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372节
    朝廷现在有钱有人,基本没有什么事、没有什么人能拿捏朝廷了。
    现在皇庄给了朝廷很大的信心,朝廷只要不缺粮、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其他的事都不重要。
    无论谁怎么样的蛊惑都无所谓,哪怕有人造反也没有关系。朝廷的士卒有多能打,张居正的心里面很清楚,毕竟兵工厂那边源源不断地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
    那些东西,张居正即便不了解,对其中的威力也知道得很清楚。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好。”
    “还有一件事,”张居正想了想之后说道:“还是要传令九边,要好好的准备。今年是一个寒冬,可不光是咱们的日子不好过。”
    听了这话之后,朱翊钧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他明白,自己这里都已经是这个样子了,那么再往北,草原上的日子肯定会更不好过。
    朝廷都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草原的日子就更难受了。
    “现在会来吗?”朱翊钧想了想问道。
    他现在是真的不想开战,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了,天还这么冷。天寒地冻的打仗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
    边关的将士难,物资运输就更难了。
    如果不是这两年粮食丰收,朱翊钧都没有这样的底气。
    要知道,自从有了皇庄、有了粮食之后,朱翊钧就在不断地修筑粮仓,各地皇庄的粮仓可以说是遍布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边关的存粮也逐渐多了起来,要不然这个冬天就更难熬了。现在至少不用担心边关的将士没有粮食吃,只是取暖还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没有办法解决,从京城运东西过去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暂时也不知道。”张居正苦笑了一声说道:“如此天气,他们也不利于作战。可是有的时候,人逼急了总要吃饭的。”
    “传令九边,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说道:“最重要的是开春,天气稍暖之后恐怕他们就要来了。”
    “是啊,”张居正点了点头说道:“臣回去之后马上用内阁的名义给他们传令,让他们严防死守。另外,朝廷也要准备好开春打大仗的准备。”
    第五六六章 准备辽东一战
    朱翊钧点了点头,脸色沉重,有些无奈的说道:“也只能是这样了。”
    张居正听出了皇帝学生话语中的浓浓的不甘心情绪,蓦然有些迟疑。因为他想到了另一件事——皇帝在京城搞的新军训练。
    皇帝搞这么多军队,肯定不是为了放在那里吃饭的。要知道,皇帝在军队上可是花了不少钱。
    这件事,张居正从此至终都知道,皇帝这么多年搞的这么多钱基本都扔到这上面了。无论是城西的兵工厂,还是钢铁厂,每年烧的钱都无数。如果不是因为被花的是皇帝自己的钱,张居正都要喊停了。没有见过这么往里面扔钱的,但砸钱下去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
    现在京城的人马训练,张居正也去看过,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马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他们每天的伙食都是别人的好几倍,当兵不但能吃饱饭,而且还有肉吃,每个月的军饷也是十分充足。
    看着久久不说话的张居正,朱翊钧大概也知道他在想什么。要知道,大明的军队不光是在这个时代,甚至在后世也是有着十分客观的评价。只要给他军饷足够,明朝的军队就是一条龙。如果再恢复以前的斩首发钱的悬赏,战斗力绝对无敌。
    明朝初年的时候,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强?
    除了大明的将士们能征善战、无畏生死、敢于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朝廷发钱。在打一场仗的时候,每砍下一颗人头赏银四十两,上不封顶。这对于边关的将士来说,是什么啊?
    在那个时候,四十两能买好多东西了,光土地都能买十亩左右,即便是在最好的江南也能买到三五亩地;拿回去娶媳妇都能娶两个姿色在中等以上的良家子。这仅仅是一颗人头的价格。
    你要一场仗打下来多砍几个人头,立马就从平民升级为小地主,拜官封爵对于一些战斗力爆表的男人来说就是分分钟的事。这些对于边关的将士来说,那吸引力大了去了,他们对打战可以说是天生就很热衷,我要冲上去杀人,谁都别拦着我。
    可是随着大明国力逐渐衰退,钱给不起了,军饷都发不足。这样情况下,大明的军队战斗力怎么可能上的来?开战的时候放三箭就已经算对得起皇帝了。
    现在皇帝给钱、给他组装备,又训练还能吃肉,体格也壮,那战斗力肯定不是一般的军队能相比拟的。
    “陛下,”张居正有些担心的问道:“是不是准备开春和草原上的打仗?”
