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章 投唐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第114章 投唐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李世民听到李象请求的话语,抬眼问道:“这可不是出去秋猎,你能忍受得了辛苦?”
    “阿翁栉风沐雨,亲冒矢石平定天下,尚且不觉得辛苦,身为阿翁的孙子,我当然也不怕辛苦。”
    李象的一句马屁,让李世民受用无比。
    又听李象说道:“身为大唐的郡王,自然也要见识一番军旅辛苦,这样才更能够体会出平定天下的不易。”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阿翁很高兴。”李世民伸手揉揉李象的脑袋:“好了,这件事我允了。”
    “谢谢阿翁!”李象欣喜地说道。
    使节在路上需要时间,大唐调动军队以及调拨粮草,同样需要时间。
    这一去,就过了十余日。
    十一月初七,李世民正式下令,由皇太子李承乾监国,他自己则带着恒山郡王李象,带着一万府兵,前往朔州。
    大唐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同样传到了周边各国的耳中。
    其中反应最为剧烈的,莫过于吐蕃。
    这个年代的吐蕃,对于大唐仍然是十分畏惧。
    不同于某些人嘴中所说“文成公主入藏是城下之盟”,实际上贞观十二年的时候,吐蕃入寇松州,还没等中军的侯君集出手,先锋牛进达便以轻骑突袭吐蕃大营,仍然斩获首级一千余。
    要知道,轻兵袭击吐蕃军营来不及带走大部分被杀敌人的首级,这种情况下的杀敌数是远多于斩首数的。
    被唐军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所吓到,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遣使谢罪,并且派遣禄东赞前往大唐求娶公主。
    与汉朝的和亲不同,唐朝,至少是贞观朝的和亲,一直都是李世民主动去推动的,其目的并不是去“休战”,而是去推动周边国家进行汉化。
    你以为大唐在学美帝?错,是美帝在学大唐……
    和平演变这一块儿,大唐是最先玩儿的。
    后世的网络上有一种论调,说是“吐蕃是文成公主和亲带过去的工匠养肥的”。实际上这种论调完全是胡扯,唐太宗给吐蕃陪嫁科技,不见于任何信史记载,能找出的史料,成书年代大约是清朝和民国,以及宗教宣传手册,还有为了团结的教科书……
    最可信的《旧唐书》当中记载,“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氈裘,袭纨琦,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从这里可以明确,贞观年间赐给吐蕃的,是中原的诗书礼乐,而不是科技。
    史书上记载的是“高宗嘉之,进封为宾王。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
    从这里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赐给吐蕃科技的是唐高宗李治,而且还是主动向李治讨要的,更能得出李世民并没有给吐蕃科技的结论。
    而吐蕃崛起实际上也和科技关系不大,影响吐蕃崛起更大的一方面因素是因为气候变化。隋唐的温暖期持续了四百多年,气温提升,农业产量上升,为吐蕃帝国繁盛提供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的佐证则是在唐末气候转冷的时候,吐蕃忽然就散了一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对中原王朝产生过威胁。
    “赞普,何不学那突厥等部,出兵前往大唐?”布达拉宫当中,禄东赞对松赞干布说道。
    松赞干布一听,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向这位素来倚重的大相。
    四年前的松州大溃败仍旧是松赞干布心中挥之不去的阴云,再加上现如今他与大唐已经成了翁婿之国,所以当然不敢有来骗来投吸大唐后方的想法。
    禄东赞一看松赞干布的眼神,就知道赞普理解错了。
    “臣的意思是,让赞普学习突厥等部,协同大唐作战。”禄东赞连忙补救道:“大唐者,翁也;吐蕃者,婿也,今大唐兴兵问罪于薛延陀,身为唐婿,赞普自然有理由出兵协同。”
    松赞干布一听,就来了精神。
    是啊,我也可以去派兵帮帮场子啊……
    禄东赞又低声说道:“曩者番邦协同大唐作战,所得甚厚,大唐从不亏待帮助过他的朋友,今赞普亦随同出兵,且有唐婿之名义,大唐定然不会亏待于赞普。”
    “嗯?”松赞干布一下就狠狠地心动了。
    又有名头,还有赚头,这……
    “好!就如大相所言,派遣三千精骑,协同大唐作战!”松赞干布一锤定音道。
    尔后,他有些叹服地看向禄东赞道:“大相求亲后,回来也曾与我说过唐皇风采,当时我就为之心折不已。而今大唐圣人竟然为了大将,一怒兴兵问罪薛延陀,此等义气,真不愧为天可汗也!”
