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0章 蟹苗的价格
    第370章 蟹苗的价格
    中午的秦家再次热闹起来,今天的主菜就是红烧肉和红烧昂丁(黄辣丁)。
    天冷了之后白鳝就销声匿迹,娃儿已经很久没遇到过了,螃蟹也开始变少,现在捕捞的主力就是黄辣丁、鲶鱼和鲫鱼。
    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喝着黄酒,吃着鱼肉,极为痛快。
    “娃儿,现在一天能挣多少钱?你这下网够吃苦的。”秦父好奇的问道。
    原来秦大河上学的时候,家里经济压力大,他冬天也下网的。
    但没有憨娃儿这么厉害,地钩、虾笼、地笼轮番来。
    夏天还去搞黄鳝笼,就这样,都没耽误学木匠,属实是让几个长辈佩服,谁看到不竖个大拇指。
    “少的时候五六十块。”娃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多的,有四五百。”
    宝儿笑呵呵的说道,“上次他网到五只螃蟹,卖了220,今年入了冬螃蟹又涨价了呢。”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没什么不能说的。
    “这么高啊?”秦大河有些意外。
    “嗯,听说公母对半三两规格的都150一斤了。”意思就是公母数量对半,打包卖的价格。
    这就牛逼了,一年收个三千斤螃蟹,那不得三四十万?
    “策,这么多钱?”老男人兴奋的瞪大眼睛,立刻摸出手机给老五打电话过去。
    螃蟹这么贵的话,老五今年应该是赚不少的。
    电话打通,五爷那边也是知无不尽。
    原来现在螃蟹涨价,蟹苗的价格都六块五、七块了,套养的话,一年的蟹苗成本都直奔三万。
    哪怕价格高,估计也没什么人去养螃蟹,承受不住这么大投入。
    万一明年跌价,或者养殖塘出现个意外,真就是血本无归。
    放下电话,秦父也皱着眉头。
    “大河,咱家养不养螃蟹?”
    “养啊,收个两百斤上来就回本,五千只苗呢。”他无所谓的说道。
    套养比较方便的是不用特意去喂食,真亏了就亏了,涨涨经验也是好的。
    自己的大湖短时间不准备清塘,总要有个收入才行。
    “阿爷,咱俩走一个。”抛开养螃蟹的话题,还是喝酒来的爽利。
    冬天喝黄酒,才是人间真享受,味道香醇,入口满是厚重滋味儿。
    “哈哈,大河这孩子心态好。”阿爷乐呵的喝了一口,又吃着徒弟网上来的黄辣丁,别提多得意了。
    一个女婿,一个徒弟,两个孝顺的,比别人亲儿子都好哦。
    “也是家里不缺钱,不然哪里敢这么投入。”秦大河嘴角挂着笑意,他大湖水质好的话,还能把货卖给疤爷呢。
    价格不说,起码销路是稳定了。
    三家子凑到一起吃饭喝酒,宝儿和艳艳很快就下桌去后面新屋了。
    老娘还没吃呢,得把人换过来。
    正吃着呢,二虎开着挖机从大路上面下来了。
    秦大河直接把人拉着过来一起喝。
    “接到活儿了?”
