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4章 考察造船厂
    哇塞!
    葫芦口大变样。
    巨大的码头里,停靠着数十条船只,有战船,也有商船。
    码头旁边是一座大型造船厂。
    里面能生产排水量5000吨以上的船只。
    不过呢?
    此时,这颗星球上,船只最大也就数十吨,上百吨级别的基本不会有。
    除了帝国能生产出数百、上千吨船,西方国家也无法生产出来。
    海上马车夫还未崛起,西班牙也未发展起来,从前那个海上霸主牛牛。
    此时的牛牛还没发明蒸汽机。
    只有发明蒸汽机才让牛牛变成世界老大。
    现在,蒸汽机由唐帝国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红利让帝国来享受吧!
    嘿嘿!
    到时候,咱们也用坚船利炮敲开西方国家的大门。
    敢不听,派战船去轰上几炮。
    震慑、恐吓!
    对!
    就是威胁利诱,哥不相信西方国家是铁做的。
    丫的!
    老子也到牛牛家,去租一块土地。
    牛牛租港港百多年,我去租牛牛家的土地数百年,最好一次性买断,让牛牛郁闷下。
    “少爷,我们到葫芦口了。”
    陆逊来报告道。
    “好的,我们上岸吧!”
    杜荷道。
    随着陆逊上岸,进入兵营。
    “杜二,这地方发展很快呀!上次陪你来此地,还是一片废墟,荒芜人炎。
    才二年时间不到,象一个小城镇似的。
    人口应该有数万人吧!”
    李德秋惊讶道。
    呵呵!
    “德秋,不用奇怪,这地方已经是北海舰队基地。那个船厂是专门生产战船、
    运输船只用的。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工匠。还有一些宗师级的大工匠。”
    杜荷解释道。
    “杜二,你这些产业没上报陛下吧!”
    李德秋问道。
    “没报李二,只是产业而已,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何别什么事都要上报。”
    杜荷摇头道。
    “杜二,本小姐建议你,最好是报告一下,不要让人弹劾。毕竟,这里可是生产战船的地方,
    皇帝谁不会猜疑。虽然说,你也生产商船,可是,战船也有,不要大意。”
    李德秋道。
    杜荷点点头。
    李德秋说的也对。
    战船太敏感了。
    看来,还是要向李二报告一下,起码备个案也好。
    杜荷自认为,不会做什么有损帝国的事,可是,象李德秋所讲,帝王猜疑心极重。
    一旦让李二猜疑,事情就麻烦了。
    杜荷还想在李二的支持下,尽快发展唐帝国的科技水平,一旦失去信任。
    什么事也干不了。
    “好!回长安,我向李二报告。你说的很对,万事小心谨慎,不要大意。”
    杜荷道。
    次日:
    杜荷带着李德秋,跟着陆逊走进造船厂。
    船厂有人站岗,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没有路条,什么人也别想进入。
    毕竟,这是一个战船生产基地。
    里面有好多技术是保密的。
    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此时就算有人想偷师,基本是不可能的。
    主要是让员工养成习惯。
    防患于未然。
    “少爷,这个就是正在生产的蒸汽机战舰,排水量1200吨,满载排水量1500吨。
    蒸汽机是辽西城运过来的,功率极大,足够驱动船只。再有十多天时间,就能下水试航了。”
    陆逊介绍道。
    杜荷点点头。
    丫的!
    真心大呀!
    战船上的甲板已经镶嵌好,只剩下一些武器装备正在装配。
    呵呵!
    “不错!真的很不错!全力生产的话,咱们船厂一个月能生产多少艘战舰?”
    杜荷道。
    “少爷,现在船厂有工匠二万多人,十多个船坞,生产一艘战舰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若是把所有船坞利用起来,一个月能生产出十多艘。不过,商船生产会受影响。”
    陆逊道。
    “伯言,咱们生产的商船,主要销售到什么地方?”
    杜荷问道。
    啊!
    陆逊惊呼一声。
    看向杜荷。
    “少爷,商船一直只销售给天下海运商社,是少爷旗下的船队,难道少爷不知道?”
    陆逊道。
    杜荷苦笑着摇摇头。
    现在,杜荷旗下产业太多,那里知道得那么详细。
    “不知道!”
    杜荷道。
    “少爷,商船除了舰队使用外,基本只销售给天下海运商社,其他商社有钱也暂时买不到。”
    陆逊道。
    想想也是,只有葫芦口的船厂能生产,其他地方无法生产,数量供应不了。
    看来,到山东后,要把那个青岛购买下来,在那里修建一座大型船厂。
    还有江南一带,也该布局了。
    “对了,伯言,造船厂的工匠怎么招聘到的?”
    杜荷问道。
    “一部分是辽西城派出来的工匠,绝大部分是从山东、江南一带招进来的。
    北方很难招聘到会造船的工匠,最好的工匠在南方,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来。
    所以,建议少爷,想办法在江南一带再筹建一个造船厂,那样工匠不需要担心。”
    陆逊道。
    杜荷点点头。
    清楚陆逊说的没错!
    南方水网密布,需要船只运输。
    北方基本没有船队。
    造船工匠也就少了。
    为了获得大量优秀工匠,杜荷开出极高待遇。
    当然了,帝国境内所有工匠基本都知道,杜荷对工匠是最好的,不仅给予高薪,还安排工匠的家人工作、生活。
    提高地位需要李二同意,杜荷没办法解决。
    不过呢?
    只要在杜荷旗下,不论在什么企业,都会受到重用,也敬重工匠们。
    杜荷取出1500吨排水量的运输船图纸,交给船厂负责人。
    看到图纸上那么大的船只,负责人兴奋无比。
    连与杜荷等人都懒得说话,一头扑在图纸上察看。
    杜荷摇摇头。
    太敬业了。
    在陆逊陪伴下,杜荷带着李德秋参观造船厂。
    看到工匠们在争论,杜荷也会参与进去,与工匠们讲解图纸上的疑难问题。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工匠真的很牛逼。
    能举一反三。
    杜荷看到船厂工作效率不是很高,马上向工匠们建议,采取流水线作业法。
    一道道工序分离出来,专门生产一道工序零配件。
    形成模块化生产。
    工匠们分分接受了流水作业法生产。
    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数倍。
    走出造船厂。
    “杜二,这个造船厂有多少员工?”
    李德秋问道。
    呵呵!
    “让伯言回答你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杜荷道。
    “少夫人,整个船厂一共有员工近三万多人,其中工匠有二万多人。这里面说的二万多人,不包括学徒。”
    李德秋震撼心灵。
    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