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个真没有
“太好了,王师傅。”见到王建业痛快地答应下来,还这么有信心,周庆德非常高兴:“那王师傅您准备做哪道菜?”
“红烧肉怎么样?”
王建业摸着下巴想了想,这道菜挺符合要求。
“红烧肉行!”周庆德点点头,“头天给做出来,第二天热一热照样很好吃,那王师傅您估计什么时候能把红烧肉做到像您那道酸辣土豆丝的水平?老板说了,如果您能在一个月内将第二道菜做到招牌酸辣土豆丝的水平,那么就会奖励给您五十块钱。”
“今天应该就可以。”
“什么?!今天就可以?!”周庆德非常的惊讶,“王师傅,您已经把这道菜改进的差不多了?”
“前段时间我除了改进酸辣土豆丝这道菜之外,还有了不少的心思在红烧肉上面,现在还差一点点了,今天我抽出时间研究一下,应该就能将其改进完成,做到我的招牌酸辣土豆丝同样的水平。”
王建业说完后,便在心中对系统下令,“给我将红烧肉提升到传说级的水平!”
【叮,红烧肉(国宴级100+)费900点经验值升级成功,恭喜宿主掌握红烧肉(传说级1000+)。】
随着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的响起,王建业似乎看到自己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来钻研改进这道红烧肉,才终于灵光一闪,突破了瓶颈!
仅仅只是一瞬间,王建业便掌握了大量的关于这道红烧肉的经验和感悟。
“那王师傅您如果改进好了,跟我说一声。”
周庆德有些激动道。
如果王师傅的红烧肉也能做的跟招牌酸辣土豆丝一样好吃,那么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客人过来尝鲜,让丰泽园的更加的火爆,赚到更多的钱。
前几日的丰泽园的盛况,周庆德还历历在目,老板给他了一个大红包,有十多块钱,他当然还想再得到一次了。
“对了王师傅,我们昨天买了一口大锅,您看看合用不合用。”
周庆德带着王建业来到了库房,见到了昨天丰泽园新买的一口大铁锅。
“真不小啊,这么大的一口锅,应该能一次性做出来三四十道红烧肉吧。”王建业估摸着说道。
丰泽园的作为鲁菜天板,来这儿吃饭的客人非富即贵,红烧肉自然不可能是一大尖盘子,而是一个盘子里只有八块,而且还摆出了造型。
所以一口大锅就能同时做出来很多道。
王建业回到了自己的灶台前,按照传说级水平的红烧肉做法,准备着各项材料,五肉、生姜、桂皮、八角、冰、香叶、小枣、葱、蒜。
“这椒不行。”
从装椒的小盒里,王建业捏出来了两个瞧了瞧,闻了闻,对这椒不满意。
又看向旁边装有其他品种的椒的小盒,九叶青、秦安1号、大红椒、贡椒、无刺椒……
“都不行。”
王建业没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椒,于是便来到周庆德跟前:“周师傅,咱们这儿还有别的椒吗?”
“王师傅您要哪种?咱们这儿的椒挺齐全的。”
周庆德有些奇怪的看着他,难道王师傅要用椒做红烧肉?
一般情况下在做红烧肉的时候,没人会选择放椒。因为椒本身发麻,和红烧肉放在一起之后,会让红烧肉的肉质变得更加紧实,吃起来会发柴,很容易塞牙,而且咬不动。
如果想要去除肉的腥味,可以拿八角来代替椒,不仅可以去掉肉本身的腥味,还不会破坏掉肉的口感。
这事儿周庆德都清楚,王师傅应该也清楚才对。
不过周庆德没有提出心中的疑问,毕竟王师傅的水平,天赋,都要比他强上很多,做红烧肉的时候想用椒,一定有他的用意。
“汉源椒有吗?”王建业问。
“这個……还真没有。”
周庆德知道这种椒,它产自川省汉源县,汉源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产出来的椒油重粒大,色泽丹红,风味独特,曾经被列为贡品,供给皇室使用。
最正宗的川菜,用的就是这种椒。
而丰泽园这种鲁菜馆子,则是基本不用这种风味独特的汉源椒。
因为鲁菜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
而汉源椒的味道很重,用到菜里会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所以丰泽园很少进这种椒。
“王师傅您需要这种椒吗?您需要多少?我这就派人去给您买来。”
周庆德说完就把跑腿的乔建梁叫了过来。
王建业没急着跟周庆德回答,而是看向乔建梁,“你知道在哪里买汉源椒吗?”
乔建梁点点头,“知道,在六里桥那儿有一个卖调味料的市场,天南海北,各处各地的调味料都有,王师傅您要的是汉源椒是吗?要多少呀?”
“我做红烧肉需要用到,先买个六斤吧,你到了那儿之后,一定要跟摊主说清楚了,要汉源清椒,不要汉源贡椒,你知道这两种椒的区别吗?”王建业又问。
古代汉源这个地方称作清溪,所以正宗的汉源椒被称作清椒,只不过汉源最好的椒不是清椒,而是来自汉源北部建黎乡的贡椒,味道更加的芳香浓郁。
但王建业要做的传说级水平的红烧肉,只用清椒就可以了。
乔建梁让人失望的挠了挠头,“汉源不就是一种椒吗?怎么还分汉源清椒和汉源贡椒?”
“算了,一时半会儿也没法教你弄清楚这两种椒的细微差别,我还是跟你跑一趟吧。”
王建业和乔建梁一块出了丰泽园,各自骑上自行车朝着六里桥赶去。
丰泽园距离六里桥并不远,骑上自行车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出了丰泽园往西走,两侧的建筑低矮破旧,每隔一段就立着一根电线杆,人们衣服的颜色,基本上都以深色为主,比如黑色、绿色、靛青色、深灰,还有王建业身上穿的深蓝色。
今天是周一上午,该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路上的行人不多,二人骑在马路中央,很快就到了地方。
乔建梁领着王建业推着自行车来到了一处摊位前,“王师傅,这里就是我常买调味料的地方,看摊儿的老头姓杨,我跟他打过很多次交道了。”
(本章完)