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7节
    在快雪山庄一直没有以林红猿这个身份现世的年轻女子,眼神比起初见时的接连吃亏,仇恨之外,多了一份发自肺腑的敬畏。在林红猿心中,赵凝神这样初代龙虎山祖师爷转世的天纵之才,以后板上钉钉会成为天下道统第一人,羽衣卿相加身,原本可要比什么北地苦寒的世子殿下还来得有分量。林红猿就是一个既不记好也不记打的女子,只是真打得重了疼了,还是会稍稍长点记性,先前跟姓徐的王八蛋相处,次次机关算计,都被识破,那家伙更不会怜香惜玉,如今林红猿也不知道是恨他多一点还是怕他多一点。换了张龙宫女官面皮的林红猿才想要挪步,徐凤年就一语道破天机,“我得到密报,燕敕王赵炳的嫡长子就藏在这趟龙宫出行阵仗里头,应该不是那个虬髯客,所以你还真是有天大的架子,让堂堂世子给你肩扛床舆。”
    林红猿猛然脸色苍白。
    徐凤年望向尾随彩船的乌蓬小舟,蒿师是个普通的健壮汉子,徐凤年朝他招招手。
    那年岁不大的汉子犹豫了一下,跃上船尾,不再遮掩之后,顿时意气风发英气凌人。
    他对林红猿挥挥手,让欲言又止的女子噤若寒蝉。
    偌大一个广袤南疆,纳兰右慈可以对燕敕王赵炳挥之即来挥之即去,唯独对这个世子殿下青眼相加,视为同辈友人。
    评点天下帝王膝下皇子以及几大藩王世子,论口碑,这个叫赵铸的世子殿下比大皇子赵武还要更胜一筹,如果是前几年,谁要是把赵铸跟北凉徐凤年相提并论,无异于是侮辱燕敕王的世子殿下。
    赵铸咧嘴笑道,“小年,还记不记得当年在丹铜关,那个死活要跟你娘学剑的小叫花子?”
    徐凤年平淡道:“不记得。”
    赵铸一脸怨妇幽怨,蹲在地上咬手指,唉声叹气。
    林红猿看得瞠目结舌。
    在南疆,曾有密语在小范围流转,说是纳兰先生之所以愿意待在燕敕王府,是看中了赵铸的北上之志。
    赵铸十二岁从军,自打他的父王为其彰显军功,帮他筑起第一座数颗头颅的小坟冢,随着赵铸的杀人如麻,聚集敌尸,封土高冢如楼,这些年连筑京观二十一座。
    南疆蛮夷,无不臣服。
    赵铸最爱做的事情,从来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带上数十扈从,偷偷南下,往往一去一返就是个把月,将一个个深藏蛮瘴之地的敌对寨子拔去,不留活口。
    每当需要世子殿下出席的筵席盛事却没有出现,那所有人立即就明白了,咱们世子又溜出去宰人了。
    可这时面对徐凤年,赵铸不知为何温良恭俭得一塌糊涂,抬起头哀伤道:“小年,你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脱下裤子跟我比大小的好兄弟了。”
    徐凤年骂道:“有欠钱十多年不还的兄弟?”
