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总是在带爱子和贞子,麻生真由美接触的小朋友比一般成年人要多得多。
所以她比很多人都更懂小孩子的奇特思维。
小孩子在幼稚园喜欢创作一些极具奇思妙想的画作。
在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眼中,那些画作古古怪怪,完全和艺术与美感不搭边,都是无厘头的烂作。
只有极少数的有点天赋和创意,但那也只是相对于那些烂作而言。
他们并不理解那些画作的有趣点,只会为了哄孩子开心,嘴巴上言不由衷的夸耀一番。
麻生真由美正好相反。
因为自身经历和创作方向的原故,她很能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也能看懂他们的奇妙画作。
这也是爱子和贞子她们很喜欢和她腻在一起,动不动就让她帮忙看画作的原因。
眼前的这幅“蟒蛇吞噬大野兽”看起来就是那种最纯粹的“孩子画作”。
画作传递出来的韵味和思想直击她心灵!
她几乎可以肯定,北川老师一定研究了很长时间的小孩子,所以才能指导插画师画出如此像“孩子画作”的作品!
单是这么一幅插画,就能看出《小王子》的用心和深意。
麻生真由美读过起码上百部儿童文学作品,为了让女儿能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她甚至还网购了大量海外儿童文学图书。
可那么多的儿童文学作品,没有一部像《小王子》这样,连插画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她迫不及待的继续看了下去。
第一章是以“我”的视角阐述了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
在“我”看来,“成人世界”是无趣和枯燥的。
他们不懂巨蟒,不懂原始森林和星星。
他们只对无聊的桥牌、高尔夫球、领带、政治等东西感兴趣。
而“我”为了迁就他们的喜好,才装作喜欢那种东西,和他们交谈起来。
大人们因此感到十分开心,认为“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小孩。
然而在“我”心中,他们是那样的乏味和无趣。
麻生真由美曾无意间听到过爱子、贞子和其他小朋友的聊天。
确实,在她们的眼里,“成人世界”是那么的无聊乏味,大人们好像一直在围绕着一些很无趣的东西团团转。
有些“小大人”会聪慧的“迁就”大人们的喜好,做他们喜欢的事,说他们想听的话。
这些“小大人”无一例外,成了大人们口中的“聪明孩子”,以“别人家的孩子”的姿态成长着。
事实上,这些“小大人”心里也门清,他们做这些事,说那些话,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一句夸耀罢了。
这些事其实并不稀奇。
但北川老师用如此奇特的故事和风格将它在儿童读物里引入,让人感觉十分新奇和有趣!
麻生真由美以成人的视角看《小王子》,不仅能体会到“我”这样的小孩子的心情,也能从上帝视角感受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这可比一般的儿童读物有意思的多。
而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
小说就是以他们的视角在写,必然会让他们感同身受,代入感极强。
《小王子》的每一章篇幅都不长,麻生真由美看的很快,一下子就翻到了第二章。
看到第二章时,她才愕然发现。
原来第一章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简介里那位飞行员的“童年视角”。
在第二章,他因飞机意外失事而迷失在撒哈拉沙漠上,因此认识了天真可爱的小王子。
小王子像个小孩子般希望“我”给他画一只羊,但要求很古怪,且仿佛一根筋般,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想要那只羊。
“我”因为终于有人能看懂我的画作,便答应了下来。
当最后我因不耐烦,干脆画了一个箱子,并告诉小王子,“这是一只箱子,你要的羊就在这里”,小王子反而喜笑颜开,终于满意了。
他拍着手询问“我”,在箱子里的羊会不会需要很多草。
看到这儿,麻生真由美忍俊不禁,为小王子的天真感到好笑。
笑着笑着,她忽然看向一旁正星星眼看着自己的爱子和贞子,有那么一瞬,她觉得小王子的身影和她们彻底重合了。
“妈妈!”
“麻生阿姨!”
“嗯?”正在翻动书页的麻生真由美低头看她们。
“这本书好像很有趣,可以现在就念给我们听吗?”
“是呀是呀,那些插画好好看,我也想现在就听!”
