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章 我已有了心上人
    天色渐晚,施元夕不打算在青云寺内久留。
    临走前,周瑛抬眼看她:“我听说,你参加了国子监内的晋升考试。”
    “是。”
    正好到了周瑛的吃药时间,陶云先给她送上来了小半碗粥,施元夕看了眼,这粥竟是糙米熬制的。
    周瑛是少帝的生母,却只能被迫住在了这偏远的寺庙中,连吃食都如此简陋。
    这等清苦的日子,周瑛却早已经习惯了。
    宫里那位一向见不得她舒坦,但凡只要是心头不高兴,便要使手段来折腾她。
    “可有什么需要?”周瑛搅着碗里的粥,轻声道。
    她手底下并非无人可用。
    早在先帝还在世时,她为了避祸,就给自己安排过退路。
    先帝驾崩后,也曾经有人主动找上门。
    只是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抱着些其他的心思。
    无外乎是看着她们孤儿寡母的,便于控制。
    这般行为,本质上也与魏家没有什么区别。
    周瑛不想刚跨过了一个坑,又一头扎进了另外一个,便索性都拒绝了。
    但这不代表她就真的是势单力薄了。
    施元夕轻声道:“太妃韬光养晦多年,如今还不是主动暴露身份的时候。”
    周瑛微顿,与她对视。
    “但学生此番前来,确实是有事相求。”施元夕平静地道:“以我的身份,想要在国子监内出人头地,阻碍实在过大。”
    “学生想要求的,只是一份公平。”
    除此外,还需要让周瑛看到她的价值。
    这个半成品武器,只是她所表现出来的一方面。
    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对她的考核。
    周瑛眼中浮动着淡淡的光彩,看着她道:“我也很好奇,国子监第一位参与晋升考试的女学子,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事实证明,施元夕半点都没有让她失望。
    晋升考试公布当日,周瑛也同样收到了消息。
    难得的,天气放晴,冰雪消融。
    周瑛也出了厢房,在门口照料着那几棵松树。
    陶云惊喜道:“京城传来消息,施小姐以全科甲中的评分,直接晋升到了甲四级。”
    周瑛手上一顿,她额上沾了些薄汗,闻言却半点不意外,只抬头看了眼天:“这京中的天,又要风雨飘摇了。”
    同一时间,施元夕考入甲四级的事,在整个京中闹得沸沸扬扬。
    甲四级,距离可以直接入仕的甲三级,仅有一步之遥。
    寻常若有国子监的学子考入其中,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可如今考进去的,可是一个女子。
    且,还是得了朝中大学士亲自认可的女学子!
    没错,本次参与晋升考试判卷的人,不只有国子监内的官员,还有翰林大学士郑奇明。
    因国子监内舞弊之事屡禁不止,这次还出现了一个女学子大考第七的事,又有各方面的朝堂争斗在其中,朝中派遣官员至国子监参与判卷,倒也正常。
    “施元夕引发的争论太大,翰林院中也为此事争论不休。”徐府宅院内,暗卫沉声道:“只是一开始定下来的人选,并非是郑大人。”
    “是院中两位翰林都有意下场判卷,两方各不相让,僵持太久,最后才换成了郑大人。”
    徐京何坐在了书案背后,黑色的长桌案上,摆着数份答卷。
    上面的字迹纤细清秀,全 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
    他垂眸,看着这些答卷,淡声道:“郑奇明是三朝元老,又德高望重,朝中臣子多半都格外敬重他,他出面调停,谢家也好,魏家也罢,都得要给他几分颜面。”
    只是郑奇明这些年年纪渐大,已经不大过问朝中的事。
    ……也有避其锋芒的意思。
    若按照以往惯例,少帝登基,郑奇明这等老臣,便是最为合适的辅臣。
    如今魏家把持着朝政,翰林院能经手的事物太少。
    郑奇明等人手里都没了实权。
    但身份仍在,似国子监这样的事情,他出面是最为合适的。
    “这位施小姐,确实是有几分运气在身上。”暗卫感慨道。
    如若不然,她一个女子,即便是印证了她真的有真才实学,想要进入甲四级,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毕竟,从评分到了公布,这中间所有的流程,都掌握在了别人的手中。
    徐京何半张面容隐匿在了黑暗中,看不清楚神色,暗卫只能听到他冷凉的嗓音:“运气?”
    这天下不会有人一直都被时运眷顾。
    “可有消息传来?”
