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6章 毕业答辩
    第426章 毕业答辩
    戛纳结束之后,国内的媒体突然多少了不少关于《夜宴》的报道,看的出来,华谊出手了。
    张辰能理解对方的心情,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电视机里,冯小刚志得意满,他亲自执导的首部大片卖出了海外版权,当然飘了~
    “华夏古装大片热的确在退潮,但这并不影响《夜宴》的销售。
    各国的片商都对《夜宴》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最终北美版权被维恩斯坦影业费500万美元拿下,这一切除了电影本身质量不错的因素外,也和张紫怡小姐的极力推荐脱不了干系,感谢紫怡小姐~”
    哈维·维恩斯坦的确是张紫怡介绍的。
    实话说,张紫怡这两年在好莱坞混的不错。
    好莱坞需要一张亚洲面孔,巩丽老了,张紫怡正好顶上。
    最近,张紫怡正在和维恩斯坦影业商谈合作的事,维恩斯坦影业有个亚洲电影基金计划,说是要重拍《冷血十三鹰》,《大醉侠》,《七武士》什么的,张紫怡就是女主角。
    两人正在甜蜜期,有好买卖张紫怡当然要介绍给哈维。
    张辰手中把玩着遥控器,心里却在琢磨一件事。
    哈维在给华谊挖坑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怨华谊,都有《无极》的前车之鉴了,还敢和维恩斯坦影业接触。
    可能冯小刚觉得《夜宴》比《无极》要强。
    也可能王家兄弟觉得自己比陈凯哥要精明。
    维恩斯坦影业怎么坑华谊和他张辰无关,他在想的是怎么能从这件事里获得好处。
    《夜宴》就算被退货了对他也没有任何好处,但张辰想的是,这么好的先知优势,如果不能变现就太可惜了。
    可怎么变现呢?
    张辰琢磨来琢磨去,都想学一休那样画圈圈了,终于被他想出了办法。
    维恩斯坦影业最后肯定是靠着要退货威胁华纳将影片低价卖给他们,那张辰完全可以接过来。
    当然,他肯定是让白手套出面,比如戴安。
    以立方体的名义拿下《夜宴》的北美版权,不需要出多高的价,只要比维恩斯坦影业高就可以了。
    甚至哪怕和他们出价一样都可以,没得选是没办法,有的选,王家兄弟肯定会不蒸馒头争口气。
    只要拿下了北美版权就有得赚。
    他不需要上映,他也没有发行能力,但他可以把片子卖给百事达。
    百事达是北美最大的录像带租赁商,巅峰时期全北美9000家门店,还租赁和出售游戏卡带,只不过后来流媒体崛起,百事达跟不上形势,倒闭了。
    华夏电影在北美的录像带市场上的表现一直都非常不错,北美观众其实一直都对神秘东方充满好奇。
    尤其是东方还盛产功夫电影,这可一直都是录像带市场很受欢迎的题材。
    《夜宴》不是功夫片,但它有一段床戏,只凭这个,就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
    差不多类型的《艺伎回忆录》在北美的录像带出租以及销售收入可是接近4200万美元。
    张辰觉得《夜宴》应该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只是这么做多少有些不道德。
    虽然北美版权卖了,票房就和华谊再没有关系了,可压着不上映就会让对方很破防。
    冯小钢到时候绝对会开炮。
    当初《英雄》被米拉麦克斯压着,张卫平就没少跳脚。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吧。
    张辰又跑了一趟中影,看了一下《画皮》的后期进度。
    然后和陈曦聊了会嘉禾新电影的推进情况,王景不愧是快枪手,《极限职业》已经完成一多半了,估计再有十来天就能杀青,这也是三部电影里进度最快的。
    刚刚挂断了陈曦的电话,刘道强又打了过来,汇报主题乐园的工作进度。
    第一期的星辰乐园定在昌平,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半年后能工开园。
    说起来这一段时间真是钱如流水。
    收购李超人和陈国强手里的嘉禾股份,星辰家园的建设,还有《寂静之地》的宣传费用,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要不是前两天的《寂静之地》的海外版权卖了一波,回了回血,他手里的资金还真有被抽空的风险。
    日本那边还在一直询问《环太平洋》角色的问题,张辰立马宣布,已经定下菊地凛子加盟本片,算是堵住了那些小本子的嘴……
    但韩国这边闹的更凶了。
    日本可以,凭什么韩国不可以?
