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节
    ☆、第八十回 郁表兄
    老太太突然要去西边,大老爷阻拦不住只好亲自去准备。封氏这边指挥丫头、婆子收拾行李,陆嬷嬷在一旁帮忙。
    幼仪被点名跟着去,心里有些小兴奋。说实在话,她连做鬼都没能在天地间自由自在的飘荡过,真是有些遗憾。眼下能到远在千里的西北边陲,见识一下不同的风景和民俗,她感觉太棒了!
    她赶忙打发春花去锦绣坊,问问韦汝去没去过西北边陲,有什么能提点的没有。春花很快就回来,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韦汝的铺子里有事,临时要去西北一趟,目的地就在离惠州一百里的黄县。而且她也是明天一大早出发,正好可以一起同行。
    幼仪听了十分高兴,赶忙给老太太报备。老太太知道说道:“多个人作伴总比没有强,况且汪老板走南闯北见识广,这一趟少不得让她多照顾了。”
    玉仪她们知道老太太要带幼仪去惠州,都过来相送。玉仪更是以嫡长姐的身份,郑重其事的把幼仪拉到一处,细细的叮嘱起来。
    从一路之上的吃、住、行,到增减衣服,遇到陌生人搭话如何应对,到了姨奶奶家里要怎么表现等等。
    “老太太身子骨没好利索,这一路肯定辛苦,姐妹几个只有你在身边跟着,只能辛苦侍候了。可四妹妹也才九岁,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不得不不说,玉仪的心思很细,而且确实有嫡长姐的风范。
    幼仪把她的话记在心头,点头回道:“大姐姐想得真是周到,我会谨记在心。虽说是我侍候老太太,可说到底还是陆嬷嬷出力最多。陆嬷嬷在老太太身边多年,深知老太太的习惯,我不过是解闷罢了。这次父亲又打发铺子里常年跑外的李伯跟着,还有韦汝姐姐带着锦绣坊的资深买办,估计不会出什么事情。”
    “你不提我倒不知道如何开口。”玉仪听了接着嘱咐道,“我知道锦绣坊的汪老板是你新结交的朋友,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商人都逐利,而且认识的人也比较杂,她身边的人更是下九流。你不要忘了自己是大家闺秀,凡事多留个心眼,稍微保持一下距离。虽然你还是小姑娘,没那么多禁忌和顾虑,可还是要注意一下的好。”
    “大姐姐的话听着有道理,不过还是要因人而异。咱们家也是经商起家,眼下二叔和三叔还在做生意,即便是父亲也是跟商人打交道的时候多。倘若一概而论,岂不是没有人愿意跟咱们交往了。大姐姐是关心则乱,我明白你的心意。”幼仪拉住她的手,亲昵的回着。
    玉仪见状只好无奈地点着她的额头,“老太太总说三妹妹嘴最巧,我说话最熨帖人心。要是我说,四妹妹的嘴巴巧得让人心疼,都舍不得骂一句。你知道姐姐是全心全意为你好就成,万事多加小心。”
    大老爷知道韦汝一道走,稍感安慰,不过到底是放心不下。正在他担心、为难的时候,又接到了南边老家的一封信,这让他觉得轻松了不少。
    原来是老太太娘家兄长的一个子侄,也要赶去惠州。他知道老太太必然要去,便打发人送信来,说是在忻州汇合。忻州离都城只有两天的路程,刚好忻州有锦绣坊的分店,她们可以稍作休息,然后再一同前往惠州。
    大老爷接到这个消息十分的高兴,终于有能托付的爷们一路之上照顾母亲了。他约莫了一下,从南边老家到忻州再去惠州实际上是兜了个圈子,骑快马日夜兼程也需要五六天的光景。为了不舟车劳顿赶路太匆忙,大老爷还是决定让老太太等人明日出发,还可以跟韦汝做个伴。
    第二天一大早,老太太便带着幼仪出发。她们跟韦汝的马车在西城门汇合,一前一后往西边去了。因为时间很宽裕,再加上老太太的腰实在不适合过于颠簸,所以马车行的不快。
    “我心里着急却也没办法加快速度,不知道会不会耽搁汪老板的正事。”老太太有些抱歉的说着。
    金府的马车够大,韦汝便坐了上来,她的马车留给了春花和陆嬷嬷等人。钱买办和金府的李伯则骑着大马一个前面开路,一个在后面压阵,随行的还有金府的家奴,都是跟在大老爷身边行走,身上有些功夫的人。
