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9章 祸从口出
    第319章 祸从口出
    “走走走,游游游,不学无术我不发愁,逢人不说真心话,全凭三寸烂舌头,马屁拍得他腿抽筋,老虎嘴上揩点油,东南西北混饭吃,坑蒙拐骗最拿手。”
    马背上,肖染哼着小曲。
    调子是济公传里的,可词却是大不一样,被肖染哼着唱出来,在路上别有一番滋味。
    董若璞开始还听的不是很习惯,可听着听着就习惯了。
    可能也是清楚自己那一嘴江湖黑话说出去不好听,所以趁着赶路的时候,时不时的询问几句。
    他哪知道,自己那一嘴昏话,说出去且不说让人笑掉大牙,搞不好要引来杀身之祸。
    “肖大哥,您在江湖上行走这么久,怎么分别对方是不是江湖人??”
    “宽子长短,一句话的事情,若是线上的并肩子,进门拜山、出门送茶罢了。”
    肖染故意用黑话给董若璞说道,见他不明白就给他解释了一遍。
    例如宽子,是指菜鸟。
    老宽是纯外行。
    拜山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盘道。
    除此之外,要看地方的特色,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黑话。
    肖染讲的头头是道,但也多是大体上的说法,细节上不是他不愿意去说,而是时代不同,有些规矩和自己所知道的也不一样。
    例如江南的槽帮,这时候虽然有漕运,却还没有形成帮派的性质。
    更不要提南春北典了,严格地说,这个时代的江湖,黑话反而少,帮派的性质更偏于宗教,且同样是在上层流通。
    还没有真正发展到下层民众的程度上去。
    你要说到了晚清那会,那你京城溜达吧,规矩多了,门道也多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各种各样的地道,说白了穷讲究呗。
    一行人说着走着,骑着马说快也快。
    等天黑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宛城附近,距离宛城也就是大概七八里路。
    只是天色已黑,宛城现在到了夜晚就要宵禁,城门就关了。
    特别是上次赵世雄被杀的事情,引得宛城内掀起了不小的动荡。
    现如今更是严苛的很,半点都不敢马虎,他们进不去,只能在宛城外的酒馆里暂时歇歇。
    进门一瞧这家酒馆,就知道是正八经做生意的。
    为什么呢?
    看桌子。
    上次肖染和鲁成进入的客栈,一进门肖染就注意到桌子上多是刀痕,血迹。
    再看老板娘那个撩骚的神态,就知道不是正经地方。
    这家酒馆虽然不大,但灯火透亮,桌子规规整整,店家也只是个普通老人。
    其实这不奇怪,这里再往前走就是宛城了。
    哪怕没有进城,也一样属于宛城的地界范围,黑店不会开在这个地方,万一人家报官,跑都没地方跑。
    “店家,好酒好菜的送来,少不了你的银子。”
    进了酒馆,董若璞便是朝着老板喊着。
    他们也是一路风尘仆仆,肚子里早就没有油水了。
    肖染照例是拿出自己的筷子,哪怕明知道这家店,已经不是野外的野店,可防人之心不可无。
    至于董若璞,见到肖染的动作,也拿出自己的白玉筷子来,搞得肖染一脸无语,看着那白玉雕琢的筷子,肖染不由得从心的问上一句:“你是怎么活着从金陵来到汝州的呢??”
    “就这样走着来啊,路上还遇到不少好心人呢。”
    听到董若璞天真且无邪回答,肖染严重怀疑这小子是不是也开了什么外挂?
    “店家来酒!!”
    这时候门外又有一行人进来,为首的汉子大光头,手上拿着两把大锤,这下就算是董若璞也该能看出来,这帮人不是什么善茬。
    不过大家彼此都有自己的默契,进了酒馆彼此相隔三四张桌子的距离,坐下来后就压低了声音。
    只是随着店外来的人越来越多,显然都是奔着去宛城,一时不得入城,来这里歇脚的。
    人一多,声音就杂,偌大的酒馆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吵杂,最后声音难免越来越大。
    董若璞对此表现得格外兴奋,好像这就是他心里所想的江湖。
    眼瞅这家伙越来越兴奋的模样,肖染为了防止这个憨憨嘴里蹦出来什么惊人的言语,只能趁着他没有开口前,抢先接过话语权。
    “对了,你之前说的什么围杀黑风妖人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啊?”
    “我刚从河东那边回来,确实不知道。”
    “哈,那我可和你好好讲讲。”
    董若璞绘声绘色的和肖染说起来,这十三位高手如何围杀的黑风妖人的。
    说起来这黑风妖人,其实就是当初从鲁成和肖染眼皮底下逃走的黑风子,黑圣教。
    这帮人自从被鲁成的神威震慑之后,行事作风就变得隐晦了起来,但手段却比从前更加残忍。
    他们一路逃窜,到了宛城附近,路过一处就要闹出不少人命。
    就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愿放过,人家一个女婴,硬生生被摘走了一只眼睛,简直是丧心病狂。因为这件事引得众人恼火,于是十三人聚义狼口山,紧接着十三人做了个诱饵,联手围杀黑圣教。
    据传那天晚上黑圣教的妖人被杀的是抱头鼠窜,哭爹喊娘。
    黑圣教主是东躲西藏,狼狈逃命。
    董若璞不愧是对这些江湖故事极其热衷的精神小伙,说起当中细节那是口吐莲说的绘声绘色,把这次参与的十三人说的是神乎其神。
    例如十三人为首的欧阳百里,堪比诸葛再世,料敌先机。
    又说那霸王刀,刀刀如电,霸道难敌。
    最后话音一转,说到那青女仙子,眼神里透露出露出仰慕的神采:“青女仙子,传闻乃是剑魁仙子的爱徒,青女剑,剑出飘雪,倾国倾城。”
    肖染听到这,不禁心里暗笑道:“得了吧,长得好看不假,剑法还差老远呢。”
    董若璞的话里虽然有夸张夸大的成分,但酒馆里一众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哪怕是就当作故事听也开心。
    毕竟他们来这里不就是奔着这次十三侠客的名声来的么。
    只待董若璞一口气说完,直至云岚双侠,将黑圣教主杖毙青松林时,终于有人一拍桌子站起来:“好!”
