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贸易在海汉的商品出口领域中一直是收益最为丰厚的项目之一,而作为有财力的大买家,大明的经济实力显然要远远超过海汉的其他出售对象。虽然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水平比较有限,但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是有着极强的购买力,否则也不可能出现许心素这种借助一地之力便能打造出一支强军的地方军阀了。
大明沿海各州各府都有卫所驻军,而如今国家又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手握兵权的武官便有不少人都开始动起了心思。有人想效仿许心素的成功模式,利用海贸积累财富,然后购买海汉武器武装所辖部队;有人将从海汉购入的部分武器转卖给兵部,以此来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还有人纯粹就是想抱着海汉这条大腿,毕竟前段时间连快要被灭国的朝鲜都让海汉人给救回来了,与其合作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今后的出路。
但有一点,几乎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跟海汉搞好关系。海汉提供的武器买不买,怎么买,买多少,买了之后怎么用,那其实都是次要问题,关键是要借助军火交易这种方式来与海汉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默契。
对这些消息比朝廷更为灵通的武将来说,他们很清楚海汉除了做买卖之外,同时也是非常好战的一个国家,大明虽然已经与其签署了和平协议,但也未必能挡得住海汉人的野心。如果两国交战,他们这些人便是首当其冲的对象,而海汉军的实际战斗力如何,他们可比朝堂上那些只会看看奏折,凭想当然下命令的高官要清楚多了。
这帮人通过海汉前两年在浙江的一系列武力展示已经看明白了,如果两国一旦发生冲突,浙江沿海驻军的处境就会非常尴尬,要打肯定打不过海汉军,只有尽力维持和平才是自保的最佳方式。而且海汉人也不是那么难打交道,只要把贸易大门打开,什么条件都可以慢慢再谈,先把生意做起来了,海汉入侵江浙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
不过李溰来到舟山时日尚短,并不清楚这中间的利益纠葛,也不太能理解双方的操作。在他看来两国间的军火贸易似乎是海汉占了极大的便宜,只需拿些三流货色就轻松换到了大明的真金白银,但实际上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各取所需罢了。
李溰看着这些大明武官围在石迪文身边有说有笑,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就算大明这些官员再怎么费心思想与海汉搞好关系,但也比不了朝鲜的努力程度,毕竟自己作为世子都已经去海汉留学了,而大明肯定是做不出这样的安排。
今后与海汉能够在各个方面达成深度合作的,肯定不会是这些只会逢迎拍马的大明官员,而是更为了解海汉,与其有更多共同利益的朝鲜。等有朝一日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便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明人面前,而不再是将其奉为宗主国——李溰暗暗抱定了这样的心思。
事实上李溰对自己构想的愿景还挺看好,他认为只要朝鲜能得到海汉的支持和扶助,在军事上赶超大明约莫也就是数年内的事——说不定还没等到自己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不过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也不敢对任何人说出来,这要是走漏风声被外界知道了,肯定会影响到朝鲜与海汉、大明两国之间的关系。
这场交易结束之后,石迪文照例也是要设宴款待这些买家金主,不过军头们这时候心思都在军火交接上,于是石迪文便下令晚宴推迟两小时,好让他们能有充足的时间去码头的仓库清点自己购买的装备。
李溰之前跟这些武官吃饭便已经尝过被轮流劝酒的苦头,不想再重蹈覆辙,便主动向石迪文请辞,不参加晚上的宴会。石迪文倒是不知道这位朝鲜世子在接风宴那一晚醉到了断片的程度,对岛上的宴会已经有了畏惧心理,只当他是自恃身份,不愿与这些大明武夫共处。不过石迪文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反感,站在海汉的立场上,朝鲜世子与大明官员走得太近并不是什么好事,李溰愿意主动与其保持距离,倒是让石迪文省下不少事。
李溰回到住处之后,便让金尚久找来近期出版的报纸看一看。他也是到了舟山之后才看到这传说中的东西,上面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消息让他很是有兴趣,感觉这也是一个从侧面了解海汉社会状况的渠道。不过这两天忙于出席各种活动,一直还没抽出时间来仔细研究这报纸上的内容。
在海汉的海外殖民地和统治区发行的报纸,目前就只有官方背景的《海汉时报》一种,而且全部都是在三亚进行编撰和印刷,所以这里能看到的报纸,基本上都要比实际发行时间迟了半个月以上。这样一来,报纸上的新闻其实已经没有太强的时效性可言,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新闻传播速度来说,时报提供信息的速度依然算是相当快了,而且所承载的信息量也绝非邸报这种传统的官方媒体能比。
由于要考虑到发行渠道的费用和实际的宣传效果,时报在海外的发行量就不可能像本土那么大了,而且也不是什么猫猫狗狗都能看到这份报纸。在采取了订阅制之后,一般人大多没有足够的财力去长期订下这么一份读物,也只有当地官员和一些身份特殊的人才有这个能力。
至于李溰这种有官方身份的外宾,自然是有相应的特殊待遇。金尚久给他找来的报纸,实际上也是由舟山当局下属的宣传机构提供。
李溰草草吃过晚饭,便命下人点起房中的几盏防风油灯,开始阅读金尚久刚刚送来的几份时报。
李溰的注意力很快便被头版上的标题文章给吸引住了:“决战大同江!朝鲜局势走向在此一战!”
