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1节
    甘宁闻言,摇头说道:“不行,若是直接出兵,太出风头了。虽然我们有实力,也有能力攻城拔寨,可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必须等主公兵出荆州,才是我们逞威的时候。既然无法增加士兵的人数,就把士兵的数量压制在五千人左右,不过士兵必须要继续训练,让五千士兵能以一当十,成为精锐中的精锐。”
    周泰和蒋钦点点头,一脸兴奋,干劲儿十足。去年的时候,他们还是九-江-贼,如今却成了一方大将,太不可思议了。
    ……
    甘宁的任命颁发出去的时候,王灿麾下所有武将的任命也通过程昱传达下去。
    赵云是第一个接到任命的,成为益州明面上唯一的一个上校师长。
    紧随赵云的任命颁发出去后,周仓和裴元绍的任命也传达下去,两人成为中校旅长,虽然裴元绍对此颇有微词,却只能接受,因为军队里面本就是实力为尊的地方,能力不强,武艺不高,就只能被人压制着。
    以两人的能力,能担任中校旅长已经是王灿格外照顾了。
    严颜接到任命的时候,正在训练士兵。
    他的官职不低,被任命为少校旅长。
    对此,严颜非常的高兴,因为他归顺王灿的时间不长,竟然成为了旅长,这已经是非常的优待。然而,当严颜得知黄忠的任命后,心中却颇有微词,因为黄忠被任命为中校旅长,比他的档次都高了半截。
    为此,严颜找黄忠打了一架,却被黄忠击败,心中才稍微舒服了些。
    跟随王灿一起的人,官职最低的当属吕蒙。
    他被任命为上尉营长,级别非常低,不过吕蒙却也没有生气。
    因为到现在为止,吕蒙还没有加冠,一个不满十六岁的上尉营长,谁都明白吕蒙将来是前途无量,没有人敢轻视吕蒙,而且吕蒙还是王灿的弟子。
    高顺远在汉中,得到任命的时间比较晚,他得到的任命是上校旅长。
    可以说,高顺的官职是王灿麾下仅次于赵云的人,虽然高顺的官职只是旅长,可军衔却不低,和赵云平起平坐,都是上校。所有重要武将的任命下达后,低级的军官便由高级军官举荐,不需要程昱亲自找王灿核实,然后颁发任命。
    王灿麾下的重要武将官职发生变化的时候,王灿的贴身侍卫典韦也摇身一变,成为警备团团长,中校军衔。
    继典韦之后,王越的身份也发生变化,成为情报局局长。
    然而,王灿却没有将局长、部长等照搬过来,因为实在是太麻烦,太复杂了。他直接给王越挂了一个中校军衔,给足了王越的面子。不仅如此,王越门下的九大弟子也都成为上尉,只差一步就可以成为少校。
    最后任命的,是匠作坊的任命。
    虽然墨言、马均、蒲元不再编制内,但王灿也把墨言等人塞进了军队编制中,让墨言挂了个中校的头衔,又让马均和蒲元挂了少校的头衔,可谓是荣宠一时,非常的优待,这样的军衔足以证明匠作坊的重要性。
    自此,王灿麾下完成了改革。
    不管是军中将领的编制,还是保护王灿安全的侍卫,或者是负责探查情报的英雄楼,亦或者是负责锻造兵器的匠作坊,全部焕然一新,换了新的职位。虽然有些官职并不搭调,但王灿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完成。
    王灿麾下的军制更加明了,也更加合理。只是,由于刚开始改变军制,许多的人员无法配备齐全,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发展。
    ps:三更完毕,收工。
    ps2:pk票过50,贵宾票过300,需加更8章,已经加更2章(其实昨日加更3章,上月欠下1章,故此算作2章),今日更新到此为止,容小东休息一下。明日继续6章爆发,求鲜花、鲜花支持。
    第九卷 董卓死,天下乱 第540章 貂蝉生女
    海棠书屋 更新时间:2011-9-9 5:32:34 本章字数:2589
    初平三年,在喧嚣热闹中渡过。
    这一年,王灿娶妻成亲,并且三个女人都已经怀孕,只等来年便可以生下孩子,延续王灿的血脉。
    冬日,大地白茫茫一片,银装素裹。
    冷风中,初平三年随风而逝,眨眼间便进入初平四年(193年)。
    一开始,初平四年便非常不平静,盘踞南阳郡的袁术收降了宛城的黑山军余部,并且借助南匈奴于扶罗作为助力,攻下陈留,准备攻打拿下兖州不久的曹操。
    袁曹大战一起,曹操听从谋士戏志才之言,派使者满宠向荆州刘表求助。
    满宠说服刘表后,刘表派兵逼近南阳,切断了袁术粮道。
    袁术大军缺少粮草,军心溃散。曹操乘机进攻袁术,大军逼近后袁军不战而溃,士兵纷纷逃窜。曹操趁势出击,挥师追击袁术,在襄邑县、宁陵县连败袁术,打得袁术抱头鼠窜。袁术不敌曹操,连连败退,退到九江郡淮水流域一带。
    自此,曹操解除了南面袁术的威胁。
    在袁术和曹操交战的时候,袁绍和公孙瓒也大打出手。
    初平四年初,袁绍和公孙瓒争夺青州,袁绍派遣长子袁谭担任青州刺史,并且让袁谭攻击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
    田楷引兵迎战,屡次被袁谭打败。
    樊稠见袁绍和公孙瓒打得不可开交,随即代表朝廷派遣使臣赵岐到青州调解,两军罢兵休战,袁绍势力由此进入青州。
    初平四年三月,袁术不甘心被曹操打败,但又无法击败曹操,便将所有的士兵收拢起来,攻打扬州治所寿春,将扬州刺史陈瑀驱逐出去,并且自称扬州刺史,兼领徐州牧,把淮南一带据为己有。
    樊稠为了交好袁术,和张济、李蒙达成协议,敕封袁术为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代表朝廷承认袁术的扬州刺史。
    初平四年四月初,魏郡兵变,黑山军统领于毒率领数万士兵攻陷邺城,杀死魏郡太守。袁绍得知消息后,派兵进军朝歌,进攻鹿肠山附近于毒率领的黑山军,围攻五日,斩杀于毒,杀死黑山军万余人。
    袁绍随即率领大军进入鹿肠山,直捣黑山军老巢,击破黑山军髭丈八、刘石、张牛角、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部曲,又斩首数万人。
    随后,袁绍和黑山军大统领张燕大战于常山。
    张燕军势鼎盛,拥有精兵数万,战马千匹,两军激战十余日,双方死伤累累,士兵疲惫不堪,于是罢战,各引兵而退。在诸侯相互征战,不断扩充自己地盘的时候,王灿却迎来了最重要的日子,貂蝉临盆了。
    屋子中,竭力的呐喊声不断传来。
    屋子外,王灿来回走动,神色焦急,时不时抬头望一眼屋子。
    “啊!啊!……”
    惨叫声不断传来,貂蝉躺在床榻上,满头是汗,一张妩媚诱人的俏脸早已经是花容失色,涨得通红,白皙的脖子上更是青筋暴起,如同蚯蚓一样。
    “夫人,使劲儿,使劲儿啊!”