    幼仪年纪还小自然是没有太多的禁忌,即便是韦汝因为常年在外做生意,在这些男人面前半点都不扭捏,再讲究什么男女有别之类的难免显得太过迂腐小气了。
    “若是老太太不嫌弃,就称呼我韦汝好了。我这次去主要是看看几个分铺的情况,另外在惠州会个朋友。我若是晚去几日,让他等等就成了,不妨事。老太太是幼仪的祖母,也是我的祖母。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在这里没什么亲人,更别说是知疼知热的长辈,每次出门虽然不害怕,心里却也不舒坦。眼下好了,有老太太在一旁教导指点,这一趟惠州肯定会顺顺利利。”韦汝接触最多的就是人,而且像郁老太太这样的人物为多,当然知道如何应酬。这几句话说出来,不仅让老太太心里舒坦,还对她多了几分喜欢。尤其是听见她没什么亲人的话,忍不住怜惜起来。
    “韦汝啊,你的家人呢?怎么会剩下你一个?怪可怜见的。”老太太再怎么说都是长辈,而且从幼仪那头论,这声“韦汝”叫的正好,“要是你不想说就当我没问,不用为难。”关于汪老板的身世外面有各种流言,老太太知道。
    “有什么为难的,时
    “有什么为难的,时间长了提及起来也就不伤心了。本来我跟父母、祖父、祖母一家人生活在离都城五百里之外的蓟县。家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有房有地,日子过得殷实充裕。有一天夜里,厨房突然着了大火,把房子全都烧光了,我的父母、祖父、祖母都被烧死。我被婆子救了出来,昏迷了三天三夜才捡回一条命。没了房子,没了亲人,我便在老家奴的帮助下卖了田地,带着银子到都城来了。反正我一个人,到哪里都是家。之前我就听说都城热闹,抱着瞧瞧的念头,没想到这一来竟待到现在。”话虽然这样说,可韦汝的表情还是很难过。
    老太太见状叹口气,把她搂在怀里,“好孩子,难为你了!发生这样大的变故,即便是个爷们儿也怕一蹶不振,何况你一个小姑娘?往后你只管把我当成祖母,常往府里来玩儿。”说完把腕子上的镯子撸下来,非得套在她手腕上不可。
    上好的老坑翡翠玉镯,幼仪就没见老太太摘下来过,眼下即便是有银子,买这样的卖相也是不容易了。出手真是大方,不过能用一个翡翠玉镯就跟大名鼎鼎的锦绣坊汪老板攀上关系,估计会有不少人趋之若鹜。老太太虽然到都城才半年的功夫,却深知都城鱼龙混杂,能在都城站稳脚跟不容易,尤其是个孤女。在她看来,韦汝必然有强大的背景做靠山。金府在都城算不得什么名门望族,往后若是办事,没有人脉可不成。金家是皇商,韦汝也是做生意的,正好能搭上线。眼下老太太身边没带许多值钱的物件,不然不止送出一个玉镯了。
    幼仪自然是知道老太太心里的想法,也知道韦汝比谁都心明眼亮。若是韦汝不愿意,她也不会挑理埋怨。
    “老太太真是偏心,我可是您的亲孙女。您跟韦汝姐姐才见过几次,我们也不过才相好个把月罢了。”她抢着说道,笑盈盈的瞧着韦汝。
    言外之意很明显,暗示韦汝不必太顾及自己的情面,若是不想接受老太太的好意可以拒绝。
    “人与人相处是讲究缘分的,难得我跟老太太有缘。”韦汝听得明白,却还是笑着说道,“只是这玉镯看着不俗,我可没好东西孝敬老太太了。”
    老太太见她如此说又欢天喜地的收下镯子,笑得越发慈祥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跟你亲近是老天爷安排的缘分,谁贪图什么东西?只要你常来常往,多在我跟前说说话就够了。”幼仪也跟着笑起来,马车里的气氛融洽极了。
    一路之上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忻州。老太太的侄孙儿还未到,她们就到锦绣坊的分铺住下。韦汝忙活起来,着人陪着幼仪祖孙在忻州里逛了逛。忻州虽然比不得都城,却也是个热闹繁华之地,想买什么都能买得到。而且忻州有不少特色小吃,既便宜又美味。老太太上了年纪,对这些小吃不感兴趣。韦汝空闲下来,带着幼仪穿大街串小巷,尝遍了忻州的美食。
