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节
    他们先去了东洋。在那儿,我爹便定居了下来。可是许二叔却不习惯东洋的生活,不久,他便带着许家商船回了大明,打算做更远途的南洋贸易。
    自此之后,我们李家和许家的商船便全都开始装配起了火炮,而且还组织起了自己的护商队。
    慢慢的,我们的力量便发展成了东南海上的两股最大的势力,连现在的西洋人,也不敢轻易向我们动手了。
    由于我们李许两家贩运的多数都是私货,在朝廷里,很多人便称我们为海盗。可是,我们其实从来都没有做过抢夺其他商船的事情。对沿海的商民,我们更是秋毫无范。有时遇到年景不好,我们李家还要利用设在各地的商铺,进行施粥。
    十三年前,吕宋岛上的那一场屠杀,我们漳州人死的最多。这其中,也有我的母亲。
    当时,我母亲去了外婆家。我外婆家又不在马尼拉港。我爹一得到西洋人准备要向我们动手的消息,便马上派人去找我娘。可是,到底还是晚了。最终,我娘与那个找人的家仆都没能逃出来。”
    说到这儿,李莹的声音哽咽了。她的情绪稍稍有些激动,眼里露出了晶莹的泪光。
    “我曾经对着马祖发誓,此生一定要杀光吕宋岛上全部的西洋人,为我娘报仇。”
    俞仁向李莹靠近了些,伸手将她轻轻搂在怀里。他感觉她的身体在轻轻的颤抖着。显然,那一场大屠杀,对于李莹心灵的影响极为重大,虽然当时她才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
    “放心,西洋人敢做出这样人神共愤的事,上天也不会放过他们的。”俞仁安慰她道。
    “可是,西洋人的船那么坚固,他们在吕宋又经营了四十多年。你说,我的这个仇能报的了吗?”李莹对打败西洋人显然不太有自信。
    “放心吧!只要我们努力,这个仇,早晚有一天会报的。”俞仁轻轻拍着李莹的肩头,安慰道。
    “你回国,便是要准备扩大力量去向吕宋的西洋人报仇的吗?”
    李莹点点头。
    “前些年,我们家一直都在东洋。五年前,我十五岁时,我爹才允许我带了一批战船和商船回到老家漳州。我爹说他年龄大了,他不再想报仇的事了,只想太太平平的度过余生。
    可是,我不行,这个仇无一刻不记在我的心头。为了报仇,我从小便在海船上混,到十五岁时,我爹已经把我们家大多数的生意都交给了我来打理。在我十五岁生日那天,我突然向爹提出,要带一批人回老家发展。
    我爹当时许久没有说话,他看出了我的心思,却没有反对。
    就这样,我带走了李家当时在东洋大半的力量,四十七条商船、十五条战船。我带着这些船,先是到了漳州,我们仍以海运为主。可是暗中,我却招了不少当年在吕宋被杀同乡的后人。由此,我开始组织起一支复报的队伍。
    我本打算直接在福建发展,然后带队杀到吕宋。
    可是,后来我遇上了曲先生。
    曲先生原本是位落地的秀才。后来他也学别人跟船到南洋贩货。他曾多次到过吕宋。
    可是,曲先生的运气不太好,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到我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连回老家的船钱也付不起了。我见他谈吐不俗,又是我们漳州老乡,于是便让他搭我们李家的船出洋贬货,还免了他的船费。
    后来,曲先生自愿加入了我们李家的商队。他在知道了我要找吕宋的西洋人报仇后,便主动的找到了我。他说他曾多次到过吕宋,那儿的西洋人的势力十分强大,他们的铁甲船,船体大,火炮也比我们的利害许多。
    要想打败他们,凭我们现在的实力,那还差的太远。于是,他向我献计,让我与许家联合,把东南沿海的大小的海盗们都收归旗下,然后独占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
    如此一来,便可以得到巨额的收益。有了钱,那船也就不在话下了。我于是听从了曲先生的建议,开始专心经营东南半壁的海上贸易。直到今天。”
    俞仁听了李玉,不,应该是李莹的讲述,这才对他们李家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但他同时也有一个困惑。
    “那,像你们家这样在东南沿海大张其鼓的扩张势力,朝廷就不管吗?”
