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靖难攻略 第942节
    宣德二十六年三月初七,随着兀鲁伯在哈马丹城兵败自刎,帖木儿国彻底战败。
    这场战役历时三年方才结束,直接战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和青壮高达八十六万余,间接死去的百姓不可计数。
    总之战争结束后,有最少两百万个家庭永远失去了她们的男人、孩子或父亲。
    朱祁钺命令戚赟率军驻守波斯,而他自己则是踏上了返回北京的道路。
    五月初,得知波斯战役结束的庙堂欢欣鼓舞,所有人都在庆祝战役的结束。
    一开始没有人会想到,帖木儿国竟然能在大明手下撑三年之久,而这三年时间里,大明付出了高达一千四百余万的军费,以及三百多万贯的抚恤金。
    战前六千多万贯的国库,在战后仅存一千九百余万贯。
    如果只是应付大明国内情况,这一千九百余万贯明显够用。
    然而随着战争结束,大明朝多出了西海、河中、波斯、山南等疆域。
    想要利用好这些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战后建设,而一千九百万贯显然不够用。
    在朱祁钺的劝说下,朱瞻壑发行七千万贯建设国债,用于对安西、北庭、河中的工业建设,以及波斯、西海的战后建设。
    七月初一,朱瞻壑敕封郭登为西海侯,毛忠伏羌侯,戚赟平虏伯,杨信彰武伯,刘玉平西伯……
    西线战役授爵者十三位,授散阶者九万八千余人,从中脱颖而出许多武将及军吏,极大程度解决了明军自洪熙以来,将领经验不足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大明攻略帖木儿的三年时间里,弗朗机、尼德兰(荷兰)、弗朗察(法国)和暗厄利亚(英国)的殖民者相继入侵了北昆仑的摩洛哥及其它地区。
    他们在侵占北昆仑的同时,还入侵了西昆仑,在此劫掠黄金、象牙,还把加纳作为贩卖昆仑奴的据点。
    他们与朝鲜、日本交火并被击败,朝鲜与日本向西昆仑扩张贸易区。
    宣德二十六年八月初三,兵部尚书兼京察巡抚于谦病卒河南,享年七十四岁。
    朱瞻壑得知消息,下旨辍朝三日,同时追赠于谦太子少保,谥忠肃,入世陵燕台,文臣第十七位,另授其子于冕正三品世袭降阶散阶。
    九月初二,朱瞻壑下旨于天寿山修建吉壤,拨内帑二百万贯,国库一百万贯。
    宣德二十七年七月,东南沿海发生大水灾,江海暴溢。
    南直隶的苏州、松江、扬州遭遇海水倒灌长江,进而引起水灾。
    浙江海溢,杭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五府遭遇水灾,淹没田禾,漂毁官民庐舍畜产不计其数,溺死百姓六千余口。
    朱瞻壑调国库五十万贯赈灾,另调二百万贯令各司筑海堤,以防海溢并利洪水入海。
    八月,敕封朱祁钺长子朱见深为太孙,令朱祁钺监国。
    十月,山南骚乱不断,驻守官军每年因水土不服而牺牲者数以百计,庙堂上针对山南问题争论不休。
    朱瞻壑不想放弃土地肥沃的山南,朱祁钺则是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建议暂时舍弃山南,父子二人因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冬月初二,太学研制的后膛针发枪实验合格,正式投入生产,朱瞻壑赐名为“宣德式”步枪。
    后膛针发枪,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
    该步枪在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宣德式步枪长四尺三寸,重七斤,有效射程四百步,是燧发枪的三倍有余,而每分钟射速为十二发,是燧发枪射速的三倍。
    这样的一支步枪造价为七贯,按理来说应该立即装备军队,但考虑到目前没有战事,加上不准备为各国提供思路,所以该步枪主要装备上直十六卫。
    宣德二十九年,日本击败弗朗机等国,占据加纳等地区。
    为了限制日本,朱瞻壑将日本在南昆仑的贸易区剥夺,足利义怀十分气恼却无可奈何,日本国力遭到削弱。
    宣德三十年六月,七十四岁的宣德皇帝朱瞻壑搬往大明宫居住,并拨内帑二百万贯阔修大明宫。
    宣德三十年八月,山南爆发水患,流民百万计数,加之官军水土不服,撤军山南的议题再次被搬上庙堂。
    九月,山南流民暴动,朱瞻壑拨内帑百万贯犒军。
    事后,尽管流民的暴动被镇压,可昔年人口千万的山南因为各种问题,人口仅存不足三百余万。
    宣德三十一年四月,朱祁钺教令六部,勒令天下官员百姓不得称呼“土民”、蒙古、色目、白衣等类称呼。
    凡大明治下百姓,不论此前称呼如何,往后只可称呼为“中国”、“华夏”。
    若有自称本类者,许地方官府打死勿论。
    宣德三十一年七月,朱祁钺采纳二甲进士李东阳奏言,教令六部会议,于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等人口稠密处征军户七十二卫。
    七十二卫军户,半数戍西海,半数戍波斯。
    九月,朱祁钺教令西海、河中、波斯都司:
    “凡西海、波斯、河等民,听与中原人为婚姻。不许本地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宣德三十二年二月初三,朱瞻壑以年事已高为由退位,令太子朱祁钺即大位,朱祁钺推辞不受。
    四月初五,朱瞻壑再次退位,令朱祁钺即大位,朱祁钺再次推辞……
    “陛下,太子殿下推辞了。”
    长春宫内,七十六岁的朱瞻壑正在作画,突然听到王焘的传话,不免烦躁中带着些无奈:
    “他都当了三十二年太子了,还要推辞多少次?”
