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玉溪河的大丰收
第二天早上五点,秦大河听着闹钟准时起床。
外面的风吹着还有点冷,皮裤套好,拎着水桶做贼似得跑了出去。
到了下面憨娃儿已经在起了网,他去边上开始忙活。
“怎么样?”
“好多好多。”娃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大鲫鱼也多。”
秦大河看了下,小半桶了,也不知道起了几网,今天带的可是大红桶。
昨晚兄弟俩下了十条大地笼,虾笼都没放,就是要速战速决,不能让人看到。
今年河道管理处加了新船,一旦被发现网肯定是丢了,说不定还有罚款呢,动作得加快点了。
秦大河把头灯打开,开始拉网。
大地笼和小地笼不一样,放网得松散一点才能有货,正好把昨天钓鱼剩下的蚯蚓泥巴丢里面当料包用的,收货还挺好。
第一网居然倒了半桶出来,还有一些鱼不知道名字。
其中有两只三两的公螃蟹,不算值钱,不过还有四条江鲫鱼和白鳝,这就很牛逼了。
其他鱼也靓的很,五条小鲶鱼,三个江昂几,体型不算小了。
“窝草,现在玉溪河这么肥吗?”
秦大河都震惊了,第一网搞这么多?
看不清憨娃儿那边什么情况,但大概率鱼获也很好,这就爽了。
倒个两桶就满了,用衣服盖着,这会儿没空分拣。
那边憨娃儿拎着桶走了过来。
“哥,满了。”娃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种收获的喜悦,是个男人都欲罢不能。
“嗯,咱俩送一趟,回去多带几个桶过来。”
两人相视一笑,加快动作往上跑,最多一个小时天亮,可没工夫耽误。
回到家里,秦母刚起床做饭呢,看到两人吭哧吭哧的拎着东西回来还挺高兴的。
“这么多东西哦,赶紧把网拉回来给你们下面条。”她还以为这是全部收获呢。
“没工夫了,妈,你跟我们一起去收,今天爆网了。”擦了一把额头的汗,他笑着说道。
必须赶在天亮之前把网收起来,得让老娘帮个忙。
憨娃儿径直去后面拿大转运盒出来,秦家的仓库他熟悉的很,两家算是真正的通家之好。
“这么多啊?”秦母闻言立马就开始换胶鞋。
收网她也喜欢干,是个农村人都喜欢这种搞鱼摸虾的活动。
现在没下雨,她跑一趟也挺好玩的。
下雨或者要下水的时候肯定不行,女的泡冷水容易生病。
三人拎着桶喜滋滋的往大堤上去,这次学聪明了,带了盖子。
摸黑下去之后才开始收网,秦大河带着老娘指了指一个地笼的位置,自己也开始收了。
一网下去都大半桶了,秦大河只能忍痛把杂鱼给丢了,甚至小白条都不要了,实在是装不下。
江里的小白条味道鲜美,可不输其他鱼类。
还好带着手套,不然黑漆麻乌的肯定要受伤,里面昂几这些鱼都带刺呢。
又是一桶,里面一条大口鲶,一个大江鳖,估计四斤样子。
“又来红货了,大江鳖。”他小声的说道。
“我这两条大白鳝呢。”秦母乐呵的把鱼获倒桶里,网她就不管了,等会让他俩收就行。
大地笼网眼比较大,小白鳝根本网不住,河虾也是。
今天收到的虾子比较少,但都是大河虾。
六个大地笼收完,让老娘开始运送鱼获。
她一只手抓两个桶,一只手抓一个,三个桶都百来斤了,还颇为轻松。
兄弟俩则是收地笼,这可不能让人看到,不然罚款来了得不偿失。
“妈,你回去先烧水。”肚子有点饿,得先吃饭才行。
“晓得,你赶紧弄。”秦母应了一声就上去了。
大地笼泡完水,加上铅坠,一个地笼都二十来斤,而且还不好拿。
秦大河搬了五个带到大堤上面身上都流汗了,真特么累。
这时候天色隐隐发白,超市那边都能看到灯光了。
估计两家超市已经开门,还好,大堤上面没人。
兄弟俩火速下去,把网扔到院子里。
此时院子里的两个转运盒都是货在里面,家里人还没起床,娃儿去把灯打开,两人开始分拣。
“小杂鱼还卖吧?”
