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节
    之前能让小严村干, 那是因为要给这个苏社长安排个地方安置一下, 其他队里怎么可能考虑到?
    以他们对老狐狸和假正经的了解, 基本要坏事。
    这会儿干部们也没说啥了,因为知道说了也没用。
    而且他们中,甚至也有人和上面两位领导关系好, 他们也是基本上各自跟着一位做事的, 不可能去给自己领导拆台。
    苏青玉暂时也没准备搭理他们。
    现在小严村还没做好呢,这些政策后期肯定会带动其他大队, 但是现在还没试点成功,县里不可能推广。而且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总要等小严村吃到第一口肉了, 大家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有肉可以吃了, 才会积极的参与。
    只能等这些鱼苗长好了, 赚钱了,小严村自己的社员也开始投入进入养殖场, 做养殖场的主人了,才算是最好的时机。
    那时候其他大队的社员眼看着这片湖泊成了聚宝盆,却没有办法跟着一起去赚钱,谁还能甘心?
    这些干部们心里的想法熄火了,但是其他来看热闹的社员回到队里去了之后,都开始和队里人宣传小严村的情况了。
    “建了好大的养鱼场, 还有好多船, 好多鱼苗呢。”
    “特别热闹, 吹吹打打的,还有县里干部去了。”
    “听他们那干部说,这些鱼要是养成了也不愁卖,几十万斤的也能卖出去。”
    一听这么多鱼,没去看热闹的社员都有些不敢相信,“真能有那么多鱼吗?”
    “肯定有啊,那渔场可大了,还得坐船去湖中心放鱼苗呢,你们想想,满湖的鱼啊。”
    “……”
    想想那个场景,大家咽了口口水。
    虽然他们临湖,但是吃鱼的机会不多。
    之前是不能割社会主义的尾巴,现在是抓不到。毕竟湖里的野生鱼,都不好抓。
    可要是人工养的,那就不一样了,都用大网网在一起的,一网下去一大堆。
    “咱们大队怎么没弄呢,咱们这边不是也临着湖吗?”
    “谁知道呢,队里干部不干人事。”
    “……”
    等队里干部们回来,就被队里社员们追问了,问怎么自己队里不弄呢。小严村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啊。
    真要算起来,他们人都不算多的呢。
    这些干部们没办法,总不能说公社的情况吧,只能道,“只是试点而已,成功了,会带着大家一起搞的。他们就是搞个实验。”
    社员们听懂了,合着小严村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以后他们能跟着捡现成的。
    但是想到那些鱼,他们对于这个摸石头过河也是很乐意的,“咱们也乐意当试点啊。”
    “……人家看不上咱们队里。”
    “是不是你们工作没做好啊。”
    社员们可不怕这些干部,都是自己队里一起长大的,穿开裆裤的时候一起玩过泥巴的。平时安排工作咱肯定听,但是如果你干的不好,损害了大家的利益,那肯定是不行的。
    干部们硬着头皮,“不是,其他大队不也没选上吗,反正等一段时间,真要好,咱们就跟着后面干。”
    得到承诺了,社员们心气才算平和了点。只是想着如今小严村的大变样,大家心里还是有些酸。
    甭管人家成不成,反正电话装上了,广播也装上了,车也有了。
    人家还是赚了!
    其他队里人心思变的时候,小严村一片紧锣密鼓搞发展。
    虽然大事儿办成了,可鱼苗入水初期,那也是关键时刻啊,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万一下去了活不成,那就真要泡汤了。
    苏青玉这几天都没回公社,就住在队里了,这边有给干部住的宿舍,她懒得两边跑,干脆带了衣物过来住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起早贪黑,养殖场总算是没出事儿,一切正常。
    王技术员和张技术员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啊。
    两人虽然对自己技术有信心,可这种搞大型养殖场,他们还真是没啥经验。
    加上队里人对他们招待的实在太好,顿顿有肉,吃的好喝的好,住的好,还有人给洗衣服,他们要是做不好,良心上过不去。
    这下子好了,总算是安心了。
    大家都松了口气,苏青玉可没让他们这口气彻底的松了,一方面安排工人日夜巡视养殖场,一方面也准备把队里建设搞起来了。
    马上九月份了,要开学了。
    队里扫盲和培训班都在搞,但是这是针对成年人的,孩子们的学习还是要搞起来。
    小严村和苏家屯一样,都是没学校的。
    没学校,教育方面就吃亏。
    孩子们上学路上花的时间太多,这会儿家长也没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念书很少。
    抚养她长大的那些干部,也没多高的学历,学历都是初中毕业的。
    一个高中毕业就很了不起了
    而那些干部,现在目前还是正要读书的适龄儿童。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小严村的教育……不,应该是花岗公社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啊。
    现在建学校也来不及了,好在公社也是有学校的,苏青玉准备先鼓励孩子们都去上学,然后再筹备办学校的事情。
    她现在这个情况,也不好办学校,因为她不是主管教育的,光是目前尴尬的身份就让她这个工作不好开展了。
    她也不可能拿那五十万里的一点钱去建设学校,专款专用,这个口子可不能她自己去打开了。
    所以还是得等队里赚钱之后,鼓励几个大队一起建学校。
    鼓励儿童入学这件事儿,苏青玉就专门和队里开了个会了。
    “我当初在苏家屯,首先做的就是建学校。事实证明,这件事儿非常重要。因为摊子大了之后,你们会发现找不到人才。别想着矮子里找高个儿,那样只会制约发展。咱们得优中选优。所以让这些孩子读书,不止是为了孩子本身,也是为了队里的发展,这事儿你们得当做重点工作来做。我在这里也给你们传授点劝学的经验。”
    她将当初苏家屯那一套告诉了这些干部们。
    就是用岗位,用看得到的未来,来引起老百姓对教育的看重。
    老百姓难道不想念书?要是不愁吃喝,谁家不可以送孩子去学习?