    张辰也的确在考虑这个,是啊,日本可以,凭什么韩国不可以。
    想加韩国演员很简单,体现韩国元素也很简单。
    外国元首访韩,大韩民国都很喜欢用女团来招待外国元首,别想歪了啊,就是单纯的表演节目,辣舞什么的~
    那这个完全可以移植到电影里来。
    香港穹顶基地,因为处在面对海怪的第一线,基地里的人每天都非常压抑。
    善良友好的大韩民国定期派自己的女团来穹顶寄给劳军,给战士和工作人员们表演节目。
    既体现了韩国文化,又安排了韩国演员,双赢~
    说到钱,张辰觉得还得做外语片。
    论性价比,外语片比国语片更合适。
    快速拍摄,快速上映,快速变现~
    而且都是小成本创造大奇迹。
    一部电影哪怕两千万美刀的利润,换算成人民币就是破亿。
    他的电影在国内已经是第一序列了,哪怕《飓风营救》的票房破2.5亿,去掉税,电影专项资金,院线的那份和发行费,制片方能到的大概只有总票房的33%。
    就这33%还要和其他的投资人分。
    电影是不可能吃独食的,总要分好处给别人。
    中影,上影,这两家手里都有院线,凭什么支持你,还不就是因为支持你能赚钱吗?
    《飓风营救》的票房分账是8000多万,最后再按照投资比例分账,星辰娱乐只有3000多万。
    加上dvd版权的1500万和电影频道的500万,国内一共获利4000多万。
    4000多万换成美元才500万,只够拍一部小成本电影的。
    张辰觉得还是得尽量多开源,让立方体再多出几部电影,快速捞钱。
    张辰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抢钱,脑海里关于未来的剧本太多了。
    《阳光小美女》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诺》也可以,这绝对是票房杀器。
    《暮光之城》,《宿醉》都可以安排上~
    立方体作为独立电影公司真的是个很好的存在,目前国内还没有人知道张辰与立方体的关系。
    ……
    华谊
    王家兄弟和冯小钢正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
    北美卖了500万美元,这个价码在座的各位还是很满意的。
    《夜宴》成本1500万美元,杂七杂八的已经收回800万美元,也就是说,再赚700万美元就回本了。
    700万美元,就是5600万人民币。
    而到现在为止,《夜宴》在国内dvd卖了1500万元人民币,加上电影频道收入500万,贴片广告收入1500万,一共是3500万。
    就只剩下2100万的差额。
    2100万,按照目前的分配比例,只要票房过了7000万就可以了。冯小钢的电影,过7000万很难吗?
    当然不难啊。
    ……
    电影频道关于张辰的采访播出了,真的一刀没剪。
    张辰吐槽《无极》的那些话被一字不漏的播了出来。
    六公主,是不是有点太调皮了?
    可以想象得到陈诗人夫妇在看到他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刚好这两天《无极》正好在海外上映。
    米拉麦克斯退货之后,虽然中影临时找了华纳,但华纳也就是走过场。
    他们的发行策略非常谨慎,谨慎到极致。
    一开始只在全美213家院线进行小规模放映。
    说白了就是不看好。
    而《无极》也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
    中国人不爱看,外国人同样也不爱看。
    《无极》十天小规模放映的票房只有51万美元,可谓是扑街扑到姥姥家~
    第二个周末更悲催,只有可怜兮兮的11万美元。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部影片是不被观众们认可的。
    最终,《无极》北美票房定格在耻辱的66万9625元这个数字上。
    北美市场一向被认为是海外市场的风向标。
    北美市场垮了,海外市场也就垮了,不可能有片商来购买版权。
    ……
    六月份的华娱圈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夜宴》卖出北美版权~
    张辰再喷《无极》~
    谢逼王与张柏芝复合~
    《巨鳄风暴》即将开机~
    没有绝对的主角,各领风骚几百年。
    《巨鳄风暴》的取景地点就选在了横店一座摄影棚内,人家横店集团这么给力,为了《环太平洋》白送两座摄影棚,张辰也得投桃报李。
    按照张辰最初的想法,他是要做一段时间监制的。
    既是确保温子仁的拍摄没有问题,同时帮助剧组和导演快速融合。
    可惜,赶上了毕业答辩。
    张辰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惊悚片创作概论》,答辩自然也是围绕这个的。
    “你怎么定义惊悚片?”
