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章 打匈奴!
    “将军,栎阳公主的急报。”
    “呈上来。”蒙恬言简意赅,小心地打开那份蜡封的帛书,先看了眼右下角的签名和印章,确定是出使东胡的栎阳公主,才从头看起。
    帛书很短,就几行字。
    “冒顿谋反,杀父杀母,灌婴带呼衍逃至东胡。陈平许万金于东胡王,其人贪婪,收留呼衍,犹嫌不足,继续索要珍宝。我等正与之周旋,不日恐冒顿追兵将至,望将军及时阻截。”
    形势跟他们预料得差不多,但发展得很快,在这帛书送来的路上,耽搁这几日,兴许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瞬息万变。
    蒙恬不敢耽误,迅速抄录一份让信使快马加鞭送向咸阳,而后召来王离,准备让他去阻截冒顿的追兵。
    这或许是一场短兵相接,也或许是一场硬仗,要不是他得了命令要坐镇上郡,他是想自己去的,那才稳妥。
    “将军,咸阳来了天使。”属下匆匆来报。
    蒙恬连忙出去迎接,推测着来的是李信的儿子李超,还是那个旧楚的刺头项羽,上几封天子的信里有提到过,会让他们过来。
    他已经悄悄集结了之前散开屯田的军队,按陛下的指示,只选了三万精兵,准备好铠甲武器和马匹粮草,随时可以出征,就等着咸阳最新的诏令了。
    “臣蒙恬见过天……”素来稳重的蒙恬将军在看见天使的脸时,顿时卡了一下壳。
    “将军别来无恙?”李世民笑眯眯地打招呼,还和蔼地同一面之缘的王离也问候了一下,“王将军最近可好呀?”
    “劳陛下挂念,臣一切都好。”王离忙低首行礼,收敛震惊的表情,恭恭敬敬。
    【哈哈哈蒙恬,你弟弟蒙毅也受过这种暴击。】
    【众所周知,天策是一款自由刷新的哈士奇,会出现在地图的任何地方,包括但不限于国境线边缘。】
    【御驾亲征不应该兴师动众摆足了谱,提前几个月就搞得闹哄哄,几十万大军压阵,龙纛华丽张扬,还没开打就宣传得人尽皆知,生怕敌人不知道皇帝亲自来了吗?】
    【你说的那是正德还是瓦剌留学生?】
    “陛下怎么亲自过来了?也不跟臣说一声?”蒙恬担忧道,“太子和朝臣可都知道?”
    “进去说。”李世民微微一笑,大步流星,蒙恬落后他一步,顺便扫了一眼他身后的这几个人。
    重瞳的,肯定是项羽;李信的儿子李超,他认识;孙黑,他见过;就剩下一个陌生人,瞧着像个文士。
    他们临近蒙恬的幕府才被发现,要么天子带来的军队在后面,没有靠近,要么他就只带了很少的人。
    蒙恬心里一突,想到了李世民当初从他这里选锋挑走的八百人。
    尤其孙黑还向他嘿嘿一笑,这种不祥的预感就更强了。
    李世民随手把铠甲外的斗篷解下来,往旁边一扔,蒙恬刚要伸手,孙黑已然默契地接住,抱住一拢,退到李世民身后。
    “太子和丞相都知道。太子监国,丞相辅政,蒙毅坐镇咸阳,你放心,不会有什么事的。”
    蒙恬暗忖:我不是不放心咸阳,我是不放心你啊!这个节骨眼上你偷偷跑来干什么?马上要跟匈奴打起来了!
    他找了个话头问道:“不是要开第二次科举吗?”
    “照葫芦画瓢就是了,第一次都给他们打过样了,第二次难道还要我手把手教?”李世民随意道,很自然地坐在了蒙恬常坐的位置,随手拿起一卷文书看起来,“这纸好用吗?”
    “……好用。但是听闻陛下要开先河,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咸阳那边,似乎有些议论?”蒙恬问。
    “都传到你这儿来了?”李世民不以为意,“雷声大雨点小罢了。从前统一度量衡,改分封为郡县,可比这难多了。我不禁物议,随他们议论去吧。还好没有冒出什么天狗食日食月、扫把星入北斗、地震水灾一类的灾祸连连,逼我收回成命并且换丞相,下罪己诏什么的。说明上天还是比较仁慈的,没给我添乱。”
    【二凤:区区天命罢了,好像谁没有似的。】
    【贞观前三年可一堆灾害。】
    【突厥也是啊,连年大雪灾,就二凤打天下那几年,突厥连死了两个可汗,每次想对李唐动手,可汗就突然死一个,内部一乱,就只能搁置了,就这样眼睁睁看二凤上位了。】
    “听说六国旧贵也不太安稳……如此多事之时,陛下不该离开咸阳的。”蒙恬忧虑道。
    “我相信太子。”李世民笃定道,“这些小事,他都能解决。现在是春耕的时节,各郡县都在督促农桑,普通老百姓都安分守己、忙着种地。那几条肥鱼要是想跳,跳一个宰一个,巴不得呢。”
    他冷笑一声,不去理会那些找死的东西。该狠辣的时候,他也绝不会手软。
    “最新的消息是什么?”李世民直接问。
    “刚派人送出去了……”蒙恬无奈,把嬴阴嫚的信给他看。
    “哼,老狐狸胃口还挺大。”李世民一边看一边评价,“万金都嫌不够?”
