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甲种分离膜研究中的遇到的难题(求订阅)
    第156章 甲种分离膜研究中的遇到的难题(求订阅)
    甲种分离膜是一种管状分离膜元件,用在气体扩散机上,可以将铀235与铀238分离开。
    大家都知道,只有铀235才可以核裂变,但自然界中的铀矿中它的含量极少,即便是经过提纯后,它的含量也只有0.7%左右,而她的同位素铀238,则占据99.3%左右。
    而武器级的核原料,必须确保铀235的浓度达到90%以上。
    所以如何把这两种同位素分离开来,就成了原子弹研究的关键所在。
    而甲种分离膜,就是现有技术中将这两种元素分离开来的关键。
    沪市冶炼研究所,此时所有人都穿着全套的防护服,因为用于制作甲种分离膜的金属,是有毒的。
    看着眼前这厚度仅有0.05毫米的金属膜,杨宁也有种想要挠头的冲动。
    将这么薄的金属膜焊接在一起,杨宁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这一刻,他才切身体会到了研究高端技术的困难。
    这个时期,因为老大哥并没有援助我们核技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至于实物,老大哥能让我们少数几个人看一眼就不错了。
    “老大哥那边的气体扩散机上用的大概就是这种分离元件,虽然不知道和老大哥是不是一样,但我们已经测试过了,这种膜的孔径,完全可以用于铀235和238的分离。”
    “只不过想要将它安装在扩散机上,还需要将它焊成管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试过了好多种焊接方法,全都不行。”
    “怎么样,有想法没?”
    吴老此时同样穿着防护服,看着杨宁期待的问道。
    历史上我们这种技术在七八年后才会成功,即便如此,那时候焊接也是个大问题。
    毕竟要焊接这么薄的金属膜,只能用缝焊机,即便是七八年后,研究缝焊机全国也不超过十个人。
    要知道那时候距离我们决定研究原子弹已经过去了快十年了,加上期间还有老大哥援助我们扩散机时的启发,经过了五六年的专门培养,我们才培养出了这么一点人。
    而这时候,一切技术都需要我们自行摸索,特别是用于焊接这么薄的金属膜缝焊机,别说研究了,就算见过这种缝焊机的都没几个。
    别的焊机用的都是焊枪,而想要焊接甲种分离膜这么薄且对密封性要求这么高的金属膜,只能焊针,而且还是小的几乎看不到针头的那种。
    “难搞啊!”想到这,杨宁为难的看向吴老说道。
    也不是说杨宁不能焊,而是他看了一圈他们之前用的焊接设备,发现这里现在没有精度这么高的缝焊机。
    别说这里了,恐怕全国都没有。
    杨宁将难处说出来后,吴老也沉默了。
    虽然现在会使用缝焊机的人才很少,但培养一下还是能培养出来的,但是没合格的设备,这就很让人上头了。
    “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只管说,我向上面反映,总不能让我们的项目在这里卡住吧。”
    此时沪市冶金研究所所长站出来说道。“焊针,我们没有合格的焊针,焊针必须用高强度、高电导、热稳定性好的合金材料才能满足焊接要求,我们在这方面……”
    说到这,杨宁似乎想到了后世解决这个问题的邹教授。
    他记得邹教授似乎还在老大哥那边留学期间,就研究出了符合这些条件的合金。
    邹教授58年应该就会毕业回国,不知道他现在研究出来了没有。
    “怎么,是不是有办法了?”吴老看到杨宁突然愣神,心里也松了口气。
    要知道他们研究所为了攻克甲种分离膜的技术,已经费了很多心血。
    要是在这最后一步卡住了,他可真是太憋屈了。
    想到那些研究过程中因为毒气中毒牺牲的研究员,吴老内心感怀的同时,也无比希望这个研究项目能够尽快完成。
    “办法没有,但是有一些想法。”
    想要从零开始研究出这种金属,有整个沪市冶金研究所的帮助,也不是不行。
    但杨宁在薅外国人方面毫不手软,但是对于我们自己人,还是要谨慎一些。
    万一邹教授此时已经研究出来,那不是会省很多时间,要是他现在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那杨宁就只能自己出手了。
    杨宁听到吴老的问话,想了一会说道:“我记得我们不是派出了一些冶金行业的人才,还在外面留学学习,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看他们这几年有什么成果没有?”
    “还可以向其它冶金研究所问问,要是他们已经有成果,我们就可以直接拿来用,要是没有,我们就自己研究。”
    杨宁也不能直接说你们找那个在老大哥那边留学的邹姓同学问一下,不然没法解释他是怎么知道。
    “好!我现在就给各地的冶金研究所打电话,至于外面的留学生,就要请上面帮忙了。”
    知道了关键问题所在,吴老和研究所所长也不耽误,立马出去求援了。
    杨宁也没有闲着,趁着这段时间,他和研究所设备研究组的人员交流了一下,了解了一下甲种分离膜批量生产中的设备研究情况。
    毕竟想要生产出足够的武器级核原料,所需要气体扩散机的数量都是万台起步,这样一来,需要的分离摸数量可就大了去了。
    这要是批量生产实现不了,仅靠实验室这点产能,那得等到虎年马月啊!
    机械设备这方面可是杨宁的专业领域,仅仅几天时间,在杨宁的协助下,甲种分离膜批量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现在就等缝焊机了。
    上面对于吴老的研究项目十分重视,就连杨宁都派出来了,更何况只是联系一下外面的留学生。
    就在所长联系各地冶金研究所后,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时,上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老大哥那边留学的一个冶金专业的学生,前不久研究出了这种合金,而且合金配方和冶炼工艺连同研究论文也一起传了回来。
    不仅如此,上面考虑到安全原因和这种合金的作用,还提前将这名留学生提前召了回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