    这天,幼仪又央求韦汝带她去吃猪血糕。两个人不光吃了,还带回来一大包。韦汝拎着袋子扭头跟幼仪说话,不留神撞到一个人身上,站稳才发现猪血糕掉出来弄脏了人家的衣裳。
    “不好意思,弄脏了你的衣裳,我赔你一件。”锦绣坊里最不缺的就是衣裳,而且韦汝保证不会比他身上这件便宜。
    “算了,无意罢了。”对方是个二十左右岁的男子,长得一脸阳光,说话的动静也挺洪亮。看他的穿着打扮不似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而且风尘仆仆好像赶了很远的路。
    看见他态度很好,韦汝越发过意不去,非要他进店挑选一件,价钱不是问题。店里的伙计看见她们站在门口,忙出来说话。听见伙计喊韦汝老板,他眼睛一亮,赶忙问道:“原来姑娘就是锦绣坊的汪老板,郁某眼拙了。郁老太太是我的姑奶奶,我是来找她来人家的。”
    “呵呵。”听见这话韦汝笑了,“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幼仪妹妹,你怎不认识自己的表兄?”说着把幼仪推到前面来。
    幼仪细细的打量眼前的男子,觉得他的眉眼间竟有些像老太太,随即甜甜地喊了一声,“表兄。”
    他有些发怔,看着韦汝笑靥如花脸颊微红,倒是一旁的小伙计机灵,说道:“想必这位就是郁公子,我们老板早就吩咐下了,若是郁公子前来就立即回禀。这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郁公子给盼来了。”
    韦汝笑着请他进去,带着他直接去了后院。老太太见到人非常高兴,忙唤道跟前拉着坐下,“今个儿一大早就有喜鹊跳上枝头叫唤,我约莫是你要来了,这不,你竟真的赶到了。看样子你是见过四丫头和韦汝丫头了,她们姐妹相称,都是你妹妹。”说完又特意给韦汝介绍了一遍。
    这郁公子是郁老太太兄长的嫡长孙,名叫郁常存,今年满二十二岁了。去年大考中了武举人,眼下正在家里等着谋个差事。只因闲赋在家无事可做,所以才代替父亲等人去惠州看望重病的大姑奶奶。
    老太太见他的衣裳脏了一大片,问起缘由,听罢笑着说道:“这可不是缘分吗?看来若是没有我跟四丫头,你们合该也是要认识的。”
    韦汝听见这话倒是一笑了之,倒是幼仪走了心。她知道,这位大表兄命硬,听说之前克死了自己的未婚妻。等到真正成亲娶了媳妇儿,新媳妇儿身体又不好,没过三年就撒手去了,连个后人都没留下。外面都说大表兄克妻,好人家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他。本来是一表人才,打小开始就没让长辈操心,没曾想在婚事上这样磨牙。
    如今老太太有意拉近他跟韦汝的距离,或许是有些想法。只是韦汝没有成亲的打算,而且大表兄是个粗人,也无法理解、适应她细腻、浪漫的生活情调。两个人注定不是一路的,估计连说话都很难说到一块去。倘若韦汝是个没灵魂,没思想的普通女人也就罢了,偏生她主意大,这事没什么戏。
    幼仪了解韦汝的性子,她认为老太太是白费力气。虽然郁常存是她的表兄,从血缘上来说近一些,可说句实在话,她觉得郁常存配不上韦汝。这个世上,只有找个气场强大,能驾驭的了韦汝的人,才能让韦汝心甘情愿的变成小女人。
    韦汝吩咐伙计拿了几套衣裳来,让郁常存挑了一套换上。她又去安排席面给常存接风洗尘,留下祖孙三人闲话家常。老太太离开南边半年多,对那边的人和事分外惦记。她询问常存,事无巨细。听见他说众人如何如何好,不由得面露欣慰之色。
    ☆、第八十一回 有点心思
    韦汝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饭菜,四个人吃,六个菜一个汤,米饭和糖饼两种主食,怎么吃都吃不完。
    “这些都是姐姐一个人做的?”幼仪知道她会做菜,却不知道她这样麻利。不到半个时辰,竟然变出满满一桌子饭菜,而且色香味俱全,满屋子都是香气,勾得人馋虫都要跑出来了。
