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570节
    朱能有些咋舌,这鬼地方也太远了,从去年建文二年九月二十日出航,到建文三年十二月,经过漫长的航行,这才抵达天方。
    一年多的时间啊!
    “天方是西洋中的大国,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炎热,即不下雨,也不下雪……”
    郑和介绍道。
    张玉有些疑惑,问:“没有雨雪,这里的人与树木花草是怎么活下来的?”
    郑和看着海岸线的方向,笑道:“没有雨雪,花草树木都长得很好,而且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这是安拉亲吻过的土地,也是伟大的先知穆罕穆德诞生地,他在这里打造了一座先知之城。”
    朱能与张玉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不是教徒,对于什么安拉,神马先知不太了解,却对这一片土地很好奇,一个没有雨雪的地方,天天那么热,这里的人还庄稼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们要不要安排船只,先行知会天放国的国王?”
    朱能问。
    郑和思索了下,微微摇了摇头:“就让我以教徒的身份登陆吧,至于国王那里,等我朝圣过之后再去拜会。”
    宝船依旧没有靠港,这里也没有可以容纳如此庞大战船的港口,郑和只好转大福船而去。
    郑和不允许身边跟着几百人几千人,张玉与朱能不放心,这万一遇到个危险怎么办?但郑和执意要带两个人上岸,争吵之下,众人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
    郑和带两个马欢、道修两个通事上岸,明军隔着一百步跟随,数量为二百人。
    骆冠英、赵世瑜等人并没有跟着郑和,这一趟来天方,是大明水师的历练之路,也是郑和修行的终点,他去朝圣,是他的信仰。
    沿途走过来,众人也发现了一点,伊-斯兰教的人民都很遵守教义,彼此之间关系和睦,不分贫富贵贱,皆为兄弟,这里的百姓不会无缘无故攻击教徒。
    骆冠英对天方人很是好奇,他们体格健壮,男子削发,以布缠绕,女子则编发盖头,想看看长什么模样都难。
    这里是禁止饮酒的,所以想找个酒馆是不可能了,但很快,骆冠英等人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这里竟然有传说中的“麒麟”!
    骆冠英傻眼了,如此祥瑞竟然在这天方国,不由找来通事,让其翻译给一个大胡子人:“我们买了。”
    大胡子看着自己的长脖子鹿,伸出了五个手指,然后又加了五个手指。
    通事告诉骆冠英,想买走就需要五件陶瓷,还有五匹丝绸。
    还没等骆冠英发话,沈伟已经跑了,没多久带来了一堆陶瓷与丝绸,然后牵走了麒麟,呜呜地不知道说些什么。
    赵世瑜也感叹不已,还拿出了南宋人赵汝适《诸蕃志》中的记载来说这就是麒麟,宋代时期国外人喊它徂蜡。
    麒麟不麒麟,与郑和无关。
    此时的郑和正在走向天堂礼拜寺(黑石殿),这里是信徒朝拜的中心。
    礼拜寺周围有一道城墙,但这道城墙显然不是为了阻隔,因为它开有很多门,四周加起来,门的数量多达四百六十六个,门两侧修有石柱,皆是汉白玉所制。
    郑和走过门,看着用五色石堆砌而成的礼拜寺,一脸肃穆,深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撒着令人陶醉的香气。抬头看去,只见五根巨大的横梁支撑起整个礼拜寺,而这些横梁可不是寻常树木,而是价值连城的沉香木!