    李莹轻轻一笑。“朝廷?朝廷上面的高官们根本不会知道我们李家的事情。因为我们从来也不在国内做触犯大明律的事。我们虽然在东南沿海的很多州府都设有商铺,可是我们商铺里的人都是正经的生意人,也按规定向朝廷交商税。
    至于卫所的总兵们,我们也都每年有孝敬的银子。他们本就是有钱万事足的主,只要我们不给他们惹事,他们才懒的管我们呢!何况还有银子拿。”
    第六十八章 飞登敌岛
    俞仁这才明白,为什么李家在东南沿海的势力发展的如此强大,朝廷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两人正聊着,莺儿突然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李莹一见莺儿来了,赶紧从俞仁的怀里挣脱出来。
    莺儿一出现,马上在她的身后又出现了另一个人——江九郎。
    俞仁明白了,莺儿其实刚才是去给他们放哨去了。
    江九郎走过来,向李莹汇报他对于今晚攻打陈钱岛的准备情况。可是他在汇报的时候,眼睛却一直盯着俞仁。俞仁能够感觉到他眼中的那股仇恨。俞仁在心中暗暗警惕,看来自己以后要小心此人了。
    江九郎还没汇报完。那边,曲先生也已带着刘强和五十名攻岛的先锋队到了。
    在进行了一些最后的准备后,李莹决定,让俞仁随刘强一起攻岛。其实李莹本不想让俞仁为他们李家去冒这个险。可是俞仁却认为,这个计划中的热气球他最熟悉,如果自己不去,万一出现些异常状况,便没有人会处理,将会影响到全局的战况。
    由于李莹担心俞仁的安全,江九郎提出了一个建议:派他们大衢山上功夫最好的头目石廷柱作为俞仁的贴身保镖,专门保护俞仁。
    当晚,众人早早乘船赶到陈钱岛附近,刘强作为这次攻岛强登的头领,带了两艘商船,绕到陈钱岛的东北面。他们与负责后续攻岛的江九郎约定,只要他们一抢占西南面的炮台,便马上发射三支烟花作为信号。
    江九郎看到烟花便马上带着他的九艘战船从西南面发动总攻。
    本来,李莹是准备亲自带九艘战船接应的。可是,江九郎却极力反对,说她身为主帅,不该轻易涉险。这样,这项重任便落到了江九郎的身上。
    今晚的夜空飘着朵朵浮云,月亮也只露出一个芽,倒很利于俞仁他们偷袭登岛。虽然早已做过了多次的演习,大家仍然十分的小心。他们都知道,这一战关系重大。如果他们这一次登岛失败,钟老三必然会严加防范,他们将很难再有第二次的机会。
    眼见着月儿已过中天,到了他们预定登岛的时间。刘强悄悄抽着腰间的佩刀,向众人下达了行动命令。
    于是,四名水手当先放下两条独木舟。俞仁带着三名先锋下了独木舟,热气球也被他们带在小舟上。
    四名水手轻抬木浆,向黑暗中的陈钱岛划去。划过了大约四五里水程,俞仁所乘的独木舟触到了水下暗礁,舟身轻轻一震,停了下来。
    大家早有准备,并不吃惊。俞仁看了看距离,估计只有不到两里远了。他于是示意水手把独木舟就停在这儿,然后向后面的那条独木舟示意靠过来。
    可是后面的独木舟却总是碰到暗礁。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钟,两条独木舟这才靠到了一起。于是,大家按着事先的计划,点起了热气球。俞仁等热气球开始浮出舟面,赶紧跨进竹篮里,顺手又在火盆里添了一锹煤。
    今晚的风向倒是正好合适,刮的是东北风。这一点,俞仁也是经过仔细观察的。虽然他的这个热气球在设计时便考虑到了掌控方向的问题,做了几个可以调整方向的小装置。但是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俞仁不敢马虎。