    “唉……”朱瞻壑长叹一口气,起身走向书架,拿起空白的圣旨走回位置,也懒得坐下,提笔继续写了一份退位诏书。
    末了他把笔丢在一旁,示意道:“但愿这是最后一份了。”
    “是……”王焘听出了朱瞻壑的意思,连忙作揖应下。
    他上前小心翼翼的双手托起圣旨,脚步带着些轻快往外走去。
    不多时,他带着第三份退位诏书来到了武英殿。
    朱祁钺似乎有了准备,此刻正坐在金台上与群臣议事。
    瞧见他来,朱祁钺起身整理了衣冠,而他旁边站着一个身穿蟒袍的三旬男子。
    男子留着朱高煦这一脉的八字胡与大胡子,皮肤黢黑,身材五尺六寸左右,很是健壮。
    “传陛下旨意,朕年老体弱,是时退位,乃……”
    王焘重复流程,宣读着朱瞻壑的退位诏书,眼神则是示意朱祁钺快点接下。
    见状,朱祁钺也没用再推辞,而是毕恭毕敬下跪五拜三叩,将诏书接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周群臣见状,当即推金山倒玉柱的下跪叩首,承认了朱祁钺的新身份。
    朱祁钺回头看了一眼自家老大:
    “老大,俺算是当皇帝了,你小子也终于能当个太子了!”
    “爹,您说的也太露骨了……”
    朱见深汗颜,朱祁钺却爽朗笑道:“哈哈,莫与娘们一样小姿态。”
    “这大位置俺坐个几年,等俺年老体弱就让你来,哈哈哈……”
    第587章 后记景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新货自行车上架,不要错过,不要错过了!”
    “叮铃铃……”
    热闹的叫卖声中,时间一晃便是几年时间。
    朱瞻壑退位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眼下的皇帝是朱祁钺,年号也被他改元为“景泰”。
    如今是景泰六年(1483)七月初六,朱祁钺在位的第六年。
    尽管已经成为皇帝,并且年龄也六十三岁,但朱祁钺的心思却从来没停下来过。
    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朱祁钺所下发的政策,主要是移民西部,缓解中原和江南的人口压力。
    景泰六年的大明朝,人口已经增长至两亿四千余万。
    尽管两亿四千万人口已经很多,可相比较大明朝拥有的土地来说,这点人口还是太少了。
    这两亿四千万人口,有接近一亿五千万生活在中原的两京十六布政司的土地上。
    剩余九千万人,也主要生活在南洋、波斯和东北三司。
    景泰六年的南洋布政司人口达到一千四百余万,波斯人口则是恢复到两千万。
    河中人口四百多万,西海人口六百余万,山南三百余万。
    渤海、辽东、大宁人口达到一千八百万,难以增长。
    安西、北庭人口合计不足三百万,漠北二百万难以增长。
    南中人口三百余万,南洲一百五十余万,北洲二百万,东洲九百七十余万,昆仑洲不足百万。
    东北和西部、海外的土地开发使得大明朝对开荒有些巨大需求。
    在这样的需求下,许许多多的科技应运而生。
    内燃机在景泰三年被发明,但热效率并不如现有的蒸汽机。
    为了解决开荒的问题,朱祁钺让人将火车头装上开荒所用的排犁进行开荒。
    然而沉重的火车头无法在耕地中行驶,朱祁钺命人将马车的轮胎装给了火车,并将火车头缩小,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拖拉机。
    这种蒸汽拖拉机的开荒速度是耕牛的三倍,耕地速度则是耕牛的五倍。
    尽管它的造价高达三千贯,可朱祁钺还是令工部将其投入生产,并运用到东北、西北的开发中。
    在此期间,太学博士张博改良太学的电池,并发明出锌铜电池和电灯和交流电发电机。
    随着电灯被发明,朱祁钺下旨修建密云水库,并安装交流电的水力发电机用于满足日后可能运营的电车。
    此外,朱祁钺调国库四百万贯,用于修建七十二座水力发电站和二千四百余座火力发电站。
    经过永乐、洪熙、宣德、景泰加起来八十三年的发展,大明的基础教育无比牢固,基础物理、数学、化学也不断被完善。
    在朱高煦去世后的第三十八年,大明朝提前迈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来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