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2章 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42K章节)
    第152章 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4.2k章节)
    在陈景乐家吃过饭的陈景浩陈绮云二人,回到自家,面对寡淡无味的饭菜,对比一下在陈景乐家吃的,着实无法下口。
    兄妹俩面面相觑,难得达成一致意见。
    但又深知不吃肯定要挨骂,只能硬着头皮,匆忙吃下一碗。
    吃完后,陈景浩边洗碗筷边心里叹气:“明天还是我来下厨吧。”
    就当是尽孝了。
    自己做的虽然没有乐哥做的好吃,但好歹是专业厨师水平。不然让奶奶做饭,只会在煮熟的基础上加点盐。
    属实没有下筷子的欲望。
    不出意外,老太太看到他俩都只吃一小碗,就匆匆放下筷子,又忍不住开始唠叨。
    “吃这么少还怎么长身体。”
    陈景浩觉得自己1米78,已经基本到顶了,毕竟他现在都21了,不再是18岁时候。
    身高一旦定型,就很难再长。
    反观陈绮云……
    咦?好像比之前长高了一点,是错觉吗?
    陈景浩好奇问:“你现在多高了?”
    “1米55。”陈绮云骄傲地扬起下巴。
    陈景浩不明白这矮不丁的身高,有什么好骄傲的?想笑。
    不过确实比之前高了不少。
    要知道之前陈绮云才一米五出头,几个月时间能长到3-4厘米,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按照她原来的饮食习惯,一顿就吃一小碗饭,根本不可能长高。
    于是问:“你在乐哥家吃了多久?”
    “快一个月了吧。”陈绮云想了想。
    “难怪。”陈景浩恍然。
    乐哥家伙食那么好,营养均衡味道好,吃得多自然能长个,一个月长两三厘米很正常。
    出到社会后,他愈发清楚食物味道对食欲的影响有多大。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挑食、不爱吃饭,压根就没想过是自己做饭太难吃,孩子不愿意吃。
    比如他以前中小学时候,他爸为了能让他长个子,没少给他买牛肉吃。
    问题是又做得不好吃,柴得不行,以至于他一直觉得牛肉很难吃。
    直到后来才发现,不是牛肉难吃,相反,牛肉味道口感比其他肉类强多了,纯粹是家里不会做。
    就很难绷!
    无论是他老妈还是奶奶,或者爷爷,大家都没什么烹饪天赋。他爸稍微好点,但只限于各种家常菜,秀姐跟他爸一个水平。
    真正称得上会做菜的,家里就他陈景浩一个。
    还是他在学校学了好几年的结果。
    现在多出一个陈景乐,而且天赋跟水平都夸张得离谱。
    最让陈景浩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乐哥到底是怎么学的?完全不符合常识啊。
    “跟着网上视频就能学成这样?那我交的那几万学费,算什么?”
    他知道人和人的天赋不一样,就像他跟人家职业电竞选手,一个天一个地,但没想到能夸张到这种程度。
    这就是天才跟普通人的区别吗?
    如果说自己只是白银水平,那陈景乐估计已经到达王者。至少是个星耀。
    又或者像修仙宗门外门杂役跟内门真传嫡出的差距。
    纯纯吊打!
    完全没得比!
    想到这,他有点头皮发麻。咂咂嘴,打开wx,点开一个同事的头像。
    “老蔡,问你个问题。你见过做菜天赋最好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
    且不管陈景浩那边如何震惊。
    陈景乐躺了一会儿,起来浇,又给猫喂了猫粮。
    “你说你能不能少吃一点?谁家猫像你一样,一顿能吃二两。”
    陈景乐看着狼吞虎咽的老虎崽,叹气吐槽。
    倒不是养不起,只是实在难以理解。
    网上那些养猫的人,个个都说一天喂七八十克猫粮就行,湿粮150-200克,这样就够将一只猫养成肥猪了。
    结果自家的多夸张?
    一顿200克!
    况且还不到一岁,正处于发育期,说出去都没人敢信。
    上次他在抖手评论区说自家猫的食量,就有人说他扯谈,压根不信没满周岁的小奶猫能吃那么多。
    小奶猫?
    你特么看谁家小奶猫超过十斤的?