    赵铸马上嬉笑起来,朝徐凤年丢过去一袋子铜钱,“还你。那会儿咱俩离别时,你说你要当大侠,还语重心长跟我说千万别从小叫花子变成老叫花子,我可是一直记在心里。这袋子铜钱,我一颗子儿都没舍得花。”
    徐凤年接住那只缝补厉害的布制钱囊,无言以对。
    第093章 白龙鱼服
    周亲浒不知如何看到船尾多了两张生面孔,好像是那人的故交,就要了两壶温好的黄酒送来,林红猿笑着双手拎过,道了一声谢。徐凤年跟本该风马牛不相及的赵铸一人一壶,席地而坐,靠着船板慢慢饮酒。林红猿就算以当下龙宫捧笏女官的身份,也足以要来一艘乙等彩船的座位,只是主子不开这个金口,她哪里敢自作主张。在离阳几大藩王辖境最为宽广的南疆,世子赵铸在市井尤为有口皆碑,白龙鱼服,曾经在边境上当了半年的卖酒汉子,恐怕除了燕敕王和纳兰先生,没有谁知道这个世子殿下图谋为何。赵铸此时喝着酒,有些神色惆怅,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身边那家伙说话,只得讪讪然说道:“我这些年想了无数次重逢的场景,哥俩抱头痛哭流涕?还是把臂指点江山?可怎么都没想到你小子这么不给面子。”
    徐凤年无奈道:“跟你没熟到那程度。”
    赵铸灌了一口酒,哧溜一声,不再说话。
    恐怕只有京城九九馆女掌柜洪绸,敢放话要下砒霜,敢对赵家天子怒目相向的女子,才知道丹铜关曾经幽禁了一双娘俩。关内十步一禁不说,关外更有数百铁骑终夜轮流游曳,城中百姓多是军卒家属,那时候徐凤年遇上了一个叫嚣着要学剑的小叫花子,年龄比他要大上两三岁,不过徐凤年小时候就老气横秋,两人相处,反倒是徐凤年说道理说得多,徐凤年在丹铜关里好不容易逮着一个能说上话的同龄人,也就是面冷心热。回头再去看待当年那座牢笼,才知道当时除了他这个北凉世子,其实还有几位藩王嫡子,淮南王刘英那个离开丹铜关后早夭的长子便是其中之一,当时离阳已经怀拥整个北方,朝廷上下对于先帝的南下决策都心知肚明,只是以张巨鹿恩师为首的庙堂砥柱们分为两派,开始争执是先绕道平西蜀还是长驱直下定大楚,又以前者居多,意见保守,毕竟大楚势壮难摧,军心安稳,展露峥嵘的儒将曹长卿等人甚至有意北上,战于大楚境外。因此离阳朝廷许多人都希望把问鼎江山一战拖到最后,到时候离阳胜算更大,以免功亏一篑,否则说不定沦为南北割据整整一代人,可是皇子中赵炳赵英赵睢三位,加上徐骁顾剑棠在内的功勋将领都不赞成此法,力求举全国之力一战功成,大殿上吵得热火朝天,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老皇帝最终站在了徐骁一边,一锤定音,老首辅出殿后气恼得头撞徐骁,就出自那时的微妙态势,虽然后者在庙堂上赢了骂战,但是这些皇子武将大多都秘密留下质子在丹铜关。徐凤年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个小叫花子会是如今的世子赵铸,难怪到北凉后,徐骁跟徐凤年以及李义山闲谈时对其余几位藩王都是冷嘲热讽,对赵炳则一直乐意说上几句良心很足的好话。
    这边沉默寡言,舱内就要热闹喜庆太多,饶是脾性相对冷清的徐瞻也经不住轮番劝酒,面红耳赤,醉意微醺最宜人,跟冯茂林那三对夫妇相谈如炉上煮酒,十分火烫。冯茂林是典型的北地汉子,言语粗粝,粗中有细,荤话说得尺度刚好,既能热络气氛,也不至于让在场三名风韵各有千秋的妇人觉得不敬,旧南唐士族出身的男子姓蒋,原本自矜名流身份,此时也打开话匣子,口若悬河,又有与徐瞻近邻的两淮豪侠一旁穿针引线,为徐瞻找话题,谁都不寂寞。自打有江湖传首以后,不被朝廷招安的江湖人便信奉江湖庙堂泾渭分明,安分守己,私下也不愿非议朝政,相聚一起,说来说去也就是新近的江湖大事,这场酒席便说到了吴家剑冢的当代剑冠,京城温不胜的崛起又消失,武帝城的诡谲悬剑,以及那个北凉世子毫无征兆的改换脸面,突然就成为了一位不容轻视的高手。