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节
    说着,谢不允端正神色,缓慢而又坚定地补充了一句,“无论是死是活,我必然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赵元瑜闻言神色动容,他一只手拍了拍谢不允的肩膀,“不允,谢谢。”
    时隔多年,一君一臣,两人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年郎,可事关赵瑾,足以让两人摒弃以往所有的争执。
    然而他们之间的交集也仅仅只有赵瑾了。
    这时赵元瑜突然想起早间遇见的苏晚,于是又开口道:“不允,你那徒弟倒是争气,几位阁老可是将他的文章夸出花来了,颇有你当年的几分风采。说不得几日后,京城又要多一位惊才绝艳的探花郎。”
    “陛下谬赞了。”谢不允绷紧的脸上终于带上了一丝笑意,他自然是早就知道裴寄上榜一事。
    想了想,谢不允又补充道:“殿试之时,圣上可不要因为老头子的原因有失偏颇。”
    赵元瑜正想反驳“科举一事,岂容儿戏”。赵元瑜下一句话已经出了口,“虽说我这徒弟长相俊美,出身不怎么样,可保不准就来个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一出口,赵元瑜的神色就淡了下来。
    其实他登基至今十几年间,也不是没出过有希望三元及第的举子,若是其他皇帝,恐怕就成全了三元及第的好兆头。
    可惜,赵元瑜,最是讨厌三元及第。
    昭阳长公主当年就是因为冲着三元及第的名头,慕名去看状元郎,却不料一见倾心,求了一旨赐婚。
    继而成了一对怨侣,郁郁寡欢。
    谢不允当然也知晓其中关窍,然而他和赵元瑜不同,赵元瑜眼里心里都是他阿姐受了委屈。而谢不允同赵瑾一同长大,又和顾慎多年同窗。就连当初赵瑾和顾慎的初次见面,都是间接由他促成。
    顾慎此人,出身寒门,在外人眼里冷心冷情。
    起初谢不允也觉得他待赵瑾过于冷淡,可后来才渐渐明白,若是真的无心,他又怎会甘愿陪着长公主赴死。
    再结合他近些时日所查探的情况,谢不允忍不住开口道:“其实长公主当年生产之后是主动现身的。”
    赵元瑜一时没反应过来,怔道:“怎么可能?”
    谢不允:“当初公主府失火,长公主能趁机逃脱却不被第一时间发现,是因为顾慎没走。”
    “那把火,是顾慎自己放的。”
    室内霎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就连站在后头的奉吉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良久,赵元瑜才哑着嗓子道:“是朕的错。”
    后面的一切无需谢不允细言,他也能想到。
    赵瑾藏在常乐坊生下孩子后,恐怕早已心怀赴死之心。
    他怪顾慎让阿姐伤心。
    可是他自己又算什么呢?
    阿姐和顾慎的命,是他害的。
    第61章 殿试   转眼便到了三月十五殿试这日……
    转眼便到了三月十五殿试这日。
    一众考生皆着襕衫,垂首立于殿下,为首的裴寄与裴安二人分立左右。
    赵元瑜端坐在龙椅上,眼神扫过台阶下众人,端详良久才沉声吩咐道:“杜爱卿,分发考卷吧。”
    “是。”本次除了皇帝亲自主考外,监考的还有会试时的主考官杜相,他朝身后挥手示意了一下。
    于是众考生入位,然而冤家路窄,裴寄排在了左侧第一位,下首正是裴安。
    裴寄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眼神。
    倒是裴安,盯着前面许久,直到答题的考卷发放到桌上,才回过神来。然而这一收心,瞥见卷首的题目,整个人又愣了下来。
    安国全军之道。
    他眼角的余光又忍不住朝裴寄看去,却不料裴寄已经拿起了笔。
    裴寄自然不知道裴安这么关注他,就算知道,大抵也不会分他半分眼神。
    他见到题目的第一念头,有一瞬间的讶然,随即则是了然。
    这一次殿试的题目,果然和前世不同了。
    安国全军?实则在于主战或主和的问题。
    然而就在前不久,端平郡主才前往大狄和亲,这时连送嫁的队伍恐怕都还未出边关。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主和一方的话语权水涨船高,气焰正盛。
    若他没记错,此次监考的主考官杜规平,便是文臣中典型的主和一派。
    毕竟,前世两人还算得上是政敌,在这金銮殿上你来我往,不知交锋了多少回合。可惜这老头子身体不好,每每争论过一回,便要气的喘不上气来,闹得要辞官回乡。
    思绪回笼,裴寄抬眸轻扫了一眼前头正襟危坐的杜相一眼,嘴角浮上几分浅薄的笑意,再垂首,右手已然落笔。
    慎战,而非不战。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裴寄都不主和。
    他长在镇远侯府,虽从未到过战场,自小接触的却大多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蛮夷远在西北边关,地界荒凉,生存环境注定了族人生来嗜血好战。而天启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注定被其虎视眈眈。
