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节
    姚三三一听,立刻就急了。八岁的小女孩,她能跑哪去?那年代,人贩子的事也经常听说,千万不能出啥事吧!
    ☆、第27章 小黑孩
    听说小四丢了,姚三三十分着急。八岁的小孩,她能跑哪去?那年代,人贩子的事也经常听说,千万不要出啥事!
    姚小改却扬声问:“二舅,好好的,小四怎么就突然从家里跑出去,还跑丢了?”
    “这个事……唉!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先别问了,先找着人再说吧!”二舅面有难色,一边跨上摩托车后座,一边交代三姐妹:
    “你三个人,赶紧顺着路往街上找,她说不定是要回你家来,顺着她能来的路,都去找找。”
    找找?小四从来就没到过亲生爸妈的家。三十多里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身无分文,不认得路,她要怎么回来?
    三姐妹匆匆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循着来的路去找小四,三姐妹一路找到镇上,又专门去班车经过的站台问了一圈,没人看到一个普通的小女孩,或者说,没人会注意。
    她们又往姥娘家的方向找了很远,连小四的影子都没看见,三姐妹焦急不安,一筹莫展。直到傍晚时分,才不得不拖着两条灌了铅的腿,先回家去。
    “三三,小四会不会找不回来了?”
    “不会的,小四一个小孩走不远,说不定姥娘她们已经找到了,没顾上来跟咱们说罢了。”
    “对,说不定那边已经找到了。”
    “大姐二姐,你们别太急,如今咱们急也急不来,明天咱一早去姥娘家看看,即便没找到,咱也好跟着找。“姚三三安慰两个姐。
    这几个月下来,姚小疼、姚小改变得十分相信三三,家里的事,往往都听了姚三三的主意。遇上这样的事,就只能跟着姚三三商量。其实,姚三三心里更担心,却还安慰两个姐,小小年纪,遇上这事还不就慌了?她们三个先得自己稳住,才能赶紧把小四找回来。
    姚三三嘴里安慰两个姐,心里也安慰着自己。小四不该有事,上一世,小四都是好好的,虽然在姥娘家一直长到大,一直到自己出去打工,出嫁,都没能回到姚家,但小四活得好好的。
    小四不会有事。姚三三在心里对自己说。她拉着姚小改和姚小改,说:“大姐二姐,咱先歇歇,明天再说。明天还没找到,咱就报警吧,叫派出所帮咱们找。”
    “派出所能帮咱一块找?”
    “有小孩丢了,咱去报案,派出所肯定能帮咱找。”姚三三说,“咱们先别慌了,慌了也不济用。”
    三姐妹一路互相安慰着,回到家中,天已经黑了,月牙儿藏在云彩里,昏暗不明的。姚小疼一边走,一边掏钥匙开门,拉亮了电灯,借着屋里透出来的灯光,姚三三眼角瞥到门旁的墙根下,似乎有个什么东西,动了动。
    姚三三赶紧仔细看去,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蜷缩在门旁的墙根下。她冲过去,一把拉起那个小身影,叫了声:“小四?”
    姚小四是天刚亮时悄悄离开姥娘家的,轻手轻脚,这时节算不得农忙,旁的人都还在睡觉。离开的时候,八岁的小四做好了万里长征的准备,轻手轻脚给自己带了一沓子煎饼,找了自己一个小褂子包上,抱在怀里,悄悄拉开门,离开了长到八岁的小院子。
    小四听说过的,自己的家在石桥乡土沟村,是在姥娘家的东南方向,小四一路向着东南走,问着这个地名,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村庄,躲着狗,躲着路上的车……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在每小时十里路左右,然而三十里的路,小四几乎走了一天。
    谢天谢地,这个低头默默走路的小女孩,居然没出什么事。太阳西坠的时候,小四终于走进了土沟村,这个本该是她家的地方,她还头一回来。
    “姚小疼家在哪儿?”小四选择跟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问路,问的碰巧是姚三三同班的姚领弟,姚领弟领她拐过两条巷子,手一指:
    “就那个。她家里好像没人,锁门了。”姚领弟好奇地看着小四,小四跟姚家姐妹长得总有几分相似。“你是她家啥亲戚?”
