认知的全新电影,一次对爱情和命运的探索。”
    “华盛顿邮报”,一百分。
    “噢,凯特,凯特,凯特——温斯莱特再次以实际行动证明她远远不止是‘泰坦尼克号’里面的富家小姐而已;但温斯莱特值得多少赞誉,伍德就值得多少信赖,他不仅在温斯莱特面前完成如此复杂又如此丰富的表演,同时用自己的能量填补查理-考夫曼剧本里的骨肉。
    当伍德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刻,我们就知道什么才是巨星。”
    赞誉,赞誉,全部都是赞誉。
    满分,满分,清一色是满分。
    摧枯拉朽,轰轰烈烈,形成一股风暴。
    理所当然地,焦点全部聚集在查理-考夫曼身上,这也是他的典型特点,编剧的身影出现在镜头里的角角落落。
    但这次,不止是查理,导演和演员也全部被看到了,米歇尔-冈瑞对剪辑、运镜和配乐的运用受到广泛赞誉;而演员更是如此,正如罗杰-艾伯特所说,安森和凯特的存在填补了查理作为编剧的最大短板。
    于是,完整性,成为关键词,铸就“暖暖内含光”这部作品。
    罗杰-艾伯特,仅仅只是千千万万影评人之中的一员,人们应该参考权威的观点,却没有必要盲目相信。毕竟,观看电影本来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最后都能够产生不同的观影体验。
    然而,罗杰能够从数不胜数影评人之中脱颖而出赢得奖项以及认可,确实具有他的独到之处。
    眼前,也是一样,当罗杰敏锐察觉到两位演员在这部作品里扮演的关键角色之际,其他影评人也注意到了。
    “村之声”,一百分。
    “安森-伍德,演员。当查理-考夫曼把整个故事的核心重担放在安森-伍德身上的时候,电影也面临着危机,要么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要么……就是载入史册的经典。
    我们,正在见证后者。
    一些喜剧一些悲剧,在他的身上能够捕捉到那种复杂情绪的碰撞,他的心碎他的浪漫他的温柔他的冷漠他的茫然他的坚定,牵引观众的心脏在这个万筒般的故事里起起落落,最后跟着他一起坠落。
    也许,这是第一次,查理-考夫曼作为编剧的身影隐藏在了安森的身后。这也是电影成为经典的原因。”
    “时代”周刊,一百分。
    “整整十五年前,‘当哈利遇到莎莉’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经典的餐厅模拟戏;而现在,‘暖暖内含光’则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经典的别墅崩塌戏——
    别误会,这次是字面意义上的。
    在海水和黑夜之中,安森-伍德徘徊踌躇在自己记忆深处最狼狈最羞耻也最悲伤的片段里,我们跟随他的呢喃细语回望自己的阴暗。
    那一刻,是电影。”
    顶级盛赞!
    一切,正如罗杰-艾伯特所说,“纽约客”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也许,这不是载入史册的大师经典,从不同角度来看都能够找到各种遗憾和缺点;但这完全不影响电影成为千禧年以来现代爱情故事的一部佳作,令人大开眼界,令人难以忘怀,并且将伴随时间的流逝而进一步彰显自己的价值。
    狂潮,扑面而来。
    即使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即使翻阅一波接着一波好评,但看到这些顶级权威媒体赞不绝口的模样,观众还是陷入第二波冲击力——
    许久了。
    真的已经许久许久了,他们不等看到媒体记者盛赞这样一部爱情电影。
    爱情电影在经历八十年代的高峰和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不可避免地开始缓缓回落,千禧年以来,爱情电影在市场的口碑和位置遭受越来越多挑战。
    尽管爱情类型依旧能够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但想要说服影评人喜欢这些作品,难度却在持续上升。
    一直到现在。
    来自英国的“帝国”杂志如此评价。
    “电影在查理-考夫曼的奇思妙想之中冲破好莱坞爱情类型作品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束缚,重新唤醒爱情的魔力——以及电影的魔力,率领观众在时间和空间里穿梭,并且几乎让人相信电影可以做任何事。
    几乎。”
    从字里行间就能够感受到“帝国”杂志的扼腕,再次和罗杰等等影评人的观点契合,电影远远说不上经典佳作,越是感受到电影的魅力就越是遗憾,差之毫厘,“暖暖内含光”也许就能够成为一部传世之作了。
    可惜,就是欠缺一点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