    老太太见了更是赞不绝口,“没想到韦汝还有这手艺,看看这一桌子菜,大厨也莫过于此了。”好在她没说什么贤妻、宜室宜家之类的话,不然幼仪都会觉得太过露骨了。
    四个人落座,韦汝笑着说道:“看着有些排场,可味道不一定对你们的胃口。这里的厨房常给伙计做些随意饭菜,很多东西预备的不全,临时买又来不及。”
    老太太已经吃了一口鱼香茄子,赞道:“这道菜咸淡合适是重点,对油量要求也高。若是太咸太油腻,吃不了两口就腻歪了;可要是太清淡就会索然无味。眼前这盘的咸淡刚刚好,香而不腻,里面隐约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说不上是什么。”
    “老太太好敏锐的嗅觉,这里面有我独家的秘方。”韦汝神秘兮兮地说着,“一般做鱼香茄子都要放虾仁,比较鲜香,缺点是太腻歪人。可这茄子就喜欢沾些腥味才变成鲜,所以不能去掉。我琢磨来琢磨去,试着放过几次不同的调味品,最后才选了这一味。它的味道很特别,一旦遇见茄子和虾仁便发生奇妙的反应。本身的怪味完全不见,完全融入到菜中,还解了菜中的油腻。”
    “什么调料这样神奇?”老太太细细的看,在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稍微拨弄了一下,却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材料。
    韦汝见状笑了,说道:“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茴香根。我用少许的茴香根熬水,做菜的时候稍微加一些。”
    “原来是熬了水,难怪会找不到什么。真是好巧的心思。”老太太又吃了一口。平日里她很少吃茄子,今个儿是顺口了。
    常存是练武之人,喜欢吃肉食。韦汝很贴心地做了红烧肉和粉蒸排骨,南边口味稍重,喜辣,还有一个水煮鱼。她又考虑到老太太和幼仪喜欢清淡,另外做了素炒三丝和凉拌菜心。正中央放着热气腾腾的冬瓜汤,里面放着用精肉汆的小巧的丸子,浓白的汤水上面撒着零星的香菜末,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这红烧肉跟往常吃的口味不一样,是都城的做法?”常存吃了一大碗饭米饭,又让人添了一碗。用红烧肉里面的汤汁和饭,竟比吃肉还要香。
    “这不是都城的口味,是韦汝姐姐的独创。”幼仪听见笑起来,“我也是第一次吃这样的红烧肉,不是入口即化的口感,肉的熟度刚刚好,稍微带着嚼劲吃起来很香。而且里面除了肉味,还有一股特别的味道,应该是豆腐乳。”
    幼仪发现韦汝做菜喜欢放各种不同的调味品,用搭配的方式调出不同寻常的味道。
    韦汝笑着回道:“你就是天生的吃货,只要一闻一尝就能知道里面放了哪些食材。我只在里面放了一点点碾碎的秘制豆腐乳,你便吃出来了。”
    “姐姐秘制的东西太多了,都是外面吃不到的东西。长期这样吃下来,嘴巴都养叼了。”幼仪笑呵呵的说着。
    听见这话韦汝笑而不语,她初到这里,对于这里的食物味道非常不适应。好在她善于厨艺,这里的调味品还算是齐全,而且她善于老菜新做,两年的时间下来竟成了个中能手。
    常存只知道好吃,却说不出什么门道来。吃饱了饭,几个人分别回去歇息,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出发。
    老太太觉得吃的太饱,便在屋子里慢慢溜达起来,幼仪犯困歪在外面的榻上小憩。陆嬷嬷扶着老太太,有一搭无一搭的轻声说话。
    “存哥儿是个实诚人,虽然心粗些却是个大气不计较的。尤其是他秉性纯良,对长辈最是孝顺,对平辈和气,对晚辈慈爱,满府上下没有不说他好话的。只是这天下事十有八九美中不足,偏生这孩子在婚姻上不如意。眼下他也二十多了,家都没成怎么能一心一意的去立业?我冷眼瞧着韦汝不错,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个缘分。”老太太习惯了有事情跟陆嬷嬷念叨,倒不指望她能有什么好的主意,只是想单纯的倾诉。尤其是人上了年纪,更是喜欢絮叨。况且老太太身边只有陆嬷嬷一个人,幼仪又少不更事。