    这话禄东赞没敢接,只是装作感慨地啊了一声。
    当着老板的面夸别的老板,这事儿肯定不能干;但是要说赞普您真的不比李世民差,那禄东赞觉得这话说的也亏得慌,索性还是装傻比较好。
    不止是吐蕃,吐谷浑同样也得到了消息。
    自从执失思力击破吐谷浑车重,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自缢而死,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伏顺便率吐谷浑归附于唐朝。
    唐朝将弘化公主嫁给了慕容伏顺,慕容伏顺被唐朝册封为可汗、西平郡王。
    从此之后,吐谷浑便成了大唐的藩属国。
    现在大唐正在准备和薛延陀开战,吐谷浑自然也要受到征召。
    慕容伏顺当然不会拒绝,他立刻派出二千精骑,前往朔州,准备参与一下大唐与薛延陀的作战。
    正如前文所说,唐协军对于战争的热衷,已经达到了狂热的地步。
    因为大唐总是在打胜仗,打胜仗就有缴获,而且唐军从来不吝啬,缴获的东西从来没说昧下不分给他们,这就导致团结在天可汗旗帜下的唐协军总是嗷嗷叫地冲在最前方。
    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胡人在前面先冲锋一波,等到打差不多了,唐军再上前收谷子。
    接到大唐的召唤军报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各部都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赶往大唐。
    不管大唐想要打谁,他们都要去帮帮场子!
    一时之间,回纥、契丹、靺鞨、乌罗护、阿跌、敕勒九姓等部纷纷接待了大唐的来使。
    对于天朝上国的征召,没有人会拒绝,都想着趁这个机会发一笔财。
    诶,老乡,借伱牛羊一用。
    来的时候,唐使只是几人。
    回去的时候,有的带了一千余人,有的则带了近万人。
    这样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
    十一月十三日,李世民正式到达朔州。
    李象也是第一次出长安,对此感到新鲜的很。
    薛仁贵护卫在李象左右,李景仁给小薛同学安排了一套亮闪闪的银盔银甲,看起来特别的烧包。
    甚至烧包到李世民都注意到了这个白袍小将的存在,几次掀开车帘子,忍不住去瞅上两眼。
    倒不是说看他长得帅,只是因为薛仁贵的武器比较特殊,他用的是这年头一般不会有人用的画戟。
    画戟这个东西,一般都是用来做仪仗用的,而各种演义当中也为了凸显武将实力,让他们纷纷弃槊用戟。
    但薛仁贵不是,他用戟是记载在《旧唐书》当中的,“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
    当然也不仅是因为武器,李世民同时也总觉得这位白袍小将特别有当年罗士信的风采。
    第一眼,嘶……烧包。第二眼,嗯?怎么用戟?第三眼,豁,竟能如此相像?大概就是这么个心路历程。
    要不是念在这是李象的护卫,他早就开口试探一下这小将的实力了。
    李象倒也没打算现在就把薛仁贵推荐给老李,怎么着也得等到打高句丽的时候,再让老李见识见识小薛的神勇。
    进入朔州的当天下午,便迎回了从薛延陀归来的崔敦礼。
    本来崔敦礼是要回长安的,毕竟这年头一没手机二没电报,无法实时通讯。但路上的时候看到了拦截使者的唐军,和他说圣驾已经离开长安,现在正率军在朔州驻扎。
    崔敦礼当然不敢怠慢,立刻来到了朔州。
    来到圣驾所在后,崔敦礼不敢怠慢,立刻请见。
    等他进入屋内后,还未等他见礼,便被李世民止住。
    老李开口道:“安上一路远行,不必多礼。”
    “谢圣人。”崔敦礼叉手道。
    “说说吧,夷男是什么意思?”老李表现得很随意,毕竟崔敦礼虽说是出身于博陵崔氏,可也算是跟着他的老人了。
    “回圣人,夷男拒不交出契苾何力,并且声称大唐这是无礼的要求,他并不惧怕和大唐战上一场。”崔敦礼小心地回答道。
    “真是好胆啊。”李世民倒也没生气,反而还笑了:“去年刚被懋功打得狼奔豕突,今年又觉得自己行了?”
