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59节
    莫少珩当时也是心惊胆战的。
    专门给寒门的制度?
    他也就说说而已。
    他的目的是……全民科举啊,只有真正的用真本事当上了北凉的官,北凉才会有一个转折性的发展。
    当然因为形式不允许,他就折中了一下,说成是科举只是针对寒门。
    双规制度,科举制和贵族推举制双法并行。
    但……谁会成为主流,还犹未可知,就像历朝历代,除了科举,也有恩科,所谓恩科,其实就是贵族推举制度的一种变种,只是当不当得成官的话语权,完全落在了圣人手上。
    而在历朝历代中,从来都是以科举为重呢,反倒是恩科,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莫少珩提出“天子门生”的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贵族也参与到科举中来。
    若没有这个称号,贵族有推举制度,他们才不会管科举。
    不得不说,莫少珩挖的这个坑,实在有点深。
    他自己也是走得心惊胆战。
    或许贵族没有看出他最终的目的,但将“天子门生”的称谓放出来,他们也是不愿意的,让他们去和寒门争?
    他们是贵族,他们放不下这个脸。
    最后还是莫少珩去找了圣人。
    圣人的立场是北凉,他会在贵族和寒门之间端平一碗水。
    只要是对北凉好的,最能说服的对象,反而是圣人,而不是贵族。
    莫少珩讲了一番大道理。
    也透露了一些,朝廷之上,要是大部分都是圣人的学生,也是对皇权的巩固。
    综合起来,圣人最终才独断,许下了这一条。
    此时,不仅寒门,连贵族世家皆是震惊的。
    天子门生?
    他们都以为自己看错了,但这四个字,就是这个意思啊。
    沸腾。
    无论是科举制度的完善,还是寒门即将入仕,都比不过这四个字来得震撼人心。
    相信,除了凉京,各地也同样会处在无法言语的震惊之中。
    这才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吧。
    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开始。
    这句话其实是有些贬义的。
    就像说是读书不是为自己而读一样。
    但现实就是这样,大部分读书人从学校走出来,一身本事不也是卖给了资本家?
    都是为了生活生存,也莫看不起古人,也莫说别人志短或者甘愿被奴役。
    或许被帝王奴役,比被资本奴役还要高尚一些呢。
    随着告示的解读。
    也开始有人传开,说这科举制度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三公变法,莫少珩为寒门提出了科举选仕。
    寒门子弟,其实对莫少珩是有一些好感的,为何?
    因为图书馆。
    现在凉京的寒门子弟,手上的书,多数都是他们自己去图书馆抄写的。
    以前买不起的书,他们有了,以前被收藏在贵族之中的书,他们也能看到了。
    莫少珩的图书馆现在可不是一开始的样子了,只有他镇北王府的书籍。
    现在,收录的书籍已经十分的广阔和充分了,真正有了图书馆的意义。
    现在莫少珩又为寒门找到了科举制度的出路。
    莫少珩在寒门中的名声,倒是开始崛起了。
    此时,莫少珩正好路过告示处,他这是去勤政殿。
    科举制度是完善了,但圣人不是想早点看到效果嘛。
    所以,今年三月,就要开始北凉第一届的县试了,六月郡试……
    若是不出意外,十二月的时候,就是各地学子赴京赶考的时候,也是第一批寒门仕子出现的时候。
    其实,这个时间并不好,因为冬天赴京赶考更加不易,天冷。
    所以历史上一般都设置在春天或者秋天,即春闱秋试。
    但现在除了圣人,各贵族也在翘首以盼,等不得了。
    等这第一届后,再调整也不迟。
    既然今年就要经历县试郡试洲试京试,那得有考题啊。
    在这么赶的时间内,出合适的考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莫少珩还有一个身份,临江仙,北凉第一才子。
    所以,他这是被圣人抓了壮丁,去出题的。
    他还得在勤政殿待着,当然不用像拟定科举制度时,和不同人争得面红耳赤了,轻松很多。
    首先要弄出来的就是,北凉全国统一的,县试题。
    莫少珩的马车路过告示的时候,围在那里的人正在解读,“今年三月十五,北凉各县,正式县试,各地学子请抓紧时间报名,做好准备工作。”
    县试,自然是在各县进行。
    凉京的读书人其实是最幸福的,无论县试还是后面的考试,都是在凉京进行。作为第一次新制度的实施,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各县官员就得配合,得安排考场,监考之类。
    这些东西,包括入场学子搜身,监考的官员,莫少珩都写在了制度之中。
    这一个月他可不是白忙活的。
    这么完善的制度,也亏得莫少珩是穿越者,不然真从头费脑子想?呵,能想出来那真是神仙。
    朝廷也已经派人去各地指导工作。
    都是第一次,哪怕制度完善,但执行起来,多少还都是瞎子摸象。
    所以这第一年的制度试行,尤为重要。
    莫少珩的马车路过,直接被认了出来,被堵得水泄不通。
    寒门子弟看向莫少珩的目光,就特别不同了。
    莫少珩:“……”
    这马车,它走不动了啊。
    他还得去勤政殿,和一群大人,给全国各地的学子出县试题。
    也不好让一群胡子花白的老官儿等着。
    莫少珩干脆掀开车帘,站在了马车驾驶的位置上。
    今日的莫少珩,依旧一身的锦袍,怀中古琴常伴。
    琴是他的武器,古人刀剑不离身,因为……可不比现代太平,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
    所以,他这古琴也是一样,能不离身自然是要带在身上的。
    一出马车,顾盼生辉。
    寒门中的读书人,竟然朝莫少珩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礼。
    此行为,由衷而发,由心而起。
    作为寒门读书人,他们也是知事明理的,莫少珩所作,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也是清清楚楚。
    有了这个科举制度,他们才有了鱼跃大海,鸟翔天空的可能。
    莫少珩看着不由得一愣。
    然后嘴角向上扬起,伸手指向皇宫的位置,“诸位,莫少珩将在此间,等着诸位的到来。”
    “希望诸位,不要让我久等才是。”
    众人一愣,看向莫少珩手指的方向。
    那是金殿的位置。
    心都哆嗦了一下,莫少珩在对他们说,在那里等着他们,让他们不要让人久等。
    有什么,比这样的一句话,更激励人,更让人激动的。
    身体都在哆嗦,此时,他们才相信,告示上的内容是真实的。
    有人在等着他们入仕呢。
    莫少珩继续道,“希望以后,诸位鱼跃此间,仕途无阻。”
    “不过现在嘛,还请劳烦诸位让出一条路来,我还得去勤政殿出这次的县试题,要是耽搁了,罪过就大了。”
    众人也是一愣,这才发现,密密麻麻的人,将路都给堵住了,行了一礼,答道,“借君吉言。”
    这才让出了一条道。
    莫少珩离开,只留下绝代的风华,让人乐此不疲的讨论着。
    莫少珩来到勤政殿。
    灵石公抬头一笑,“世子当真是风姿卓绝,时刻都在激励寒门学子。”
    莫少珩一愣,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勤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