“卖。”憨娃笑呵呵的说道,“这个,今年十块钱一份。”
搭配点小螃蟹、昂几放里面,一份极品小杂鱼十块都有人买账。
“哈哈,那都给你去卖。”
螃蟹总共十一个,用尼龙袋子装好。
大鲫鱼则是全留下来,今天算是超额完成任务,这里起码四十来条,够吃了。
这种玉溪河的大板鲫才叫靓呢,光看皮毛就漂亮的很。
七条白鳝,都是大家伙。
还有两个江鳖,一个四斤多,一个两斤出头,这俩最少四百块打底。“现在河虾什么价位?”挺久没卖鱼了,他也不知道行情。
娃儿闻言憨笑着说道,“四十五,这种大的六十。”
秋天了,河虾的价格又涨回去了。
“那还不错。”这里大河虾只有两斤,也能卖个一百多。
秦大河甚至都有点想长期下网了,今天玉溪河确实给力哦。
不过想到这是自家的自留地,没必要搞这么狠,只能算了。
平时和娃儿放点地钩,搞搞虾笼也能赚不少,天冷了虾笼还能多网点白鳝出来吃。
鱼获分拣好了,鱼儿之类的都带着水养着,螃蟹直接用尼龙袋装好。
秦大河还单独拿了两份昂几出来。
“娃儿,这一份我给阿爷送过去尝尝,还有一个你吃。”
“哥,贵。”娃儿小声说道。
“策,四百多块的木料你眼都不眨的买了,这会儿知道贵了。”秦大河没好气的说道。
“呵呵。”娃儿心虚的摸了摸脑袋。
自从当了木匠学徒,跟着阿爷学习木头的行情,看到便宜的就想买。
“行了,刚和宝儿结婚,吃点好的吧,别在吃食上短缺了。”他笑骂了一声。“那么多钱不干嘛。”
他还单独挑了两公一母三只螃蟹出来,等会送到大姐家去。
现在的螃蟹还不算最肥美的时候,价格还没上来,吃了也就吃了。
因为他拿了鲫鱼和三只螃蟹,那些杂鱼就都让娃儿去卖钱,帐肯定有点对不上,这些野生江鲫、银鲫现在价格还挺高。
本来秦大河还琢磨着,娃儿结婚后得分清楚点,但上次分了一坨黄金,这些小帐就不用算了。
相信宝儿也不会在意,秦大河觉得宝儿还蛮好的,说话做事落落大方。
“走,先吃饭,吃完饭咱俩去卖鱼。”
“我回去吃,还得拿刀和剪子。”娃儿不好意思的说道。
宝儿在家把早饭都做好了,肯定要回去陪着吃的。
“现在有婆娘了,哪能和以前一样。”秦母笑呵呵的让憨娃儿先回家。
这会儿才天亮,卖鱼不急。
好货不愁卖,这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要兑给疤爷的收购点。
艳艳还没起床,秦大河就先吃饭了,秦父这会儿也起床了。
他等会要下地摘果子。
做农活儿就得起早摸晚,特别是这个收获的时候,一点功夫都不能耽误。
“妈,炒点咸缸豆呗?”白粥加咸菜,吃的没啥滋味儿,反正还得等憨娃儿。
“我晓得,你不是要给人送货蛮,先把货搬上车。”
“哦。”
今天要给湖北和金陵那边发货,金陵最近的鲢鳙饵料需求量少了很多。
估计是降温了,鲢鳙开口难的原因。
湖北要好很多,那边的两家渔具店要了四百斤,一方面气温高一些,再一个资源丰富。
千湖之省可不是开玩笑的,每次看到论坛上面那些湖北网友的鱼获图片,他都暗暗羡慕。
这些图片都是湖北那边渔具店老板上传的,每一张都是十几个人坐一排。
类似于大闸的这种地方,湖北那边可不少。
他这边就逊色许多,一个玉溪河,鲢鳙搞完了就没法钓。
把饵料搬到车子上,这些鱼等会放憨娃儿的摩托三轮就行。
今天两人是分头行动,秦大河去邮局拿汇款,顺便给人发饵料。
还能去网吧弄一下论坛,虽然那些专题贴还有热度,他也得冒个泡才行。
就是最近没啥照片了,只能去网友那里复制点图片当新闻稿用,他在户外版块有热度,网友也愿意他发图片。
咸缸豆炒好,呼了两碗白粥和一个咸鸭蛋,顿时舒服许多。
用菜籽油炒出来的咸缸豆,加点蒜泥和干辣椒,味道绝了。
娃儿这会儿才骑着车子过来,里面有卖鱼的家伙事。
他是真全年无休,只要有空就去放网,地笼、虾笼、黄鳝笼还有地钩,反正能搞钱他肯定不会放过,院子里全是这些网具。
而且不管啥鱼都卖,哪怕是外河的小杂鱼,都能处理好了三块钱一份卖给别人。
主打的就是不浪费,在菜市场都混熟了。
过来之后他二话不说开始搬鱼。
“鱼给你卖了,我先出发。”丢了一根黑松过去,这兄弟现在还在抽红双喜呢。
本来还不乐意,秦大河硬要他换的,宝儿也知道家里有那么多钱也支持。
抽那两三块的烟,时间久了嗓子都比别人粗。
“哥,你去忙。”娃儿高兴的点上香烟。
看向三轮车里面的鱼获,又是一个大丰收。
他自己还是不敢下大地笼的,有大哥带着才不怕呢。
秦大河笑着摇摇头,直接把车子打火出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