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1章 瞌睡来枕头
    第351章 瞌睡来枕头
    消息传来,不止是李承乾,就连李世民都有些摸不到头脑。
    老李在立政殿想了好久,都想不通吐蕃有什么胆子来捋大唐的虎须。
    谁不知道吐谷浑现在说是藩国,可实际上就是大唐的内藩。
    打吐谷浑,就相当于抽大唐的脸。
    老李是想不明白,可李承乾却是狂喜。
    这他妈,不就是瞌睡的时候正好来一个枕头吗?
    他永徽朝虽说没有太大的波折,可也没有害民之举,在萧规曹随之下,永徽朝的民生甚至比贞观朝还要好上一些。
    就算是再挑剔的学者,在认真统计过永徽朝民生后都会竖起大拇指。
    文治这一块儿,属于是送分题,拿捏。
    而开疆拓土这一块,有李愔开辟殷地安那一块不下大唐面积的土地,还有一块堪比两个东晋大的南洲,这一块儿更是算在他永徽朝的身上,同样拿捏。
    现在他这两样功劳都有了,就差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外战争了。
    原本打算禅位的时候,李承乾还觉得若有所失。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李承乾一下就支棱起来了。
    打!必须打!
    这王八羔子吐蕃,不把他狠狠揍一顿,朕怎么能咽的下去这口气?
    要是在对吐蕃的战事上取得大胜,他李承乾在史书上的功绩,可就非同一般了。
    就算是对标全期的皇帝、国王或者国君,他李承乾都能排进绰绰有余的前十。
    如果不看个人能力的话,光看政绩,那六维图就会是以下的样子。
    文治:s(贞观遗风)、民生:ss(安居乐业)、开疆拓土:ss+(三个大洲)、武功:s(百战百胜)、政局稳定:ss+。
    至于后世影响,最次也得是个s级,毕竟不恋权位,也算是给后世之君打了样子——最重要的是,他的影响还在于三个大洲的开拓,将汉民族的荣光播撒到了四海。
    在几天之后,吐蕃的检校终于传来了消息。
    李世民也终于想通为什么吐蕃突然之间就不装乖孩子了。
    原来是吐蕃赞普,也就是原赞普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在小人的谗言之下,于廷议时诱杀了大相禄东赞。
    理由其实也很可笑,永徽三年的时候,禄东赞率兵征服洛沃和藏尔夏,并且创立了吐蕃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区域——“如”,又设置“奎本”一职,为这些地区的行政长官。
    在这之后,禄东赞自任吐蕃的奎本。
    这本身就犯点儿忌讳,但芒松芒赞想着自己年纪小,需要一位老臣支持,所以也就没说什么。
    但因为他儿子钦陵在大唐,于是便有小人进谗言,说是禄东赞有不臣之心,想要趁着幼主年幼,卖主求荣投靠大唐。
    芒松芒赞本来就对禄东赞自立为奎本心怀不满,再加上不断有人在他耳边进谗言,于是就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定下了计划,在廷议的时候设下埋伏,袭杀了前来廷议的禄东赞。
    而后,又将禄东赞全家尽数斩杀,以绝后患。
    至于进攻吐谷浑,其实也是芒松芒赞心里不平衡。
    毕竟当初向大唐求亲,被大唐给狠狠回绝了。
    另外也是因为求亲这件事,芒松芒赞不止大唐多有不满,甚至还迁怒到了禄东赞一家。
    消息传到大唐的时候,李承乾都有点神色复杂。
    “看看,什么叫自毁长城啊……”李承乾拿着检校传来的报告,面色复杂地说道。