    而礼拜寺的墙壁更是以龙涎香、蔷薇露等名贵香料,混合泥土修筑而成。正因为如此,整个礼拜寺都散发着舒适至极的香气。
    墙壁上挂着黑色绸缎,只不过这些绸缎长短不一,原因很简单,每一个来这里朝拜的人走的时候,都可以在墙上割下一片黑色绸缎带回去,类似于朝圣纪念品。
    郑和正身,看着不远处的黑褐色石头,只有手臂长宽,这是安拉圣石,是无数伊-斯兰教徒希望触摸到的存在,是无数信徒魂牵梦绕的信仰之石。
    不需要其他人引领,郑和已做起礼拜,双手举起至耳处高,然后两臂向内弯曲交手置于脐位,口中喊着“泰克比尔”的话语,之后便是背诵《古兰经》首章,之后再背诵一章节选……
    此时此刻,郑和不再是大明水师副总兵,远航船队的使臣,只是一个纯碎的伊-斯兰教徒,纯碎之外,没有其他。
    在天堂礼拜寺完成礼拜之后,郑和亲自割下了一块黑色绸缎,贴身存放,然后带人出城,向西而去。走了一天,方抵达莫默德那(麦地那)。
    郑和来这里,是为了拜会穆罕默德的陵墓。
    穆罕穆德在这里建造了先知之城,以教统一阿拉伯半岛,死后安葬于此。穆罕穆德的陵墓很是神奇,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会偶偶尔闪现出光芒,似乎是神迹。
    而在其陵墓的后面有一口井,这里的井水是允许每个人打取的,而且传闻只要带着这里的井水出海,当遇到飓风时将井水撒入大海,飓风就会消失。
    郑和经历过飓风,经历过苦难,知道面对飓风时谁都靠不住,还得指望自己,但还是让人打了井水,准备带船上去。
    马欢很是疑惑,不知道郑和是不是想试试这井水有没有作用,如果没有,会不会放弃了信仰……
    水师船队喜欢上了天方国,这个国家的人实在是太和睦,友善,别说什么闹事的,就是躺在街上睡觉都没有人会伤害你。
    沈伟认为伊-斯兰教的信徒是温和的,但骆冠英却认为这群人是可怕的,他们有着可怕的纪律,可怕的约束力,一旦这股力量被引导向战争,那将是毁天灭地的。
    赵世瑜对骆冠英的看法嗤之以鼻,如此温和的人们怎么可能会打仗去。
    威廉听到他们议论,便讲述了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天主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听得众人毛骨悚然。
    骆冠英吞咽了下口水,看着威廉说:“你也是天主教吧?那你会进攻大明吗?”
    众人听闻,不由警惕起来。
    威廉苦涩地摇了摇头:“我只是为了传播教义,收拢信徒,不会伤害大明。”
    赵世瑜皱着眉头,心有余悸地表示:“我怎么感觉,我们大明不需要什么天主教,什么伊-斯兰教,这些教派,有些可怕。”
    威廉:“上帝……”
    骆冠英有些不爽:“教士,还请闭上你的嘴……”
    第六百七十三章 神机炮要北移
    元旦将至,金陵处处繁华,番香番货,备受青睐。
    金川河畔,一艘艘粮船在这里停泊,数以百计的伙计扛着粮食送至粮仓,在粮库大使骂骂咧咧地抽查下,送至不同的仓库。
    因金川门外粮仓是京师最大粮仓,船来船往,客来客走,一年到头多是繁忙之地,原是贫困人家的位置,在商业的推动下,俨然成为了一个小镇。
    伙计口渴了,累乏了,就会去不远处的黄夫人茶楼里喝完茶,歇歇脚,实在是困得紧,还可以去茶楼前的长椅上躺上一躺,舒坦。
    寻常铺子可不敢挂“夫人”的名号,像是隔壁的王婆鞋铺,隔壁街的刘大娘饺子铺,在金川门外敢以“黄夫人”为名的店铺,只此一家。
    “花娘,上茶。”
    “来嘞。”
    黄夫人花娘提着茶壶,笑盈盈地上前,快满时停了下来,将茶壶放在桌上:“刘大哥,这年关了也不休息休息?”
    刘白拿起汗巾擦了擦额头的汗:“可不敢歇着,粮仓得早点补到八十万石。今年凤阳、苏州遭灾,朝廷又动了大军,这粮仓可是空了许多,当时粮价涨的时候,你不也少吃了几碗米?”
    花娘陪笑:“也是,有了这粮仓,京师的米价就涨不起来。”
    “是啊,娘的老天爷不给脸,咱就得自己争一把。”刘白喝了一口茶,劝道:“话说你家啥时候开炉灶,我们可盼着在这里吃饭呢,大伙说是不是?”
    “是!”