    “嗯,前两天去李各庄给人挖鱼塘,谁知道今天下雪了,赶紧收个尾回家。”二虎进了家门才舒服些,挖机上面好冷。
    现在的挖机不带空调,这零下的天气简直要命。
    铁蛋现在都不打电焊了,大堤上面的电焊铺子风一吹,简直要命,根本没法干活,手都冻僵了。
    “喝两口酒暖和暖和。”秦大河笑呵呵的上前倒了一杯酒。
    二虎赶忙一口喝下,这才舒服些。
    问了一下挖鱼塘的事,这次收费就正常了,一个小时八十块。
    一个鱼塘收了人家1500干了两天。
    纯利润在一千块样子,给农村人收钱就这样,贵了找不到活儿。
    “真想挣钱还得是给厂子干活儿啊,能开到120甚至150一个小时。”二虎颇为羡慕的说道。
    “哈哈,开挖机,拓展客户也很重要。”秦大河笑着说道,“没事跟王总多联系,他明年进工地包工去了,肯定有活儿给你。”
    “返点什么的,人家说多少就多少,千万别多嘴啊。”
    “我晓得了。”二虎郑重的点头。
    王总和他们一起去长江同吃同住好几天,交情肯定靠得住的。“眼看着几个小家伙日子都进入正轨了。”阿爷笑呵呵的喝了一杯酒。
    他想到早些年,四个小东西伙同女儿来自己的木匠作坊,偷玩自己工具的事。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了。
    “哈哈,大河带的好,没他估计我还得混日子呢。”二虎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娃儿也点头同意,没有大哥带着,自己估计只能守着那一亩多的地,在外河下下地笼了。
    兄弟三个共饮一杯,吃饱喝足了,这才散去。
    屋外的雪还在下着,不过中午就变小了。
    外河边缘位置上了冻,一眼看去如同银色的盘子。
    二虎喝了一点点酒,想开挖机回家,被秦大河拦着了,让他直接放院子里。
    憨娃儿两口子也没急着回去,大家直接在院子里堆雪人玩。
    南方人对雪的执念是从小到大的,哪怕结婚生子之后,看到下雪总是会惊奇几分。
    秦大河直接上手开始团雪球,院子里雪干净,很快就把雪人身子做了出来。
    形象就是卖奶茶的那个雪王形象,弄起来方便的很。
    还拿着红布当披风给盖上,大家乐呵的堆了两个出来。
    “咱们拍个照片。”
    “好。”丫头连忙同意,“要不把宝宝也抱出来吧?”
    “抱,就这一会儿也冻不出来毛病。”秦母都没反对,小孩儿照了照片,以后长大了看着多有意思。
    胶卷相机拿了出来,大家摆着各种姿势拍了好几张照片。
    青松还闭着眼睛呢,估计是没睡醒。
    这孩子就这点好,睡着了打雷都弄不醒,可好带了。
    秦大河自己也搂着两个小人儿拍了一张照片。
    各种画面定格下来,01年的冬天,既有大雪,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下午三点的时候,雪终于是停了。
    二虎接到通知,要用挖机去大堤上面清雪。
    一个小时补贴四十五块钱,村里出钱的。
    那些村干部和党员也拿着锹上来了,起码要把他们村这一段给清空了才行。
    这不是救灾,没法动员大伙儿一起干,只能他们自己弄。
    秦家因为靠近大堤,而且他家车子多,秦大河也上去帮忙开始铲,闲着也是闲着。
    死冷天的,干点活还热乎些。
    有了挖机干起来快多了,徐村到他们这中间位置,一直清到李各庄那边就行。
    李各庄虽然有个路口下去,但村子实际上距离大堤还有点位置,他们不清理是他们的事,自己得干。
    没想到主动帮忙的人还挺多,大多是党员。
    二舅也上来了,他党龄都二十多了,这种事儿肯定得有他一份。
    整条村子十个党员,还有秦大河这些主动帮忙的,十几个人加个挖掘机一起热火朝天的干着。
    虽然下雪,大堤上还是有不要命的人在开车,雪都压实了,没有挖机太难弄。
    挖机刮碎了雪层之后,他们跟在后面把雪往边上推,起码要清理一个两车道出来。
    干了一会儿身上就冒热气了,大堤上面虽然寒风扑面,却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五点钟才搞完,秦大河拿出黑松给村主任递了一根,剩下的让二虎拿着去发。
    “主任,扎厂现在是个什么章程了?”点上香烟深吸一口,他好奇的问道。
    “还差八个点没人认领呢,老黄那边也舍不得。”村长叼着香烟无奈的说道,“要不你直接认了得了,也就多24万。”
    老黄就是利民超市老板,他那边生意好,二十四万应该是能拿出来的。
    “策,我哪有那么多的钱哦。”
    现在冬天了,饵料基本停摆,就靠收赚点钱。
    家里人吃狗嚼的,哪天不是一大笔开销,手里存款二十万都差点儿,还是买股票剩了一些。
    “那就没办法了,等这些资金到账吧,不然钱少了都没法启动收,我们也是两条生产线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