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本就不是郭子仪的对手,只要给郭子仪足够的军队粮草和信任,消灭河北叛军只是时间问题。
但郭子仪依然对李世民的到来万分感激。
“为什么?其实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最多算锦上添花。”李世民谦虚道。
“不,陛下守住了潼关,让臣等没有后顾之忧,又收复了洛阳,让军心大振,民心澎湃,敌人闻风丧胆,如此弱敌强己,作战时大势才能向着我们唐军,才能事半功倍。”郭子仪严谨地分说道。
聪明的将军打仗时很很讲究兵形势的,李世民是这样,郭子仪也是这样。
河北的唐军刚刚大胜,本就士气很旺,李世民一来,更是将这士气推到了顶峰。
“咱们是去围剿史思明,不是去庆功吧?怎么一个个都这么激动?”尉迟敬德摸不着头脑。
“习惯就好。”秦叔宝拍拍他的肩膀,“来了这么久,你对我们殿下受欢迎的程度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吗?”
“无论看多少次,都觉得很离谱啊。”王君廓忍不住道。
李世民本是想和郭子仪讨论一下如何出兵的,结果后者直接把整个军队的指挥权全交了出去。
不仅郭子仪如此,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也是如此。
李光弼是契丹族,父亲是契丹酋长,归唐后做了朔方节度使,他少年从军,一心为大唐效忠。
而仆固怀恩呢,是铁勒族,世袭金微州都督,安史之乱一爆发,他就跟着郭子仪连败叛军,为人十分忠勇。
这两位将军,论血统,没有一个是唐人,但大唐从来不在乎血统这种东西,它的包容与开放,是贞观时期就奠定下来的。
无论你是什么种族,什么出身,只要你向往大唐,愿意学习大唐文化,那你就是唐人,就可以参军为官,为大唐添砖加瓦。
所以李光弼和仆固怀恩见了李世民,激动得两眼放光,恨不得把眼珠子都摘下来黏李世民身上,也很合理,对吧?
李倓都看愣了,和李世绩吐槽道:“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是他们两个的老祖宗呢,那个殷勤劲儿,围着陛下打转,比我还像太宗子孙。”
李世绩默默地看了一眼李倓手里正在削皮的桃子,默默地注视着他把削好的桃子送给在看地图的李世民。
“哪来的桃子?”李世民好奇地问。
“附近的百姓们摘的,送了十筐过来,还有些其他瓜果,都是溪水洗过的,很干净。”李倓笑道。
“可惜我们人多,肯定不够分。”李世民遗憾道。
“百姓们也送了粮食来,甚至还有煮好的鸡蛋,叮嘱我务必要交到你手里。”李倓认真道。
“他们走了吗?”李世民忙问。
“还没有呢,听说你来了,谁都舍不得走。我跟他们说你很忙,但他们说他们知道,就在军营附近等一等看一看,不会妨碍大军的……”李倓解释道。
“倒也没那么忙。我去看看。”李世民把地图一卷,塞袖子里,咬着水润又脆生生的新鲜桃子,随口道,“把吃食都分下去吧,紧着伤患先送。我去谢一下百姓,让他们早点回家。天怪热的,一直在外面晒着也吃不消。说不定还有年纪大的……”
他说着话就往外走,李倓连忙跟在身边,出了营帐就发现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也巴巴地等着呢,这护卫的位置实在抢手得很,尉迟敬德被说了一箩筐好话,也不肯稍微让让。
秦叔宝苦恼地看看两位异族的大唐将军,好心地退后了几步。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瞬间补上这个空位,喜气洋洋地和李世民叙话,一口一个“陛下”,叫得亲亲热热的,一会儿讨论西域都护府的近况,一会儿说起回鹘近来颇为嚣张的问题……
“回鹘?”李世民诧异中带着点不满道,“他们凭什么嚣张?就因为大唐最近内乱没空管它?”
“想来是这样。”仆固怀恩道,“如果叛乱迟迟未平,大唐还得向回鹘借兵,到时候只怕回鹘那边会狮子大开口,索要甚多。”
“哼。”李世民随即问,“回鹘现在的首领是谁?”
“是磨延啜。”仆固怀恩脱口而出。
“还借兵?整个西域都是大唐的,我让他出兵他就得出兵,不然他这个首领就不要当了。”李世民幽然道,“传我的诏令,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军队都不要轻举妄动,告诉李嗣业和李栖筠他们,只要守好西域就行了,中原的事不用他们操心,一切有我。再传令给回鹘的磨延啜,命令他带一万骑兵过来平叛。叫他亲自过来,少一个人都不行。”
“他若是不来呢?”李倓抢在李光弼前面问了一句。
“告诉他,他不来,我可就去了。”李世民冷笑,“玄甲军和回鹘兵到底谁厉害,那也得比了才知道。”
他说话的时候,李光弼已经拿了笔墨纸砚过来,纠结道:“陛下,没有明黄的锦缎。”
“我带了。”李倓举手,“兄长塞给我的,说兴许用得上。”
李世民吃完了桃子,用手帕擦擦手,正准备靠着马写信,仆固怀恩就举着桌案跑过来,兴高采烈道:“陛下!您看这个桌子趁手吗?”
