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9章 宝钞
    连孔府这个庞然大物都已经臣服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又能有什么作用?
    难道说,他们还能够比孔府厉害?难道仅凭着他们,就能够反抗官绅一体纳粮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本事。
    陈松站在孔府的大门外,静静的看着孔府。
    孔府的大门外聚集了大量的人,这些人都是曲阜城中的税务人员。
    在很早之前,这些人就已经来到了曲阜城中。
    只不过,因为有孔府作为领头,所以收税并不顺利,城中的很大一部分士绅根本都不鸟他们。
    如果这次没有陈松的话,这个情况恐怕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孔府当中有大量的空地,和陈松还是选择将清查税务的工作放在了大门外。
    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城中的这些士绅读书人知道孔府的做派,孔府都已经交税了,难道你们这些人还要不交吗?
    李三娃找来了一张椅子,放在了旁边的一棵大树下。
    这棵大树为路边,枝叶繁茂,陈松坐在椅子上,享受着片刻阴凉。
    看着正在忙碌的税务人员,陈松想到了后面的君王。
    几乎是过了永乐年间,朝廷的用度就开始捉襟见肘。
    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多么严重,勉勉强强可以接受。
    自从土木堡之败之后,朝廷的税收根本不足以支出。
    以至最后,这些皇帝们不得不想办法搞钱。
    万历年间,明神宗往江南派遣了大量的税监,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收取税费。
    可后果如何不言而喻,派出去的税监大部分都被当地的百姓打死。
    这些百姓都是被当地的士绅蛊惑的,因为皇帝在和当地的士绅抢钱。
    在利益之下,管你是什么人。
    明神宗的老爹倒是聪明,隆庆开关确实为朝廷赚了不少钱。
    可得罪了南方那些走私商人,最后也不了了之。
    明朝中后期,看起来说是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可这个资本主义的萌芽实在是太过畸形。
    不过是依附于官僚主义的一个变态结果,陈松在想着该如何才能避免这个事情。
    虽然看起来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各地已经开始收税。
    可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这谁也说不准。
    一旦朱元璋下去,就算朱标能够坚持,就算朱雄英能够坚持,可后面的那些皇帝呢?
    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半年之后这个政策到底能不能实施下去,谁也不敢保证。
    “问题还是很多啊,看来还是要靠新学学生啊,只有当新学学生遍布朝堂的时候,才能够将这些政策稳妥的实施。”
    陈松低声念叨着,陈松想的明白,想要改革成功,必须要培养一批既得利益者。
    因为既得利益者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自发的和那些顽固斗争。
    在这个时代,陈松不敢奢求天下之人有高尚的品格,这一切也不过是陈松委婉的办法罢了。
    “解决了山东的事,其他省份也要好办一些。最起码也不用让我一直跑过来跑过去,这次读书人可以说是丢尽了脸面,估计朱元璋肯定会趁这个事彻底的废除丞相制度。
    也不知道老朱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说还是如同历史上的那样,搞一个四辅官?”
    四辅官也不过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包括后面的内阁制度,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制度,可这个四辅官制度确实不行。
    至于内阁制度,在土木堡事变之前,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
    可涂抹保湿面之后,文臣手中的权力与日俱增,那个制度也成了新的丞相制度。
    臣权卷土重来,实力比之前要大上很多。
    ……
    看着眼前忙碌的众人,陈松不停的想着这些事情。
    想了好长时间,陈松叹了一口气,“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现在想的那么多,无济于事。还是先慢慢来吧,先从经济出发,只要经济不崩,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也是时候改编大明朝的经济了,宝钞也应该改变,像朝廷这么肆无忌惮的发行,要不了多久就是废纸一张!”
    陈松的家中有数量繁多的宝钞,每年过年的时候,朱元璋都会赏赐陈松一些物品。
    其中,宝钞的数量占大多数。
    这些东西说起来是钱,可朱元璋心里压根就不认为它是钱。
    不仅朱元璋不认为它是钱,很多人也不认为它是钱。
    如果不是靠着朝廷的强制,估计普天之下没有一个百姓喜欢这种东西。
    陈松想到了票号,其实票号就是银行的雏形。
    在票号之前,元朝年间有至正宝钞,宋朝的时候有交子还有钱引,再往前推,还有飞钱。
    可以说,这片土地上对金融的认识在同时期,是要超过西方的。
    当年马可波罗将这个神奇的制度带到西方后,这个制度彻底的在西方生根发芽,飞速发展。
    票号其实还是有一些落后,远比不上后世的银行。
    可如果不考虑时代背景而随意批判,那么就是在耍流氓。
    这个时代不管是交通还是运输都非常落后,物产流动不大,除过南方靠着海运的城市,商业发达之外,越往北方走,商业氛围就越低。
    晋商能够发家,是因为靠着草原,如果没有草原的话,晋商想要发家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可以仿照票号,来创办大明银行。纸币可以暂且先不发行,毕竟大明宝钞还在,一昧的乱发也不是个事儿。
    先对市场上流通的那些银子铜钱做个标准,将它们筑成同等规格的银币或者铜币……”
    其实陈松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这些想法,只不过一直没能办下来。
    洪武年间,朝廷也铸造有铜钱。
    可这些铜钱的规格繁多,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等钱币。
    各行省设置宝源局,同时也可以铸造钱币。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非常混乱的铜钱局面。
    洪武一朝,有迹可循的铜钱种类竟然达六十一种。
    民间甚至还有私自铸造铜钱的,这对经济更不是什么好事。
    还有银子,明初是铜本位,银子的使用并不常见,除非是大宗货物。
    可现在海外贸易已经开始,要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必然会兴盛于世,所以提前准备总没有错。
    ……
    天色渐晚,孔讷笑嘻嘻的来到了陈松旁边,一脸谄媚,“大人,我孔府的税额已经核查完毕,总共需要缴纳两万三千四百两白银……”
    陈松点点头,“做的不错,这几天,带领着税务人员将曲阜的那些该收的税全部都收了吧,同时,再向陛下写一个表忠心的折子。
    还有,整个山东的税也都靠你们了,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如果山东的税收不上来,那么我到时候就找你。
    这几天准备一下,准备领旨吧。”
    孔讷一听这个,瞬间高兴的手舞足蹈。
    朝着陈松不停的作揖拱手,“是是是,这就安排这就安排!”