北凉徐家发轫于两辽,直到朝廷三番两次派遣庙堂大员重臣亲赴两辽,才好不容易拔除了北凉余孽,借着酒意上头,这帮人言谈无忌了许多,尤其是冯茂林顺势聊起了诸多秘闻,其中又小心翼翼夹杂提到冯家当年跟徐家关系不浅,父辈中就有人曾经跟尚未发迹的北凉王一同戎马征战,有次北凉王还差点借宿冯家,言下之意,那就是冯家跟那徐人屠也是有牵连的,言及于此,冯茂林完全不掩饰他满脸的倨傲之色。姓蒋的旧南唐士族对北凉王没有太多恶感,毕竟南唐是给如今已经荣获大柱国勋位的顾剑棠灭了国,说及那位让全天下谈虎色变的老人,也是打心底畏惧。冯茂林说到最后,拿袖子胡乱擦去嘴边酒水,玩笑着说徐家祖坟在辽东,以后若是那世子殿下世袭罔替北凉王,指不定就要衣锦还乡祭祖,到时候他冯茂林一定要厚着脸皮去拜会,至于新凉王见与不见他,就得看天意了。
    冯茂林打破脑袋都想不到他的儿子,前不久才在湖边结结实实踹了那家伙一脚。
    临近湖上擂台,一行人起身来到外廊赏景,想要用湖上冬风吹淡满身酒气,冯茂林蓦然瞪大眼睛,怒气盈胸,那个看在徐瞻份上才捎带登船的废物,身边多了个物以类聚的废物汉子,竟然胆敢一脚踢飞了他的宝贝儿子,还说了句老子不教我来教的混账话。那一脚用上了巧劲,冯茂林的孩子看似高高抛起,其实并未如何伤及肺腑经脉,只不过恰好被撞见,打人脸面太过生疼,邓茂林的媳妇一个纵身,就捧住了孩子,脸色铁青,丰满胸脯恼恨得颤颤巍巍,脾气暴躁的邓茂林也没闲着,大踏步而出,抽出软鞭,就一鞭摔向那衣衫言辞皆粗鄙的年轻汉子。林红猿对上手腕阴毒的徐凤年讨不到半点好,在权势彪炳的赵铸身前温驯如家猫,可在外人面前没有顾忌,判若两人,身形轻灵横掠,一手抓住软鞭,往身前一扯,一拳砸在冯茂林额头,然后一脚踹在这辽东豪侠胸口,这还不止,欺身而进,高高跃起,一记膝撞狠辣撞在冯茂林下巴,然后转身鞭腿扫出,冯茂林毫无还手之力就坠向湖中,好在姓蒋的士族冲出,堪堪在栏杆附近接住好友身躯,才没有让冯茂林去春神湖冰冷刺骨的湖水里洗澡。
    赵铸很有恶人先告状的嫌疑,冷笑道:“这小娃凑上来满口脏话,拌嘴吵不过后,就对老子一顿拳打脚踢,老子要是他失散多年的亲生老子也就忍了。”
    冯茂林忙着呕血,根本没法子说话。抱住孩子的妖娆妇人怒道:“好大的本事,对一个孩子出手,你个王八蛋怎么不去当武林盟主给老娘看看?!”
    之所以忍着满腹恨意没有出手,不是她涵养出众,而是那青绿持笏女婢的出手太过凌厉,让人心生忌惮。
    赵铸手指拎住酒壶,轻轻旋转,哈哈笑道:“你想当我老娘?要不你去问问我爹,看他有没有这个胆子答应你。”
    那孩子看上去吓得不轻,低下头时,眼睛里闪过一抹阴鸷,哭哭啼啼道:“这混蛋胡说八道,说他昨晚跟娘亲盘肠大战八百回合,不分胜负,打了个平手,今晚上还要在床榻上再战。”
    三位妇人都同仇敌忾,死死盯住那浪荡不堪的登徒子。
    林红猿笑了笑,这孩子还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知道盘肠大战了,而且火上浇油的时机抓得天衣无缝,世子殿下哪里说了这些话,眼下情形,就算世子出口否认,谁信?
    赵铸斜瞥了一眼邓茂林的妻子,白眼道:“黑灯瞎火才跟这种姿色的娘们干那活儿,天一亮老子才醒悟吃了大亏,原本打赏几十两嫖资的心情也没了。”
    姓蒋的男子突然打了一个激灵,望向林红猿,对她手上所持有的象牙白笏,记忆犹新,嗓音颤抖问道:“姑娘可是出自咱们南疆龙宫?是采骊官还是御椟官?”
    林红猿讥笑道:“呦,碰到老乡了,既然知晓我来自龙宫,还不滚一边凉快去?”
    抱住孩子的丰腴妇人悲愤道:“龙宫的人就能在快雪山庄无法无天了?我这就下船找尉迟良辅说理去,我就不信庄主会偏袒你们龙宫!”
