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节风浪一没骨头二没头脑一打就败
    第四十一卷 和谐小组
    第一节 风浪一没骨头二没头脑一打就败
    接纳李幺秀的这个捕捞小组8个人,4条渔船。作业分工,两人一条船。组长杨春初和李幺秀为一条渔船。
    杨春初今年22岁,8岁启蒙读书,16岁高小毕业,其中因为10岁感染血吸虫病,身上到处是砣,天天屙血,而没有读书。14岁就开始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开荒,割草,撒网,放钩,理钓,安花篮,小小年纪渔家活没有那样没搞过。
    读书时,他的班主任老师邝理平,地主成分,对贫下中农的子弟总是看不顺眼,往往故意挑剔,私心也很重,把学校的粪卖钱放进私人腰包。
    杨春初从小随父母五湖四海捕鱼,见识比同学们广,阶级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看不惯邝理平的所作所为,就带领同学们给他提意见。他说:
    “学校的粪是集体的,卖了钱应该交给学校,不能归你个人占有。”
    同学们都积极拥护他的意见。
    后来,邝理平就找碴子报复他,不让他加入少先队
    邝理平不改阶级本性,向学生们灌输反动思想,说什么,一个人有了思想,对周围的事情就有了想法,越想越觉得有些事情不对,心里就烦躁起来了,烦躁到了极点,就想起要造反。不造不反不是好学生。要造要反就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那才叫真正的造反,那才能收到造反的效果。
    杨春初一听邝老师宣传得不对,就站起来反对。他对同学们说:
    “邝老师讲的这些不对,我们到学校来是学知识的,不是来造反的。我们不能听邝老师的。”
    邝老师对他说:
    “老师的话你都不听,升学就没得你的份。就是春柳湖大队同意你升学,还有学校这一关。我硬是不得同意的。”
    杨春初理直气壮地说:
    “不升学,不稀奇,你说得不对,我还是要指出。”
    邝老师对他记恨在心,冷眼相待,动不动就报复他,时不时给他小鞋穿。
    他本打算向大队党支部书记黄春江反应,但又觉得他要管的事太多,工作太忙,不想分散他的精力。
    他也不想让父母亲操心。
    渔家的孩子早懂事。他觉得把邝老师的问题反应上去了,上面很可能把他调到别的学校去,但换了地方,他的本质不得换,照样会发难其他的贫下中农子弟。如果那样,倒不如让他坏在一个地方,免得害了别的学生。
    他坚持读到高小毕业。
    这时他已经16岁了,身体发育很健全了,个子比同龄人要高出半个头了,渔家的活也样样都能干了,他决定不升学读书了,回家捕鱼捞虾,自食其力。
    回到家里,父母亲要他一起下洞庭湖捕鱼。16岁,花一样的年华,嫩竹子似的肩膀,真正要下洞庭湖捕鱼,还是很难承受的。
    洞庭湖里风也大浪也大,生命有危险,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他思想深处斗争激烈。
    他有想法不愿意跟父母亲说,而是悄悄地向忘年交朱坤初作了透露。
    朱坤初听了,对他壮胆,对他鼓劲,说:
    “春初你不要怕,风浪大没问题。渔民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是为了征服风浪的。世界上只有渔民打败风浪,没有风浪打败渔民的。如果渔民不能打败风浪,那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渔民了。风浪算什么,他既没得骨头,又没得头脑,一打就败。”
    杨春初边听边点头,将每一句话都放进了心里。
    他爹爹恩娘开始说要他下东洞庭湖打鱼,也是试探他的。内心看到儿子年纪小,真要下东洞庭湖,还必须等两年了再去。他却坚定了决心,非下东洞庭湖不可。
    出湖领队李沅发将杨春初交给经验丰富的全正才和正当中年的朱坤初,老中青三结合,组成一个打渔船组。
    远征开始的第一天,全大队几十条渔船组成的船队,升起风帆,列成阵势,从春柳湖出发,威威武武,浩浩荡荡地驶入沅水,直指目平湖。
    杨春初所在的渔船经过半天的行驶,到达南嘴,风浪似乎早有准备,在这里布下阵势,对杨春初搞了个见面礼。
    开始只有三四级南风,顺风扬帆,渔船刚好跑的动,人可以在锁幅板上边掌握帆绳边睡觉。
    跑到目平湖当中,风力升到了五级,湖水掀起了大浪,睡觉是不成了,但只要把舵掌得稳,正好借助风力,催促渔船加速行进。
    几十条渔船,几十道白帆,排成三条长队,湖上竞帆,甚是壮观。
    本以为一口气可以穿过目平湖,顺利抵达草尾镇再歇息。
    没想到跑了一阵,眼看太阳还有两三尺高的时候,风力突然加大到七八级,湖中的大浪像雪山,岸边的杨柳树吹弯了腰。
    船队正抵达南嘴的嘴嘴上,是沅水澧水相汇,注入南洞庭湖的起点,江口宽阔,水又流,风又大,进也难,退也难。
    无论是进是退,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险。
    领队李沅发一声吼:
    “宁可进,不可退。要死也要死个卵朝天!”
    经验丰富的渔民显得很沉稳,鼓起胆子跑风篷。
    杨春初第一次见到这阵势,心里暗想,还刚只出门,就遇到这样大的风浪,要是到了东洞庭湖里,那该有好大的风浪呀!
    他望着朱坤初,意思是不知道怎么搞。
    朱坤初对他说:
    “有事不可胆小,无事不可胆大。英雄都是从血路中杀出来的。”
    杨春初本也血气方刚,听了这话受到鼓励,把开始还没有升起来的风蓬,这时都一起升起来,一口气驶过了江,到达了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