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章 赴战零和博弈的奇妙之路(博弈篇 )
    这什么情况啊?嘿个大头鬼啊!依子好好的怎么就成了施学申了?就算要被冤死人家也不要替这货死啊!
    “我不是,你认错了……”
    “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不是吗?”
    这问题就有些坑了。如果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施学申”因此暴露出“音乐家”才能体现的特征,就上了对方的当了。没准对面联系自己的就是施学申本人呢。
    问题是自己表现得在对方眼里是有多蠢啊!谁会上这种当啊!曲芸想掀桌。
    然而仔细想想,虽然为了伪装刚刚的陈述轮自己并没有什么语出惊人之处,但也没表现得蠢到会上这种当吧?如果真的是试探,怎么说也应该选择贵妇人或者杀马特这种货色吧?
    再回想刚才通讯里的话。虽然被电子合成音完全掩饰了话里的情绪,但是那句拖得长长的“冤有头债有主”可不像伪装。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们会在下意识透露出强烈情感信息时改变语速。比如紧张焦虑就不知不觉话说得更快。而这句“冤有头债有主”的一字一顿,更像是讲话者在品味着话语中发泄出的情感。
    换言之,按照曲芸的判断这不知是谁的通话者应该是真的和施学申有仇。
    也不知是同团队中的旧怨还是在刚刚的上半场游戏中两边分开后又发生了什么。甚至连自己这边的陟维全曾经和韬略团副发生仇怨的可能性都存在。毕竟陟维全是那么个小肚鸡肠怀怨千年的主。
    如果是这样,至少得知在场的玩家里有人对施学申充满仇恨。这是一个好消息。而且因此,向对方证明自己不是施学申的意义就很大了。
    音乐家的身份当然不能暴露,对方是施学申同队人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也不方便直说自己就是另外队伍的人……
    于是曲芸说道:“接下来我会做一件施学申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就是投票给阿泰。当然,规则里没有提及投票结果是否公布。事实上,匿名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还会向你保证,加上你我的票,阿泰一定会死。”
    无论对方是不是施学申同一阵营,曲芸都认为他把施学申的死放在了自己的生之前。为了确定杀死施学申,就算拖着自己的团队一起毁灭也不要紧。否则此人断没有道理在这种零和博弈的规则下先试图找出施学申挖自己墙角。
    因此曲芸最后想出这么个办法。至于阿泰,她原本就打算第一轮除掉的。比起新人团来说,绝对是蓝队的老玩家威胁更大,弄死一个算一个。
    “你也判断出阿泰就是瘦高个了?你又怎么知道他会有多少票的?”
    显然,对面这人也推理出了阿泰的身份。实际上包括新人团在内,一半以上的玩家只要稍稍动动脑子都能想明白。尽管瘦高个掏出一把从来没用过的枪来掩饰身份,但新人团徽章空间里根本就没有枪啊。这就已经排除了三分之一的身份了。
    同时新人团在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自己团队的白洁这种情况下,百分百都会投给开枪的主要目标瘦高个。这就是阿泰没想明白的地方。平时跟着施学申在智略类游戏顺风顺水惯了,没有经历过这么苛刻的规则才会作这种大死。
    额……也不是百分百,小宇同样自己作死违规留票给了自己。
    剩下玩家的里面,自己这边白队的人经历过至少一场游戏的磨合后至少应该能想到自己队伍中没有会直接对人射击的莽人。就算甄辉齐脑抽,也绝对说不出之后“用枪说话”那通狠话。
    剩下蓝队的人会不会把瘦高个当成外人就无所谓了,如果有人把他当成自己那更好,多给阿泰添上一票。虽然事实上曲芸认为就算甜心那种胸大无脑的孩子也不至于犯这种错。
    阿泰这次绝对是被自己的直性情给玩死了。他可能可以保持本心地从曲芸经历过的杀人游戏那种活动中存活下来,但是本次三卒挫帅这种游戏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阴险,前半场诡局中的互相熟悉观察不是白给的。
    这一次曲芸停下思考了好几秒。她根据手头线索考虑着通话者可能的身份,最终确定在两个人选,胖丁,和中分。毕竟曲芸没有经历施学申那边大楼里最后发生的事情,也不清楚他们团队往日有什么恩怨。
    无论是哪个身份,都是一个就算她暴露下面内容也不会因此推导出自己是谁的存在。
    因此,她说道:“根据刚才的表现和陈述,我分析了三队里每个人的性格会做出的选择。结果是阿泰和白洁的票数绝对领先。当然,不排除一两个像你这样的根据我不知道的理由选择投票的特例。可无论如何,在两人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两票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话倒是说完了,可时间也到了。没有等到对方回应的曲芸并不着急,她有七成把握对方被自己成功说服,尤其是在看到本轮结果之后。就算目标没有被说服,那么现在的自己也是绝对没有被投杀的危险的。这时突然冒出个人针对自己总会露出马脚,到时候曲芸自然有办法后手先杀。
    按照自己刚刚陈述轮的表现,其实被当做胖丁或经过一场游戏后冷静下来中分的可能性也是不小的。无论对方是胖丁还是中分,都没理由确定自己就一定不是蓝队成员而先下杀手。
    这一次终于没再有人联络自己。照理说每人只有一次提问机会,多数人都会用在试探别人身份上才对,完全平均讲每人应该只收到一次提问。
    自己刚刚的陈述轮并没有什么太突出的表现,没有联络或者一个两个都还算正常,多出三个就有些奇怪了。
    曲芸微微一笑,选定了贵气女的头像。
    “喂喂,我是音乐家,你愿意告诉我你的身份吗?”
    “……”
    “不说?你比我想的要聪明嘛,不信任别人可能是随口胡诌的话也算有长进了,恭喜你啊。那么,作为奖励,我告诉你一个和我身份无关的信息,你可以自己判断是否可信。那个开枪的瘦高个,是蓝队的阿泰哦。”
    虽然有了一定的猜想,但曲芸其实并不能完全确定贵气女的身份。但这不妨碍她把对方当做自己假想的身份去讲话。
    如果对方真是自己假想的那个人,很可能会在下一轮露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发现的破绽。这就达到了不在公开环节中暗示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试探出对方身份的目的。
    如果对方不是自己设想的身份也无所谓,反正定向沟通的选择是单向的。主动发起提问一方可以知道被提问者的本场身份,而反过来即使提问者主动说出自己身份,对面也不能确认而无从相信。
    这一次的通话没有顶满一分钟,不需要像个焦虑症患者一样狂飙语速的感觉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