    陈松在这里转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第二天中午,陈松带着圣旨来到了孔府的大门外。
    孔府中的人数量众多,他们整齐划一的跪在大门外。
    陈松大声的朗读着圣旨,至于衍道公的那封圣旨,陈松将孔希礼的名字填了上去。
    按理来说,孔希礼都已经是衍道公了,那么就应该重新开府。
    可圣旨上并没有让孔希礼开府,只是说让孔希礼接着住在孔府当中,圣旨上甚至还用了“阖家团圆”等字眼。
    这正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只有让这两个刺头住在一起,才会让他们内斗不止。
    宣读完圣旨,接下来的时间,陈松又在山东其他的地方转悠了一圈,监督税务之事。
    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仲夏,天气越发的炎热。
    陈松穿着一身单衣,坐在马车当中汗流浃背,手中的扇子扇得呼呼生风,可并没有凉爽多少。
    此时的朱元璋,心情并不比陈松好多少。
    他看着手中的一封奏折,一副无语的模样。
    这份奏折是兵部送上来的,说的事和宝钞有关。
    大明朝在使用宝钞的时候非常古怪,按理来说,同等面额的宝钞不管是新还是旧,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
    可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洪武十三年规定了调换昏烂钞的界限。
    凡票面金额、文字可以辨认的都可以继续使用,但实际上,朝廷收税的时候只收新钞。
    看上去只是朝廷的无心之举,上行下效,你朝廷都不要旧钞,那我百姓还要什么?
    所以旧钞就一直的贬值,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通货膨胀。
    问题不仅如此,朝廷发给官员的俸禄,士兵的军饷等等,都是发的宝钞。
    可在收税的时候只收取少量的新钞,有时候甚至都不收。
    这样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宝钗越来越不值钱。
    宝钞越不值钱,朝廷就越发,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洪武年间的宝钞形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中书省制”,一种是“户部制”。
    胡惟庸被搞死之后,朱元璋就将宝钞的制造放在了户部下面。
    按理来说,这两种宝钞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
    可朝廷根本就不认同中书省发行的宝钞,所以中书省发行的宝钞,现在价值越来越低。
    兵部在奏折上说,今年和往常一样,给各地兵马发军饷。所发军饷和以前一样,采取宝钞和物资同时发放。
    给北方的士兵发军饷时,北方的士兵大部分没有什么怨言。
    可是在给南方的士兵发军饷的时候,竟然出现了抵制的现象。
    其中,以江浙一带最为严重。
    这就更让朱元璋恼怒,江浙一带以前是陈友谅方国珍的老巢,现在这些地方的士兵开始抵制宝钞,很难让朱元璋不乱想。
    不仅仅是兵部,户部也有同样的情况。
    官绅一体纳粮所收取的税费都必须是真金白银,宝钞根本就没有考虑在内,这也是导致民间抵制宝钞的一个原因。
    “真是有意思,往年的这个时候发放的军饷也大部分都是宝钞,也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怎么今年事儿一下子全都上来了?”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折,一脸黑线。
    朱标站在旁边,小心翼翼的说道:“爹,不是孩儿乱说,民间对宝钞不认同,其实孩儿也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一张纸啊,能有什么用?
    而且之前常青不是在奏折上说过嘛,如果没有和金银挂钩,就是废纸一张,早晚会被百姓抛弃!”
    陈松在很早之前就给朱元璋说过这方面的事。
    “话是这么说,可全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金银?如今官绅一体纳粮也刚刚实施,朝廷的国库还没有彻底充裕,仗又打个不停。
    造船厂里面的大船还没有建造完毕,那些倭寇海盗还没有彻底处理,到处都是要钱的地方,朝廷哪来的那么多的金银?”朱元璋皱眉道。
    朱元璋对金银非常敏感,过惯了穷苦日子,这样朱元璋对财富更加珍惜。
    所以说,能不使用金银,就尽量不使用金银。
    “可是,如果朝廷真的不管的话,恐怕陈松之前说的将会成真,如果宝钞真的成为废纸一张,到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朱标说道。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之前的时候也发生过几次,可那个时候,情况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
    之所以主要集中在南方,就是因为南方商业发达。
    “父亲之前说过,玻璃局售卖玻璃时所收取的钱财必须是铜钱或者是银子……
    父亲都不认同宝钞,这些百姓们又怎么可能会认同呢?”朱标说这话时,警惕的看着朱元璋,时刻准备停下。
    朱元璋倒是没有恼怒,他将手中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
    “之前发给官员们俸禄,也有相当一部分宝钞。估计,这些臣子们心里也没憋着好。
    得要想办法解决这个事,虽然现在朝廷比较有钱,可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钱?
    要是宝钞能稳住,那么以后朝廷没钱了,多印一些,也能好一点……”
    朱元璋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见识毕竟还是有些局限。
    尽管陈松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给他说过这些事,可在潜意识里,还是有些占小便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