    让陈景乐想起某部电影里的经典名场面——“今天怎么吃这么少,没胃口吗?”主角明明才几岁,吃饭用的却是脸盆,满满一盆米饭都快堆成小山了。
    当然,老虎崽吃得多,长得也快。
    看它现在的体型,足足十二三斤,哪像一只没成年的小猫,纯纯一丧彪,身强体壮,已经在村里快没对手了。
    甚至一些体型比它大的猫都打不过它。
    毕竟吃的都是肉食,不缺营养。
    吃饱喝足的老虎崽,直接往陈景乐脚边一躺,不知羞耻地露出雪白的肚皮。
    噫~
    你说你一个小公猫,怎么好意思这样撒娇?
    “真肥啊你!”
    陈景乐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抓住修猫狠狠rua一波。
    爽完后洗手关门上楼,留下老虎崽自己在院子里继续躺着。
    对他来说,小猫只需要在他心情有所波动的时候,提供情绪价值服务,完事了赶到一边。
    这么说好像有点渣男,但这就是事实。
    他实在学不来把猫当儿子当爹一样捧在手心。
    估计老虎崽也不喜欢。
    陈景乐rua久一点它都有意见,它更向往外面的世界跟漂亮的小母猫们,经常吃饱就跑出去浪,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巡逻,到饭点又准时出现在院子里。
    互相依赖,又不侵占彼此空间,这样对大家都好。
    ……
    洗完澡后,陈景乐开始今天的课外学习。
    药理方面的专业书籍,目前他已经看到第三本。
    临床中药学。
    如果说之前看中药鉴定和中药药理,只是简单了解中药、认识中药,那么从这本书开始,就意味着从基础迈向专业,正式接触如何应用中药。
    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药本身特点与辨证用药的关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分别从药物基原、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效用分析、临床新用等各方面,对中医药进行详尽的论述。
    像简单的清热解毒、理气化湿、安神补肾等临床性质的药物配伍,看过这本书后,陈景乐自己就能做。
    并且不会出现“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这种奇葩情况。
    因为这些药方都是已经经过临床验证的,至少对相应病症能起到效果。
    他对自己定位很明确,就是拾人牙慧就行。
    跟着人家专业大拿的脚步走,而不是自己瞎鸡儿乱配乱吃,更不会脑子进水,给人写方子。这年头没有行医执照,吃出人命,多少钱都不够赔。
    还是以药膳为主。
    “药膳多好,吃吃喝喝,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从一个厨子跟美食爱好者的角度出发,陈景乐觉得药膳,才是中医药最好的宣传路线。
    因为做好了,味道是真的棒,功效也是实打实的。
    如果不够好吃,就想办法让药膳变得好吃,像当初的龟苓膏那样,改良一下口感很难吗?
    你跟人家说这个药这个方能治癌症,人家只会当你是傻子。
    可你要说这能壮阳补肾、滋阴养颜,估计人家就信了。没有哪个男人女人会不在乎这个。
    看六味地黄丸,大家都知道是真有用,能治肾阴虚,哪怕广告大于疗效。
    最明显的就是肾虚的人吃这个,会感觉很苦,苦到想呕,而不肾虚的人吃就感觉很甜,甜到发腻。
    至于为了提高健身水平或者fps水平,专门去吃六味地黄丸……
    大可不必。
    是药三分毒,没病硬吃,只会加重肾脏负担。
    规律作息,坚持锻炼,随便哪个都比吃这个强。
    就算真要吃,也要先确定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不然吃错了不但起不到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说到滋补,陈景乐又下意识想明天该吃什么。
    人生无非吃吃喝喝。
    “要不弄个药膳老鸭汤吧,好久没喝鸭汤了。”
    他在家炖汤的次数不算多,即便有炖,大部分时候不是鸡就是排骨筒骨。其实鸭汤做得好,也是很美味的,比鸡汤排骨汤要清甜得多。
    前提是鸭子选得好。
    上次在唐园吃的陈皮麻鸭汤就不错。
    ……
    与此同时。
    远在省城的钟晴,像往常一样,从图书馆出来,简单吃完饭回到宿舍。
    今天是考研预报名时间。
    虽说有好几天,不用着急,不过她觉得还是早点报名比较好,省得忘了。
    重要事情她向来是宜早不宜迟。
    不过只是网上预报名,还没到确认的时间,缴费成功就行。真正确认得等到10月底11月初。
    “咱们宿舍就晴晴一个人考研。”身后的李玉婷发出感慨。
    叶子馨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颗qq:“晴晴加油,反正我是不想再读了。”