    一起的伙计起哄。
    花娘呵呵笑着,说:“等着吧,元旦就开。”
    “娘。”
    黄莺喊了一声,拉着朱允炆的手走了过来。
    花娘见是朱允炆,知他不喜欢在微服私访时暴露身份,便微微欠了欠身,算是行礼,迎上前招待。
    “路过这里,讨碗茶喝。”朱允炆和煦地说着,然后看了看一旁的解缙、杨士奇,道:“来吧,这里的茶水虽不比你们平日喝的,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解缙随朱允炆落座,对花娘道:“那可要好好品尝品尝。”
    黄莺坐在朱允炆一旁,将倒置的茶碗翻了过来,对花娘道:“娘,杨先生夸我冬考不错呢。”
    “那要好好谢谢杨先生。”
    花娘感激地看了一眼杨士奇与朱允炆。
    黄家能有现在,全赖朱允炆的支持,若不是黄九二在司礼监经厂当匠人遇到朱允炆,若不是皇宫浣衣局革制,若不是朱允炆微服私访到了黄家,花娘不知道现在家中会过得如何。
    现在一切都挺好。
    大儿子黄二斤在中华书局当了管事,分管着几家分店呢。二儿子黄二月在京师初等学院,因为成绩优秀,已经进入小四堂,再有个两年,就可以考取国子监的下三堂了。
    女儿黄莺也送到了初等学院,学几个字不吃亏,反正家里的活她也帮衬不了多少。
    朱允炆对解缙、杨士奇说道:“这位花娘原是外浣衣局的管事,每个月还是有些积蓄,只不过为了照顾母亲,硬生生辞了,回家门口开了茶楼,念在她勤勉孝顺的份上,收了他们家一篮子蔬菜,给他们写了个牌匾。”
    解缙知道这回事,在黄夫人茶楼刚刚出来的时候,应天府的衙役就曾找过黄家的人,他们说是建文皇帝亲笔写的,气得直哆嗦,认为这家人撒谎,结果深挖了下,吓得直哆嗦。应天府府尹还希望内阁给朱允炆捎句话,题字记得留名啊……
    留名是不可能留的,要不然就太过吓人了。
    花娘带着黄莺忙去了,朱允炆也不需要多少招待,对解缙、杨士奇说:“今年收成还是不错,虽然有些地方遭了灾,但江西、湖广、四川、山东、河南多是丰收,北直隶的移民种植的棉花收成也不错,已经被商人、布政使司、都司所采购,相信他们能过个安稳的年。”
    解缙品茶了下茶水,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张昺与各地文书,亩产棉花在八十斤至一百五十斤不等,即便如此,有些农户也是因此彻底站稳了脚跟,家里殷实多了。”
    朱允炆看向外面的行人,道:“北地天寒,棉花可短缺不了。可棉花不是粮食,终归解决不了肚子问题。”
    解缙见朱允炆有些担忧,便说道:“北面冬麦已种了下来,听说还有瑞雪覆地,想来明年是个好年景。百姓家家户户预留了三至五亩地,准备来年耕作棉花。”
    朱允炆将茶碗放下,看向杨士奇:“到京师的有多少人了?”
    杨士奇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名册,递给朱允炆:“有些先生路远,抵达京师怕要到国庆后了,眼下抵达京师的,只有三百五十人,主要是南直隶、江浙、江西等地的教谕、训导与教书先生。”
    “北平社学的训导还没有到吗?”
    朱允炆问。
    “还没有,北平布政使衙门那边考虑到路远天寒,额外拨了钱粮,以马车送来,想来应该快了。”
    杨士奇平和地回道。
    朱允炆翻看了下名册,说:“国子监务必招待好他们,开年之后,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眼下社学看似办得红火,可总听闻存在不少问题,若不解决,文兴之路怕是难啊。”
    解缙似乎意识到什么,不着痕迹地说:“朝廷还需要在社学上投入更多钱财啊。”
    朱允炆严肃地点了点头:“安南平定,马哈木臣服,哈什哈蛰伏,阿鲁台休养生息,明年应没有什么战事,腾出来一笔钱,应该用在教育上。”
    解缙与杨士奇凝重地点了点头,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确,建文三年虽然是教育大兴元年,但这一年事太多,教育的事也没办好,在建文四年继续以民生与教育为主。
    “教材的事必须早点确定下来,形成统一的教材,这对于教育推动有好处,尤其是社学级的教材,不可唯启蒙读物,不可唯儒家一言。”
    朱允炆指示道。
    杨士奇认真地听着,回道:“国子监正在研究编纂社学教材,初等学院的先生也参与其中,待各地先生抵京之后,国子监会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以确定社学教材。”
    解缙给朱允炆续了茶,在一旁说:“社学教材不同国子监,还是多听听地方社学训导与先生的合适一些。”
    国子监眼下虽然设定了下三堂与上三堂,但毕竟专注的还是中等、高等教育,让他们直接写初等教材是有些为难了,思维上的认识很容易让定位太高,让社学教材成为中等教材的弱化版,不适合社学,尤其是不适合没有任何根基的学生。
    朱允炆这才下旨,传召各地社学、私塾、望族先生入京,商议教材编制、教育方向等问题,准备在正月举办一次大明的教育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