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来得还挺快。”李世民先和邓陵说了一句话。
“我们提前过来,跟你打个招呼。”邓陵先生小声道,“巨子说你要的那些铠甲弓弩都在路上了,但没有你的同意,咸阳肯定是进不来的。”
毕竟是咸阳,整个大秦的都城,若是连铠甲都能随便运进来,那咸阳早就易主了。
“我知道了。”李世民微微点头,慢悠悠把信收起来。
“邓陵先生,久违了。”项梁看到了这一幕,神色微妙道,“墨家不是离开咸阳了吗?怎么现在又回来了?”
“大雁在秋天的时候迁徙到南方,是因为天气寒冷,但是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当然就该回来了。”邓陵先生含蓄道,“谁不喜欢春天呢?你说是吧?”
“话虽如此,但先生怎么确定春天已经到了呢?若是乍暖还寒,风雨交加,岂不是要被活活冻死?”项梁顺着他的话头聊下去,却忍不住一直看向李世民。
“我们墨家愿意冒这个险。”邓陵先生笃定道。
“这是巨子的意思,还是先生一个人的意思?”项梁惊讶。
“自然是我们巨子的意思,也是我们整个墨家上下的意思。”邓陵先生毫不犹豫道,“烦请你们多多斟酌,不要一意孤行。”
项梁的脸色无可避免地黑了黑,不解地问道:“为何如此?你们墨家的立场改得也太快了吧?”
“墨家之事,还轮不到外人来质疑。”邓陵先生毫不客气道,“我们也算打过几次交道了,你们用的符传也好,兵器也罢,都是由我们墨家提供的,所以你应该很清楚,与我们墨家为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军事武器发明之神——墨家】
【鼓掌!超神队友哆啦a梦组队成功。】
【大舅哥真给力啊。】
项梁面沉如霜:“墨家这是想要从龙之功吗?”
“从龙之功谁不想要?你们家整天琢磨复国,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楚’字比大秦的‘秦’字好听吗?”邓陵先生看他点破,也就直接道。
“先生慎言!楚国覆灭之痛,我们一日也不敢忘!先父征战沙场,为楚国而死,难道仅仅是为了荣华富贵吗?”项梁激愤道。
“六国征战频频,打了几百年了,黔首们过上什么好日子了吗?你有没有见过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一个村子接一个村子没有男人,燕子只能在树林里筑巢,蕈菌竟然长在白骨上……复国复国,你们就知道复国,难道十室九空就是你们想要的吗?”
邓陵先生言辞如刀,刀刀见血,“大秦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这才安生了几年,你们又要重启战端,我们墨家绝不同意!”
【春燕归,巢于林木,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对。】
【为和平主义者鼓个掌。】
【万万没想到,我居然有支持墨家的那一天。】
【墨家真有意思,一边要兼爱非攻,一边造了一大堆攻城利器。】
【很正常,发明加特林的人一开始也是为了和平,为了减少战争伤亡。】
【那打匈奴怎么说?】
【局部战争总比全面战争强吧?而且这个匈奴,你不打他,他就打你,要是不管,等五胡乱华了你就高兴了。】
李世民甚至不用开口,墨家就能把项梁怼得哑口无言,气得半死。
于是他悠然笑道:“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还是找个隐秘的地方吧。”
项梁还没有回答,许负就积极冒出来,活泼道:“我盘下了旁边这个酒楼,看在我和师兄的面子上,一起进去,边吃边聊呗。干嘛非要打打杀杀呢,这里可是咸阳。”
这里是咸阳,这才是项梁没有动手的根本原因。
表面上看起来,秦君一个人毫无防备地站在这里,实际上谁知道暗中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多少支利箭瞄着?
秦君凭什么这么有恃无恐,他是不是故意引蛇出洞,想将他们项家一网打尽,赶尽杀绝?
还是说这仅仅只是一次试探?
项梁不敢赌,一旦赌输了,他们全家都得死。
他强行咽下这口气,比他侄子项羽要沉稳得多,答应下来:“好。”
【应该把蒙毅章邯灌婴带过来的,陛下一个人和项家吃饭,我好不放心。】
【许负和张良勉强算自己人,但他俩没什么战斗力。】
【项伯欠张良的恩,他鸿门宴都能反水,不能算一个项家战力。】
【项梁、项羽、项庄、项声……这就已经四个了,你们项家武德真充沛啊,代代武将。】
【都乱成一锅粥了,趁热喝了吧。】
“那就请吧。”许负热情地伸手引路,“项羽和虞姬刚进去,我让庖厨准备了很丰盛的菜,保证让各位贵客满意。”
李世民留意了一下那个瓷器店,缓步问:“这也是你开的?”