    负责接生的产婆额头上汗珠直冒,觉得事情有些棘手。
    王灿站在屋子外,听着貂蝉一声声的惨叫声,握紧了拳头。他咬咬牙准备冲进去,却被屋子外的婢女挡在了外面,不让他进去。蔡邕坐在一旁,心情也有些紧张,虽然貂蝉怀的孩子并不是他的外孙,但也是王灿的孩子。
    此时,蔡琰和董卉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两人见貂蝉久久没有生下孩子,都有些担心。
    “呼!”
    门帘一下掀开,一个产婆急匆匆跑了出来,说道:“大人,孩子胎位有些不正,恐怕有危险。是保住大人,还是保住孩子,请大人示下。”
    蹬!
    王灿猛地往后退出一步,旋即喝道:“孩子和大人都要保住,若出现任何伤亡,你们都不用活了。”他神色严肃,双目如刀,一股冷意从身上蔓延开来,那产瞥了王灿一眼,冷不禁的打了个寒颤,又返回屋子去了。
    此时,蔡琰和董卉听了后,更是面色苍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
    两个人也是临盆在即,不用多久就要生产了。
    本来两人是来体验一下,增加一点经验的,可看见貂蝉的情况后,一颗心立刻沉了下去。蔡邕见蔡琰脸色苍白,说道:“琰儿,不用担心,你娘生你的时候,很顺利就生了下来,没有什么痛苦的。”
    顿了顿,蔡邕又说道:“为先啊,你着急也没有,貂蝉福泽天佑,肯定不会有事情的,你坐一会儿,她们肯定是母子平安的。”
    王灿连连点头,依旧有些担忧。
    “哇!哇!”
    突然,屋子中传来婴孩的哭泣声,那响亮的声音昭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自此,王灿在这个时代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生了,生了,母女平安。”
    屋子中,负责给貂蝉接生的产婆终于松了口气。
    屋子外蔡邕和王灿听见后,同时松了口气。
    蔡邕放松下来是因为貂蝉生了一个女孩,对蔡琰的地位没有任何威胁。王灿松了口口气是因为貂蝉和女儿都保住了,他并没有男女观念,尤其是作为后世穿越来的,根本不存在这时代重男轻女的想法。
    然而,貂蝉心中却暗暗叹息一声。
    她怀着孩子的时候肚子这么大,竟然是一个女孩,让她有些失落。很快,貂蝉又恢复了过来,不管怎么样,这也是她的孩子。
    王灿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产婆见王灿走进来,赶紧抱着洗干净的孩子走了过来,笑道:“大人,您看长得多好看啊,将来肯定像夫人一样美貌如花。”
    王灿点头哈哈大笑,吩咐道:“好,都去领赏钱吧,负责接生的产婆每人二十贯钱,府上的丫鬟侍从也赏赐五贯钱。”说完,王灿别扭的抱着孩子走到貂蝉跟前,说道:“秀儿,辛苦了,来,看看咱们的孩子。”
    貂蝉瞥了孩子一眼,目光便转向王灿。
    她看见王灿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并不是伪装出来的笑容,心中才松了一口气。虽然是女孩,但王灿喜欢就好。
    见王灿这么高兴,貂蝉心中的一颗石头落地了。
    ps:六更之一,大家多多支持哈。
    第九卷 董卓死,天下乱 第541章 两儿一女
    海棠书屋 更新时间:2011-9-9 5:32:34 本章字数:2619
    貂蝉分娩产下一女,有人拍手称庆,也有人叹息扼腕。
    不管如何,貂蝉自己有些失望。
    她怀上孩子的时候,肚子圆滚滚最显怀。那时候每个人都说她怀的是儿子,可到头却生了个女儿。虽然王灿不嫌弃,也非常的喜欢女儿,但貂蝉想到蔡琰和董卉也即将临盆分娩,心中便五味杂陈,恨她自己不争气。
    时间逐渐流逝,五月初一,蔡琰生下一个白胖胖的儿子。
    这一下,蔡邕和蔡氏松了口气,逢人便诉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