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学术
    调研小分队在平村的调查进展顺利,非遗名录“拜龙调”的相关资料收集已经足够。
    最后几天,这伙人基本上是放飞天性,在平村和老乡们玩玩闹闹。
    打好了关系,也算是为以后的回访做铺垫。
    程雨的任务也差不多完成,回去后写五千字以上的调查报告,交给调查部主管便可。
    但有一件事困扰了她几天。
    还是关于平村的修路问题。
    几天调查下来,她发现平村群众对修路的诉求极其强烈,并且告诉她,有几个团队以前也来平村调研过,他们也曾向那些团队表达了“修路”的强烈意愿。
    那些团队,也是热情满满,表示会为他们向“上面”反应。
    但是一两年过去了,平村的路还没有修起来。
    程雨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很快便发现了《w城晚报》的那篇报道。她拿着报道,找到刘老师,把调研的情况也一五一十说明。
    刘老师只是瞥了一眼,然后说:“这个事情我知道,我正在写文章。”
    “是要刊登一篇纠正这件事的报道吗?”
    显然,“圈外人士”程雨,并不太理解其中的涵义。
    刘老师耐心解释:“不,不是报道,而是学术论文。下个月s大将举办第一届‘道路人类学学术论坛’,主办方已经给我发了邀请函,我都打算以坪村修路问题为主题,提交一篇会议论文。”
    程雨这几天在“学术圈”中耳濡目染,经过刘老师这么一说,便理解了:“所以刘老师在论坛上会和其他学者讨论这个问题,之后还会发表学术论文?”
    “是的。只有扩大影响力,才能掌握话语权,最后,相关部门就会主动找上门,处理这件事了。他们可不想一个又一个学者拿着这个话题,换不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学术会议上大谈特谈。我们这样做,才是真的符合人类学协会伦理法典。”
    人类学研究者应以恰当方式使其研究结果能为资助者、学生、决策者和其他非人类学家所用。他们在为此准备材料时必须忠实。
    程雨了然。
    刘老师突然朝她微笑:“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参加道路人类学的会议?这些调查材料是你一手调查到的,我可以把你的名字加上。”
    程雨疑惑:“可是这种会议,一般都是学者或者学生参加吧。我一个人事专员……”
    “你做什么人事专员啊,我看一点都不适合你。我看了你交上来的平村生态变迁的稿子,你对自然地理还挺了解的嘛,做得很有条理性,搞不好你学理科会很好。我们系那个崔老师,是搞生态人类学的,很喜欢你这种学生,我给你写封推荐信,你明年考他的研究生,怎么样?”
    刘老师说得一套一套的,程雨那小脑袋瓜子瞬间阅读理解能力飙升,刘老师这是要自己从职场走回学术圈么?
    她还没考虑好怎么回应,李文疏迈着他的长腿进来了。
    刘老师“哟”了一声,把李文疏呼唤过来:“小疏啊,我刚建议程雨去和崔教授读个生态人类学的硕士,你觉得怎么样?”
    然后,程雨看到李文疏似乎真的认真思索片刻,问刘老师:“崔教授会限制学生学习期间的婚姻状况吗?”
    程雨刷地脸就红了,只听到刘老师哈哈大笑:“完全不限制。”
    李文疏乐意之至地说:“我觉得,刘老师的提议不错。”
    程雨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