两个小家伙已经忍不住了,一人抱着一条她的手臂,不住摇晃央求了起来。
麻生真由美莞尔一笑,点了点头,把杂志又翻回到了第一页。
“好的好的,那我现在就读给你们听吧。”
她把两人抱起,一左一右坐在自己丰腴的大腿上,然后便用手指着《moe》,开始诵读起《小王子》。
两个小家伙一开始还有些闹腾,但听着听着,很快就被有趣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
“.我给你们讲关于小行星b612的这些细节,并且告诉你们它的编号,这是由于这些大人的缘故。
这些大人们就爱数字。
当你对大人们讲起你的一个新朋友时,他们从来不向你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声音如何啊?他喜爱什么样的游戏啊?他是否收集蝴蝶标本呀?’
他们只会问你:‘他多大年纪呀?弟兄几个呀?体重多少呀?他父亲挣多少钱呀?’
他们以为这样才算了解一个你的朋友。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
他们是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的,因为他们的世界就那么一点大,充斥着金钱和政治。
你想要他们了解这么美好的东西,就必须这么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
听到这句话,他们就会惊叫道:‘啊,那是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要是你对他们说:‘小王子存在的证据就是他非常漂亮,他笑着,想要一只羊。他想要一只小羊,这就证明他的存在。’
他们一定会耸耸肩膀,把你当作孩子看待!
但是,如果你对他们说:‘小王子来自的星球就是小行星b612’,那么他们就会十分信服,他们就不会再提出一大堆问题来和你纠缠。
所以大人们就是这样的。小孩子们对大人们应该宽厚些,不要埋怨他们。”
这是《小王子》第四章的内容,里面用“教导”的口吻告知孩子们,大人们的思维逻辑是怎么样的,他们应该怎么“迁就”大人们。
这些话从麻生真由美口中念出来时,让她觉得有些古怪。
但听在爱子和贞子耳朵里,却让她们十分受用。
两个小家伙一边听一边非常赞同的点着头,好像《小王子》就这么说进了她们的心坎里。东京港区某高档幼稚园。
被高薪聘请来的女幼师一边捧着《moe》,一边神情并茂的诵读着里面的内容。
下面的小朋友们排排坐好,腰杆挺得笔直,全部在聚精会神的听《小王子》的故事。
女幼师起初还有点排斥拿市面上的儿童文学绘本来教育这些“富二代”、“富三代”们。
能入读这所幼稚园的小孩子,家里非富即贵,父母,乃至爷爷奶奶辈全是达官显贵。
他们对小孩子的童年教育非常看重。
幼稚园一贯以来,也喜欢用西方的教育模式来教导他们。
课本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清一色的海外进口,绝对不使用国内的教材。
今天一大早,她刚进办公室,园长就气喘吁吁的抱着一箱《moe》进来,要求所有班级的幼师都把手里的教材换成它。
《moe》在日本国内小有名气,她也看过几期,说实话质量还不错。
但见识过西方世界的儿童文学后,她实在无法认可这种质量的儿童绘本能给这些精英的后代们阅读。
起初,所有幼师一致拒绝这事。
就算是园长的命令,万一小孩子回家告知了父母,那些精英们知道后不开心了,最终倒霉的肯定还是他们。
但园长就像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要把教材换成《moe》,他们也只好照做了——
为了说服他们,园长甚至拿出了文部省的官方批文。
年轻女幼师这才意识到,这一期的《moe》好像有一位了不得的文学家在连载一部全新的儿童文学作品。
她对日本纯文学没什么好感。
像她这样一路深受西方教育长大的人,脑子里基本已经被西方文化同化。
日本纯文学在国内很火,但对于他们这类“准精英”人士,就是古老的文化糟粕而已。
前阵子北川秀和诸多本土文学家打擂台,她也就看个乐子,偶尔和同事们闲聊,还会吐槽下日本文学的没落和封建。
听说这次,那位北川老师还因为“私人问题”没有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被理事会和评委会禁止参选五年。
这更让她觉得日本文学是彻底无药可救了。
但碍于文部省的官方批文和园长的态度,她也只好阴奉阳违,勉力拿着《moe》给孩子们念诵。
反正只要里面的故事没意思,这些聪明的孩子肯定会第一时间提出反对意见。
那时再把课本换回来,不就好了?