    小四没回答这个问题,却说:“谢谢你,我等她们。”
    姚领弟离开了,小四打量着眼前两间旧屋子,连个院墙都没有,小四默默地走到门旁,靠墙坐下来,吃了块煎饼。等着等着,小四蜷缩着迷迷糊糊睡着了,直到被什么动静吵醒,便听见三个姐姐说话的声音了。
    ******************
    姚小四坐在小饭桌旁边,狼吞虎咽地吃光了大姐给她煮的挂面。这一天,小四只吃了几块煎饼,热水都没喝上,早已经又累又饿了。姚小疼在挂面里打了两个荷包蛋,小四默默地吃着,悄悄地观察着三个姐姐的脸色。
    她是在担心,明天自己又会被送回去。
    “小四,你为啥跑出来了?这样乱跑出了事咋办?”姚小改忍不住说她。
    姚三三给二姐递了个眼色,微微摇了下头:先别问,给她吃饱了再说。
    小四吃光了面条,用手背抹了下嘴,张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望着三个姐姐,眼睛里满含着委屈和期待。
    “还吃吗?”姚小疼问。小四摇摇头,在三个姐姐的目光中低下头,揪着自己的手指头玩。
    “小四,你因为啥跑出来了?你这么小,要是遇上人贩子,就把你抓走了。”姚三三说,“小四,你跟姐说,什么原因跑出来?”
    “我想回我自己家。”小四一开口,眼泪就涌出来了,”昨天下晚,我没把小贝看好,让她摔倒哭了,二妗子打我,骂我吃白饭,指着大门叫我滚……小宝也动不动打我,说我是赖在他们家的小黑孩……”
    小四说着,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眼睛里有着某种跟年龄不相符的神情,她委屈地扁着嘴,说:
    “大姐二姐,还有三姐,为什么你们都能在自己家里,我就不能?姥娘不许我回来,说我回来没饭吃,饿死算了。可是我不想呆在姥娘家了,你们让我回来吧,我会很听话的,我不想当小黑孩了。”
    超生藏起来喂养的孩子,在当地农村被形象地称为“小黑孩”,姚小四,不想再当小黑孩了。
    姚三三一听,眼泪就忍不住下来了。她擦了一把眼泪,说:“大姐,咱不能再叫小四回去了。随它去,反正爸妈不在家,小四走了一天的路,这么点小孩自己一路找来,咱怎么也不能再把她撵回去。就算爸妈回来了,咱也有话说,咱让小四留在家吧!”
    姚小疼眼睛里闪着泪光,犹豫了一下。这个事,真不是她能做主的。姚小疼还没开口,姚小改说话了。
    “现在不是咱留不留她的问题,你等着看吧,既然小四跑回来了,二妗子肯定不答应她再回去。”
    “就是,大姐,小四这样跑回来,不能再把她送回!”
    小四没说话,两只眼睛盯着姚小疼看。姚小疼抹了下眼泪说:“不叫小四回去,咱姊妹四个,就算饿死,也饿死在一块。”
    姚小四就这样回到了自己的家,若干年后,姚三三每每回忆起这事,总是唏嘘感慨。一个八岁的小丫头,顶着毒辣的太阳,靠着两只脚独自走了三十几里路,倔强地跑回自己的家中……大约就从那时候起,姚三三疼小四,就疼到了骨头里去了。
    一来二去,天已经很晚了。三姐妹给小四烧了一锅热水,给她好好洗了个澡。她姐妹三个一直睡同一张床上,现在小四来了,四个人肯定不好挤,靠南墙张洪菊原先睡的那张床上堆着冬天的被子,姚小疼都收拾了,把那张床铺好。
    “大姐,往后这样,你还跟二姐一铺,我跟小四一铺。”姚三三说。爸妈他们要是来家,再说来家的话。
    “行啊!”姚小疼微微笑,对小四说:“小四,往后跟你三姐一铺睡,行不?”
    小四点头。这小孩,少了八岁小孩该有的活泼。“小黑孩”的那种经历,对小孩的心理和性格必然影响很大,被藏起来喂养的孩子,少了父母的关爱,姥娘甚至不敢让她出门,怕的是叫那别有用心的人,拿住张洪菊超生三胎的证据,就像圈养的某种小动物。小四太安静乖巧了,安静得让人心疼。
    ******************
    第二天一早,二舅又来了,这回是自己个骑自行车来的,姚小疼正好从猪圈的矮墙上跳下来,二舅迎面问道:
    “小四呢?小四来没来?”