    “惊悚片是一种以侦探、神秘事件、罪行、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状态为题材的电影类型。
    它与恐怖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惊悚片不仅依靠视觉感官的冲击,还通过变化莫测的情景剧情和错综复杂的叙述手段来取悦观众……”
    “关于冲突设置呢?”
    “在冲突设置上,一定有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两种,外部冲突是大环境,制造紧张的气氛,内部冲突则突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利用内部冲突推动剧情发展……”
    张辰刚回答完,一位教授就皱起眉头:“内部矛盾只为推动剧情而服务?为什么不试着延伸一下,讨论一下人性或者更深刻的东西……”
    张辰也没反驳他,而是答道:“可以适当延伸,让主角面临一些选择,展现母爱什么的,但即便这样,这些冲突依旧是为了推进剧情而设置的,如果破坏了整部剧的节奏,我宁可不要……”
    “那详细说说你刚才所说的节奏问题……”
    刚才那位教授明显还想说什么,但还没开口就被田壮壮抢了先。
    田壮壮是系主任,他开口了,那人只能作罢。
    张辰知道对方是不想他和老师呛起来。
    虽然他是北电的风云人物,但也不是所有老师都站他这一边的。
    他之前公开反对艺术电影,对作者电影不屑一顾,着实得罪了不少人。
    面对田壮壮的问题,张辰想了一下回答道:“节奏应该是惊悚片最重要的东西。
    惊悚片,剧情的推动一定要快,快到让观众来不及思考。
    其实很多剧情的设置并非无可挑剔,观众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想明白,但只要剧情推进的足够快,观众就没时间去仔细思考……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2004年好莱坞出品的小成本电影《一线生机》,诸位看过吗?”
    大多数人没反应,但田壮壮点头了,旁边旁听的其他学生也有不少点头的,张辰就当他们看过。
    “《一线生机》就是完全靠快节奏取胜的。
    被绑架的女主可以通过修好的电话联系到一个陌生人,让对方帮助她解决危局……
    这个设定其实很不错。
    但这个设定之下,观众是完全可以预料到下一步的。
    之所以观众还能耐着性子看下去,完全就是因为电影剧情推进的足够快。
    观众可能刚要去想,或者刚刚想到,剧情也同时发生了。这时候观众就没有了先发优势,只能完全跟着剧情走~”
    张辰说完后看几位主考官们脸上若有所思的样子,就继续道:“节奏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脑洞!
    这个就比较考验编剧的能力的。
    有时候一部电影,脑洞吸不吸引人,直接决定电影的成败。
    你抛出一个很吸引人的设定,只要观众接受了,后续的代入感就会非常强。
    我举个例子,《黑洞频率》,它的设定就非常吸引人。
    男主角可以通过一部老式无线电与30年前的父亲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历史……
    这个设定只要观众接受了,就会一直跟着电影走,不存在提前退场的可能。”
    张辰本来拿《寂静之地》举例的,但电影毕竟还没上映,如果贸然透露剧情,可能会影响票房,就临时改成了《黑洞频率》。
    《黑洞频率》就是典型的脑洞电影。
    纯粹靠新颖的设定来吸引观众。
    观众完全想象不到剧情接下来的走向……
    可惜2000年就出现了,根本没得抄。
    不过张辰记得韩国也拍了类似的题材,叫《电话》,拍的也非常好,这个倒是可以提前拿过来。
    不仅如此,还有电视剧《信号》,也是差不多的设定,都是现代人可以和几十年前的人沟通,从而改变历史。
    里面还掺杂了悬疑元素,引人入胜。
    “你这个,完全从市场角度考虑吗?”
    ……
    各位衣食父母,这两天的更新量有些对不住大家的追读。
    最近年前,各种忙,我也想多码字,但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我尽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