    朱翊钧有些迟疑,没想到张居正居然会这么问。
    自己虽然在考虑当中,但是也没有想好要不要干。之所以考虑要干,是因为草原人家会来打自己。今年冬天特别的冷,草原上的日子也不好过,明年春天他们肯定会来自己这里边抢一番,要不然活不下去了。
    他们自己靠过来的,不揍他们,那怎么可能?
    如果到草原上去揍他们,那难度就大得多了。
    朱翊钧已经动心了,无论是在西北,还是在辽东,都可以打一场了。朝廷现在的粮食和军备完全可以支撑这么一场战争,这一仗打下来之后,能消停很多,甚至可以进行自己的一些其他计划。
    不过自己并没有露出这样的想法,没想到张先生居然猜到了。
    既然张居正已经猜到了,朱翊钧也就没有纠结,直接问道:“先生的意思呢?”
    张居正闻言,陷入了沉思。
    事实上,他并没有考虑打这一仗。对于张居正来说,现在朝廷的局面很好,边关也还算安稳,即便有人来打也不过是一些小事。可是打草原这个想法一旦出现之后,就有些压制不住了。
    因为张居正也知道朝廷现在可以打这一仗,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方面,大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想到这里,张居正说道:“臣觉得可以一试。”
    “不过这一战要怎么打还要好好商量一下。”张居正想了想之后又补充道:“是在西北开,还是在辽东开,要好好的琢磨一下。”
    张居正这话的意思,朱翊钧明白,那就是要以哪一方为主战场。毕竟两线开战的话,难度有些大了,边关的防守压力也大。选一侧为主战场,另外一侧打防御。先彻底解决一个方向,然后再进行另一个方向。
    朱翊钧听了这话之后,觉得也有道理,反正谨慎一些也可以。
    如此一来,朱翊钧就倾向于在辽东开战了。
    首先,辽东距离京城要近一些。其次,辽东的物资运输也方便一些。最后,辽东的资源也多,无论是铁矿还是煤矿对自己都很有好处。
    何况接下来大明还要在朝鲜打仗,自己还想让海军出海。对于朱翊钧来说,都是一个很值得开战的事。
    如果打得好的话,自己甚至可以考虑从京城修一条直道直通山海关,然后到辽东锦州一带。
    何况那一带天气虽然冷,但是依旧可以种田。其他的不行,至少还可以种一季土豆。这样一来的话,百姓在那里就有的活了,至少不会饿肚子,粮食也不用靠运输。那里即便是再冷,也不会比西伯利亚更冷。西伯利亚都能种土豆,没道理辽东不能种土豆,哪怕到了崇祯末年也可以。
    相比起来,西北的话就差一些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西北草原上不但天冷,而且还干旱。整个山西、陕西接下来一些年的地质环境都不会太好。一直到明朝末年的时候,那边的环境都不会太好。
    西北主要还是以经商为主,想要靠农业发展,不太可能。运输的话那边也不太方便,如果去辽东的话还可以走海上,西北那边只能陆运实在不方便。
    这样想来的话,打辽东好像行得通。
    何况大明现在在辽东的军事力量也足够,辽东有李成梁,蓟州有戚继光,自己甚至都不用出动太多的人马,只需要给他们提供物资和武器就行了。
    想到这里,朱翊钧说道:“那就让朝廷上下商量一下,这件事就交给先生来主持了。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看看需要多少钱粮。”
    张居正笑着说道:“那臣回去就准备。”
    目送着张居正离开,朱翊钧的心里面有些火热。
    如果能够拿下辽东的话,那像今年冬天这种没有柴烧的情况就不会存在了,至少辽东的煤炭和木材都能救急到京城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这个时候的辽宁那一带全都是深山老林,没经过怎么开发,各种药材、野兽、树木资源都非常丰富。
    以大明现在这种开发速度的话,至少需要开发很多年。如果循环开发的话,那就能开发更多年了。
    可以说只要控制了整个辽河平原,就能为大明提供一个庞大的物资基地。把那里的田地开发出来的话,就能为京城提供粮食了。
    从大连直接用船运送到山东或者是江南,甚至运送到广西都没有问题。最差也可以运送到天津港,然后由陆路运送到京城,整个辽东可以成为全国的后勤补给基地。
    想到这里,朱翊钧都有些激动了。
    另外,辽东还可以发展毛纺织业。羊毛纺织有些羊不行,但有些羊可以。
    现在草原上养的羊就不行,那些羊的毛太粗,只能用来做地毯,想要用来纺线或者织毛衣根本就不现实。但是在辽东有一种高脚山羊就可以,辽宁的山羊毛很柔软很细,羊绒也是最好的。
