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5章 激进派≠作死派
    殖民地本土化是一项长期性国策,或许会持续上百年时间。维也纳政府不可能直接让奥属非洲并入本土,那意味着灾难。
    统治成本、长治久安、文化、战略布局等方面都要考虑。
    成本上来说,首先要当地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至少不需要中央政府往里面贴钱。
    毕竟本土化后行政成本会增加,社会福利性支出也会大幅度增长,比如说:医疗、教育、交通……
    这些都需要钱,如果中央政府从地方上收的税足够多,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政府的职能之一。
    反之,地方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中央政府收不到税,那么要划拨这些建设款项,就存在问题了。
    经济上满足了条件,接下来就要看人口组成了。为了保证长治久安,拥有神圣罗马帝国国籍人数,不得低于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这个限制,对奥属非洲殖民地来说不算啥。当地基本上都是本土移民占主导,其次是来自北德意志地区的移民,来自欧洲其它地区的移民数量并不多。
    这些人想要获得国籍很简单,都是开了后门的。只要没有犯罪记录,思想道德水平足够就不是问题。
    人口结构满足了,接下来就看数量了。要求不算高,人口密度不得低于10人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是非强制要求,可以用其它条件弥补,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本土化后的行政区面积。
    不然一次性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本土化,未来这些地方发展起来了,就会出现地方做大的情况。
    有这个门槛限制,就不用担心了。整个奥属非洲都不到六百万人,就算是贵族、官僚想要扩大辖区面积,那也不可能做到。
    让殖民地以碎片化的模式,加入本土才是最佳的选择。这个碎片化也是相对而言的,以十几万、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行省做单位,实际上已经足够大了。
    文化上要求,不是要求学历,仅仅只是要求使用德语。
    大部分奥属殖民地都不存在问题,全民使用德语是基本国策,不会德语当地户籍都拿不到,根本就不算公民。
    那怕是为了本土化,当地贵族也会把他们弄走。不要说什么廉价劳动力,这些人缺的是钱么?
    如果想要捞钱,最好的办法是永远殖民地统治。在殖民统治下才可以肆意妄为,一旦本土化就考虑法律允不允许。
    殖民地本土化,主要是老牌贵族想要更进一步,新兴贵族想要建立家族基业,资本家们把这看做是他们踏入贵族圈的捷径,殖民地官僚想要……
    这是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些限制条件,最后都是需要评分的。最后的总分越高,获得帝国议会批准本土化的几率越高。
    前面都是必须条件,后面的自然条件、资源、战略地位,这些相当于附加分,如果前面得分不够,可以靠这些加分弥补。
    这是现实需求,不然像利比亚之内的沙漠之国,永远不要想本土化,人口数量这一项满足不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满足了条件也仅仅可以进入议会讨论,通不通过还要考虑。
    毕竟大家都没有经验,谁也不确定这里面存在多少漏洞。弗朗茨干脆留下最后一环,准备随时打补丁,不能让人钻空子。
    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造假的,比如说人口、经济,只要舍得砸钱完全可以制造一个区域的虚假繁荣。
    不用怀疑,大富豪们有人干得出来。为了政治上的收益,些许投入算得了什么?
    假如砸上一笔巨款,就可以让一片数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变成自己的家族封地,以贵族封地的形式加入帝国中,一跃成为顶尖贵族,估计没几个大富豪会拒绝。
    显然,这种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弗朗茨是不允许发生的。
    开什么玩笑,国王也是可以滥发的么?几万平方公里、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封地,和国王有什么区别?
    所以圈这么多地可以,只要你有钱开发,弗朗茨不介意农业公司巨无霸。想要把这些土地变成封地,上哪儿去找这么大的功劳?
    除非是世界大战突然爆发,化身为龙傲天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建立无上功勋;要么重新投胎,直接出生在大贵族中,靠家族力量实现目的。
    不然,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往上奋斗吧!一步登天,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德不配位”最后都是悲剧收场。
    这个“德”可不仅仅只是“道德”不够,也不仅仅只是能力,更多的还是相匹配的眼界、人生观、社会观。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人际关系。在这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年代,没有足够的抗风险实力,还是不要过分冒头的好。
    乱世出英雄,不是只有乱世才有英雄,主要是只有乱世才能够容纳这些“英雄”。
    殖民地本土化并没有像弗朗茨想象中的那样,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各国都不看好这项政策。
    在很多人看来,开辟殖民地就是为了赚钱的。一旦本土化过后,就不能继续肆意掠夺财富,完全是得不偿失。
    这是经营理念上的不同。奥地利开辟海外殖民地,首先在上面种地,走的是持续发展道路;而其它殖民帝国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只是单纯的为了掠夺财富。
    法国人是例外,拿破仑三世也有意搞非洲本土化,只不过迈出的步伐要小一些。
    弗朗茨的玩儿法,法国人根本就学不来。没有足够的人口,也没有义务教育的同化体系,限制了他们移民同化速度。
    这一点,当初法国政府从巴尔干半岛移民过后,就暴露了出来。这些移民进入法属非洲殖民地后,依然保留了原来的文化传统。
    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教师和配套的体系,法语的推广速度一直都不快,加上本土的移民数量太少,同化难度大大增加。
    这是无解的难题。十万人同化一万人很容易;要一万人去同化十万人,最后到底是谁同化了谁,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
    柏林,自从法奥两国在意大利问题上妥协过后,威廉一世就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他可不认为,只是表面上利益交易那么多简单。
    法奥两国一直都是竞争对手,为了意大利双方死磕了几百年,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能够让维也纳政府放弃意大利地区,那就只有更大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个利益只有尚未被统一的北德意志地区。
    凭借着手中简单的资料,威廉一世就差不多推出了事情的真相。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谁让普鲁士王国同时成为了法奥两国的敌人呢?