    见崔敦礼神色迟疑,李世民便道:“安上,有话直说便是。”
    “是。”崔敦礼这才说道:“依臣观之,这夷男拒不交出契苾何力,并非出自他的本意。”
    “哦?”李世民挑挑眉,还有这种情况?
    崔敦礼组织一番语言后说道:“臣在薛延陀部观察过,夷男在薛延陀部中,颇类前隋炀帝,性情刚直暴戾,他的部下往往因为一点小过错便被责罚,甚至于丢掉性命。而且他的两个儿子拔灼和突利失已经到了水火不不相容的地步,都在跃跃欲试,想要争夺汗位。”
    “所以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硬着头皮也要和大唐作对,对吧?”李世民似有所悟地说道:“即便这是在饮鸩止渴,他也不想失去威信,被人指责对大唐过分软弱?”
    “圣人英明,臣正是这个意思。”崔敦礼立刻说道。
    李象意外地看了一眼崔敦礼,这老小子还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自己是凭借先知先觉才知道的这些,而崔敦礼去了一趟薛延陀,就观察出了这么多,其能力不可谓不优秀。
    怪不得在史书当中着重地提了他一笔,说他有外交的才能。
    李象也明白了为何将几乎所有的博陵崔氏的官僚都驱逐出了长安,却唯独留下了与崔民干同为二房的崔敦礼。
    专业人才啊!
    “嗯,朕知道了。”李世民笑着颔首道:“安上一路辛苦,先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崔敦礼立刻退出到房间之外。
    薛延陀的情况,也的确到了不容乐观的地步。
    自从崔敦礼来到薛延陀,夷男便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他现在甚至在暗骂那些契苾部的人,你说你们他妈没事给老子找什么事儿?老子差这么一个大将吗?
    但身为可汗,有的时候也不能软下去。
    部下们怀有二心,两个儿子水火不容,其他附庸诸部也虎视眈眈,想要取薛延陀部而代之……
    也挺难的。
    但夷男也有别的想法,他在想借着这个机会,借刀杀人,先把对他有二心的人派到前面,借助大唐的力量来消磨他们的力量。
    虽然他想到了所有人并不都是和他一条心,但也还是没想到,竟然有附庸部族敢于背叛他。
    崔敦礼走后没多久,他便听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拔野古、仆骨、同罗三部,拒绝了他对抗大唐的征召,表示自己势力衰微,不敢与大唐争锋。
    随后,他派出去的探子也传递回了消息。
    至高无上的天可汗陛下已经于昨日正式抵达朔州,且突厥、吐谷浑、回纥、吐蕃等部的兵马,也已经在去往朔州的路上。
    更不幸的消息也传来了,拔野古、仆骨、同罗三部正式宣布投靠大唐,接受天可汗的调遣。
    投唐一念起,刹那天地宽了属于是。
    夷男深吸一口气,忽然觉得有点儿胸闷。
    他站在牙帐之外,看向远处草原的地平线。
    如果夷男的面前有系统,那么一定会弹出以下界面。
    大唐召唤突厥、吐谷浑、回纥、吐蕃、契丹、靺鞨、乌罗护、阿跌、拔野古、仆骨、同罗、敕勒九姓加入了大唐—薛延陀战争,他们现在是我们的敌人!
    (三更送到,头晕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