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五年平辽·攻敌首脑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捋须望天道:
“朱棣迁都北京时,不知有没有想到本为锐意进取的燕境,却成了皇帝随时提心吊胆的险境。”
李泌毫不留情的反诘道:
“不知怎么地,臣偏偏就想起了国都六陷天子九逃这事儿。”
李隆基手一紧,胡子都被揪下来几根。
他心里气的要死,但又不敢反驳。
只能独自生着闷气。
没事,长源也是为了朕好。
他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在提醒自己哪里不对……
李隆基此时突然对太宗皇帝的“镜说”有了深刻感悟。
……
大宋。
赵匡胤看得心里堵的慌。
捶了捶心口。
大明被胡骑突脸也有三次了,却耸立不倒。
大宋官家被突脸一次就国破家亡……
……
大明。
朱元璋苦中作乐。
“还好,咱大明没有在第一次北京被围时就被带走……”
然后就又想到了于谦。
一时,乐也没了,只剩下了更苦。
……
【天聪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大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五月】
【皇太极亲自率兵西进,渡了大凌河与小凌河,进攻锦州。】
【明朝守将赵率教守得极好。皇太极不能将锦州攻下。】
【辽东巡抚袁崇焕在宁远选了四千名精兵,交给尤世禄与祖大寿,准备绕出金军之后,切断他的粮道。但是皇太极丢下锦州,直取宁远。】
【袁崇焕上了城墙督战,把军队扎营在城墙下面城壕之后,用火器迎击金军。】
【同时,叫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人在城外的旷地之上与金军肉搏。】
【金军攻了七天,死伤极多,皇太极借口天气太热,下令退兵。】
【消息传到北京,朝廷庆祝了一番,称这次战役为“宁锦之捷”。】
【崇祯元年(1628)四月,崇祯帝升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天津登莱军务”。】
……
天幕上。
云台。
袁崇焕一扬袍袖,揖下拜见皇帝。
朱由检看着袁崇焕,开门见山道:
“建部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朕不务虚,袁爱卿,将你的平辽方略一一道来吧。”
“臣陋知浅见,已缮好奏本。”
袁崇焕说着,从袖子里取出奏本。一旁的宦官接过,规整着放到案上。
朱由检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卿以为何日可复辽东?”
袁崇焕拱手行礼道:
“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臣敢不竭忠尽职。”
“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朱由检猛得抬头!
“五年?”
“五年!”
袁崇焕斩钉截铁的回复着。
……
【七月十四日,袁崇焕与平台对奏向崇祯帝当面陈述办理辽事的方略:“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提出五年时间,恢复辽东。】
【同时提出五项具体请求,户部粮饷、工部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言官舆论,特别是兵械与粮饷方面,要给予支持、配合。】
【崇祯帝答应了上述请求。】
【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受命后带着尚方宝剑,乘骑出关。】……
{五年平辽,好大喜功。}
{这件事袁崇焕态度应当是认真且酝酿很久的。}
{崇祯元年四月初三日他受命为兵部尚书兼督师蓟辽,到七月十四日“平台奏对”,中间九十八天,三个多月的时间。想得最多的是“复辽”的问题。}
{而袁崇焕在受召后,扶病兼程,疏陈方略。初七行至阜城,看到邸报中崇祯帝对自己奏疏的批示。}
{五年复辽应是他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正如后来袁崇焕在杀毛文龙奏疏中所说:“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
{至于后来五年复辽的事实成为泡影,说什么空话大话,有点事后诸葛亮者以失败来推论当初的意味。}
{毕竟在当时袁崇焕的奏疏里对彼与己的分析是。}
{对己,一是皇帝英睿,因为对他超乎寻常地信任。}
{二是内阁成员为东林官员,七卿也都是东林党人。}
{三是自任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
{然后就是户部供应粮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遴选官员。兵部作战协调,言官不乱弹劾这五事。}
{最后是自己的兵略有宁远、宁锦两次大捷的经验。}
{而对后金的分析则是,一是老汗努尔哈赤败在自己手下。}
{二是后金汗位交替,内部不稳。}
{三是皇太极在宁锦也曾败在自己手下。}
{四是辽民对后金普遍不满与反抗。}
……
曹魏。
刘备拿起一旁的执壶给曹操添上水,嘴角带笑道:
“魏王,几胜几负论您最有心得。”
“看这言论有理否。”
曹操斜睨着这大耳贼。
但依然接过茶盏,抿了一口。
随后按捺不住道:
“如果他是按照这种对比方式来断定自己五年平辽。”
“那只能说他最后平不了不是没有缘由的。”
“除了那辽人自足有些道理,其余一塌糊涂!”
“说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吹嘘自己战绩吗?”
“要是他这么算官渡之战我也不用打了,直接投了算了。”
刘备看了看天幕里的说辞,断然道:
“但他应该就是如此想的。”
曹操将茶盏一放,无奈道:
“这人是名猛将,但督战一地还是不够。”
“以自我为中心,最后只能是惹祸上身。”
……
【话分两头,我们再看回后金这边。】
【宁锦之战后,后金境内开始发生饥荒,皇太极将对外政策改为议和。】
【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皇太极派郑信和任大良携带自己的亲笔信去宁远见袁崇焕。】
【要求明朝正式把金国汗的地位列在其他臣子之上,承认辽东的土地属于金国,毁掉辽西的设防城堡,每年送金国巨额岁币。】
【当时的大明根本没有议和的政治氛围,谁谈议和就是死路一条。】
【袁崇焕虽已升为蓟辽督师,却根本无权对皇太极言和。】
【但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他依然以边帅的身份跟皇太极达成私下里的议和。】
【袁崇焕则反要求道:金国酌量退还所占的辽东土地与所掳的辽东人民,撤回金国在朝鲜境内的兵,保证以后不再侵入朝鲜。】
【六月初五,以十二罪斩皮岛总兵毛文龙,随后节制东江。】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愣了一下。
“毛文龙……跟袁可立打配合的那个?”
朱高炽点了点头。
“那他杀毛文龙干嘛?这是有功之臣啊?”
一旁的徐皇后幽幽道:
“有功之臣……杀得还少吗?”
朱棣被噎住了。
他看了看天幕,估计是不会说了。
所以他闭上了眼睛。
……
『明成祖:朱由检,那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他在东江当个钉子牵制女真不好吗?』
……
大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看着永乐爷的问话,挠了挠头。
扭身去找当年的那份奏疏了。
片刻后,他拿着《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发着呆。
“不行啊,不能发言啊!”
……
【七月初十日,皇太极派任大良携书再次前往宁远以回复袁崇焕的回信。】
【先是驳斥了袁崇焕让他归还辽东一说,接着指责袁崇焕从中作梗,不让他的信使直接抵达京城面见崇祯皇帝,从而导致明金之间一战再战。】
【随后便是秣兵历马准备攻打大明。】
【大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十月初二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喜峰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