    姚小疼说:“来了,昨晚上天黑,她自己找来的。”
    二舅大大松了口气,把自行车一丢,气得说:“这小孩,怎么这样乱跑?一家人都叫她担心死了,你姥娘从她丢了,就没吃下一口饭。我昨天连水沟鱼塘都叫人去打捞了,真怕她……这要是出点什么事,还能不能叫人活了?我养大她没有功,要是她出了事,我可就有过了,怎么跟你爸妈交代?”
    二舅大步进了屋,盯着还在床上闭眼睡觉的小四,老半天,重重叹了口气。
    想想二舅也是不容易,昨天找的焦急,当时那种心情,就是要找到这不懂事的小孩,先使劲打她一顿再说!然而此刻看见小四安好地熟睡着,二舅到底没忍心,转身出了屋,自己拿了个小板凳在门旁坐下。
    “要不……我把小四带回去?你爸妈不在家,也见不着话,你二妗子那人……就是脾气急了点,不是我说你爸妈,有些事,也不能怨你二妗子生气,你说这才出生的小娃,养这么大容易吗?你爸几乎就不问她的事!”
    姚三三真心能体谅二舅的难处,当中可怜的就是小四了。三姐妹互相对视了一眼,便由姚三三接过话来说:“二舅,我们也知道你养小四这么大,不容易的,也知道你有难处,小四往后长大了,怎么也不能忘了你跟姥娘养育的恩,现如今,她既然自己跑回来了,就让她留在家里吧,再把她带回去,还不是要叫你为难?”
    二舅好一阵子没说话,坐了半天,就站起身说:“那先这样吧,我赶紧回去,跟你姥娘说一声。你姥娘都要急死了。”
    二舅骑车一走,小四光着小脚丫,从屋里跑出来了,张大眼睛看着姚三三,姚三三笑着对她说:“怎么赤脚跑出来了?不叫你回去,放心吧!”
    “我凉鞋昨天走路坏了,鞋袢断了。”小四扭着一双小脚丫,不好意思。
    姚小疼忙说:“没事儿,塑料凉鞋也好缝,大姐回头给你缝上。”
    该给小四买双新凉鞋。小四也该准备上小学了。小四这一回来,姚三三最先想到的,还是想法子挣钱,没办法,她们最缺的就是钱。
    ☆、第28章 小光头
    小四的存在,姚老奶当初是知道的,姚老奶既然知道了,老姚家其他子女约莫也就知道的吧,当然,外头肯定要瞒住,就算有两个村子间有亲戚的村民,相互悄悄说过,但起码自家人是不会承认的。
    要是有谁跟姚老奶说,你家大儿子还有个四女儿吧,她肯定还一句:啊呸,造谣胡说!
    但是现如今小四回来了,就在姚连发家里呢,自然就有人说到姚老奶耳朵里,姚老奶便立刻急眼了,自己跑来姚连发家看,这一回也不知是学精明了,还是明知道那几个丫头不会听她的,倒是没说什么,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恨恨地跺跺脚,使劲盯了小四一眼,嘴里小声咒骂了几句,转身走了。
    姚三三知道,姚老奶一回去,肯定就要想法子告知姚连发,不过,该来的总归会来,三姐妹既然把小四留下了,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随他去吧!