    他们只不过是觉得读书无用。觉得农民的孩子读了书,也用不着知识,也进不了城里当工人。
    但是现在机会摆在面前了,他们看得到读书的希望了,就会让孩子入学了。
    这一招,不管是在哪里,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
    “苏社长说的对,这阵子大家对扫盲班这么积极,也是因为看得到希望,应该有用。”
    严队长提出问题了,“男娃子上学倒是问题不大,就是女娃子比较困难。”
    其他干部没说话,重男轻女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自己家里也有这个想法。
    毕竟男娃子是要养老的。
    女娃子嫁人就是别人家里的了。
    苏青玉严肃道,“我们致富的道需要更多的人才,谁家要是不送孩孩子上学,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这都是和我们致富的道路相违背的,那我们到时候招工,也是优先考虑思想积极的同志。谁让人家家里付出的多呢?我们也要回报他们的。”
    “……”
    还能这么说?不送孩子上学就是不做贡献?
    苏青玉笑了笑,这个思路还是苏家屯的社员们提供给她的。
    那会儿社员都不乐意吃亏,就用这话拿捏其他家里不乐意送孩子上学的,所他们不乐意为队里做贡献。
    苏青玉又道,“孩子上学如果没钱,可以找队里赊欠。”
    严队长担心,“到时候可能会还不起。”
    苏青玉笑道,“不可能还不起的,放心吧,会还得起的。”
    她来搞发展,还能让人连学费都还不起?那还扶贫致富做什么。
    本来苏青玉是没这个权利管教育方面的事儿的,可何穷这个书记对她马首是瞻,她又给队里带来了这么多的利益,所以干部们都乐意听她的。
    也知道她做的这个决策是对队里好,都愿意去执行。
    会议结束之后,这些干部们就分了任务了,去队里做宣传。
    同时,养殖场也正式出了文件。
    为了鼓励小严村大队培养人才,未来能够为养殖场发挥更大的贡献,小严村水产养殖场招工优先录取家里入学率最高的家庭。
    有些家里孩子生的多的就慌了,“我们家五个孩子啊,也这么算吗?”
    只生了两个孩子的社员就笑了,“谁让你们生的多呢,像我们家这样,生两个多好。”
    “我们家还只生一个呢,这下子好了。”
    “……”
    虽然这个政策对于小严村一部分家庭是不利的,但是一部分家庭也是受益的,所以谁家也不能提出反对意见。
    而且队里都给解决念书困难的问题了,学费都可以借了。有钱读书了,还怕什么?
    这么好的事儿,有钱都没有过的,现在队里送上门让你占便宜了,你不占不是傻子吗?
    考虑到学费送上门来了,而且渔场招工还有特殊限制,所以临近开学这几天,小严村大队的社员也忙碌起来了,在家里给孩子们剪头发,补运费,做书包,准备收拾收拾,都送到学校去了。
    好些孩子们不敢相信,特别是一些十来岁的女娃子,本来在家里带弟弟的,这会儿也要被送去学校了。
    有兄弟姐妹五个的严大丫高兴的捂着嘴,“妈,我真能去上学啊。”
    “去去去,不去不行,你不去,以后你弟弟都不能去参加招工。”
    严大丫顿时笑了,“我去我去,我好好念书,以后也当工人。”
    “妈可不指望你了,就指着你弟弟以后长大了,当工人。”
    严大丫已经习惯她的说法了,但是还是很高兴。想着自己也能背着书包了,不用在家里带孩子,做不完的家务活,还能去学字,心里就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