    暗卫忙道:“已收到了消息,说施元夕这些时日都没怎么离开过施府,仅外出过三次,一次是与府中四小姐出门做客,一次是去了趟天云寺,最后一次,则是在放榜前一日,去了趟茶室。”
    徐京何多年布局,眼线遍布全京城,想要掌握施元夕基本的动向,不难。
    三处地方乍一听,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
    而且从顺序来说,最该注意的,也当是最后一次的茶室会面。
    可在暗卫的话说出口后,徐京何第一个捕捉到的,却是天云寺。
    天云寺远在京郊,驾马车出城,也需要近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的时间,对于普通香客而言,也算不上什么。
    问题就在于。
    徐京何抬手,轻叩了下桌面。
    他看着满篇的字迹,静默不语。
    施元夕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虔诚的信佛之人。
    没记错的话,那个地方,似乎离青云寺很近。
    青云寺。
    周太妃苦修的寺庙。
    那边,晋升考试结束,国子监内部将会有一场谢师宴。
    李谓来信询问施元夕是否参加,施元夕应了下来。
    谢师宴不只是晋升成功的学子会参加,大梁崇尚尊师重道,大部分的学子都会赴宴。
    施元夕考入了甲四级,已经成为了满京城的焦点,此时露面,必然会引来极大的关注。
    但她还是要去。
    她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与周瑛商议。
    倒也不必着急,等再过些时日就是年关。
    京中庙会众多,想要见周瑛,多得是机会。
    谢师宴这样的场合,更方便她打探消息。
    到了谢师宴当日,施元夕难得褪下了那身学子服,换了身崭新的衣裙。
    这套衣裙是将近年关,她母亲严氏叫人给她置办的。
    衣料是上好的蜀锦,里面填了厚实的棉花,袄子和裙子上都是浅淡如云雾般的紫色,用白色的线和珍珠绣着大片的山茶花。
    符合严氏一惯的审美,端庄又好看。
    乐书还往她的头上戴了同色的两朵丝绒绢花,配了套珍珠头面。
    施元夕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轻挑了下眉。
    等她上了马车,抵达了谢师宴所在的盛江楼后,就知道严氏怎么突然这么上心了。
    裴济西作为本次国子监大考的主考官,也在今日的宴上。
    且他今日并没有带江静婉赴宴。
    施元夕一经出现,便惹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她是同施雨烟一起来的,但施雨烟被安排在了另外一个厅中,在门口时便与她分开了。
    施元夕便成了独自赴宴。
    好在甲五级与她一个讲堂的人都在,她刚进来,李谓便已经抬手朝她示意。
    施元夕缓步朝他们所在的位置走去,直接无视了主桌上裴济西的灼灼目光。
    她照例坐在了王恒之身边,却发觉今日路星奕也在,人就坐在了她的右手边。
    这人倒是有意思,上课的时候不在,吃席的时候倒是在。
    施元夕直接落座,主桌上的不少人便只能收回了视线。
    汪监丞看了眼裴济西的表情,忽而出声道:“此番之事,还得要恭喜世子。”
    宴上很少有人知晓,裴济西会来这个谢师宴,主要为的就是施元夕。
    裴济西也从未提起过他的打算。
    可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那日,不少国子监的学子齐聚在了茶室内,等着大考放榜。
    放榜结果超乎所有人的预料,雅间里的魏青染不知何故发了火,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茶室。
    此后便许多人都知晓了裴济西和施府上的打算。
    汪监丞此刻说恭喜裴济西,指的是施元夕考入甲四级的事。
    他此前不清楚施元夕一个女子,这般拼命是为何。
    听说此事后,便下意识地觉得,施元夕是为了用这些名次,来冲刷她此前的名声。
    如此一来,也好嫁入镇北侯府中。
    所以他一开口,就将施元夕辛苦得来的名次,直接安在了裴济西的头上。
    裴济西抬眸,神色冷淡地道:“汪监丞从何来的恭喜?”
    汪监丞当即僵住,他冷汗都冒了出来,此刻喝了酒半蒙的脑子也反应过来了。
    裴济西最讨厌他人妄议他的家事,再有就是,镇北侯如今病重垂危,他上来却说了句恭喜。
    这番话,已经算得上是冒犯了。
    却不知,裴济西今日本就心情不佳。
    他知道了那日施元夕派人给江静婉送了信,是江静婉主动告知他的,江静婉说话时,神色哀婉:
    “我知道你心中所想,那年你与她解除婚约,同我定亲,皆是身不由己。”
    “如今一切都已安宁了下来,我也不愿再夹杂在你和她之间,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苦衷,这个婚,便由我来退。”
    她说着,还掉下了泪,许是不想要在他的面前过于狼狈。
    江静婉将头撇了过去,低声道:“退婚由我来提出,问题也都出在了我的身上,你也算对镇北军有了交代,也不必再辜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