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6章
    报纸不同,可以捕风捉影,虚构也不成问题。
    子受以前只是派人散布流言,效果实在不够明显,而且容易被发现,被群臣问一句“陛下何故谋反”就尴尬了。
    除此之外,还能顺便防一手印刷术。
    虽然弄出造纸术的箕子已经被扔去孤竹国边上杳无人烟的朝鲜种人参,但子受总有种不安的感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了纸,印刷术如果有个大致思路很快就能造出来。
    弄出报纸可以有效防范被印刷术背刺。
    没有印刷术,报纸就用手抄,在贵族诸侯中流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舆论方向;有了印刷术,那就扩大报纸印刷规模,被人熟悉之后,在上面登载内容可以传遍天下,引导民间舆论。
    怎么都不亏。
    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各种小报乱发,天下必然更加混乱。
    规范引导言论?怎么可能!当然是瞎几把乱传!
    自由就要自由到底,议论朝政议论皇帝,捕风捉影搞大新闻,那必须大力支持啊!
    “李靖剑斩诸侯子?”
    “西伯侯酿蛇胆酒?”
    “奴隶入伍为军官?”
    “羊车望幸?”
    “招蜂引蝶?”
    “风流箭?”
    一片哗啦哗啦翻折报纸的声音,满朝文武百官一个个内心充满了不解。
    不仅有今日里发生的新鲜事,还有宫闱秘闻?
    这特么……
    纣王一点不避讳?
    子受笑眯眯道:“这份朝歌日报是朕亲自编写,由数十名寺人誊抄,诸位爱卿下朝后可带回去慢慢观看。”
    商容表情有些复杂:“陛下,这报纸内容包罗万象,即使坐在家中,也能掌尽天下事,便是休沐,也不会耽搁事……”
    对啊,休沐!
    听到商容真么说,群臣很快就想到了纣王编写报纸的用意。
    文武百官天天上朝,除了需要处理朝政外,也是为了搜罗消息,要通过朝廷这个中枢,掌握天下变化,进而根据时局来理政。
    有了报纸,就能趁休沐时了解消息,正儿八经理政的时间大大缩短。
    费仲道:“臣建议制定一道律法加以约束,民间不可私自编写报纸,以免被心怀不轨者利用。”
    尤浑附和着:“费大夫说的是。”
    “费大夫所说有理,臣等附议!”
    一大票人都觉得费仲的提议不错,你个贼眉鼠眼的今天当起忠臣了。
    子受颔首:“诸卿的意思,朕知道了,然天下之患,唯有巫祝之说,余者不过是理念不一而已,大可说得,诸位言重了。”
    巫祝之说?
    文武百官嘴角抽抽了几下。
    巫祝在朝歌不受人待见,主要是因为自武乙之后多代商王的努力。
    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彻底禁绝巫祝,甚至从未提出相关律法。
    原因无他,势力太大。
    像朝歌都有曾秉那样暗地推崇巫祝的大臣,还纳巫女为妾,朝歌辐射范围之外,就更多了。
    许多大臣对此表示担忧。
    “巫祝皆是蛇鼠之辈,在各地散布鬼神理论,胡言乱语祸乱我大商,诸卿看看那些巫祝,人牲人祀哪个不是他们提出来的?曹州治水当初为何会遇到困难?巫祝只会造成民心混乱,于国于民无益,定当禁绝。”
    “今日朕欲焚烧霍乱天下之书册,焚烧巫祝传承之书册,从此以后,绝巫祝之说,只有这样,我大商才会江山稳固,传承万代!”
    子受并没有在开玩笑。
    报纸虽好,也不过是个方便引导舆论的媒介,在昏庸值的收益方面,并不高,它的功用是传播自己的昏庸事迹。
    像焚书这种为人唾弃的破事,才是他真正要干的事情。
    第300章 安抚
    焚烧霍乱天下之书册……
    焚烧巫祝传承之书册……
    这几句话直接把一些胆小的臣子吓得打了个摆子。
    饶是以商容等三朝老臣的阅历,也不好受。
    谁不知道巫祝的影响力?
    真要真么干,估计得被骂到死都不止。
    群臣纷纷上谏,纣王作为主导者肯定挨骂,他们这些臣子不劝谏,同样讨不到好。
    “够了。”子受一巴掌拍碎桌案,瓜果零食滚了一地。
    目光扫过整个大殿,许多人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
    “不焚书,则巫祝一道仍会蛊惑百姓,祸乱朝纲,唯有断绝传承,国家社稷方才有安宁之日!”
    子受说得冠冕堂皇。
    焚书说说就行,朝臣有知情权没有行政权。
    他都已经偷偷摸摸让玄鸟卫搜集巫祝相关书册了,还怕谁中途掐了不成?
    找个地方把书册一放,火一点就完事,不用经过任何人同意。
    特意在朝臣面前提起,也不过是为了扩大影响与传播速度。
    群臣心中惶惶,巫祝代表神权,掌握着君权的纣王敌视巫祝,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现象。
    只不过纣王的做法有点儿太激进了,之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后有了囊血射天,盈土鞭地,还有神权人授,弄出了个孟姜女。
    这样循序渐进,不让巫祝再度发声,还可以接受,凡事都要一步步来。
    怎么突然就一步跨越到焚书了?
    焚烧巫祝传承下来的书册,这就和挖人祖坟差不多,这事儿谁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