    赵铸伸出一只手掌,一脸地痞无赖笑道:“众位高风亮节的大侠女侠放宽心,老子不是龙宫中人,也不认识什么嵇六安啊程白霜啊林红猿啊。”
    姓蒋的差一点吐出血来。嵇六安是龙宫宫主,程白霜则是头号客卿,更是南疆一双手就数得出来的顶尖高手,林红猿一直有林小宫主的美誉,随便拎出一尊,都是高不可攀的大菩萨,蒋家烧香拜神都来不及,哪里有胆量去挑衅。这乖戾汉子口口声声说不认识,你他娘都不认识了还朗朗上口一大串。龙宫大人物出行,都会有捧笏女官开道,而且这女子说话乡音熟悉,这才让姓蒋的后知后觉,不得不出声提醒冯氏夫妇不要不自量力,丢了面子不说,还会害得他的家族被秋后算账,排挤打压得无法在南唐道上立足。谁不知道龙宫算是纳兰先生的宠爱丫鬟,万一传入天仙似的先生耳中,吐口唾沫,也就淹死了他们整个家族。
    赵铸指了指妇人怀中的孩子,“要去找尉迟良辅评理,没问题,这小娃娃留下,回头把尸体往尉迟良辅跟前一丢,你们肯定不占理也占理了。”
    徐凤年出声道:“差不多就行了。”
    船尾顿时寂静无声。
    赵铸老老实实喝酒,林红猿也不作声,冯茂林也识时务,权衡利弊后,选择当下哑巴吃黄连,挣脱开好友的搀扶,踉跄退回船舱,依循祖传功法,运转气机,吐故纳新。
    徐凤年问道:“赵铸,你当年怎么成了乞儿?我记得那时候几位龙子龙孙虽然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可好歹衣食无忧。”
    赵铸把空荡荡的酒壶抛入湖中,揉了揉脸颊,笑眯眯道:“一言难尽呐。反正如今我几个弟弟私下肯定都会想,当年我这个大哥怎么就没饿死在丹铜关。”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要一念起,既拗口又心酸。
    林红猿站在远处,如释重负,既然姓徐的跟世子殿下是旧识,关键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那是实打实的瓷实交情,不是什么虚与委蛇,那教不教姓徐的那招龙宫世代秘传的拓碑,就无关轻重,不用忧心以后被人抓住把柄。只是林红猿又有些悄然失落,看来这辈子都指望不上把姓徐的做成人髭了。
    徐凤年转头看着这个不在南疆好好作威作福的家伙,“你吃饱了撑着来给林红猿当扛舆仆役?”
    赵铸趴在栏杆上,懒洋洋道:“我没怎么在江湖上厮混过,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至于给林红猿打杂,就当学你的怜香惜玉了。我总不能大大咧咧四处招摇,说老子是赵铸,江湖好汉们,有本事你们来杀我啊来杀我啊。”
    徐凤年会心一笑,“这个我深有体会。”
    赵铸轻声道:“本来还想偷偷摸摸去一趟北凉的,想着去姑姑坟上,怎么都要上三炷香,我爹也答应了的,说捎上他那一份。不过看来是去不成了,你也知道西楚复国在即,我爹临时打算让我领着八千精骑北上趁火打劫。你要是再晚来两天,咱们就要擦肩而过。”
    徐凤年自嘲道:“又要不太平了。我就不懂为什么曹长卿要复国。”
    赵铸举目远望,淡然道:“不奇怪啊,就像世人也都不懂咱们赵家如此刁难你们徐家,为什么徐叔叔还是不愿叛出离阳,直接投奔了北莽。”
    徐凤年笑道:“且不说投降北莽,三十万铁骑能带去几成人马,但是做人还是要有些底线的。”
    赵铸转身斜靠栏杆,问道:“小年,你知道我最佩服徐叔叔哪一点吗?”
    徐凤年把才喝了小半的酒壶递给赵铸,赵铸仰头灌了一大口,又丢给林红猿。
    徐凤年说道:“是他没有划江而治?”