    倒是二叔来看过小四,拉着小四的手打量了半天,掏出十块钱塞到小四手里,说:“四丫,给你买件衣裳穿吧,我这当二叔的,头一回见面,穷得也没多钱给你。长这么大,连二叔一块糖也没吃过。”
    小四人小,可却十分懂事,直觉地就往外推拒,姚三三在一旁说:“小四,二叔给你的,你接着吧,二叔疼你。二叔家没闺女呢,往后咱们长大了,都记着孝顺二叔。”
    二叔听了就咧着嘴笑,说:“那当然,旁人过寿,吃闺女包的饺子,二叔老了过寿,就指望着你姊妹几个给我包饺子了。”
    二叔心地还算好的,平常家里耕地之类的活,也多亏二叔帮着,就是在王小莽的事情上,二叔也是尽心帮了忙的,姚三三心里感念着呢,她爸妈不在家,她几个小孩在家,就算是再要强,有些事还是需要个大人帮着。
    看看二叔一家,二婶子总有些蛮横无知不讲理,但对比三叔一家,姚三三还是愿意跟二叔家亲近的。不是她势利,二叔相比厚道些,二则实在是生活和环境逼的。
    再有一件紧要的事——小四头上有虱子。一早上起来,两个大的忙着弄饭喂猪了,姚三三端个小板凳放在门口,叫小四过来给她梳头。小四头发稀疏,有些黄,长度也能扎小辫了。才梳了一下,姚三三眼尖地看到头发上有白色的小点点,就说:“不是招虱子了吧?我看你晚上睡觉总是抓头发。”
    扒开头发,果然看到发丝上一个个白色的虱子卵。姚三三很快就捉到一个在头皮上爬的黑色小虫子,捏住了给小四看。
    “这大母虱子咬你呢,能不痒痒吗!”说着姚三三尖着指甲一掐,虱子掐成了一张皮,指甲盖上留下一片红色的血渍。掐死一个,姚三三索性就扒来扒去,给小四逮虱子。一会子工夫,指甲就一片的脏。
    “姥娘眼神不好,逮虱子看不到,也给我篦,也擦过虱子药,就是一直都没治断,姥娘活一忙,就又多了。”小四说着,忍不住又伸手去抓痒。
    早头那些年,农村里孩子头上身上,好多都有虱子的,姚三三上学的时候,女生课间就有相互逮虱子的。不过姚家三姐妹都没招虱子,其实要是勤洗勤梳,自然就没有虱子了。
    姚小改见了,就丢下正在搅拌的猪食,跑进屋里翻找了半天,找出一把篦子,递给姚三三说:“赶紧给她篦篦,勤洗勤篦,等逢集了再给她买点虱子药,赶紧给她治断,别给咱三个也招上了。”
    姚三三一想,她跟着小四一铺睡的,恐怕真会招虱子,就笑笑说:“要篦我自己得先篦干净,别真给我招上了。”
    “你这什么坏丫!小四,踹你坏三姐一脚。”
    小四当然不会踹姚三三一脚,低着头,小小的心里忐忑着,忍不住又伸手抓痒痒。
    “二姐,我看小四这头上,那老些虱子卵,一根头发丝上都好几个,白煞煞的一片,就算你勤洗勤篦,擦虱子药,也得好一阵子能治断。倒不如……”姚三三冲着小四直笑,“倒不如给她剃头算了,一下子全治光了。”
    “小丫头子,剃个光头不难看?”姚小改不赞成。
    “那不是快吗?反正她年纪小。虱子要好治,还能有那多人招虱子?”姚三□□驳,蹲在小四面前,动员小四:“小四,咱剃头算了,你看你这头发,上头都是虱子卵,扎小辫也不好看,一下子治不断,一天到晚咬你,痒痒死了,头皮都咬伤了。”
    姚小疼认真想了想,说:“小四,不如真就剃光吧,反正你这么小,剃光头也正常,村里小女孩剃头的也有。”
    “人家那是剃小平头,她要剃得剃光,小女孩子光头,多不好看。”姚小改继续保留意见。
    姚三三推了二姐一把,说:“一边去,就你爱俊臭美,健康卫生不比臭美要紧?”说完蹲下来,继续哄小四:“小四,你看现在是夏天,剃光头还凉快,还好洗。再说这大夏天,正好要戴凉帽,等我上街给你买个好看的凉帽,你戴一阵子帽子,头发很快就长出来了,多好?”
    小四点了点头,小声说:“那我剃头,你给我买凉帽,别告诉旁人。”
    吃了早饭,姚三三就去邻居三爷家借了把剃头推子,果真给小四剃了个光头,滑溜溜的,衬着小四那张秀气的小脸,很有喜感。姚三三瞅着自己的杰作,一个劲儿笑。
    剃下来的头发,姚三三直接就丢进了水盆里,管叫那些虱子全部玩完。她给小四拍干净碎头发,忍住笑说:“好了,多干净。”
    小四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滑溜溜的光头,才想起来,她的凉帽还没买来呢,赶紧洗了一把头和脸,躲进屋里去了。
    隔天逢集,姚三三上街了,她今天去给杨北京送乌拉牛,顺便给小四买凉帽。另外,她心里还有旁的事。
    小四这一回来,姚三三最先想到的,还是想法子挣钱,没办法,她们最缺的就是钱。姊妹四个,再会节省,也要有生活开销。再说,小四也该上小学了,九十年代,收入本来就很低,说是义务教育,然而每次交的学杂费却真心不义务,小学中学的学费,比起二十年后反倒更多。
    姚三三先把乌拉牛给杨北京送去,遇上杨广州也在,笑呵呵地问姚三三:“三三来啦?你姐咋不一块来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