    这个产业也可以养活很多人,甚至让百姓用上平价的棉布。只要哪里有钱赚,就会吸引很多的人过去。在赚钱和吃苦耐劳这方面,大明的百姓还是可以相信的,大明的商屯也曾经有过很好的效果。
    一边搓着手,一边在屋子里面来回走,朱翊钧都已经想象到自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基地。一旦成功的话,接下来向东扩展就有了一个好的物质基地。
    此时此刻,朱翊钧的脑子都热了,满脑子里面只有两个字:
    出海,出海,出海!
    为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朱翊钧喝了两杯冷茶,打了一个哆嗦之后,这才好了不少。
    朱翊钧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矩说道:“传旨,让戚继光进京一趟。”
    说起来,自己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还没和这位后世的名将聊一聊。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的戚继光都已经死了。现在这位不但活得活蹦乱跳,而且还一直活跃在官场上。
    不过朱翊钧还是有些担心,别的先不说啦,回来关心一下身体,有问题的话赶忙解决,毕竟戚继光年纪也不小了。
    朱翊钧又想到了马芳。这位年纪也不小了,这几年过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上战场?
    想到这里,朱翊钧想要打一仗的心就更重了。
    趁着这些名将还活着,不赶快来一场大战的话,都有些对不起他们了。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陈矩连忙答应道。
    第五六七章 调海瑞和曾省吾回京
    京城里的日子是安稳的、太平的,是繁荣的、安定的。
    这是朱翊钧对这段时间以来的生活评价。
    虽然大雪封城导致很多地方柴炭不够烧了,没有办法之下,他甚至调动了兵工厂和炼钢厂所使用的燃煤过来应急,甚至还发动了很多人制作蜂窝煤。不过幸好顶过去了。
    说实话,整个朝廷除了这件事让朱翊钧上心点以外,其他的事都不是很上心。作为一个皇帝,朱翊钧关心的只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朝堂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一群每天吃饱了没事干的大老爷找来的乱七八糟的事实在不值得自己耗费心力,交给张居正的去办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张居正的实力绝对可以相信。
    同时,当了这几年皇帝,朱翊钧也弄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大事好办。
    对于朝廷来说,凡是大事,都有规矩可讲,按照以前的定律去办也就是了。即便有什么问题,只要修修补补就可以了,不会出什么问题,基本都是大差不差。比如恩科的事情,交代下去了,下面的人就去办了,处理起来井井有条。除此之外,官员加工资的事他们也进行的很好。
    在加工资这件事上,张学颜展现了他强大的能力。他根据现有官员的品阶以及各地不同的消费水平进行了强力而清晰的划分,首先将官员分为了京官和非京官。
    京官除了钱财之外,还有其他的待遇。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整个地区的官员所拿的俸禄也都是不一样的,家里面享受的待遇也都是不一样的,总之是一份十分详细且具有可执行性的计划。
    看到这份计划之后,你就能很清晰的明白,这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制作出来的东西,而且用了很多的心力。你会觉得这人是干大事的,要提拔他一下。反正就是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一直说废话的官员所制定的,二者很难联系到一起。
    朱翊钧放下这份计划,看了一眼张居正,神情有点古怪。
    张居正也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这份计划做得很好。”朱翊钧笑着点头说道:“就按照这份计划所做的执行,户部的银子如果不够的话,可以从宫里面调拨一部分。”
    “是,陛下。”张居正恭敬的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