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668你无需开口
“科长,要不……明天我去财务处领工资?你有事去忙就行。”临近下班的时候,马薇对着伏案急笔创作的唐植桐说道。
“明天3号?你不说我都忘了。”唐植桐抬头愣了一下,最近几天忙着应对接见的后续工作,差点把发工资的事情给忘了。
“谢谢你,明天没啥事,我还是自己去吧。”唐植桐想了一下,婉拒了马薇的好意,不是担心夺权,而是觉得这样不太好,容易被单位职工误解为翘尾巴,自己可是还要在邮政系统进步的,非议还是少点的好。
“行,那我明天早点来,咱争取一上午发完。下班了,科长明天见。”马薇背起包,朝唐植桐抬抬手,手指犹如弹钢琴般在空中前后摆动几下,笑着出了办公室的门。
“再见。”唐植桐笑着点点头,目送马薇离开。
低头瞅瞅手表,今儿忙着改稿子,又忘记去接人了。
已经是下班的点儿了,唐植桐收拾一下尚未改完的演讲稿,连同工资表一股脑的装进挎包,也麻利的走人,剩下的回家再干,捎带着让小王秘书帮着把把关。
等唐植桐到家的时候,小王同学和凤珍已经到家。
凤珍见哥哥进屋,主动帮着打了洗手水,在唐植桐洗手的时候,说道:“哥,我和静莹商量好了,以后天长了,下午你和嫂子就不用接了,我们能自己回。嫂子不太放心,你劝劝她。”
唐植桐没有吭声,擦手的同时,看了看窗外还没有黑透的天,天越来越长,只要不在街上掏出粮食,问题应该不大了。
唐植桐想起编纂组星期天开会时的那一桌子剪刀、水果刀,保险起见,说道:“你们想自己回啊?也不是不行。在包里放把剪刀吧。”
“行!”凤珍答应的干脆,哥哥嫂子每天都要上班、上学,为家里不少操劳,凤珍帮不上忙,却天天让她们接,感觉非常过意不去,所以才会跟小姐妹提这档子事,只要哥哥嫂子能同意,别说带剪刀,就是扛着锄头她都愿意。
今儿轮到市这边停电,吃过饭,唐植桐回到厢房,顶着蜡烛继续改稿子,一边改一边跟小王同学说了说今天去市局的见闻。
“作报告是好事,不过你最好跟学校里说一声。”对于工作上事情,小王同学是支持的,同时查缺补漏道。
“嗯,明天单位发工资,上午走不开,下午我跑趟学校。”唐植桐从谏如流,打电话有些拿架子,他选择亲自跑一趟。
“行,这次发工资你自己多留一点,省的手头钱不够用。”小王同学想起了交照片钱时工作人员那鄙夷的目光,遂建议道。
“嗯,那我多留十块吧,剩下的给你。”唐植桐侧过脸,朝小王同学笑笑,心里盘算着等这阵子忙完,把答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杨琳的那首歌给“写”出来,再赚个十块钱给小王同学补亏空。
“行。”他笑,她也笑,摇曳的烛光打在脸上,让笑容更增添一种异样的朦胧美。
“哦,对了,明天早上你顺路去椿树胡同的时候,让静莹也带点防身的家伙放包里。我一早得去市局领工资,争取上午把这事忙完。”唐植桐嘱咐道。
“行,别操心了,赶紧写稿子,写完早点睡,省点蜡烛,现在蜡烛也不好买了。”小王同学报之以催促。
“嗯嗯。”唐植桐敷衍的点点头。
蜡烛是白色的,八分钱一根,灯芯是纯线,很多家庭为了节省,往往隔上十来分钟就用剪刀将灯芯剪短,但这样依旧无法延缓紧缺。
蜡烛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高级烷烃混合物,公交车都顶上“黑书包”了,蜡烛的产量肯定也是跟着下降的,不过唐植桐在工地囤的还有一些,但他没说。
