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破伤风(1)
眼下广西已失,他只求能够救下阿里海牙,回去向伯颜交差便好。显然,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阿里海牙残军虽然狼狈,但怎么说也还有数千人,阿里海牙在军中应该不至于出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得知宋军大部队已经接近的消息,他才果断下令鸣金。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宋军中会有岳鹏这个“疯子……”
将他所率牢牢包围住的元军刚刚弃战撤退,他刚刚从死亡险境中脱离出来,竟然仍然没有想着撤退,而是率着仅剩的数百士卒调头又往回杀去。
后头撤退的元军也根本没有防备,不经意竟是被他数百人直直冲杀过去。
阿里海牙数千残军刚刚甩脱苏泉荡的殿前司马军,就和岳鹏的数百侍卫马军正面碰上。
因是撤退,阿里海牙的战车就在军阵的最前头。
浓浓夜色中,岳鹏并瞧不见阿里海牙的帅旗。但是,他率军直直撞进元军阵中,却恰恰和阿里海牙撞上。
区区数百人,在这种时刻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威力。
阿里海牙残军听得鸣金声下,入城心切,并无多少战意,竟是被他数百人如尖刀般插入。
厮杀中,岳鹏带着硬是闯到了阿里海牙的战车前。
朦胧的月色中,阿里海牙的帅旗还在飘荡。
岳鹏瞥到,眼神猛地凝起来,声音拔高几分,“众弟兄!杀!”
他从旁边亲军的手中夺过帅旗,左手持旗,右手持枪,率先向着阿里海牙战车杀去。
在他的后头,仍在跟随的侍卫马军仅仅已不到两百人。
可他们,都秉承着岳鹏的勇气。若以勇武而论,侍卫亲军冠绝宋军三军,无出其右。
岳鹏,是这支军队的魂。
后头些,苏泉荡看到岳鹏还没有率军回来,脸色难看到极点。
在他想来,岳鹏和侍卫马军大概已经被那支出城的元军歼灭了。
想想,他咬牙道:“众将士,再随本将冲杀!”
以前他和岳鹏有怨,但两人如今出生入死数回,早已是生死兄弟。他不愿放弃心中那些微的希望。
孔元在城头上看着自己的两支军马以极快速度往城头驶来,阿里海牙的部队却进军缓慢,不禁失声,“坏了!”
他断然没有想到,那支近乎被全歼的宋军骑兵竟然还有勇气向阿里海牙数千残军发起冲击。
手掌重重拍在城跺上,他连连道:“擂鼓!擂鼓!”
旁边的传令兵有些傻眼,“将军,才刚刚鸣金……”
孔元只是大喝:“擂鼓!”
传令兵只得连忙向着鼓阵跑去。
鸣金声乍歇,鼓声响起。
正率军往城内赶的两支元军骑兵的将领都有些不解,但迟疑过后,也都是又掉头往回杀去。
战场瞬息万变,他们在城下看不到整个战局,只有依令行事。
可他们此时再往回冲杀,无疑还是晚了。
苏泉荡又重新冲回到阿里海牙残军中后,兴国军的近万骑兵在杜浒、刘子俊等将的率领下,也杀到了。
阿里海军残军登时大乱,后头的将士各自向着梧州城头奔逃。
岳鹏杀到阿里海牙战车前,双腿猛蹬在马鞍上,飞身蹿到阿里海牙战车上,手中银枪连刺,右手横掼帅旗,将阿里海牙战车旁的元军持旗兵抡下马去。
阿里海牙帅旗跌落。
几个阿里海牙的骑兵刚刚冲杀上来,也被岳鹏刺死。
阿里海牙怒不可遏,拔剑斩向岳鹏。
他也没有想到,岳鹏竟然能率军冲杀到自己的面前来。
军中精锐多数被他派往后军坐镇,那些供奉更是早已弃他而去,他的旁边,竟是没有能挡得住岳鹏的骁将。
幸得他自己也是自幼习武,虽然这些年来声色犬马,但根基还在。
他的剑势极快,岳鹏来不及挥枪抵挡,被一剑由肩头斜斜划向腹部。
瞬间有鲜血迸出来,岳鹏痛哼。
不过阿里海牙的眸子也是猛瞪起来,充满惊讶。
因为他的剑重重斩在岳鹏的身上,竟是没能将岳鹏斩成两段,只是堪堪划开他胸前的甲胄。
他自是不知道,岳鹏的甲胄乃是赵洞庭精心设计,又经兵器坊锻造而成,有着远超这个年代的工艺。
一剑过,他再也没有机会。
岳鹏立在战车上,俊脸扭曲,眼中是无穷杀意,手中银枪连点,向阿里海牙发起猛攻。
阿里海牙到底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年纪,又身居高位,久未习武,实力自然远远不如年轻时候。只是十余招,他手中长剑被岳鹏的银枪拨落开去,岳鹏一枪从他的左肩处刺入,贯穿过去,深深刺入到后头的战车座位上。
阿里海牙惨叫。
岳鹏管也不管,帅旗将战车缰绳挑到手中,猛地勒住缰绳,掉转马头,又是大喝:“冲!”
他就这般持着帅旗,迎着溃败的元军,向后头冲去。
战车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战车两旁的轮子上都装有长长的带刺的绞轮,在夜色中不知将多少狂奔的元军士卒拦腰绞断。
而在战车的后头,还跟着岳鹏的侍卫马军,已经只剩下不过数十骑。
一战,侍卫马军近乎全损。但他们,跟着岳鹏创造了奇迹。
战车从溃散的元军中冲杀过去,岳鹏不断用帅旗拍击前面的战马,四匹战马发足狂奔。
如此只过数分钟,他们竟然从溃军中直穿而过,得以和后头的殿前司禁卫马军还有兴国军马军汇合。
岳鹏浑身染血,肩膀上的血蔓延下来,将银色的盔甲全部染红,后面士卒仅仅剩下四骑。
四个战士亦是浑身伤痕,因为太过激动,身子不断颤抖着。
岳鹏看到穿着红袍墨甲的殿前司禁军,举枪大喝:“阿里海牙已被擒住!阿里海牙已被擒住!”
殿前司禁卫军们看到他手中持着的侍卫亲军帅旗,纷纷勒转马头,跟他往回冲去。
阿里海牙仍被银枪杵在战车上,因失血过多,已是脸色苍白。他的眼中有着浓浓震惊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