    赵铸重重嗯了一声,感慨道:“我独自掌兵以后,经常跟纳兰先生推演战局,每次我都作为徐叔叔一方,采取划江称帝,无一例外皆是一败涂地收场,起先以为是我的计算不够缜密,可即便是去年,还是输。我才承认徐叔叔的铁骑不论如何战力甲天下,可输就输在那到底还只是一支孤军,孤士子,孤民心,孤正统。一旦称帝,还会孤军心,不称帝,寒了不少将士心,一旦称帝,一开始还不显眼,只要没了势如破竹的士气,很快就会颓势毕露,墙倒众人推,根本不用奢望去东山再起。纳兰先生曾经说过,一介草民想要坐上龙椅,只有等寒族真正习惯了掌权,因此少说也得再有三四百年的火候。徐叔叔生不逢时啊,否则现在我就是跟太子殿下聊天说话了。”
    徐凤年陷入沉思。
    赵铸冷不丁笑问道:“小年,你怎么成了没火气的泥菩萨了?北凉那地儿太冷的缘故?”
    徐凤年平静道:“当年徐骁拉起一支人马出辽东,没银子肯定不行,就去跟很多人借了银子,很多人觉得这钱借不得,肯定要打水漂,干脆闭门谢客,就只有冯家跟其余两家当时脸皮比较薄,熬不过徐骁的死缠烂打,加在一起施舍了六十几两银子。虽然徐骁成名以后,偷偷还了他们几次不小的人情,可仍然总是跟我念叨当初那几十两,说是比以后到手的什么黄金万两都还来得重。如果不是那点可怜的碎银,他当时差点就没有决心离开辽东。”
    赵铸点了点头,感叹道:“懂了。”
    第094章 武当桃符
    江南多丘陵,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余家村不到百户,一栋栋简陋黄泥房子都建在山腰上,背后是山,面对还是山,河流在山脚潺潺流过,余家村又被夹在两个村庄之间,余家村一直不出人才,举人秀才老爷都没出过一个,更别提威风八面的官老爷了,一直被其余两个村子欺负得厉害,每逢夏季稻田抢水,少不了受气,只敢三更半夜去偷偷刨开邻村村人用作截水的小坝头,灌入自家田地。这边有舞竹马的乡俗,余家村寒酸到骑竹马讨钱的都不乐意进入村子,每次村子里孩子都只能眼巴巴跟在后头,冒着被欺负的风险去邻村看热闹。余家村少有不姓余的,因为汉子娶媳妇,只能在自己村子里寻觅,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像隔壁两个村子,每年都外地人媳妇风风光光嫁入。天生痴呆的三伢子的爹娘就都姓余,一对亲家分别在村头村尾,不过端碗饭边吃边走,都吃不了半碗也就串到了门,三伢子长得秀气,用土话说就是投胎的时候喝多了迷魂汤,这辈子没能开窍。他爹娘带孩子去几十里外远近闻名的神婆招魂,也没能把魂从阎王爷那里求回来。
    不过哪个村子没一两个惹人笑话的傻子,孩子他爹娘也早都认命了,好歹是个带把的,以后多花些钱,随便找个女子娶回家,再不济也能继承香火。不过余家村这段时日都在啧啧惊奇,三伢子不知怎么的就开窍了,以前见人就只知道笑,流哈喇子不停,如今竟然干干净净,还知道辈分不差跟村里长辈问好。隔壁相对富裕殷实的宋村才有一间茅舍村塾,不属族塾宗学,所以对外姓子弟都愿收下。本名余福的三伢子就跑去蹲在窗外听先生授课,每天回村子就在地上鬼画符,后来村人才知道那确实是书上的字,那位不知有没有功名在身的塾师二十年前在村子里落脚,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所授课业也不过是“三百千”这启蒙三板斧,并不稀奇,从未有惊人之语,应该只是个粗通文墨的腐儒,何况外乡口音浓重,让入学稚童很不习惯。