眼下吹灯后还是有事可做的,比如雨打烂芭蕉。
目前来说,唐植桐还是愿意做这种运动的,所以蜡烛紧缺就紧缺吧,等啥时候没有芭蕉打了,再把蜡烛拿出来也不迟……
3月3日,正月初六,星期四。
唐植桐一大早匆匆吃了口饭,没有等小王同学,就独自去了市局领工资。
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对于工资的渴望更加迫切,唐植桐不敢耽误。
对于这种情况,市局财务处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今天开门也挺早。
在职能范围内,一切都在朝着尽力填饱大家肚子的方向发展。
唐植桐领完工资回押运处的路上,周正又拿着《手册》和报纸跑了一趟主任办公室。
周正昨天就去过一趟,好巧不巧,系主任不在,请假一天。
周正当时犹豫再三,没有直接去校长室,而是决定再等一天,反正这已经是三天前的事了,不差这一天。
“学院的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在校外干出了成绩,这跟学校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嘛。”系主任一听周正的话,拿着报纸和手册仔细核对一下,高兴的定了性质。
他对唐植桐是有印象的,去年秋天是这个学生首先提出利用空闲土地种点菜来着,确确实实帮了不少学生,也为教职工的餐桌添了一个菜。
“这样,咱俩一块要去一趟校长办公室,专门汇报一下这件事。”这次的事情不是几片胡萝卜地能比得了的,系主任做不了主,直接拉着周正往外走。
而此时,唐植桐正和马薇配合着发工资。
随着马薇对业务的熟练,及押运处职工对工资渴求的日益增加,财务科发工资的速度逐月加快。
现在天不光长了,而且暖和了不少,外面的风不再刺骨,很多家庭为了节省燃煤,已经不会将炉子烧的那么旺,不过大家还是大多穿着衣,如果热了就解开几个扣子,不少熬过冬天的老人也开始逐渐走出家门,在正午日头最好的时候坐在墙角晒太阳。
老话讲春捂秋冻,现下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感冒不是多大的病,但一个不留神,可能人就没了。
尽管天气转暖,但唐植桐穿的也不少,因为押运处的煤不多了。
虽然取暖季还没有结束,但煤少了,得先紧着食堂和浴室用,所以各个办公室的炉子就停止了供煤,喝开水去锅炉那接。发工资是要开着门的,因为阳光照不到屋内的缘故,屋里的温度还不如外边,唐植桐还好点,火力旺,马薇就难受了,不知道是不是来亲戚的缘故,隔上一段时间她就倒些开水在搪瓷缸里,当成暖手宝来用。
即便如此,办公室的门也得开着,想关上门暖和,得抓紧时间把工资发完才行。
押运处的其他职工仿佛感觉不出冷似的,排着队聊的热火朝天,交流着过阵子什么野菜好吃,打算趁工作之余,在附近的农田里薅一把野菜补贴一下肚子。
能把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邮政职工逼到这个份上,可见大家伙肚子里是多么缺东西。
唐植桐这回没有参与聊天,因为想争取早点结束,正忙着数钱,但正数的欢的时候,电话响了。
唐植桐无奈,只能暂停一下,接了电话:“喂?押运处,你是哪里?”