    “说得好!”
    众人纷纷起身,最早进来的那几位举起手中的酒碗:“小兄弟说的漂亮,咱家敬你了!”
    “说的好啊,不愧是十三侠客,小兄弟说的巧妙,也让我等对十三侠仰慕不已,来来来,大家共饮,共饮!”
    一众人纷纷端起酒碗高举起来。
    这一下董若璞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这种被众人敬酒称赞的场面,对于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来说,简直不要太震撼。
    酒还没喝进嘴里,人都已经开始有些飘飘欲然起来。
    这人啊,最怕的就是捧的太高。
    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飘了。
    捧杀计并不高明,可偏偏就管用,就是因为人一飘,心不定,脑子就开始有点管不住嘴了。
    正如此时此刻的董若璞,哪里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平日在家里也是爹不疼娘不爱的,虽是金陵公子偏偏喜欢浪迹江湖为此不知道多少次被自己父母责骂。
    如今被众人这么一阵吹捧,手上的酒都没来及喝下去,嘴巴就像是有了自己的思想一样,非要跟着卖弄一嘴。
    “其实,十三侠虽是侠气凌然,但我听闻新任汝州节度使高并大人,上任第一天荡平邪魔,不到三个月就扫清汝州污浊,在我心里堪称第一侠者,待此次聚义之后,我定是要前往汝州拜见一二。”
    此话一出,整个酒馆的方才都热起来的氛围,瞬间掉落到了冰点上。
    方才还举着酒碗的一众人,两眼呆滞盯着像是喝醉酒的董若璞,那表情简直就像是吃到苍蝇一样,还是吃了一半的那种。
    肖染单手托着额头,一副没脸去看的神情。
    江湖人,最忌讳的,就是捧高踩底,若是捧的对象还是官员,呕吼,你小子八成就是个朝廷鹰犬吧。
    这不奇怪,想想水泊梁山就知道,但凡能混得下去的人,谁吃饱撑着跑江湖啊??天生命贱咋的??
    多是被当地官员乡绅欺负的活不下去了,落草的落草,跑路的跑路。
    所以江湖人对官员嗤之以鼻,侠者以武犯禁,劫富济贫,行侠仗义才是他们喜欢听的话。
    董若璞这句话,不仅仅是让众人在最高兴的时候吃了一颗苍蝇,还是卡在喉咙眼里面嗡嗡飞的那种。
    “呀!”
    终于最初举起酒碗敬酒的大汉,脸都变得涨红发青,猛地把手上的碗往地上一砸。
    “草泥马的小逼崽子,老子砸死了你!!”
    说着举起手上的大铁锤,一步踹翻面前的酒桌,朝着董若璞杀过来,磨盘大的铁锤在空气中发出急促的破风声。
    那一张脸面容狰狞和的发狂的藏獒一样,原本护持在董若璞身边的几个护卫见状,早就吓的面无人色,更别提去保护董若璞了。
    眼瞅着大锤迎头砸下来。
    酒桌上,肖染无奈的叹了口气,一把抓过都已经被吓傻的董若璞往后一扯。
    “碰!!”
    大锤从董若璞的面前划过,直接将桌子砸的粉碎,眼看一击不中,大汉本想抡锤就砸,却不想肖染的动作更快,坐在椅子上,反手将手中酒碗砸大汉的脸上。
    “砰!”的一声,让大汉猝不及防的被砸往后一退,晃了晃脑袋斜眼看向坐在椅子上的肖染。
    “诸位见谅,我这位兄弟不是江湖人,不懂规矩,这就告辞。”
    肖染从椅子上站起来,朝着大汉一拱手,拽着不知所措的董若璞就走。
    “鹰犬走狗,你别走。”
    大汉见状却是再次举起大锤砸过来,见状,肖染皱起眉头来,侧身躲开袭来的大锤,同时身子向后一脚侧踢,扫在的大汉的小腿上,本身肖染力气就不小,此刻这一脚更是用的是一个巧劲,直接令大汉狠狠摔在地上,手上的大锤险些砸在自己脑袋上。
    “走!”
    见状,肖染催促着董若璞快些往外走。
    便是在此刻后面一众人可就不乐意了,纷纷拔出刀剑来:“想走,留下一条胳膊一条腿!”
    眼见众人举着刀剑朝着自己这边杀来。
    肖染眼底戾气陡增,断头刀赫然出手,大刀虽未激活,可刀身上杀气腾腾,随着肖染横刀一扫,刀刃距离众人还有数米,可确实令众人直觉自己的意志思维都跟着刀刃上的那股劲风卷动,险些就要从身体里抽走出去一样。
    等回过神来,才见地面上已经划出一道三指深的刀痕。
    肖染缓缓收刀,斜眼蔑视众人:“越线者!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