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9节
    一路无话,一行人紧赶慢赶,抄小路到衙门,刚好到下晌申时末。
    冬日里,天黑的早,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县里两年没出过凶杀案,县令一直很有成就感,所以在正月十五发生此恶劣事件,他很是恼怒。
    已到了下衙的时辰,为了照顾张家一行人,县令特地把审案的时间延后。
    莫颜对县令这种严谨的精神表示钦佩,不然的话,谁愿意等到天黑,反正人都已经死了,拖到明日审案,也是一样。
    衙门口,零零散散地站着几个看热闹的百姓,众人都是吃了晚饭出来消食的。
    傍晚时分,起了冷风,狂风大作,吹得树枝呼呼作响,百姓们缩着脑袋,在原地不停地跺脚,见一行人来了,立刻精神不少。
    一日之内无法定案,张家人也回不去,莫颜把人送到衙门口,和万俟玉翎二人一起到街边上找客栈。
    百姓们还没在新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街道上开张的铺子不太多,有些远道而来的掌柜还在路上。
    莫颜问了几家客栈,家家爆满,最后只能找了一处比较偏远的地方,一共就几个院子,像是民宅改建而成。
    “掌柜还是很有做生意的头脑,这种靠着街边的屋子都能建造成客栈。”
    莫颜不太习惯和张大丫睡在一个房间,所以这次她和万俟玉翎单独要了两间房,其余几间,给张家四口人和来作证的村人。
    每间房的大小都差不多,床,柜子,桌椅板凳,纱帐,厚实的棉门帘等等。
    他们所在的客房在最后一进院落,大堂和厨房都在第一进,而每进院落只有一个茶水间,有个婆子负责热水。
    “这种民居改造的客栈,并不安全。”
    一共五进的院落,分散在一个院子中,伙计少得可怜,单身的女子肯定不能选择这样客栈,不然夜里很容易有危险。客栈人杂,谁知道会遇见什么人。
    “适合喜欢清静的人居住。”
    每一进院落都有一个小花园,冬日里,没有多少应季的植物,平添了萧瑟之感。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莫颜按照记忆,先去了徐家,她提着灯笼,在门口的雪地里照了照,天黑,看不太清楚,但是似乎有人打扫过,根本无法辨别是否是第一现场。
    徐家院子内一片漆黑,想来是一同到衙门听审了。
    没有得到任何线索,莫颜有些失望,和万俟玉翎一起又再次赶到衙门口。
    有村人里作证,官差根据脚程估算时间,凶手不可能是张大丫,张家人松了一口气,正要离开,却被徐家老婆子缠上。
    徐老婆子本想一心污蔑张大丫买凶,县令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她的私心!
    “徐财娘,这里是公堂,每一句话都需要证据,你若拿不出证据,就是诬告!”
    县令也姓张,刚过了而立之年,面容严肃刻板,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不像个草菅人命的狗官,审案严谨,有理有据,话语间让人信服。
    “大人,是老婆子猪油蒙了心啊!”
    徐家老婆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用皱巴巴地手帕不停地抹着眼角。
    “张大丫是我们徐家的儿媳,因和我儿闹了别扭,就回了娘家,我恨她自私薄凉,所以才这么说的,并无证据,请大人原谅则个。”
    在场的人听着心酸,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谁能承受得住?行为有些反常,也可以理解。
    徐家的老婆子很会煽情,把众人的不屑变成了对她的同情。
    “大人明鉴,小妇人已经和徐财和离。”
    张大丫和徐老婆子相处五年多,最是知道徐老婆子的为人,贪财,势力,会做戏,嘴甜心苦,这不,在公堂上都能满嘴跑火车。
    “和离?”
    大年三十,张大丫没在夫家过年而回娘家来,村里人就有了猜测,毕竟张大丫无子在那摆着,村人猜测可能是被撵回来的,谁也没想到已经和离了。
    “是啊,就在过年之前的几天。”
    张大丫并不隐瞒,因为此案关系到她的切身利益,必须和徐家划清界限,不然以后哪里有安宁的日子。
    “大丫啊!阿财已经不在了,难道你还记恨他动手打了你?”
    徐老婆子掩面而泣,说得悲悲切切。
    这个时候女人没地位,被男子打算是正常现象,过日子的夫妻,柴米油盐酱醋茶,下嘴唇还有碰下嘴唇的时候,床头吵架床尾和,小两口没解不开的疙瘩。
    “徐婆子,您要关心的不是我吧,而是怎么找到杀死您儿子的凶手。”
    张大丫说得很是客气,和离书都在,这就是证据,误导百姓们的思维也没有用。
    “那可是你相公,你怎么就没一点难过呢,老婆子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徐婆子暗示几句,见张大丫油盐不进,很是恼怒。按照计划,她准备把张大丫哄回来,然后慢慢打听银子的下落。
    “是啊,最毒妇人心。”
    门外的百姓们指指点点,从凶案转移到了张大丫身上,一日夫妻百日恩,男人死了,还能这么淡定,好像和自己没关系似得!
    “徐老婆子,我敬你是长辈,可也别想往我张大丫身上泼脏水!”
    开始徐婆子的表演,张大丫没放在心里去,见徐婆子越说越离谱,舆论一边倒,她就忍不住了。
    “我自从嫁到徐家,每日天不亮就起身……”
    喂鸡,喂猪,洗衣,做饭,缝补,伺候一大家子,闲暇时间还要绣花打络子贴补家用,每次到集市上换了银钱,徐婆子马上第一时间出现,理由是没分家,钱财归入公中。
    在徐家五年,没有一个铜板,后来因为无子,任由徐家人打骂和侮辱,张大丫过的根本不是人的日子。
    现在和离了,徐财已经死了,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至于凶手是谁,她一点不关心。
    “天啊,当婆婆的怎么能这么磋磨儿媳!”