    “我也是真没想到,他能把吐蕃的擎天柱给砍了。”李象同样神色复杂。
    “吐蕃赞普悖逆无行,我大唐也是时候吊民伐罪了。”李承乾一手揣在胸口,表情神圣地说道:“伸张正义,乃是我大唐作为宗主国应该做的,更何况吐蕃现在还在进攻我之藩属吐谷浑。”
    “阿耶说的是。”李象捧哏道:“不过这件事还是要和李钦陵说一下比较好。”
    “嗯,你说得对。”李承乾颔首道。
    李钦陵这个人他自然是听说过,小伙子很有才华,能力也十分优秀。
    就从军事才能这个角度来说,李靖生前都对其赞不绝口。
    说起来可能有点不厚道,有时候李承乾心里也在寻思,吐蕃把禄东赞给砍了,某种程度上也是彻底让李钦陵对大唐死心塌地,所有后路都给绝掉了。
    作为大唐的皇帝,李承乾也是了解禄东赞的。
    对于吐蕃来说,禄东赞最大的功绩不是征战四方,为吐蕃开疆拓土,是划定田界,确立吐蕃的封建制度。
    自从禄东赞划定田界,原来占多数的自由民分得田地,进行农业和畜牧业,对国家负担起封建义务,从此统治阶级剥削的对象,主要是这种农民和牧民,不再是少数的奴隶,吐蕃也就开始进入封建制社会。
    说句有意思的,吐蕃甚至比萌国时期的吐蕃要开明得多。
    李象从大明宫离开之后,便让人唤来薛仁贵和李钦陵。
    李钦陵来的时候嘻嘻哈哈的,还和薛仁贵打打闹闹的,完全看不出来是成年的汉子,反倒像个小少年的性格。
    “殿下。”二人一同行礼。
    “平身吧。”李象颔首,郑重地看着李钦陵说道:“钦陵,有件事,孤也是刚刚从吐蕃得到的消息,这件事……希望你坚强一些。”
    “怎么了,殿下?”李钦陵的心里咯噔一下子。
    卧槽,怎么事,殿下怎么这样严肃?
    李象从案几上拿过那张检校的奏报,递给了李钦陵。
    而后又给薛仁贵使了一个眼色。
    薛仁贵多聪明一个人啊,他当即就明白李象是什么意思了。
    李钦陵大喇喇地接过奏报,摊开一看。
    然后就还给了李象。
    “殿下,您知道臣,这大唐话……臣是会说,有些字臣还……”
    李象叹了口气,接过奏报说道:“那孤就给你念一下吧。”
    他将事情经过叙述了一遍之后,放下奏报,抬头一看李钦陵愣在原地,半天都没有反应。
    过了好一会儿,李钦陵才面目狰狞地回过神。他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咬牙切齿地跪在地上,不断地捶着地面。
    “仁贵。”李象给薛仁贵使了一个眼色。
    “老弟。”薛仁贵连忙上去抱住李钦陵,生怕他把手捶坏了,“老弟,老弟,节哀啊。”
    李钦陵不断地喘着粗气,双目赤红地瞪着吐蕃的方向。
    “小贼……我和你……誓不两立!”
    “殿下!”他又转过头,怒气冲冲地说道:“臣愿领三千精兵,直入逻些,把那芒松芒赞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不行。”李象伸手制止道。
    他又说:“三千人太少了,孤给你三万人,再让仁贵一起去辅助你。”
    “殿下大恩大德,臣没齿难忘!”李钦陵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
    “节哀吧,逝者已矣,钦陵,你还要保重身体。”李象感慨地说道:“现在你们家就你一个独苗了,怎么也要靠你来传递香火。”
    “臣知道!”李钦陵重重地点头。
    “这一次你们去支援吐谷浑,一定要注意安全。”李象再次叮嘱道:“八年前,孤曾经让人去吐谷浑方向带着军队在那边拉练,已经练出一批可以在高原作战的精兵,你们一定要善加使用,明白吗?”