    杨秋云看到钟晴报名成功的电脑页面,有些羡慕,但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她还是选择了后者。
    之前大家都有受网上考研热影响,考虑过要不要继续读研,但最后真正选择考研的,只有钟晴一个。
    李玉婷要回家帮忙打理自家小饭馆。
    自从她爸去年生过一场病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只能休养,光靠她妈一个,店里渐渐有点忙不过来。
    虽然店面很小,但做了十几年,是爸妈的心血,出于种种考虑,她选择放弃继续读研,也不打算当老师,而是回家帮忙。
    叶子馨家里则给她安排好了工作,也是当老师,不过是在一家民办中专。
    杨秋云想留在省城,看有没有机会考个教师编。
    虽然很难,但她想试试,不行就先找个民办学校先做着。她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很难再支持她继续进修。
    因此考研的只有钟晴一个。
    不像其他寝室,至少有两个,夸张的甚至全宿舍都在考。
    钟晴只是微微一笑,摇摇头:“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先报名,能不能考上,不好说,希望不是陪跑。”
    李玉婷觉得钟晴应该能上,因为她是有认真学的,不像某些人,去图书馆只是玩手机或者睡觉,刷题分数也是不断上涨。
    加上选的学校专业不是大热门。
    要知道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的。
    “对了,你跟你那个相亲对象,这两天有没有继续聊?”李玉婷突然灵光一闪。
    相比考研,还是这个更让她感兴趣。
    特别是前两天听钟晴说,她俩国庆期间有见面吃饭,就更好奇了,仿佛追更某连续剧般,恨不得马上知道接下来的剧情。
    李玉婷话一出,其他俩人也目光唰一下看向钟晴。
    “有啊。”钟晴点点头。
    众人好奇:“都聊些什么?”
    “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聊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钟晴数着手指头。
    李玉婷头一扭:“得,没救了。”
    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
    杨秋云傻眼,叶子馨的qq掉到地上。
    这都啥呀?
    钟晴无奈一笑:“我现在的第一要务,是先考研上岸。他很支持我这个想法,还让我不要想别的。难得有这样一个考研学习搭子,还不用担心影响到对方学习状态。”
    考研搭子可还行。
    刚才还索然无味的李玉婷,突然又有点羡慕了。
    谁不向往校园时代纯粹的爱情?
    从校服到婚纱什么的,想想都觉得浪漫至极。
    虽说钟晴的相亲对象已经毕业多年,但人家能保持学习,俩人有共同话题,一点都不比在学校里谈的差,甚至还有经济基础。
    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至于上岸第一剑,以她对钟晴的了解,不太可能,又不是傻的。相反,进一步绑定关系才是正确做法。
    搞不好最后会抱着孩子参加毕业典礼。
    想到这,她顿时忍不住笑出声。
    “婷哥你笑什么?”钟晴诧异。
    李玉婷把她的想法说出来,引得叶子馨跟杨秋云也跟着哈哈笑,只有钟晴脸色涨红的同时,又很无语。
    “什么鬼啦,眼下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所以你更要加油啊,可别让别人抢先截胡了。要知道好男人是不会出现在相亲市场上的,能遇到一个,运气已经很好了,千万不能轻易错过。”
    李玉婷语重心长地传授着自己在网上学来的各种纯理论经验。
    恨不得舍友现在就生个小孩给她玩玩。
    不过好像每年都有抱着孩子参加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新闻诶,就连本校都有。大部分同学都是好奇中带着羡慕,学业爱情家庭皆丰收,无疑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一时间,钟晴不禁恍惚。
    旁边的叶子馨看一眼自己手里的qq,再看舍友已经开始相亲,说不定考上研究生就要结婚了,顿时感觉这个世界好特么荒谬!
    自己明明还是个孩子啊!!
    ……
    而被人背后蛐蛐的陈景乐,对此完全不知情。
    他在琢磨着明天吃什么,除了做个药膳鸭汤以外,要不要向其他菜系继续拓展。
    看书?
    随便看看得了,又不用考试,又不用考证。
    真以为他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