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28节
    “你这是涨他人威风……”
    二条良基反对。
    畠山满家肃然喊道:“太政大臣,我满家不是懦夫,我只是想告诉诸位,想要对抗大明,我们必须打造更强大的水师,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不是一味冲动,直接开战!”
    足利义满眯着眼:“你是想劝我接受大明的条件?”
    畠山满家感觉到一股子杀气,从脚底传至天灵盖,连忙说:“非是如此,但我们可以拿着这封国书,开始与大明进行漫长的谈判与商议,争取时间。等我们的水师发展起来之后,再一举出击!这一次,我们不再寻求给大明教训,而是彻底消灭大明!”
    足利义满眼神一亮:“彻底消灭大明,你打算怎么做?”
    畠山满家见足利义满感兴趣,便开始讲述自己的雄伟蓝图:“若陈祖义尚在,我们是可以争取时间,等待水军成长起来直接进取大明本土。但以我们水军的造船技术,以现在水军战力而言,十年内很难在海上与大明水师直接作战,要想打败大明,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陆地上作战!”
    “陆地上?”
    足利义满凝眸。
    畠山满家重重点头:“没错,我们需要打下朝鲜,以朝鲜为跳板,直接攻占大明的东北。大明东北的军事力量很是薄弱,主力又远在金陵,只要我们大军速度足够快,就能够在大明主力尽出之前占据东北,而后占据大明的要地北平,长驱直下,在黄河附近与大明主力决战。”
    足利义满沉默了。
    畠山满家有一点说得没错,只靠着幕府现在的造船技术,别说与大明水师对抗,就是连之前的陈祖义海贼团都打不过。
    陆地战,唯有陆地战才能与大明一较高下。
    幕府有忠诚勇猛武士,强大的军队,还有各地臣服听差的守护,一旦集结起力量,足够消灭大明!
    “我赞同。”
    僧人满济开口。
    足利义满看向满济。
    满济严肃地说:“诸位,太政大臣,大明留给我们的时间恐怕不多了,建文皇帝的国书,不是我们与大明虚与逶迤的工具,而是麻痹我们的致命之物!”
    “什么?”
    足利义满有些惊讶。
    畠山满家皱眉,看着这个聪明的僧人,他与中津一样,才智过人。只不过中津老了,他还年轻,这个足利义持手下最聪明的人,为何要说国书是麻痹幕府?
    满济将手中的国书摇晃了下,板着脸说:“这一封国书写于建文九年八月,此时应是建文十年三月,足足七个月才送到太政大臣手中。诸位忽视了这个时间,也忽视了是谁送来的,是虾夷地区的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凭什么可以拿到大明皇帝的国书,他们可是在我们东北,距离大明更远!唯一的解释,就是阿伊努人已经与大明取得了联系,甚至是达成了协议,想要东西夹击我们!国书中索取九州与银两,恐怕只是一个障眼法,让我们误以为臣服大明就能活下去。”
    足利义满深吸了一口气,冷冷地看着满济:“你的意思是,无论我们臣服与否,大明都会攻打我们?”
    满济凝重地点头:“割让土地,赔偿银两,只能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更接近灭亡。我认为,是时候动员所有力量,向朝鲜进军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博得一线生机。”
    足利义满看向足利义持、足利义嗣,严厉地询问:“你们认为如何?”
    ps:
    明天有事,休一天。最近忙,体谅下,惊雪谢过。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足利义持的讲话
    足利义持是足利义满的长子,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但事实上,足利义持清楚自己的地位不稳,因为弟弟足利义嗣和父亲足利义满一样,都喜欢音乐,绘画,尤其是吹箫本领了得,受尽宠爱。
    前不久天皇来了,陪在天皇身边的不是足利义持,而是弟弟足利义嗣!
    搁在平日里,足利义持绝不愿意与大明开战,而是想要封锁大海,好好过自己的太平日子,把这辈子过舒坦了就行,其他事交给大臣去办。
    可现在,大明皇帝送来了一封国书,一封要人命的国书!
    大明已经亮出了刀子,大海也保佑不了大和民族,坐以待毙的结果,只能是死。
    割让土地,赔偿白银?
