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7章 敌友难分
    尽管英国政府没有直接跟进,但他们进入议会吵吵吵模式,还是吓坏了很多人。
    稍微有点儿政治头脑的都知道,这是冲着谁去的。
    一旦丧失了英法两个粮食消费市场,奥地利的出口总额将会锐减六分之一。
    以农业为主导的俄国人更惨,能保住一半的贸易出口额,都算是上帝保佑。
    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下,生产力落后的俄国农业,因为生产成本的关系,将直接丧失市场竞争力。
    偏偏沙皇政府还不敢推广新农业技术,因为产能不等于收益,粮食卖不出去,再高的产量都是白搭。
    甚至连产业升级,沙皇政府都不敢搞,这和上一次农业危机中的奥地利差不多。
    受限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弗朗茨发展畜牧业都要悠着点儿走,生怕再来一次畜牧业产能过剩。
    奥地利的畜牧业大发展,还是最近两三年才兴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经济发展,民众的购买力增强了。
    先有市场需求,再有商品生产。这个顺序不能搞颠倒了,要不然会出大乱子的。
    沙皇政府急了,维也纳政府也急了。只不过俄国人是真着急,维也纳政府只是做做样子。
    外交口号喊得惊天动地,政府一阵操作猛如虎,实际效果却是0.5,看起来就像是陷入了手忙脚乱中。
    比如说:在法国人宣布大农场计划后,维也纳政府就宣布:暂停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质审批。
    在得知英国议会开始讨论是否跟进的时候,维也纳政府再次发布了农业转型通知,建议民众削减粮食种植面积,以应对农业危机。
    直接后遗症就是,国内的农业公司股价大跌,就连一些影响不大的食品生产企业,也跟着受到了牵连。
    当然,经济危机刚过去没多久,现在的股价本来就不高,跌也跌不到哪里去。
    说白了,法国人也只是公布了一个计划,具体怎么实施,巴黎政府自己都还没弄明白。
    资本家不肯投资,必须要政府亲自上的赔本买卖,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
    具体怎么操作,大家都没有经验。政府直接派官员去管理,会大幅度提高行政成本,腐败也是一个大问题。
    万一最后搞出了天价粮食,搞得民众都吃不起,那就麻烦大了。
    承包给资本家看似简单,可问题是资本家的节操,实在是难以令人放心。
    拿一个空壳项目,骗政府的补助,最后从国外进口廉价粮食回来填坑,巴黎政府就成冤大头了。
    监管说起来简单,可问题是农场建在殖民地,法国政府虽然直辖管理,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注定了中央政府控制力不足。
    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殖民地上的土著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法属非洲不是奥属非洲,大部分土地都是有主的。
    避是避不开的,总不能把农场都放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吧?
    沙漠农业到了21世纪,都处于研究阶段,这年头法国人还开不了挂。
    直接驱逐也不行,一个不好殖民地又要狼烟四起。有了埃及叛乱的前车之鉴,法国政府不得不慎重。
    毕竟土著叛军好对付,有外力支持的土著叛军就不一样了。要是再多来几次埃及叛乱,法国政府也没钱搞大农场计划了。
    这么多的问题需要考虑,一个操作不好,法国人的大农场计划就会沦为笑柄。
    英国人就更不用说了,稍微了解英国议会的人都知道,一年半载能够统一意见,那都是超水平发挥。
    这种大战略,吵上三年五载都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各大粮食生产国,都已经发动自己的力量在游说英国议会。
    很多人还期待着翻盘,甚至有人认为:英法只是在待价而沽,利用“粮食自足计划”逼迫俄奥两国在国际政治中让步。
    支持这个说法的人还不少,包括英法两国内部,都有不少人这么认为。
    维也纳宫,随着英法“粮食自足计划”的传出,弗朗茨也感受到了压力。
    从民间到政府内部,都有一股和英法谈判解决纷争的呼声。
    毕竟这是保密计划,除了少数高层外,其他人都是一无所知,发生这种事情几乎是必然的。
    受此影响,1885年8月16日,维也纳政府还照会了英法驻奥地利公使,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
    在维也纳政府故意露出一丝妥协让步的意思后,自以为找到了奥地利软肋的英法,自然要狮子大开口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谈不拢就谈不拢。维也纳外交部正处于焦急并划水中,样子工作做了很多,实质谈判中依旧强硬。
    弗朗茨难以置信道:“俄国人要退出自由贸易体系,消息确定么?”