花甲之年的塾师不知怎么对三伢子上了心,不光是故意在窗外放了一张小板凳,在闲暇时还有意无意传授这孩子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诸多儒生入门礼仪,既然没有去跟余福爹娘索取贽见礼金,也就更没有让孩子行叩拜入学礼。
    宋村村头有一株大腹空空仍是翠意森森的老槐,老槐傍石临水不知几百年。反正宋家谱牒上溯四百年,宋氏这一脉老祖宗仍是不如老槐年长。一名背负桃木剑和棉布行囊的年轻道士走在弯曲泥路上,站在老槐树下一眼望去,豁然开朗,三座村庄连绵而去。冬日小溪水势颓然,许多处水落石出,有乡野罕见俊雅气质的道人沿着众人常年踩踏出来的小径蹲在溪边,掬起一捧沁凉溪水,轻轻洗了把脸,耳中有鸡鸣犬吠,满脸笑意,站起身,岸上蹲着几个年龄不同的村童,胆子大一些的,问他是不是可以捉妖驱鬼的神仙,袍子素净的道士笑意温醇,摇了摇头,失落的孩子们顿时鸟兽散。道士步入村庄,屋前有许多老人拎着内嵌铁皮装有炭火的取暖竹笼,懒洋洋坐在树墩子上晒着太阳,遇上不易见到的道士,眼中都有些质朴的好奇和敬意,又不知如何寒暄才算礼数,生怕惹来道士心生不快,就都只是笑脸相向。眼神清澈的年轻道人本就生得面善,也没有如何刻意还礼,在村子里走走停停,一直循着琅琅读书声走到村塾前,看到那个坐在窗下小板凳上摇头晃脑的余福,背影瘦小,浑然忘我。年轻道人驻足不前,收敛视线,悄悄振衣拂尘,这才走上前去,站在余福身边,一起听那数声。塾中老学究定下读书段落后,并没有正襟危坐,而是站在余福另一侧窗口,一手负后一手拿书,时不时点点头。孩子们背诵完书,年迈塾师正要开口,不经意间看到窗外的道士,一脸讶异,快步走出简陋茅屋,年轻道士作揖道:“小道李玉斧,曾在武当山修行。”
    受了一揖的塾师受宠若惊道:“原来是武当山上修道的真人,在下许亮,愧为人师,有误人子弟之嫌。授业解惑若有不当之处,还望真人不吝指教。”
    年轻道士摇了摇头,微笑道:“许先生言重了。小道这次游历四方,回山之前斗胆寻觅一桩机缘,以后可能还会有不少叨扰。”
    在稚童面前一直刻板严厉的许亮哈哈笑道:“真人客气了,客气了啊。”
    当今朝廷崇道尊黄老几乎就没有一个止境,只要不是那些披件道袍成心坑骗愚夫愚妇钱财的野游道士,朝野上下都对记录在册名副其实的道人十分尊敬,天下道观林立,又以龙虎山和武当山两座仙山执牛耳,在乡野村夫眼里,只要是这两个洞天福地走出来的道士,不论年龄,就当得真人二字。如果不是这个自称李玉斧的道士太过年轻,肚里确有一些墨水的许亮都要毕恭毕敬尊称一声仙人了。至于什么祖庭之争,以及仙人飞升,这些村子哪里顾得上,就算听说也只能咋舌。眉清目秀的余福从板凳上站起后,也没有离去,就在一旁安静聆听。许亮看了一眼这个他以为有灵气的孩子,半真半假笑道:“真人既然是寻机缘来了,赶巧儿瞧一瞧这孩子,姓余名福,姓与名都普通,可叠在一起,就不俗气了。余福余福,余生积福,多好的名儿。许某年轻时也学过一些皮毛的面相,只觉得虽然谈不上如何富贵,可就是打心眼觉着喜气,李真人,要不你开一开天眼?”