    足利义持对此并不反对,前提是可以换来真正的和平。可惜,僧人满济说得很对,哪怕是满足大明的条件,也不可能得到长期的和平。
    大明皇帝朱允炆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对大海采取的是征服对策,陈祖义的海贼团都覆灭了,南洋、大小琉球都落入了大明手中。
    东海之内的岛屿,只剩下了朝鲜与日本两国。
    朝鲜臣服大明,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很可能不会攻取朝鲜。
    日本国,是躲不过去的。
    怯懦与退缩,只能让自己失去更多的政治资本,失去人心。
    想到这里,足利义持站了出来,坚定地喊道:“大明欺辱幕府,欺辱大和,煎迫过甚,为尊严,为荣誉,为生存,我们应动员所有的武士,所有的军队,所有的男人,投入到这一场战斗之中去,彻底消灭大明,给他们一个血淋漓的教训!”
    足利义嗣虽然很不情愿,但这种场合谁敢说一句反对的话,定会被人唾弃,只好表态:“若唯有一战的话,那就应该倾尽全力,准备征讨大明国,力争三年之内,夺取大明全境!”
    足利义满看着两个支持战争的儿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苍老的僧人中津走了出来,叹了一口气说:“我并非反对征讨大明,只是希望太政大臣与诸位明白,与大明开战很可能会导致幕府灭亡。若能派遣使臣去大明解决争端,留下和平,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足利义满大喝一声:“你身为幕府之人,就如此软弱无能吗?”
    中津老了,清楚自己活不了几年了,索性放开了说:“若征讨大明能让幕府壮大,延续百代,我支持征讨。若征讨带来的是无数人的死亡与幕府的衰落,甚至是大和民族的消失,我拒绝!太政大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明的强大,我们根本不知道!”
    足利义满愤怒了,这些年来,从未有人如此顶撞过自己,愤怒地喊道:“你老了,不应该住在这里了。”
    中津明白,离开便是死亡,于是说:“现在最紧要的是派遣使臣去大明说明情况,争取和平。必死之战,不打也罢!”
    “出去!”
    足利义满赶走了中津,看着众人下令:“大明国亡我之心不死,现在唯有一战!义持,你负责调动幕府、武士与军队,我要你调动全部的力量,无论是哪里,只要是臣服幕府的,必须派军队参与战争,若有地方守护不服,拒绝听差,先行讨伐灭掉!”
    “我自一统南北,从未有人敢欺我如此。大明皇帝小儿想要战争,那就战给他们看,堂堂幕府,我不信征讨不了朝鲜与大明国!”
    足利义持接下命令,心头满是沉重。
    战!
    这是唯一的路了。
    那就准备吧。
    足利义持等人离开北山第,一道道文书与命令从京都发往各地,粮食,兵器,男人,守护,都需要动员与协调,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事。
    斯波义重、畠山满家、细川满元、满济成为了足利义满最得力的助手。满济筹划决断,认为各地守护需要在十个月内提供军队、粮食与武器等至京都附近,积极筹备水军,为跨海北上做好准备。
    按照满济给足利义持、足利义满的时间表,幕府将在建文十一年五月渡海登陆朝鲜,然后花费三个月时间,占领朝鲜全境,之后用三个月占据东北,打开进入北平的通道……
    日本国开始了动员,战争的总动员。
    一些地方守护虽是不满,但面对强势的幕府不得不屈从。而粮食供应、征调民力日夜造船等,都加剧了幕府与百姓的矛盾。
    大明的军队尚未抵达日本,这里已形如三层世界,上层的贵族、僧人在享乐、纸醉金迷中奢靡;中层的将官、武士、军队在集结,却又因来自各地,彼此之间矛盾重重,难以统一管理,陷入混乱之中;下层的百姓则沦为牺牲品,不断被压迫,压榨,一些人甚至不得不冒险出海,逃亡海外。
    朱允炆没有想到自己一封国书激化了局势,让日本转入战备,并制定了庞大的作战计划,野心巨大到想要吞并整个大明。
    三月底,朱允炆抵达琴岛,自胶州、高密、安丘、昌乐一线巡访民情,在四月二十日抵达青州城外。
    黄淮擦了擦额头的汗,对朱允炆说:“爷,天气有些热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走向田野,与站在田垄上的老汉打了个招呼,然后问:“老丈,你家有几口人,几亩地,看这麦子长势不错,是个好年景啊。”
    老汉将背着的斗笠戴起,见朱允炆一副商人打扮,便笑着回道:“家里六口人,这里十二亩地都是我家的,你瞧这麦穗,颗粒大,你这商人想要收粮食?呵,来晚喽,我们的粮食可都提前卖出去了。”
    朱允炆有些惊讶,问道:“这麦子还没收割,就已经卖出去了,什么道理?”