    俞仁的热气球在夜风下,果然按着他预先设计的一样,正慢慢的向前方黑暗中的陈钱岛漂过去。气球也越升越高。俞仁敢紧打开少许漏气孔,把气球尽量控制在低空。因为他担心气球飞的太高,上面的火光被岛上的海盗们发现,使自己的这次偷袭失败。
    可是,俞仁必竟是第一次在海上控制热气球,前面在大衢山时,由于俞仁担心这个热气球的布纸结合的顶罩,用多了会坏,并没有再进行试验。他这一漏气,热气球很快便向下降去。眼见着便要触到海面,俞仁大吃了一惊。这儿的海水里可是养着无数的毒蛇的,自己的这个竹篮为了尽量轻,设计的也是镂空的。要是让竹篮沉到水里,只怕自己马上便会被水里的毒蛇咬死。
    情急之下,俞仁一把抽出随身带的长剑,将剑插向隐约露出水面的一块暗礁。长剑发出一声轻响,剑身开始受力,很快便被压的弯了下去。还好,气球下行的势头也终于被控制住了。
    俞仁却不敢稍有放松,他的双眼死死的盯着手中的长剑。眼看着长剑的剑身一点点的还原成了直线。俞仁终于松了口气。
    热气球终于又慢慢升了起来。
    等到热气球飞到陈钱岛上空后,俞仁这才敢再次打开漏气孔。很快,热气球便降落在了岛上。
    可是,由于岛上的树木太多,热气球被挂在了树枝上。还好,对于这个情况,俞仁早已做好了预案。他从热气球的竹篮里拿出一根备用的绳子,将他套在旁边的一根较粗的树枝上,然后顺着绳子滑到了地上。
    在下树之前,俞仁早已做了观察。
    站在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几乎可以看到整个陈钱岛的全貌。只是由于夜晚光线不好,并不能将细处也看的清楚。这个陈钱岛是一个方圆足有十几里的大岛。岛的西南与东北面各有一个不太高的小山。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在山坡的半腰上。
    这一片的山坡周围并没有人家。倒是西南面有许多的屋子。大约五里之外,靠近西南角的位置,可以看到一排的灯光。这是此时岛上可以看到的唯一的灯火。这些灯光可以帮助俞仁看到,在它们的旁边便是炮台。
    俞仁下了树,沿着自己气球漂来的方向,很快便在海边找到了系在气球下面的细绳。
    按照计划,俞仁将细绳快速的收上来。
    不久,他便将绳桥的一头系到了一棵大树上。做好这一切,俞仁藏进旁边的一个树丛里。
    大概等了不到一刻钟,俞仁便看到刘强当先提着刀走上了绳桥。由于他们设计的这个绳桥的另一头是系在独木舟上的,所以不能同时上多人。
    等他们一行五十人都上了岛,已是接近四更天了。大家不敢再多耽搁,赶紧向十里之外的西南面炮台悄悄潜去。
    陈钱岛上的炮台边,有一排的石屋,共有九间,屋子里灯光通明,显然里面有人驻守。屋子外,却只放了三个明哨,而且全是面向大海的。大概是他们觉得根本不可能会有人能从他们的身后来袭击他们。
    看到这一切,俞仁才真正的松了口气。刘强将手下五十人,分成十队,每队负责一个石屋。多出来的一队便由他亲自带领,负责暗杀哨兵。
    这一次的偷袭十分成功。由于敌人根本没有一点准备。等他们杀掉三个哨兵,冲进石屋时,那些海盗们才猛然惊觉。于是,这一战,他们几乎是兵不血刃。一下子便将石屋里的四五十名海盗会数擒获。
    刘强见炮台已被他们夺下,便按照事先的约定,点燃了三支烟花。
    可是,这三支烟花点过,海上还没动静,岛上却一下子炸开了花。在他们的周围灯光越亮越多。看的众人心惊不已。
    俞仁数了一下,足足有四五百盏灯。
    “刘强,你不是说这岛上总共也不会超过两百人吗?现在咱们已经绑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灯?”