    李玉斧蹲下身,凝视那个不怯生对自己对视的余福,轻声道:“小道也不敢妄言。”
    没能听到溢美之词的老人有些遗憾,不过历经风雨,也知道很多福缘强求不得,否则他也不会甘于寂寥,在这个村子当穷酸塾师。
    然后余家村莫名其妙就住下了一个姓李的道士,他也没有跟村民借宿,山上多青竹,花了半旬时光搭建起了一栋竹屋,得闲时就编织竹筐竹篮,分发给村里百姓。若是有村人送来自酿米酒或是饭食,他便还上一大筐冬笋。还不厌其烦地帮许多孩子劈竹做笛,教他们吹笛。村民有一些红白喜事,都愿意找他帮忙搭把手,如果有人惹上了小灾小病,这个年轻道士也都会主动去深山采药,甚至像个郎中,帮人望闻问切,默默疏导经脉。久而久之,不光是附近几个村子,方圆百里,都知道了余家村祖坟冒青烟,竟然能让一位年轻的神仙留在后山结茅修道。许亮得闲时就去竹楼跟李真人讨教修道之法,余福也常去。爆竹声中辞旧岁,去把新桃换旧符。一直在村子里抬不起头的余福爹娘觉得极有面子,因为李真人竹门所悬那幅春联,是他们家小子写的,自打李真人来了以后,又跟余福亲近,余福爹娘在村子里说话嗓音都大了几分。村子几个生得还算俊俏的少女,每次在村里青石板小路上偶遇年轻道人,都会眉眼弯弯,垂首含羞慢慢走,擦肩而过,又会悄悄回首。一些个已为人妇的女子,就断然不会如此含蓄,跟俊雅年轻人一起在溪畔青石捣衣时,言语无忌,每当她们看到那身穿道袍年轻道士面红耳赤,妇人都会相视大笑,暗道一句真是脸皮薄的俊哥儿,以后若是他还了俗,谁家女子能嫁给他,那可就是天大福气喽。
    一转眼就是冬雪消融,蓦然春暖花开,杨柳吐嫩黄,青鲤来时溪声碎碎念。
    每日清晨时分,旭日东升,爬上山头,早起农作的村民都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一幕,在李真人带领下,一帮孩子有模有样在竹楼前一起打拳,说是练拳,其实也就是在那儿画圆,不过远远看着真是好看。
    日复一日,春去夏来,李真人除了相貌太过雅意,其余方面都已经跟村夫无异,采药卖药所得都给了村里几位年迈孤寡,只要村子里有忙碌不及的农活,让孩子小跑几步去知会一声,他肯定会出现。先前谷雨之后有插秧,几乎每日都能在不同田间看到他弯腰的身形,竟是无师自通,插秧娴熟。约莫是受到他的感染,往年经常要为抢水一事大动干戈的三个村子,如今也和颜悦色许多,多了几分将心比心,少人许多仗势欺人。塾师许亮熏醉后总跟村人长辈唠叨别因为那些农活,耽搁了真人的修行,起先村人都有些忐忑,后来见李真人还是那个有求必应的李真人,也就心安。期间有人说亲眼看到有虎下山,李真人往那里一站,那头山中之王就乖乖掉头奔回深山老林了,见识浅陋的村人愈发觉得是假若世上真有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夏秋之际的黄昏,山上暑气转淡,余福和塾师许亮都在竹楼前坐着乘凉,李玉斧坐在小凳上十指如飞编织一只竹篮。
    跟李真人已经很熟悉的孩子托着腮帮蹲在旁边,问道:“武当山很高吗?”
    李玉斧停下编篮的动作,柔声道道:“年纪小时,要走很久,可能觉得会高。长大以后就觉得不高了。”
    孩子笑问道:“那武当山也会下雪吗?”
    李玉斧抬起头望向对面高山,抿了抿嘴唇,然后点头笑道:“当然,我师父的师父,曾经背着我的小师叔上山时,就下了好大的一场雪。我记得小师叔跟我说过,第二天他被喊起床,站在小莲花峰上看去,就像一个个大馒头,让人嘴馋。”
    余福又问道:“那我可以去武当看一看吗?”
    李玉斧这一次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许亮不是那迂腐蠢人,慈祥看了一眼余福,摸了摸他的脑袋,转头望向武当李玉斧,轻声道:“既然有缘,怎么不带入道门,这对余福一家子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啊。”
    李玉斧眼神坚定道:“我辈修道证长生,不悖人伦,不违情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老人感慨道:“既然真人都说了游必有方,那就是说远游并非不可,只要这孩子爹娘安顿好,没有后顾之忧,就已经是尽了孝道。”
    李玉斧温暖笑道:“再等等,无妨的。”
    许亮犹豫了一下,沉声问道:“李真人,有一事许某不知当问不当问?”
    李玉斧点头道:“先生请说。”
    许亮一咬牙,说道:“我趁着年关赶集,自作主张去城里问过了武当山的境况,听说当代掌教大真人姓李。”
    住在此地,确是开门便可见山。李玉斧平静道:“正是小道。”
    许亮如遭雷击,猛然站起身,嘴唇颤抖,不知所措。
    李玉斧笑着放下编织一半的篮子,站起身把老塾师拉回竹椅子,然后继续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