    法国人已经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了,合众国也退出了自由贸易体系,要是俄国人再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估计这玩意儿就要寿终正寝了。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点了点头:“确切的说,俄国人只是有退出的迹象,也有可能是沙皇政府打出的幌子。
    昨天下午,亚历山大三世召见了英国驻俄公使,就不列颠的粮食自足计划进行了商业,最后以不欢而散告终。
    今天上午,俄国外交部就向不列颠发出了照会,警告伦敦政府不要玩火,指责英国人的粮食自足计划严重破坏了自由贸易体系。
    如果英国人不放弃粮食自足计划,那么俄罗斯帝国将对不列颠实施贸易制裁。”
    破坏自由贸易体系,大概可能有吧,反正这要看站在谁得立场上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英国人没有提高关税,靠行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而是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实现粮食自足计划,那就是附和自由贸易精神的。
    当然,抨击英国政府出资搞农业,干涉了市场正常发展,有违“自由”原则,也说得过去。
    毕竟不列颠可是标榜着“绝对自由”的,自己说出来的话,就要负责任。
    只不过这个问题上,也就俄国人可以说说,奥地利更没有发言权。
    从头到尾,弗朗茨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发过声。不是没有看出来,问题是奥地利做得更过分。
    不就是国有农场,那玩意儿奥地利还少么?真以为上一次农业危机中,奥地利粮食产能迅速降低,就是民众主动削减了粮食种植面积?
    太天真了!
    上千万农民,在政府号召下最多也就十分之一的人,削减了部分产能,剩下的还是该怎么干,继续怎么干。
    不是听不听话的问题,关键是不种粮食,让他们种什么?
    经济作物说起来简单,可那也是需要技术的。不是撒了种子,就一定有收获。
    粮食价格最多也就下跌,卖不掉还可以自己留着吃,或者喂牲口。
    经济作物,一旦判断失误卖不掉,那就只能烂地里了。
    政府的鼓励、推广,也就在城市周边地区推广一下蔬菜种植,偏远山区根本就顾忌不到。
    不是想不想的问题,关键奥地利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政府也不知道市场上每一种经济作物的需求量。
    与其将决定权交给官僚,搞得天怒人怨,弗朗茨宁愿让民众继续种植粮食算了。
    大不了调节产能的问题,交给国有农场来干。实在是不知道该种啥,大不了让土地多休耕几年。
    思索了一会儿功夫后,弗朗茨问道:“英国人妥协的几率有多高?”
    好不容易才把英国人忽悠到悬崖边,就差临门一脚把他们踹下去了,弗朗茨可不想英国人又被拉了回来。
    别的不知道,只要英国人启动粮食自足计划,就要开启长年累月的亏损模式,比法国人亏得都要惨。
    受自由贸易体系限制,进口各国的粮食,不列颠都必须要一视同仁,并且还要延续现在近乎于零的低关税。
    这就意味着不列颠,不可能扶持一个小弟当粮仓,把奥地利农产品挤出市场。
    在殖民地开辟农场,看似对英国人来说没有难度,实际上成本却低不了。
    首先就是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地区,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就算是机械农业,那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至少在兴修水利工程、改善道路交通之前,对劳动力需求量低不了。
    从国内招聘劳工,光人工成本就足以令英国政府肉疼,摊销到粮食生产成本上,那绝对是天价。
    没有壁垒,这种粮食是种得越多就赔得越多。估计赔上几年后,英国民众就会意识到种植粮食没有“钱途”。
    等反对党上台后,就会腰斩掉这种赔钱战略,留下一堆烂尾工程,以证明上一届政府的无能。
    当然印度人口多,并且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问题是印度人太多了一点,在这里发展农业,喂饱当地人都是一个问题。
    估计不等支援国内,生产出来的粮食就吃光了。优先满足国内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肚子饿极了,人家也是要造反的。
    前面种植棉花,都引发了一次大起义,现在还多了俄奥两个新搬来的邻居,这个时候英国政府绝对不敢胡乱折腾。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韦森贝格缓缓的回答道:“一半对一半吧!
    俄国市场虽然看起来很大,实际上的购买力却非常有限。这有限的市场,还被我们占据了近七成,英国人分到的只是一些残羹冷炙。
    就算是丧失了俄国市场,英国人的对外出口贸易总额,最多也就下跌一两个百分点,这点儿波动英国人还承受得住。
    但是英国政府并不热衷粮食自足计划,格莱斯顿将选择权交给了议会,内阁连立场都没有表明,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这个答案等于没有,一半对一半,这与其说是在分析判断,还不如说是在赌博。
    不得不承认,俄国人的手段虽然粗暴了一点儿,但效果却非常的不错。
    沙皇政府都让英国人有一半放弃的几率。正常情况下,奥地利再出点儿力,最后英国议会就否决、或者是无限期的搁置议案,事情也就过去了。
    一连几个方案,在弗朗茨的脑海中浮现,又被他给否决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已经不适合再做什么了。
    接下来,就看法国人的表演了,想必拿破仑四世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刚刚说完,弗朗茨就觉得不对劲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奥地利和敌人合作的时间,居然比和盟友合作的时间都多。
    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打开的操作方式不对,再这么下去,弗朗茨都要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分清敌友了。
    “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现在弗朗茨的做法,就充分阐释了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