    幼仪躺在榻上正迷迷糊糊,听见这话一下子便清醒了。她没动,假寐着听她们的谈话。
    陆嬷嬷一向是顺着老太太的意思说好话惯了,“韦汝姑娘年纪不小了,即便是在都城那样的大地方也不好找婆家。况且她没有父母双亲,好一些的人家会忌讳。大老爷现如今虽然丁忧在家,却也是正四品的佐领。存哥儿是武举人出身,眼下正在谋职位,最次也是六品的蓝翎侍卫。说句实在话,若不是存哥儿在婚事上多灾多难,恐怕还轮不到她一个小小的商贾进郁家门做大奶奶。”
    这话倒是属实,郁家祖上便是为官,到了老太太这一辈一共两大股,大老爷从武做到四品的佐领,二老爷从文眼下是正四品的布政使司参政。下面一共四个子侄,除了最小的郁常青还在念书,其他三人都是吃皇粮。常存的事是八九不离十,虽然还未正式上任,却没跑了。
    家中的姑奶奶算上老太太一共四个,只有老太太嫁得稍差,夫君又早亡日
    得稍差,夫君又早亡日子艰难些。如今她们要去惠州看望的郁大姑奶奶,夫家姓贺,是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祖上曾官拜至正二品的资政大夫,子孙绵密又多有建树,在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但凡是有州官上任,都要去贺家拜访,得了贺家的支持这个官才能做得舒坦。其他两个姑奶奶嫁得也都是根基深厚的大户人家,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就是看重中她孤身一人。”老太太的话让幼仪不由得心下一动,往不好的地方想了想。韦汝孤身一人,可家财万贯。倘若真要成了郁家的媳妇儿,还不是把金山银山都搬了过去?难不成老太太是贪图韦汝的银子,想要借此帮扯娘家兄长?在幼仪看来,老太太还不至于这般势利。
    “存哥儿八字太硬,韦汝这孩子也是个命硬的。再加上她走南闯北有主见,做那么大的买卖又魄力,这次同行我觉得她又是个会说话的伶俐人。你对存哥儿家的事很清楚,早些年兄长信佛不理家事,嫂子去得早都是侄媳妇儿当家。偏生侄媳妇儿是个拎不清的主,一味怕夫君,在儿媳妇跟前使劲摆架子。
    存哥儿的媳妇是个挺文静老实的姑娘,到了家里不足三年便去了。走得时候肚子里已经有了身孕,真是造孽!那孩子若是生下来,现在该会跑了。找个厉害有钱的姑娘,把她压制的死死的,省得她一天到晚的作妖!”说到这里,老太太有些恨恨的样子。
    幼仪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听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存哥儿媳妇的死跟婆婆有关系。这样鸡飞狗跳的家,韦汝更是不可能喜欢。
    “你瞧着他们两个对上眼没有?”方才吃了一顿饭,老太太一直暗暗的察言观色。
    陆嬷嬷听见这话迟疑了一下,笑着回道:“存哥儿是练武之人,一向粗枝大叶习惯了,更不会什么花前月下怜香惜玉的。况且郁家家教甚严,他一个男人,怎么好意思盯着人家姑娘瞧?老奴见他吃了不少,话倒是没怎么说,眼睛更是只看着饭碗菜盘子了。韦汝姑娘行事大方磊落,第一次见面在一个桌上吃饭也没有半点忸怩。她还笑着让存哥儿喜欢便多吃些,却不过是尽地主本分罢了。老奴觉得即便是眼下没对上,可保不齐这一路之上就谈得来了。毕竟从这里到惠州要半个月的路程,朝夕相对的时间有了,剩下的就看缘分了。存哥儿有男人味,性格又好爽,谁跟他相处下来都会喜欢他。”
    “你这话说得对又不对。”老太太摇摇头又点点头,“存哥儿是个不会讨女人喜欢的人,却不是死木头疙瘩。他见了心仪女子,也会有表现,只是不明显罢了。我在一旁看得分明,只要韦汝那丫头一说话,他保准低头拼命夹菜吃。这小子打小就这个毛病,一紧张一激动就用吃东西来缓解。他吃得越多,说明他越不对劲!”