可读着读着,不仅她自己深陷进《小王子》的故事中,下面排排坐的孩子们也一个个如痴如醉,完全被小说里那个可爱的小王子所俘虏!
同样的画面还出现在东京地区的其他幼稚园里。
除此之外,许多公立、国立小学内,不少小学生也在课间捧着《moe》全神贯注的阅读着。
7月1日下午,《moe》发售不到半天,已经有超过十所东京地区的知名私立小学在活动课上,要求所有小学生全文朗诵《小王子》,最好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
到了傍晚时分,北川秀和梦子哄睡了阿彻和绿子后,来到电脑前打开各大文学论坛。
入眼的全是有关《moe》和《小王子》的帖子。
猴面包树、一天里有四十三次日落、只会算账,像个蘑菇一样的红脸先生
《小王子》里出现的奇奇怪怪生物,以及那些有趣的小故事让网友们疯狂着迷。
他们从来没想过一个给小孩子看的儿童小说可以这么有趣,可以这么的充满想象力。
他们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小孩子的思维和眼中的世界竟然和自己的有如此大的区别。
一些年轻的宝妈宝爸在看过《小王子》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平时和自家娃那么难沟通。
孩子和成人,就像是黑白世界里的两种色彩,互相不交融,互相不理解。
而北川老师写的《小王子》,就像是黑白世界里,黑色和白色的那条交界线。
通过这条交界线,他们终于能互相看到对方的世界,并开始尝试越过交界线,去真正拥抱另一个世界的人。
在无数的评论贴里,其中一篇阅读量超过100万次的帖子让北川秀和梦子深受感触。
帖子里先是列举了“我”和小王子的一段对话。
对话中,“我”和小王子争辩着儿长的刺究竟有没有用。
小王子是这么说的。
【几百万年以来儿都在制造着刺,几百万年以来羊仍然在吃。
要搞清楚为什么儿费那么大劲给自己制造没有什么用的刺,这难道不是正经事?
难道羊和之间的战争不重要?
这难道不比那个大胖子红脸先生的帐目更重要?
如果我认识一朵人世间唯一的,只有我的星球上有它,别的地方都不存在,而一只小羊胡里胡涂就这样把它一下子毁掉了,这难道不重要?】
【如果有人爱上了在这亿万颗星星中独一无二的一株,当他看着这些星星的时候,这就足以使他感到幸福。他可以自言自语地说:“我的那朵就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
但是如果羊吃掉了这朵,对他来说,好象所有的星星一下子全都熄灭了一样!这难道也不重要吗?!】
说完这段话,小王子突然泣不成声。
而“我”也意识到两人的争辩根本不是在说同一件事。
“我”在疯狂探究长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我”的成人世界里,没有浪漫,没有美感,只有枯燥的理性和现实。
而小王子则是在用感性思维,浪漫的思维去看待这件事。
的刺有没有意义,能不能防住羊吃它,根本不重要。
他在意的是事物本身。
这就是成年人和孩子间最大的隔阂。
小孩子的天真烂漫就像玫瑰身上的刺,成年人只觉得那是幼稚,不成熟,不需要的。
可在小孩子的心目中,那就是他们的一切!
在小说剧情里,听完小王子的话后,“我”把锤子、螺钉、饥渴、死亡,全都抛在了脑后。
他意识到,在一颗星球上,在一颗行星上,在“我”的行星上,在地球上有一个小王子需要安慰!
“我”把他抱在了怀里,并对他说:“你爱的那朵没有危险。我给你的小羊画一个罩子。我给你的画一副盔甲。我”
“我”也不太知道该说些什么。“我”觉得自己太笨拙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帖子的作者在帖子最后,怅然若失的写道:“感谢北川老师写的《小王子》。
我的孩子今年因白血病去世了。
可直到他离开的那一秒,我依旧觉得我和他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无法理解他想要什么,只能倾尽全力去爱他。
可我从未考虑过,我的爱他是否需要,他是否因此感到窒息。
他在弥留之际,也没有因为我给的爱而开心多少。
读完《小王子》,看完这段话后,我终于明白了。
我的小王子啊,他其实只是希望我能理解‘玫瑰长了刺这件事,就是我世界的全部’这一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