    “我是徐家的邻居,张大丫说的是真的,徐财和寡妇有染,这不,寡妇大了肚子,这才接进家门的!”
    徐家邻居不遗余力地宣扬,百姓们立刻对徐家的印象下降到冰点,徐财搞上小寡妇,可见不是什么好鸟。
    “张大丫,可有和离的证据?”
    张县令摸了摸胡子,用手一拍堂木,震得胡搅蛮缠的徐老婆子一缩脖子,不敢言语。
    “大人,在这里。”
    张大丫在袖兜里掏出和离书,徐老婆子眼疾手快,就要上前去抢,只要抢到吞到嘴里,这所谓证据就没了,谁敢说张大丫不是她的儿媳!
    一旁的官差收了莫颜几斤肉,对张家人很有好感,快步上前,拦在徐老婆子身前,抢过了和离文书,呈上。
    “恩,有双方的手印。仵作,拿去对比一下。”
    有手印,也不能证明是徐财的,和离文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从此以后,两家井水不犯河水,恩断义绝。
    片刻之后,仵作点头,手印的确是徐财的没错,和离书生效。
    “大人啊,您要明鉴啊,这和离书是张大丫的弟弟虎子逼得我儿按的手印!”
    徐老婆子一听,立刻大呼小叫,在公堂上打滚撒泼,无下限,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张大丫的弟弟虎子只有十一岁吧,就有这等本事了?”
    张县令挑了挑眉毛,对徐老婆子厌烦,自己儿子都被人杀了,完全抓不住重点,还在纠结儿媳到底有没有和离。
    “徐财娘,这里是公堂,不是你家后院!”
    张县令紧皱眉头,忍无可忍,原本是想问清楚双方和离的具体细节,被徐老婆子这么撒泼打滚弄得毫无兴致,心中对张大丫颇为同情,直接断定,“和离生效,张家和徐家没有一点关系!”
    “大人,既然如此,咱们可以回去了吧。”
    该说的,也说清楚了,从时间上看,张大丫有不在场证明,凶手绝对不可能是张大丫,也不会是老张家的人。
    “张大丫,虽然你与徐财和离,但是和本案还有那么一点牵连。”
    张县令让张家人稍安勿躁,清了清嗓子,“徐财娘,徐财在正月十五以前,可有什么反常举动?”
    “大人,赶上过年,天又冷,我大哥根本没出门。”
    徐家老二抢先回答,他苦着一张脸。
    徐家就兄弟二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过活,说不上感情好,但是有兄弟也好有个帮衬,现在徐财被杀,以后就他一人给爹娘养老送终,这负担多大啊!
    “过年之前,和离之前呢?”
    公堂上,县令正在按照程序审问,小寡妇小翠因为有身孕,靠着墙壁站着,惊疑不定。
    徐财就这么死了,也是好事,这样肚子里的孩子赖上徐财,谁也说不出什么,但是她又成了寡妇,恐是更难嫁人了!
    寡妇小翠一向风流,平日和男子欢好很小心,避开容易受孕的几天,谁知道怎么竟然怀上了!
    “马小翠,你可是和徐财无媒苟合?”
    县令的话一针见血,戳得寡妇小翠鲜血淋漓,她瑟缩着,扑通跪在地上。
    听说无媒苟合要打板子流放,她当然不能承认,反正徐财死了,死无对证,不如一切推在徐财身上。
    “大人,是徐财强了民妇啊,小妇人本想了断余生,谁料竟然怀有身孕。”
    寡妇做戏有一套,表现出自己是个贞洁烈女,为了腹中的胎儿忍辱负重,还表明自己从没想和张大丫抢过位置。
    人要是无耻起来,也够让人汗颜的,张大丫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平静下来,强迫自己站得笔直,否则一定被这贱人气得哆嗦。
    关于无媒苟合,掰扯不清楚,张县令开始从徐财身边之人查起,不是为了钱财,就是寻仇。
    莫颜站在门外听审,虽知晓这是必要程序,还是很为一家人着急,已经快到亥时,周围的百姓们回家睡觉去了,只留下几个徐家的邻居,还在饶有兴致的旁听。
    北风呼啸,吹得人面皮生疼,又是一个寒夜。
    莫颜把双手放在嘴边,呵了一口热气,搓了搓手,捂在自己被冻得冰凉的面颊上,内心焦急。
    张家嫌疑已经被洗清,不如明日再审,从寡妇小翠身上查起,必然有收获。
    “是不是累了?”
    万俟玉翎对审案并不关心,纯属是为了陪着莫颜。他伸出双手,把莫颜的小手包裹在手心中,站在她身后,用宽宽的肩膀帮助她抵御冷风的侵袭。
    “恩,从村里到县里,一刻没停的在奔波。”
    不仅累,而且饿,莫颜揉揉肚子,瘪了瘪嘴,希望张县令能快一些。
    又等了一会儿,张大丫从门口出来,徐家老婆子正要抓着张大丫撒泼,被官差拦住。
    一家人,谁也没理会徐家人,莫颜直言不能让村中人走夜路回村,已经订好客栈。
    客栈离衙门口不太近,走路约莫小半个时辰。
    很多村里人都是第一次到公堂上,比较兴奋,边走边议论县令大老爷的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