    “臣明白!”李钦陵和薛仁贵一起抱拳。
    其实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吐蕃也对吐谷浑一直抱有野心。
    显庆四年,禄东赞开始对青海湖一带的吐谷浑展开大规模入侵。
    当时的吐谷浑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向唐朝请求支援,结果李治收到消息之后置之不理,根本不去管那边的事情。
    到了龙朔三年,吐蕃彻底灭亡吐谷浑,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残部投奔凉州。
    至此,青藏高原大部处于吐蕃的统治下,再也没有政权可与其抗衡。
    此后,禄东赞一直居住在吐谷浑故地,招抚吐谷浑旧部,处理善后事宜——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吐蕃开始逐渐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在长安准备了半个月,李钦陵便和薛仁贵一起离开长安,前往吐谷浑方向,准备对抗吐蕃入侵的军队,同时也相机而动,随时对吐蕃展开反击。
    与此同时,大唐的战争机器也开始全力运转,粮秣迅速筹备,准备发往吐谷浑,随时供给大军所需。
    立政殿当中,李象拎着象棋去找老李。
    象棋是李象最近‘发明’出来的棋类游戏,深得老李的喜爱。
    在李世民看来,这种楚河汉界,车马分明的游戏,最是适合他这种沙场宿将。
    没事儿的时候,他就叫上几个老伙计,在立政殿当中捉对儿厮杀。
    老李现在和老哥几个的退休生活过的很惬意,没事儿的时候下下棋,喝喝茶溜溜鸟,日子相当滋润。
    香蕉除了冬天的时候不能乱飞,春夏秋气温高的时候,也能在院子里溜达溜达。
    它倒是曾经想飞得高一点,但被天空中盘旋的鹰隼给发现了,眼看着就要把它按在爪子下,情急之中,老李张弓搭箭,把那不长眼的鹰隼给射了个对穿。
    从那之后,香蕉更粘老李了。
    老李当天就拿着鹰走遍了后宫,和他的嫔妃们吹嘘自己一箭射鹰眼勇救香蕉的事儿。
    徐惠妃很喜欢香蕉,在听说香蕉差点被鹰隼抓走之后,抱着香蕉心儿肝儿地好一阵叫,差点把香蕉闷急了。
    好在香蕉的脾气不错,这才没给她咬个口子出来。
    “李钦陵他们走了?”老李头也不抬地问道。
    “嗯,刚离开。”李象放下棋盘,对老李说道:“走之前我还让薛仁贵多劝劝他,遇事千万不能慌张,还是要平淡对待,毕竟死者不能复生,不是吗?”
    “话说得轻巧,可事非经过不知难呐。”李世民摇头感慨道:“当初你五叔翁智云,死在长安,朕差点没把这长安城掀翻,把那阴世师一家挫骨扬灰。”
    “那你还留下阴妃?”李象乜斜着眼睛看老李:“留下阴妃也就算了,还留下了阴弘智这个祸害,要不是阴弘智这个傻逼带着,齐庶人未必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你说得对。”李世民认同地颔首:“当初要不是朕一念之差,念着那阴弘智年纪尚小放他一马,或许老五也不至于走到谋反。”
    “谁说不是?”李象摊摊手:“您再看三叔和六叔,娘家没有那种混蛋舅舅亲近,自然也就长不歪,六叔甭看是个浑人,可六叔他是一张白纸,跟着谁混,就是什么样的人。”
    “朕看出来了,你小子就是在自夸,对吧?”李世民瞅瞅李象。
    “您难道不觉得您有一个好圣孙吗?”李象叉着腰说道。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抚须而笑,半晌后指着李象说道:“对,你就是朕的好圣孙,是我大唐好圣孙!”
    “你看,这就对了。”李象笑呵呵地把棋盘往李世民面前一推:“喏,阿翁,看看这个。”
    “这是象棋?”李世民来了兴趣。
    “是,正经羊脂玉做的棋盘和棋子,用着保证有面。”李象笑呵呵地说道:“您身为太上皇,这用度自然也是不能差了,孙儿觉得这象棋完全就彰显您的身份。”
    “这,会不会有些奢侈了?”李世民喃喃地念着。
    老唐人穷怕了……
    “奢侈?”李象翻翻白眼:“难不成今天晚上魏太师能给您托梦不成?在梦里指着您的鼻子进谏,说当了太上皇还这么奢侈无度?”
    李世民想了想那场景,打了个冷颤。
    “难说啊。”
    李象:……
    哎呀,老师,你看看你,给我阿翁都整出阴影来了……
    “您就且用吧。”李象笑呵呵地说道:“这财富在于流动,再说这象棋您要是不用那一天,拿出去卖那都是顶级到不能再顶级的文物,价值立刻原地翻个百倍不是问题。”
    “是吗?”李世民凤躯一震。
    李象认真地点头:“那是自然。”
    他心里还在想,后世要是同样料子做的象棋,那也就几万十几万撑死了;但要是说这玩意儿是唐朝的,后面加一个零不是问题。
    但要是说这东西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摸过的,那后面加几个零可就不好说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