李溰赶紧又瞄了一眼头版上的出版日期,却是用的海汉历,好在他对此已经有所了解,大致能推算出来这份报纸的出版日期大约是在大同江战役开打的同一时段。
他当然也知道海汉在大同江畔的作战计划其实是很早就拟定了,所以在海汉本土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出相关的内容,也基本没有泄漏军情的风险。等这报纸上的消息传到北边,朝鲜战场上的战事都已经结束了。不过海汉能把这种战事放到报纸这样的平台上,让国民都去关注这场战争的进程,这样的勇气还是让李溰颇为佩服。
一般来说国家在有战事发生的时候,都不会主动向国民通报战争进展,除非是有了大的捷报。而海汉显然对朝鲜战事非常有信心,直接就向国民公开了这场战事的交战状况。
李溰慢慢阅读了一下标题下的报道内容,除了形容海汉军实力的文笔略有夸张之外,对于两军态势和当时朝鲜局势的叙述倒是都基本属实,而李溰也是第一次有机会从海汉视角去看待这场战争。
李溰之前曾经听金尚久介绍过,这份时报作为海汉的官方喉舌,上面的头版文章基本上都是代表了官方的态度,甚至执笔者就是某位海汉高官。这份报纸可以说是海汉对外政策的一个风向标,据说当初李希向海汉求助,就是注意到报上曾提到马尼拉战役结束之后,几支主战部队由于没有作战任务,将会进入到休战期,这样他才大着胆子请海汉出兵朝鲜,看准的就是其主战部队已经腾出手来可以进入下一个战场了。
当然了,朝鲜内部也有人认为这种消息说不定是海汉有意放出来的,毕竟海汉军出动到海外当雇佣兵打仗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年还没发迹的时候就曾经出兵安南帮着北方郑氏打了两年内战,硬生生把安南南北对峙的局面给打成了郑氏的天下。朝鲜面临的外部压力,明眼人都清楚,而在辽东地区唯一能对付清军的就只有海汉一家别无分号,朝鲜要搬救兵,指望大明是不行了,海汉就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出风声让外界知道自家主力部队正好无事可做,这不就是给出了某种暗示吗?
不过这种声音并非主流,毕竟海汉在朝鲜战事中展现出来的实力令人叹服,而且也着实挽救了朝鲜的危局。不管是不是算计了朝鲜,但朝鲜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靠山来保护自己。
报上的这篇文章还分析了对阵双方的实力优劣,这也引起了李溰的兴趣。他也很想看看,海汉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军队,是否会认为自家的常胜军也存在着短板。
稍稍出乎他预料的是,撰文者很直接地指出了出征朝鲜的海汉军部队所存在的问题:兵力过少,对后勤依赖大,陆上机动能力差。另外还有一点缺陷是与朝鲜相关,因为两军实力和军制差异太大,因此难以得到当地军队的有效协同配合。
如果放在以前,李溰可能对最后一点会持保留态度,但现在他也知道这其实是客观事实,朝鲜军想要在战场上与海汉军并肩作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关于另外几个短板,对李溰来说倒是很新鲜的说法。而且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被指出的这几个短处的确不无道理。
算上其他几支盟军,进入朝鲜的联军部队总兵力也就只有几千人,这相较于清军入侵朝鲜的十万大军显然是不成比例,不过由此倒是衬托出了联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而由于联军对后勤保障的依赖,让他们无法长期在鸭绿江一线作战,最终还是主动回撤到大同江畔建立防线。至于陆上的机动能力,这一点在战争后期更是暴露无遗,海汉军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太少,而步兵在内陆的长途行军又会严重削弱战斗力,这直接导致了反攻阶段对清军的追击结果并不圆满。
如果这几点缺陷能够得以弥补,那清军入朝的十万大军能有多少逃回国都是个问题。不过报上也说了,所谓短板只是相对自身实力而言,但对于敌人来说,这些短板依然是他们跳起来都摸不着的高处。海汉军只要固守大同江防线,即便不作反击,光靠朝鲜的国土纵深也足以让清军迟早被后勤给拖垮。
类似这样的言论,李溰在战后也曾听到过,海汉主动将战线后移数百里,就是为了要把己方的后勤补给压力转移到敌军头上,而清军兵力庞大且缺乏海运手段,其后勤压力其实要比联军还大得多,这也导致了清军在大同江的作战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确认没有攻破海汉防线的可能便主动后撤了。
这篇文章的最后对战事的走向作出了大胆的预测:大同江畔的最终决战联军必胜,如果清军在大同江畔与联军对峙十日以上还恋战不去,那这十万人估计全都得交代在朝鲜境内。
而李溰所知的实际情况,清军只对大同江基地发动了两波大的攻势,付出数千人的伤亡之后便主动退出战场了。虽说报上预测的战况最终没有出现,但联军的的确确是毫无争议地获得了这一战的胜利。
在这篇主题文章的同一版面,还有关于海汉国内各界支持援朝作战的相关新闻。兵工厂加班加点为前线生产武器弹药,船行主动联系国防部要为出征部队运送物资补给,文化界搞作品义卖为海外战场伤亡的本国军人筹集安置抚恤金等等,一副全国上下都在为这场战争运转的样子。
李溰心道海汉人倒是心齐,想当初国内主战主和两派的官员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要是当年丁卯胡乱时全国上下能像海汉人这般同仇敌忾支持国家的战事,那也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处境——至少态度上能更硬气一些,不会委屈求全跟后金签下什么兄弟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