    【狮子大开口啊这是。】
    【陈平表示这我熟,砸钱开道】
    “那就再送万金。”李世民眼都不眨,“务必把联盟的事定了,让东胡王支持呼衍,把冒顿派去的追兵拦下。并且,要让那些追兵死在东胡势力范围里,只逃出去几个人回去报信。”
    “东胡王要是不肯动手开罪冒顿呢?”项羽疑问道。
    “谁动手不重要,死在东胡就行。”李世民笑道,“实在不行,死在从东胡回匈奴的路上,也是可以的。留几个活口,告诉冒顿这件事。”
    “这事简单,我就能做。”项羽主动请缨,“杀几个胡人而已,容易的很。”
    蒙恬看了他一眼,委婉道:“草原地形复杂,还是王离去更妥当吧?”
    “一起去吧。王离带路,负责支援压阵,主攻就让项羽去,别杀光了,留几个活口,也不要在大秦境内动手,铠甲外面都罩着胡服,别露了痕迹。”李世民嘱咐道,“王离会东胡语吧?”
    “会一点。”王离忙应道。
    “再挑一些会胡语、熟悉路的向导,最好就是胡人。——对了,附近有没有月氏人?”
    “有两个月氏的商人拿香料来换丝绸,在九原做了一回买卖,大赚,见秦军不拦不抢,这回胆子大了,跑上郡来了。”蒙恬道。
    “月氏跟匈奴有仇,他们能到九原,是生活在那附近吗?”李世民打开随身带的地图,平铺开来,用镇纸压着。
    “有一个几十人的小部落,原本生活在河南地,我们赶走匈奴,改为九原郡之后,他们往边上挪了挪,每个月都会在九原拿羊换粮食,因为人少,也就没有收拾他们。”蒙恬解释道。
    “收拾他们干什么?”李世民笑吟吟,“应该鼓励他们多交易,最好弄点马过来。把那两个商人叫过来,正好当向导。”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书上说月氏盛产马匹,喜欢贸易,看来古已有之。】
    【能坑匈奴一把,月氏商人应该不会拒绝吧?】
    月氏商人来了之后,用蹩脚的大秦北方方言,加眉飞色舞的表情兼手势,和他们沟通,听说是给秦军带路打匈奴,还有很多钱拿,立刻就动心了。
    一个穿着皮毛衣服的小辫子商人拉住兴奋的同伴,犹豫着问:“你们,会不会,兔子死了,就把狗煮了?”
    李世民怔了怔,忍俊不禁:“不会。匈奴那么多,哪里杀得完?你们喜欢做生意,我们大秦也喜欢。我承诺,只要你们月氏不犯边,我们可以一直保持友好关系,更大的生意还在后面呢。”
    小辫子商人偷偷打量他,犹疑道:“你做得了,蒙恬将军,的主?”
    “显而易见。”李世民从容笑道。
    蒙恬点了点头:“他做得了。”
    “那更大的生意,是什么?”商人马上问。
    “你们想要什么?”李世民反问。
    “白白的细盐、漂亮的丝绸、中原的铜器、还有茶叶……我们上次,不敢换多,两车,一天不到,就被族人抢光了。”商人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那个茶叶苦苦的,但能治病;丝绸,特别好,女人们都很喜欢……”
    【游牧民族的饮食结构缺蔬菜水果,需要茶叶清热解毒,促进消化,补维生素。】
    【蒙古的奶茶也是咸的,加了盐。】
    “盐你们能换到?”李世民微讶。
    “只有盐,换不到,他们说,大秦律,不让换。”商人一脸遗憾。
    【贩卖私盐可是重罪。】
    【蒙恬:我是不是无形中逃过了一劫?】
    【二凤随口就是送命题,四不两直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月氏没有盐湖和盐矿吗?”李世民明知故问。
    “有,粗糙,不干净,难吃,很苦。”商人皱着脸。
    【那不是盐湖盐矿的问题,那是你们技术差的问题。】
    【都游牧民族了,你就让让他吧。这会儿匈奴都还不是帝国呢,大秦的海水晒盐和井盐开采法也不过刚刚起步而已。——这还是因为有二凤和许负在,技术革新了,不然大家都一样吃苦了吧唧的粗盐。】
    【十月晒的盐,二月月氏都知道大秦盐细了,这要不是故意钓鱼我是不信的。】
    “那是你们技术不行。”李世民正色道,“要不要我们大秦教你们月氏怎么把盐湖里的盐提取出来,变得又白又细又干净?”
    两个商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道:“大秦愿意教我们?”
    “大秦只愿意教盟友。”李世民矜持地笑道,“你们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