    “我也不知道啊!我还是一年多以前来的了。那时候钟老三的人数总共绝对不超过两百人。这我是数过的。”刘强见一下子亮出这么多灯,心里也慌了起来。
    “不用多说了。先找火药,把炮台上的那些大炮先炸了再说。赶紧吩咐下去,每队负责一门炮。先炸那两门西洋炮和大将军炮。”俞仁向刘强叫道。
    刘强如梦初醒,赶紧组织人去炸炮。
    第六十九章 连遭意外
    还好,这些石屋本来就是用来叠放火药和炮弹的。这炸炮的材料到是现成的。俞仁吩咐完刘强,向着唯一还留在他身边的石廷柱道,“咱们去那边,探查探查敌人的情况。”
    于是,俞仁带着石廷柱,登上了炮台旁边的一个小山坡。小山虽然并不很高,山势却很陡。从这儿向下看,可以看到整个海岛。
    此时的海岛上,人影闪动,正有一批批人,手持火把,从各个方面向炮台这边涌过来。看的俞仁暗暗心急。
    便在这时候,俞仁听到山坡下,传出一声巨响。接着,又是接连不断的数声巨响。俞仁稍稍松了口气,知道刘强他们炸炮的事终于得手。
    “快……”俞仁正要转身,去叫石廷柱下山去叫刘强炸完了炮,便带兄弟们撤到山上来,借这儿的山势固守待援。他才一张口,便突然感觉背上传来一阵巨痛。俞仁本能的向前一个翻滚。
    就见石廷柱已经拔出了腰刀,正向自己砍过来。
    俞仁完全没想到,这个本来是负责保护自己的安全人,会突然对自己暗下不毒手。
    此时俞仁已经无暇多想,他连剑都没时间拔,只能连剑带鞘架住石廷柱的腰刀。
    石廷柱果然不愧是大衢山第一高手,他一见自己一刀没能砍死俞仁,马上紧跟着又是一刀,是一刀接一刀,根本没有间断。他的动作太快了,快的俞仁根本就没时间反击,连站起来的时间都没有。
    俞仁感觉石廷柱的刀便像是沙漠里的狂风,无休止的刮向自己,他只能本能的挥剑阻拦,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是他第一次遇上如此可怕的对手。在石廷术的攻击下,俞仁感觉自己就像是沙漠里的沙粒,随时都有可能会被面前的狂风刮走。
    就在俞仁感觉到自己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突然传来刘强的一声大吼:“石廷柱,你在干什么?你这个叛徒,快快停手。不然,我让大小姐灭了你全家。”
    石廷柱突然听到刘强的叫声,心里一下慌了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方才还在山下的刘强他们会来的这么快。更没想到自己偷袭的一刀,居然没把俞仁砍死,不但没砍死,他还居然可以反抗。这关键一刀的失败,直接导致了眼下行动的暴露。
    心慌的石廷柱,手下的动作也跟着慢了下来。俞仁看准这个时机,一下从石廷柱的刀圈中跳了出去。然后便以剑当刀,使开了他的乾坤十节。
    俞仁的乾坤十节果然很利害。石廷柱的攻势一下子便使不出来了,只能改为守式。而山坡上的众人,也很快冲了上来,将石廷柱团团包围在当中。
    石廷柱见大势已去,不由的叹了口气,干脆放弃了抵抗,将手里的钢刀抛在地上。
    刘强气的冲上来,拔刀便要把石廷柱给砍了。俞仁赶紧阻止了刘强的鲁莽。他知道,这个石廷柱的身上一定还藏着许多的秘密。在没有搞清他为什么要杀自己之前,俞仁可不想让他死。
    “先听听他怎么说?”
    刘强虽然被俞仁阻止,收了刀,却仍然给了石廷柱重重的一脚。将石廷柱踹的向前摔了个跟头。“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三年前,你在杭州城里落魄到没饭吃,是大小姐看你可怜,才把你收下的。大小姐不但收留了你,还让你做了头目。没想到今天你却这样报答大小姐。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石廷柱低着头,不说话。
    “说呀!你怎么不说话?”刘强见石廷柱低头不语,又上前踹了他一脚。
    石廷柱虽然连挨了两脚重踹,却仍然没有说话。倒是他身后站着的一个年轻人接了口。“刘头,我知道石廷柱为什么要暗杀俞相公。”
    “噢!你说说看。”俞仁见这年轻人居然说他知道石廷柱杀自己的动机,不由的心中一喜,赶紧追问。
    见这个石廷柱连挨了刘强两脚,却连哼都不哼一声,吴哥俞仁知道他不是个软骨头。这样的人,如果他不愿讲,就算是对他用刑,只怕也白搭。可是,这个问题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