尉迟敬德看得叹为观止:“咱们以前的日子过得是有多糙啊。”
王君廓捅咕捅咕他:“以前哪有这条件啊?大热天的百姓们还跑来送新鲜水果,你享受过这待遇吗?”
“没有。想都不敢想。”尉迟敬德摇了摇头。
“哎呀,粮草管够,民心所向,朝廷听话,友军可靠,咱们殿下也是很久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了。”王君廓感慨万分。
“以前打过这么容易的仗吗?”尉迟敬德狐疑。
李世绩摇首:“没有,以前殿下打仗的时候,陛下——我是说那位陛下,总要搞出点事来。再加上齐王时常添乱,总帮倒忙;刘文静不听指挥擅自出兵,那位陛下爱乱杀人……所有人惹出的乱子,最后都是殿下去收拾的。”
“刘文静的事你都知道?那会你还没有投奔殿下吧?”王君廓奇道。
“你不也知道?”李世绩淡然道。
“我投唐之前,可是做过一番调查的。”投过瓦岗的王君廓自豪道,“关于殿下的很多事我都知道。”
“我也调查过。”跟李密归降大唐的李世绩默默道。
“还有我……”投过王世充又不耻他为人,然后转投大唐的程知节和秦叔宝紧接着道。
“啊?”唯有尉迟敬德一脸懵逼,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只有我什么也不知道就被招降了吗?”
“你可是殿下亲自招降的,多幸运啊。”王君廓忍笑道。
“这幸运给你要不要?五花大绑差点军法处置哦!”尉迟敬德斜他一眼。
“要啊,怎么不要?那还有金子可以拿呢。是不是?”
几人插科打诨间,李世民写好了几封诏书,盖上秦王的印玺,让人送去该送的地方。
他走出营帐时,那些送东西的百姓聚在树底下聊天,远远地一看到他就火速爬了起来,火急火燎地飞奔而来,手忙脚乱跪拜了一地。
李世民连忙伸手去扶为首的长者:“快快起来!这么热的天,劳累诸位在日头下等我,倒是我的不是……”
“不不不,是我们不请自来,耽误陛下正事了……”长者搓着手,很不好意思道。
“哪有的事?若非诸位辛苦跑一趟,我们哪来新鲜的果子可以吃呢?”李世民笑眯眯,拉着长者,看着他们都站起来,便走到树下闲谈,“这些果子是山里的,还是自家种的?”
“都有都有。”有人忙不迭道,“自家种的桃尖红一点,个头大一点,我们觉得不够多,又去山里摘了几棵树……”
“那得天不亮就进山吧?”李世民感叹道,“真是辛苦诸位了。”
“不辛苦不辛苦!”百姓们受宠若惊,乐得合不拢嘴,七嘴八舌地感谢和祝愿着。
“陛下你才辛苦呢!这么热还要穿这么重的铠甲!”
“我带了酸梅汤的!井水冰镇过的!能不能献给陛下?”
“祝陛下旗开得胜,早点把那个姓史的搞死!”
“我们在这里是不是有点碍事啊?马上我们就走,不会妨碍陛下行军的,也不会透露大军位置的!”
“陛下吃杏子吗?虽然有点酸,但也很甜的!”
……
李世民本是来劝他们早点回家的,结果被投喂了半天,怀里都塞不下了。
尉迟敬德和李倓等人沾了光,也得到了不少果子。
“他、陛下就……就这么喝了?”连李倓这么豪爽的青年,都觉得李世民直接接过乡人的梅子汤,还饶有兴趣地品尝是件很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他小声地和王君廓嘀咕,后者咬了一口黄澄澄的杏子,被酸得脸一皱,嘴里不住地泛起口水,顿了顿才回答道:“你得相信咱们殿下洞察秋毫的本事,他从来没有看错过。他觉得没问题,那肯定就没问题。”
李倓欲言又止,换了个人继续道:“尉迟将军,以后你们殿下要是去太子府赴宴的话,你记得提醒他,那酒可不能喝,可能有毒的,齐王府也不行,齐王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哥舒翰将军都跟殿下讲过啦,叮嘱了好几遍呢。”尉迟敬德乐呵呵道。
“我看他可一点没放在上。”李倓不放心道,“别到时候为了达成目的,明知道是毒酒也喝。”
“嗐!应该不会……不会吧?”尉迟敬德说了一半,忽然不确定起来。
鉴于他们家秦王有多喜欢以身犯险,没有人比尉迟敬德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