    老汉坐了下来,划拉着:“皇上给青州派来个好知府啊,知府大人知道青州百姓困苦,有些人都没饭吃了,就发了公告,收购今年的夏粮,提前给了我们钱财。这些粮食啊,现在可都是知府衙门的,商人要买,只能去知府衙门买喽。”
    朱允炆思索了下就明白过来,郭琏这是拿粮食当抵押物贷款给百姓啊,若收成尚好,百姓还得起尚还好说,可若是收成不好,百姓打不出多少粮食又该如何?
    知府衙门总不能给这么多百姓兜底吧,即使是兜底一次,也无法持续兜底。
    朱允炆见老汉兴致很高,打听道:“这郭知府如何,办不办事?”
    老汉见说起知府大人,更是滔滔不绝,甚至还提起前任知府黄子澄狠狠踩了一顿,末了呸道:“朝廷若早点选派点好官员来青州府,咱们也不至于如此受委屈。好在皇上没有被蒙蔽,派来青天老爷,这才给了我们些活路啊。”
    朱允炆有些汗颜。
    黄子澄是东宫旧官,若处理身边人时不慎重,很可能寒了官员的心。可自己迟迟没有动黄子澄,却苦了无数百姓。
    看来,日后官员委派与考核,不能再拘泥于三年了,需要加大对地方官员的年年考核与调查,对民风差,不办实事,贪污枉法,欺压百姓的官员,一律革制查办,令差官员赴任。
    朱允炆正是通过如此的方式,不断反省、矫正自己的施政。
    黄淮看着与老汉笑谈的朱允炆,无奈地摇头。
    大明皇帝在朝廷上几乎是不笑的,在武英殿里偶尔会笑,但在出宫之后,却时不时可以听到朱允炆爽朗的笑声,似乎他更喜欢走在百姓与民间之中。
    “老汉,我们打听一件事。”
    突然之间,朱允炆压低了声音,左右看了看,有些神秘。
    老汉让朱允炆说。
    朱允炆盯着老汉,低声问:“红阳当出,黑暗当灭。日月永照,开莲弥勒。不瞒老丈,我来这里是想找离散的亲人的……”
    老汉脸色一变,哆嗦地站了起来,看着朱允炆等人,脸上满是畏惧,抓起锄头就匆匆跑了。
    朱允炆看向汤不平,皱眉问:“你给的白莲教口号到底对不对,为何用了一路,一个能接头的都没有?”
    汤不平想吐血,大爷,这里是清剿白莲教最厉害的区域,虽然黄子澄鸟事没干,但追着白莲教不放是真的做了的,加上安全局来回跑,谁还敢公开谈论白莲教?
    接暗号,没把你送官府法办就算是好的了。
    不好,远处有人群来,是刚刚跑了的老汉,定是要抓我们送官的。看来今日要活动活动筋骨了……
    “跑。”
    朱允炆看清架势,毫不在乎身份,第一个跑向青州城。
    黄淮听着朱允炆的笑声,也不由地高兴起来,这样挺好的,至少百姓们知道白莲教的人该打,该抓,该送官府。
    好事,值得开心。
    汤不平、顾云有些憋屈,作为安全局的人,这是第一次“逃跑”。
    齐王朱榑欺压百姓,大肆营造王府,白莲教作乱,军阵厮杀,这些都已在青州城里看不到了。沿街开着店铺,百姓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
    朱允炆、黄淮等人走入街道。
    一旁巷子里冒出来一个中年人,手抚摸着一个八九岁女孩的脑袋,看着朱允炆等人的背影说:“看到了吧,这一定是外地商人,身上钱财少不了,今日就拿他们试试身手吧。”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太巧合,唐赛儿
    小女孩听从了中年人的话,刚从巷子里走出去,就被一只大手推了回去,踉跄地跌撞在中年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