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若非常遇春……
    鬼知道还有没有大明王朝。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头颅中流矢而身亡,全军覆没。
    张定边浴血奋战,身披百矢,冒死黑夜驾舟载陈友谅之尸,护谅之子陈理逃遁,奔至武昌,立陈友谅的次子陈理为帝,朱元璋乘胜调军围困武昌,陈理幼弱无知,受胡美之诱献城出降。
    张定边冒死突围,逐鹿于荆襄之间,知大厦已倾,自感擎天无力,且士卒疲命相从,斗志日趋消沉,于是劝慰士卒,解甲归田,以待机复兴。
    从此边改名换姓,辗转流离,后在泉州的灵源山皈依佛门。
    享年九十九。
    所以黄昏才敢笃定,如果这座庄园的主家是陈友谅义弟之后,只可能是张定边的后人,算了算时间,这位元末第一猛将还活着。
    大概也有八十岁左右了。
    拳怕少壮。
    黄昏觉得自己现在打一百个张定边么得问题,可他的儿孙就不一定,毕竟这玩意儿有个遗传学在里面,不是所有的猛将之后都像李景隆。
    话说,别看李景隆在靖难之战的灾难级别表现,这货真是虎父犬子么?
    问于彦良,“咱们现在应该统一战线了吧?”
    于彦良苦笑不答。
    大家都是朱棣麾下的臣子,落在陈友谅残余势力手中,难逃一死,这个时候确实应该团结一心,争取生机。
    黄昏又道:“接下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就一点,咱俩别互相扯后腿,只要能活着回去,你也别去跟着姚楚山走向不归路了,去跟杜金明罢。”
    于彦良,“你似乎很自信,能活着离开?”
    黄昏哈哈一笑,“当然。”
    于彦良不解,“你凭什么?”
    黄昏神秘兮兮的摇头,“这可不能给你说,相信我就对了。”
    有个锤子的自信。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过有条活命的渠道,不知道能不能尝试一番,关于这点黄昏心里没底,毕竟不能拿小说当历史。
    地牢里无日无夜。
    有人时刻看守,黄昏和于彦良也无法沟通重要事情。
    为了打发孤独,只能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些琐碎,大概知道了于彦良的出身,其祖父竟然还是位元朝致仕的老臣。
    数日之后,有人将于彦良带走。
    半日后,张扬出现。
    带着老学究管家,站在走道上,对黄昏笑着说道:“我很忙,时间不多,所以你赶紧交待罢,也免得上刑,大家都不好看。”
    都是体面人,死得体面更好。
    黄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张将军在灵源山可还好?”
    张扬的笑容僵滞,死死的盯着黄昏。
    杀意如织。
    黄昏视若不见,轻声道:“奇怪我为何知道张将军在灵源山,那么你就不奇怪,我怀揣大把金银,为何偏偏到了那么这里来买马么,我不能找一个市集买?”
    心里腹诽——老子也没办法啊。
    明朝时期,这边是真穷。
    就算找到市集了,也不一定有马,还是这种地主家比较容易买到。
    鬼知道撞进贼窝了。
    张扬舔了舔嘴唇,神色恢复正常,沉声道:“你究竟是谁?”
    黄昏没有直接回答,“知道为什么会有锦衣卫追我么,也许你认为我建文旧臣,是追随朱允炆的人,这么想也对,合情合理,但没想过我有可能是你们的盟友?”
    张扬,“哦?”
    鼻音很重,满满的都是不信。
    黄昏呵呵笑道:“我知道张将军在灵源山礼佛,我也知道这个地方是你们的据点,所以我身后的势力让我来查探,不过在途径兴化府的时候,被锦衣卫察觉到行踪,所以才会被锦衣卫倾巢而出追缉,我也是无奈,只能冒险,不得已暴露了你们。”
    队长别开枪,自己人。
    张扬蹙眉深思,他在思考黄昏这话的真实性。
    他身后的老学究管家咳嗽一声,问道:“你是彭和尚那边的人?”
    当今天下,能让锦衣卫如此大动干戈的,除了建文帝朱允炆,就只有像他们这样的人——陈友谅、彭和尚的残余势力,以及白莲社、明教之类的教派。
    第140章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
    彭和尚就是彭莹玉,是南派红巾军的师祖。
    早就死了。
    但彭和尚有不少弟子活了下来,是以红巾军在大明天下还有不少残余势力,和明教一样,在中央统一政权的威慑下,都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黄昏眼咕噜一转,觉得冒充红巾军有风险。
    隐患太大。
    笑着摇头,“不是。”
    张扬不解,“那你究竟是哪边的人?”
    黄昏指着头顶。
    张扬和老学究管家抬头看了看,除了黑漆麻洞的房顶,啥也没有。
    黄昏无奈,脑子一热,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走道上的两人震撼莫名,有点懵逼。
    黄昏暗喜。
    有戏,没想到明教现在还有这么大影响力,连张定边的后人都不得不忌惮。
    哪知片刻后张扬深呼吸一口气,“说人话行不?”
    黄昏愣得不要不要的,“你们竟然不知道我们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