    当然,这只是普鲁士政府自认为的,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资格被巴黎和维也纳当成生死大敌。
    了解敌人是一项本能,柏林政府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关注法奥两国动向。
    当帝国议会通过“殖民地本土化”的消息传来后,威廉一世立即得出了新的结论——“奥地利的国策发生变化”。
    这个结论和上一个结论自相矛盾,统一德意志地区和殖民地本土化可不是一条线,想要同时兼顾两项战略,几乎没有可能。
    威廉一世期待的问:“你们觉得维也纳政府这是想要干什么?”
    在法奥妥协的前提下,如果奥地利要统一北德意志地区,普鲁士王国就要倒霉了。
    不同于别的邦国,普鲁士王国太强大了一点儿。尽管和奥地利差距太大,无法威胁到奥地利的地;可是之前他们的做法,早就引发了维也纳政府的不满。
    这就意味着普鲁士王国要受到打压,并且还是狠狠的打压。容克贵族们不愿意和奥地利合并,实际上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弗兰克首相面无表情的说:“维也纳政府想要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们想要干什么。
    现在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机会,也有可能是一个陷进。
    在法奥妥协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和喜剧帝国合并,英国人应该不会反对,法国人可能会观望,奥地利人……”
    说到了最后,弗兰克首相也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了。
    他觉得这是一个陷进的可能性非常高,普俄战争还在继续呢,要是奥地利再捅上一刀,他们就要完蛋了。
    谁能够保证,奥地利开启“非洲战略”后,就会放弃德意志地区统一呢?
    万一赌错了,他们就把战争借口送上了门去。顺便,还帮维也纳政府解决了“喜剧帝国”这个麻烦。
    总参谋长毛奇冷笑着说:“奥地利的国策变化没有错,可是他们也没有宣布要放弃统一德意志。
    没有采取行动,主要是顾及国际影响,担心引发各国的干预。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我们还在和俄国人作战,他们可以把普属波兰割让给沙皇政府,就可以获得俄国人的默认。
    法国人也有可能被收买了,或许说是在收买中,奥地利人现在只差一个对我们动手的借口。”
    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兼并“喜剧帝国”是普鲁士王国的长远规划。一直没有采取行动,那是遭到了欧洲各大列强反对。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摆平英法了,然而没有任何作用,俄奥两国是不可能答应的。
    俄国人还可以想办法解决,只要普俄战争结束,沙皇政府的立场就有可能发生变化,亚历山大二世同样不介意坑盟友。
    最终的阻碍者只有奥地利,在这里问题上,就维也纳政府不会让步。
    企图利用奥地利梳理法属巴尔干半岛,和推动殖民地本土化的时机采取行动,在毛奇看来这是一厢情愿。
    他是激进派不假,可不是作死派。普俄战争还在继续呢,这个时候拆分喜剧帝国,不是给奥地利创造机会么?
    尽管这么干,有一定几率引发欧洲大战,让奥地利战败沉沦下去;可是在此之前,普鲁士绝对是提前沉没的。
    况且,喜剧帝国也不好欺负,从综合国力上来说,他们仅此于英法奥西俄普六国,欧洲排名第六。
    他们的实力确实不如全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可是面对普俄战争中普鲁士,那就一点儿也不怂。
    外交手段?很抱歉,这不是军人考虑的范围,普鲁士也不是什么外交强国。
    陆海军大臣罗恩打圆场道:“这些问题,我们战后讨论更加合适。
    现在想办法把革命党人送回俄罗斯帝国,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这不是他们后知后觉,主要是英国人才把革命党送过来。不然靠普鲁士的影响力,俄国革命团体就没有几个肯鸟他们。
    这次普俄战争,战场上是普俄两国在博弈,外交上却是英俄两国在战斗。如果不是约翰牛出了大力,他们早就没机会在这里开会了。
    外交大臣麦克凯特附和道:“没错,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欧洲局势变化太快,法奥两国靠拢,伦敦政府的外交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北欧三国统一在即,如果拖的时间长了,英国人有可能会放弃支持我们。”
    这不是凭空猜测,英国人卖队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北欧三国统一过后,英国人又增加了一颗棋子,普鲁士已经不在是唯一选择。
    威廉一世内心深处叹了一口气,即便是奥地利国策真的发生了变化,普鲁士也没有实力采取行动。
    这不是英国人对他们的扶持力度不大,综合国力上的差距,不是靠扶持可以弥补的。
    欧洲大陆太小,强国又太多了一点儿。没有给普鲁士留下可以崛起的资源,和发展壮大的空间。
    威廉一世做出了决定:“就这么办吧,把革命党人送回俄罗斯后,就是我们和俄国人决战的时候。
    连续出现大败,应该可以给他们创造起义的基础。等俄国烽火点燃,我们就和沙皇政府谈判。”
    击败俄国人容易,可是要战胜俄罗斯帝国难。这场战争已经打醒了普鲁士政府,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国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