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两位来自洪武朝的近臣
    第57章 两位来自洪武朝的近臣
    本来一个案子就让他足够烦闷。
    现在又来一个。
    “你说,会不会是这两个人都藏在酒馆里了?所以我们一直找不到?”
    这些人都是在庄牧的酒馆里露面,然后消失不见。
    要说这件事和庄牧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是不信。
    狄平摇了摇头:“王爷,庄牧这家酒馆,我们已经里里外外排查三次了。”
    “根本没有什么地方能藏人。”
    在庄牧和那女子夜晚休息的时候,他们便会趁着夜色去排查。
    不过并没有发现异常。
    朱高燧心中愈发烦闷,一拳垂在了桌子上。
    “靠,这也没有,那也没有,难不成他们还会凭空消失不成?”
    “二哥呢?他那边有什么消息?”
    闻言,狄平神色有些犹犹豫豫。
    “这个,汉王爷那边倒是没什么消息,不过听说。”
    “他一直在打探,皇上和姚先生经常去喝酒的原因。”
    朱高燧微微叹息一口气,果然,自己这二哥根本靠不住。
    难不成,真要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给朱瞻基那小子?
    ……
    朱棣回到尚书房里,屋内有火炉在燃烧,很热,需要脱掉些衣物。
    在小鼻涕的服侍下,朱棣褪下了沉重的袄子。
    缓缓走到龙案面前,抬着头,望着龙椅后面挂着的太祖画像。
    眸光中满是惆怅。
    “爹,我到底该怎么做……”
    朱棣迷茫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掩盖自己内心的愧疚,才能不惧父亲的威严。
    自己还只是燕王的时候,就害怕自己父亲。
    当了皇帝,更加害怕了。
    回想起自己父亲那张不怒自威的面庞,朱棣就打心底里害怕。
    他站在画像前,踌躇了很久,很久。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
    直到自己的腿有些酸软。
    朱棣这才收回思绪,并开口道。
    “小鼻涕,去叫老……去让夏元吉和蹇义来见我。”
    本来想找姚广孝谈谈心的,可老和尚自己的心都看不明。
    于是便改口,叫夏元吉和蹇义。
    虽然这两人在他心中的地位,不如老和尚。
    却也是他的近臣,只是没有到姚广孝那般无话不谈的地步而已。
    他当了十六年的皇帝,这两人分别当了十六年的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
    别的尚书时有轮换,唯独这二人,一直都没有轮换。
    朱棣坐在火炉面前,静静的等候着两人的到来。
    ……
    此时,朱高煦正在金川街道的醉仙楼里。
    淡然的喝着酒,靠着窗户,也不嫌冷。
    目光就朝着庄牧的酒馆望去。
    身旁几个妖艳女子,都想过来攀附这位大爷,毕竟朱高煦穿的可是麒麟服。
    少说也是四五品的大官。
    四五品在京城或许官职不算很大,可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就是贵人。
    朱高煦略显不耐烦,一只手全给推开了。
    直接丢了几颗金豆子在地上,冷道:“老子对你们不感兴趣,都给我滚。”
    闻言,这些妖艳女子自然是识趣,捡起地上的金豆子便离开了。
    将这些女人赶出去后,朱高煦又坐在了窗边,手里的酒杯来回摇晃。
    思绪凝重。“奇怪,怎么还没有消息?”
    就在朱高煦思绪的时候,房门被敲响,朱高煦刚准备发怒的时候。
    却看见,推门而入的是身型佝偻,模样酷似老鼠的中年男人。
    “大人,都已经打听清楚了。”中年男人嘴角洋溢着笑容道。
    朱高煦眸光一亮,将手里的酒杯放下。
    “说。”
    “这家酒馆经营的和普通酒楼的酒水不一样,这家酒馆贩卖的酒,名称叫梦酒。”
    “听介绍,好像是喝下之后,就能做梦,不管是什么梦都能做。”
    朱高煦若有所思。
    梦酒,什么梦都能做?那皇帝梦是不是也能做?
    他倒是亲身体验过庄牧那特殊的能力。
    看来,爹就是看重这点,才会经常光顾这家酒馆。
    “而且这家酒馆的营业时间,只有午时左右两个时辰,一看就不会做生意。”
    “还有这梦酒也是,一看就是虚假宣传,大人,您打听这个做什么?”
    朱高煦淡然的站起身:“不该打听的,闭上你的嘴。”
    说完,朱高煦就丢下一颗金豆子,离开了醉仙楼。
    ……
    皇宫里,尚书房门口。
    在接到皇帝要诏见的时候,夏元吉和蹇义便马不停蹄赶来皇宫里。
    在门口拍了拍身上的雪,两人并肩而入。
    一眼,便看见朱棣正呆愣愣的看着炉火。
    没等两人行礼,朱棣开口道:
    “嗯,这里只有我们几个,不用行礼。”
    夏元吉和蹇义倒也没有死板,朱棣这么说了,他们便作揖拱了拱手。
    “坐吧。”
    夏元吉坐在朱棣右侧,蹇义则坐在朱棣左侧。
    而后,朱棣开口道:“你们两个,都是洪武朝的进士吧?”
    蹇义率先开口:“回禀皇上,微臣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
    夏元吉眸光中有些疑惑,这些消息朱棣应该都很清楚才对,为何明知故问?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皇上,微臣是洪武二十四年,经过湖广乡荐,参加户部的会试,落榜,后面进入太学,而后做的官。”
    朱棣颔首点了点头。
    问这些,倒也没有别的意思。
    主要是,蹇义和夏元吉都曾是自己父亲身边比较重视的官员。
    尤其是蹇义,不仅给蹇义改名,甚至让其服侍在其身旁,可谓是父亲晚年身边的重臣之一了。
    夏元吉虽然没有侍奉朱元璋的经历。
    却也是被朱元璋提拔的人,因为一次撰写制诰,其十分沉稳,被朱元璋看见,然后直接擢升了户部主事。
    “嗯,你们都在太祖身边做事多年。”
    “你们觉得,我爹这个人怎么样?”
    两人都愣了愣。
    他们身为朱棣的近臣,自然是知晓朱棣的心病。
    不过,评价太祖皇帝,可不是他们这些臣子能说的。
    “微臣不敢议论太祖皇帝。”两人异口同声。
    朱棣白了一眼,说道:“我恕你们无罪,蹇义你说,你向来耿直,深得我爹的喜欢。”
    “你说说,我爹是个什么样的人?”
    都直接点名,蹇义也不得不开口道:“太祖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
    “那我呢?”
    “皇上自然是有太祖之风。”
    有恭维的意思,但也是实话。
    朱棣继续说道:“那我再问你,要是太祖皇帝明天复活,他知道我谋反的事情,他会是什么反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