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3:牢中悟剑
    第3章 3:牢中悟剑
    “大人,冤枉啊大人,我不是周小果,我是周阿炳。”
    一人大声叫道。
    “是不是周小果,你说了不算。死到临头,还敢狡辩,讨打!”
    “啪啪!”
    两记耳光,抽得那周阿炳昏头转向,登时说不出话来。
    “上锁,带走!”
    紧接着是套上枷锁的声响。
    陈晋来到牢门木栏栅处,尽力探头,想要看清楚外面的情况,但缝隙狭窄,根本看不到。
    只见到过道上,灯火映照出两三道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扭曲着,恍若狰狞的鬼影。
    就有人唱道:“冤有头,债有主;有冤你去黄泉诉,有仇你找事主报。不关咱家事,千万不要来找我……”
    哐当哐当的,押着人出去了。
    陈晋回来坐好。
    老写书人道:“我以为你会喊冤。”
    陈晋回答:“既然喊冤无用,何必浪费力气。”
    老写书人“唉”了声:“你能想明白就好。”
    陈晋默然不语。
    话说刚才,他一度以为狱卒是要来提自己出去的。
    那样的话,时间仓促,解决起事情来,会比较麻烦。
    陈晋猜测,在这座死牢里头,坐冤枉狱,当替死鬼的,显然不止自己一个,而是有多个,分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头。
    这些人,就好像关在铁笼内的猪羊,哪一个被相中了,就抓那个出去宰杀。
    刚才的周阿炳,与那周小果同姓,两者之间,说不定存在着某些关联,便于做手脚,从而更好地李代桃僵。
    经过一番操作,真正的歹徒逍遥法外,依然在外面锦衣玉食,继续作恶;而含冤枉死者哭诉无门,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呵,这朗朗乾坤!
    陈晋目光一闪,收束住杂念。不去想这些了,抓紧时间修炼,才是最重要的事。
    接下来数天,皆无事端发生。
    住在牢内,陈晋很快摸索到了一套规律,以此来分辨时间。
    这个规律,便是饭点。
    狱卒送饭,一天两顿。
    午饭是一块干馒头,和一碗稀饭;晚饭则是大碗的糙米饭,居然还有青菜,以及两三块油腥。
    这样的伙食,在这样的环境里头,显得十分难得和美味。
    一个不知道,还以为是家里人送来的饭菜。
    坐牢时,家人有钱打点的话,是可以送饭进来的。
    可陈晋不但没钱,连亲近些的亲朋都少之又少。
    况且,别人也不知道他挨了闷棍,来坐冤枉狱,当替死鬼了。
    而老写书人的伙食明显差了一筹,每次都是一碗黏糊糊的吃食,黄的黑的都有。
    闻起来,还带着一股馊味。
    但他并不羡慕陈晋的饭菜,嘴里道:“你是被抓来当替死鬼的,人家怕你熬不住,死在里头,可就白费功夫了,这才让你吃好点。”
    陈晋一笑置之,正合心意。
    要是每顿都吃那毫无营养的“猪食”,那《黄庭本经》的功法法门,可就无“精”可炼了。
    现在的伙食,自然远称不上“好”,但最起码,有那么一点油水可供修炼。
    条件简陋,修行的速度快不了,几天功夫,这才堪堪练成第一境。
    当然,这个“快慢”的参照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散修而言,陈晋的修行速度,堪称飞起。
    身怀玄门正法《黄庭本经》,可不是摆设;
    更何况,还有着这么多年的修炼经验心得在。
    最重要的,自是保持完好的神魂。
    如果这副身躯给点力,他立刻就可以破门而出,大杀四方。
    有了修为后,底气信心直接上来了。除了《黄庭本经》外,陈晋还抽空整理了一下毕生所学的道法神通,端是五八门:
    遁法、幻术、画符、炼器、制药……
    皆有涉猎。
    不过这许多的道法,大都需要高深的法力支持,现在的他,暂时施展不出来。
    只有一小部分低阶的法术,倒可以尝试一二。
    但成功率不会太高。
    为了不浪费好不容易才凝聚出来的一点点法力,还是算了。
    要留在关键时刻用。
    在夜深人静之际,陈晋总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座仙山,想起师父。
    “回首一剑斩红尘,此去九天见青山。”
    这是师父的赠言。
    “一剑”对“九天”,“红尘”对“青山”,对仗整齐。
    从字面上读,挺好理解的,不过仔细想深一层,就能发现其中有矛盾之处。
    九天,九天之上。
    在仙道神话体系中,天有九重,最高的地方,便是神仙居所。
    也就是“仙界”。
    那么,师父的意思是说去仙界,就能看见“青山”了?
    可自己明明渡劫失败,尸解转生了。
    又或者,这句话另有所指,不是说给陈晋听的。
    但没道理,既然为赠言,便是送给别人的话,岂会顾左右而言他,说些不着边际的内容?
    更不可能是特意为了对仗,才用此词。
    师父何许人也?
    乃是修为通天,言出法随的存在,一字一词,皆有用意。
    对于这两句赠言,陈晋苦思不得。
    一天,忽然听到老写书人在那里自言自语:“计算日子,秋季快要完了,将要入冬。唉,等天气冷了的话,可怎么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陈晋脑海灵光乍现,顿时明白过来。
    “九天”,不只代表“九天之上”,还可以用来计算民间历法时令,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后,表示寒冬结束,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开始新生。
    绝处逢生,破旧立新……
    这个,才是“此去九天见青山”的真意。
    福至心灵。
    下一刻,他灵台之上,蓦然出现了数式剑法。
    剑光纵横,飘逸如仙。
    这两句赠言,字里行间,竟蕴藏着一套剑诀。
    原来师父赠的不是言,而是剑,当真是用心良苦。
    这个发现,让陈晋想起某位武道祖师爷级的存在,以手写字,刚好被门中弟子看见,从而领悟到一套高深武功。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立刻沉下心来观摩,学习。
    一学之下,发现这剑诀极为深奥,妙用无穷。又颇为体贴他目前的状态,仿佛量身定制的一般。
    此剑重意不重力,重法不重招,融合了法剑和飞剑所长,化无形为有形,称得上独辟蹊径。
    当下的陈晋,只能雾里看,学得那么一点皮毛。即使如此,放到凡俗江湖上,也是顶尖的招数了。
    该套剑诀,没有名字。
    想了想,陈晋命名为《山上剑谱》。
    之所以名为“谱”,是因为目前只是一知半解,得不断钻研、领悟,并一式式地谱写出来,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为了学剑,他寻了一根较为坚韧的稻杆,约摸一尺多长,以此为剑,对墙挥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