“嗯嗯。我以前就是干这个的。”许负重音在“以前”上,“始皇陛下当年不是赐了金子吗?我几年前用这钱研究瓷窑,父亲帮我找了很多工匠,捣鼓了两三年,总算能稳定烧制出精美的瓷器了。本来打大赚一笔,但是秦法对商人打压太严重了,生意很难做,父亲不许我开店……”
“秦法抑商,官身不可经商,若是被查到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你父亲是县令,他当然会阻止你。”李世民温声道,“后来呢?”
“后来我偷偷把瓷器卖给墨家了。”许负无奈摊手,“算是找了个经销商。墨家子弟遍及天下,什么生意都做,瓷器给他们,好歹能传播得远一点。”
李世民笑道:“豆腐也是这样吗?”
“是呢。”小姑娘大大地叹了口气,“我最擅长的是瓷器,因为从前……是景德镇的,从小在瓷器堆里长大,亲手烧过很多次,所以心里有底,慢慢试就是了。豆腐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磨,不管是石膏点豆腐,还是卤水点豆腐,都很容易做得出来,便宜又好吃,而且大家都很喜欢。”
【我收回之前说许负抱大腿的话,她已经很卷了。】
【一辈子卷生卷死的种花家,连穿越都要继续卷。】
【她上辈子景德镇的?这回专业对口了。】
【这姑娘拿的是古穿大女主创业剧本啊,可惜遇到了秦末。】
【我说墨家怎么有桌椅板凳,合着许负搞出来的。】
“你才这么点大就做了这么多事了,这些年真是没有一日闲过。”李世民颇为惊讶,看不出来这小姑娘这么有干劲。
“老大你也是啊,没有荒废过一天青春。”许负得了他的夸奖,一瞬间就乐了。
“你父亲对你也很好,支持你做这些事。”
“嘻嘻,我为了争取到这自主权,可是从婴儿时期就在努力了,不然哪能得到始皇陛下赐金,又哪里能砸那么多钱去搞瓷窑呢?”许负得意了一小会,就沮丧起来,“可惜我那么努力,连造纸印刷都弄出来了,父亲却越来越紧张,不让我继续做下去了。”
“他应该是被施压了。”李世民想都不用想,就道,“他一个县令,女儿生而不凡,整天折腾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又不上交朝廷,不治罪就不错了。”
“我们是想上交朝廷的。”许负马上解释道,“一开始就把瓷器上交了,结果郡守斥责我父亲不安分守己,明明陶器都已经用这么多年了,何必画蛇添足?——我当时都懵了,这怎么能算画蛇添足呢?瓷器比陶器更漂亮,性能更优越,迟早会取代陶器的……”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官场不是这个道理。你看,天下一统和郡县制也是大势所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刺杀始皇帝?”
“因为我动摇了他们的利益?”许负脱口而出。
【瞅瞅旁边的张良和项家,这还不明白吗?】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当中,总是难免遇到阻碍的。工业发展的时候,饿死了多少手工业者。】
【分封制改郡县制,动摇了太多人利益了,大汉开国那会儿不也是郡国并行嘛,后来稳定了才一步步全改成郡县的。】
“你很聪明,一点就透。”李世民赞赏道,“我改个律法,法家还不乐意呢。你把瓷器献上去,郡守凭什么就很乐意呢?”
“可恶。那我后来还献上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呢,结果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我等啊等,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一点消息。”许负郁闷极了。
李世民轻笑一声:“很正常。你还献上了什么?”
“我还打算献上火药。”许负乖乖回答,“师兄跟我说不要,我就没献。”
“还好你没献。”李世民顺手摸摸她的头,“不然我可能就看不到你了。”
“可是为什么呀?”许负不甘,“这不都是划时代的发明,应该给予我大大的奖励吗?”
“死亡也是一种奖励。”李世民冷幽默道。
“老大!不要笑话我了!”许负有点不好意思,又有一点点气,“我只是想立功嘛。”
“你应该谢谢子房和你父亲,好歹保住了你的命。”李世民笑吟吟。
【胆子真大啊,不知道秦法多严苛?】
【贵族阶层可不愿意下面的庶民有爬升的通道,他们怎么可能愿意看到文化广泛传播,都来抢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
【焚书坑儒才过去几年,还造纸印刷,不把你坑杀了就不错了。】
【坑的不是方士吗?】
【来上《史记》原文:“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