    裴寄一贯主张,非战时并非无战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古往今来,一旦朝中长期主和一派占据上风,则必不可少会出现军资短缺,兵户不受重视的情形。一旦蛮夷发难,届时盾不敌矛,后果不堪设想。
    赵元瑜坐在上首,瞧着下面的考生不是眉头紧锁,便是脸色紧绷,个个战战兢兢,写上几笔便要顿住深思。
    目光一转,便瞧见了最前头的裴寄。他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落笔飞快,洋洋洒洒好似已经写了一大篇。
    赵元瑜起了心思,便径直起身,走下台阶。
    沉沉的脚步声落在殿内,每一步都好似踏在考生的心上,让人屏住呼吸,提心吊胆,既想让着脚步声停在自己身边,又期盼他早些过去。
    裴安自然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其实他回镇远候府后也曾进宫赴宴过一次,当时他刚和裴寄互换身份,圣上还特意点他上前问话,给了赏赐。
    这一次想必圣上对他还有印象,若是他能得圣上青睐,不难将裴寄踩在脚下。
    心里一边想着,手里的笔更是握的极紧。
    脚步声终于停了,停在了自己身边。
    裴安心底一颤,喜不自胜。头垂的更深了些,做出一副奋笔疾书的样子。
    杜相是本届主考官,柳山长与其乃是同窗,两人交情颇深,自然深知对方的政见,而端平郡主一事也不难看出圣上的心思。
    裴安有十足的把握。
    将刚刚的腹稿奋笔疾书尽数写下,裴安松了口气,想要稍稍抬头觑一眼圣上的神色。
    这一抬头,登时目眦尽裂。
    赵元瑜站在裴寄身侧已是看了许久,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竟有这般远见卓识,那日在谢不允府上,他也只是觉得这小子谈吐不俗,不愧于裴老侯爷这么些年的教养,只是可惜了身世。
    然而今日在这金銮殿上,他看着裴寄洋洋洒洒写下的这一大篇文章,竟奇异的从其中找到了一丝共鸣。
    裴寄能够察觉到头顶传来的注视,神色却是丝毫未动,手下的笔依旧是稳稳当当,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赵元喻发出一声满意的喟叹,点了点头,也不再停留,转首打量四周的考生。
    裴安狰狞的神色还未来得及收回,便这么直直的落入了赵元喻眼中。
    赵元喻顿时想起他和裴寄的关系,遂抬步走了过去。
    裴安此刻已然是心神大乱,他慌忙低头,明明他期盼多时的人正在旁边站着,看着,他握着笔的手却迟迟无法写不出一个字。
    赵元喻先是将其写完的文章一眼掠过,见其文中大肆渲染端平和亲一事,文笔算得上上乘,可其中谄媚之意竟显。又瞧见他如同见了洪水猛兽般战战兢兢的模样,皱了皱眉,自老镇远侯裴勋去后,镇远侯府果然后继无人了。
    他又想起方才裴寄的文章,不免在心底感叹了一句天意弄人,随后甩袖回了龙椅。
    ——
    殿试只需一日,待到日暮时分,众考生自大殿鱼贯而出,神色之间全然不见应试的紧张,只余轻松。
    毕竟经此一役,他们才算是真正脱胎换骨,得入官门。
    皇榜张贴须得等到次日,而传胪宴则是在两日后。
    被众人簇拥着出了宫门,裴寄忽略了想要搭话的其他举子,径直快步朝着早间同车夫孔山约好的地方走去。
    时至今日,裴寄已然不记得前世他被点为状元的心境。他只知道,这一次自己只想快点回府,快点见到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裴寄走远,身后有举子小声吐槽:“这状元郎可真是有点不近人情啊。”
    “中了状元又如何,就凭他的出身,今后还不知鹿死谁手呢?”又有人低声接话,看着的却是一旁的裴安,眼里满是讨好之意。
    这一届三甲之中,当属探花郎裴安出身最好。
    然而裴安的神色自殿试公布排名之后便阴云密布,听到这话也未松动半分。
    倒是人群中又传来一身嗤笑声,“三元及第,这可是圣上登基之后亲点的第一个三元及第。”
    开口之人是孙定,他这此次殿试混了个二甲,心情正好,再加上方才殿试之时,裴寄面对圣上的提问,那份镇定自若游刃有余,明眼人都能瞧见,就连杜相想要劝阻都被圣上堵了回来。
    这会儿背后嚼舌根的,都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
    孔山将马车赶得飞快,回府时正值酉时。
    裴寄大步推门入内,往常苏晚已经带着韩北和平儿从铺子里回来了。
    这会儿偌大的府邸却是静悄悄的。
    孔山把马车停好,跟着进来,惊讶道:“府里怎么没人?”
    裴寄眼神扫过四周,摇了摇头。
    孔山:“不对啊,王婶早上还和我说今天准备了大餐,就等东家回来庆祝。”
    裴寄皱了皱眉,吩咐道:“备车,去铺子里看看。”
    “夫人说不定一会就回来了,您今儿个辛苦了一天……”孔山劝阻的话语刚说了一半,便瞧见裴寄冷下来的目光,顿时讪讪改了口:“车就在外头停着呢。”
    两人转头出了门。
    孔山刚套上马车,远远就看见了走近的一大一小两个人影。他顾不上许多,连忙冲车里道:“东家,好像是王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