    老太太打小看着存哥儿长大,对他比对自己孙子还了解。
    听见这话陆嬷嬷眼睛一亮,笑着说道:“这么一说八字有了一撇了?”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存哥儿心里有这个意思,就看韦汝了。若是她也有心,我便成人之美顺水推舟;若是无心,我只能惋惜了。”
    幼仪躺在榻上听的明白,悬着的心放下来。听老太太的意思,她不会摸不清状况就硬把二人把一起拉。既然是这样,她也就假装不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太太等人从蓟县出发,一路往西行。一路之上,存哥儿在前面探路,每天都要往返一段路程,提前安排好客栈,再回来接老太太等人。到底是从小练武出身,这样奔波丝毫不疲倦,每天都是神采奕奕的。
    韦汝常年在外行走,性子又洒脱,最见不得那些肩不能提手不能拿,手无缚鸡之力的酸书生之乎者也的说话。她对存哥儿倒是不反感,只是觉得存哥儿挺有意思。明明孔武有力,是个标准的男子汉,可自己一跟他说话,他便有些害羞了。
    因为想着老太太身上的伤刚刚好,不能长时间久坐、颠簸,她们走走停停。每天都是午间休息一个时辰,太阳一偏西便住店了。赶上锦绣坊有分店,韦汝还要多停留一天,幼仪闲逛,老太太索性歇一整天。马车上虽然能躺,却不如床舒坦,而且还摇晃的人头晕。
    这样走了七八日,她们到了大禹最大的运河。这里有大禹最大的港口,停靠着许多船只,河面上的船更是穿梭如织往来繁忙。岸上的小县城更是繁华热闹,竟不比都城差多少。还有很多都城都没有的新奇玩意儿,让人眼花缭乱。
    常存去雇佣船只商量价钱,老太太等人就在县城里逛起来。不愧是港口,东西南北的货物在这里都能找到。还有些异族风情的小零碎,让幼仪爱不释手。
    大街之上,时常可见着不同风格服饰的人,偶尔还能看见高鼻梁,眼睛深陷的人种。听着他们用家乡话相互寒暄,幼仪觉得特别有意思。
    “好奇怪的发音。”幼仪听见他们买东西讲价,不由得笑着说道。
    韦汝见状回道:“也许他们听咱们说话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他们杀价的本事可真是高,三言两语就哄得老板低价卖了。”
    “姐姐听得懂他们的话?”幼仪大感惊讶。
    韦汝闻言笑了,“只听得懂一些常用语。因为做生意偶尔跟他们接触过,所以特意学了一阵子。”
    幼仪听了赞叹不已,“他们说话就跟舌头用烧火棍烫了卷一样,听着就觉得累的慌,更别说是学了。姐姐做生意真是不容易,什么罪都得遭。”
    韦汝忍不住咯咯的笑起来,直说幼仪长了一张巧嘴巴,损人都不带脏字的。
    旁边那几个买东西的异族人看见幼仪几个对他们品头论足,虽然听不太懂,却觉得保准没有好话。看见幼仪她们笑得开心,他们竟立着眼睛过来,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听不懂看表情和手势很气愤的样子。
    还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