“小唐吗?我是周正。”电话那边伴随着滋滋啦啦的噪音,传出了周正的声音。
“周老师好,我最近工作上的事情有点多,今天上午处理一下,下午就去学校。”唐植桐立马意识到了问题,不打自招道。
“那行,我下午在办公室等你。”周正说完,利索的挂了电话。
学院对唐植桐的事情很重视,打算重点宣传一下,找唐植桐做几场报告,这事就落到了周正头上。
周正从罗志平那要到了电话,没想着唐植桐能在办公室,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过来,没想到歪打正着了。
唐植桐的声音不小,其他人都听到了,接下来马薇也顾不上倒热水了,统统加快了速度。
在大家心照不宣的配合下,还没到中午,押运处的工资就全部发放完毕,包括那些在外押运的押运员工资。
唐植桐最后归拢了一下,将代扣的部分分别交给工会陈大姐和方圆,在单位吃了午饭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邮电学院。
唐植桐为了节省时间,将自行车直接放在了有线楼的楼门口,迈着大步就朝周正办公室走去。
说来也巧,唐植桐刚从二楼楼梯拐过来,就眼瞅着焦玉堂进了3227,周正的办公室。
唐植桐知道焦玉堂对自己逃课的不满,心里估摸着他这是找周老师给自己告状,但也只能往办公室走,只希望一会别闹的太难看。
到3227办公室门口,唐植桐深呼吸几下,调整一下节奏,才敲门进去。
焦玉堂进办公室还不到一分钟,脸色已经不那么好看。
周正的做法跟罗志平如出一辙,先拿出《手册》,给焦玉堂看了题字、看了编者名单,又拿出报纸,指给焦玉堂认人。
唐植桐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焦玉堂捧着报纸惊愕的模样。
唐植桐扫了一眼《手册》和报纸,哪还有不明白的?一种暴爽的感觉充斥着全身,电光火石之间想起了一句话:你无需开口,揽胜会替你说话。
尽管再爽,面上也不能显露出来,唐植桐上前主动承认错误,把台阶给的整整齐齐的:“周老师好,焦老师好。我最近工作方面有点忙,绊住了手脚,也没有及时请假,我承认错误,这两天我保证把作业给补上。”
“行了,焦老师是担心你的学习,也是一片好心。你以后工作忙,提前说一声嘛。”周正嘴上带着些许责怪,但少见的露出了笑脸。
“上次事发突然,没来得及,我下次注意。”唐植桐朝周正和焦玉堂点点头,做了个不怎么靠谱的保证。
之前想的什么混个结业证书回单位坐班啥的,唐植桐提也不提,能挽回是最好的,学校里勾心斗角少一些,活的自在。
若是邮电学院知道唐植桐有这种想法,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种学生结业?怎么可能!
有个东西叫校友,哪怕成绩不及格,只要能在某一方面有建树,那就是著名的、优秀的毕业生!是学校教育成果的代表!
“嗯,作业还是要补上的,看你的时间,不着急。”焦玉堂放下报纸,勉强笑道。
“好的,谢谢焦老师。”唐植桐态度非常端正,无论怎么说,焦玉堂明面上都是为自己好,表面上还是要表达一下感谢,反正他即便看不惯自己,有接见这档子事在,也对自己无计可施。
“周老师,那我先回去了。”焦玉堂尴尬的朝唐植桐点点头,头也不回的走了。
焦玉堂出身不错,学习也不错,大三时就当上了代课老师,拿上了工作,一直是家人的骄傲。
焦玉堂自己很满意,觉得自己光宗耀祖了,但今儿才知道光宗耀祖跟光宗耀祖也有差别……
“小唐,焦老师这事别往心里去,他只是还没从学生的身份里走出来。”待焦玉堂出去后,周正替他说了一句话。
“不会的,周老师,我知道焦老师是想维护课堂纪律,我带了个坏头,如果都学我这样,学生就没法带了。”无论怎么说,自己是个学生,逃课都是不对的,唐植桐身为接见人员,觉得更不能做出有悖于伦理道德的事情。
在被接见之前,唐植桐是打算怎么舒服怎么来的,但接见后,仿佛无形之中被套上了一个“笼头”,做事就有了顾忌。
这种感觉不太好,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学校里打算邀请你做几场报告,你这边方便吧?”周正点头赞许道。
“这个……我身为学生,没在本专业上有所建树,这报告不太好做吧?”唐植桐挠头,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觉不太好。
“话不能这么说嘛,你是学校的一份子,从你的角度给大家讲讲,给大家些启发,帮助大家一起进步嘛。”周正有任务在身,竭力争取道。
唐植桐想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应下:“那行,讲不好请学校和同学们多多包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